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侶山堂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辨陽明病脈證并治全篇
    

醫(yī)宗金鑒:辨陽明病脈證并治全篇

陽明主里,內(nèi)候胃中,外候肌肉,故有病經(jīng)、病府之分。如論中身熱煩渴,目痛鼻干不得眠,不惡寒,反惡熱者,此陽明經(jīng)病也;漸熱譫語,手足腋下濈然汗出,腹?jié)M痛,大便□者,此陽明府病也。而其候各有三:經(jīng)病則有邪已傳陽明而太陽之表未罷,兼見頭痛惡寒無汗之太陽證者;…

陽明主里,內(nèi)候胃中,外候肌肉,故有病經(jīng)、病府之分。如論中身熱煩渴,目痛鼻干不得眠,不惡寒,反惡熱者,此陽明經(jīng)病也;漸熱譫語,手足腋下濈然汗出,腹?jié)M痛,大便□者,此陽明府病也。而其候各有三:經(jīng)病則有邪已傳陽明而太陽之表未罷,兼見頭痛惡寒無汗之太陽證者;有太陽之邪已罷,悉傳陽明,但見壯熱有汗,心煩不眠,口渴引飲之陽明證者;有陽明之邪未已,復轉(zhuǎn)少陽,兼見胸□痛,寒熱往來,口苦而嘔,目眩耳聾之少陽證者。府病則有太陽陽明,謂太陽病,或發(fā)汗,或吐,或下,或利小便,亡其津液,胃中干燥,太陽之邪,乘胃燥而轉(zhuǎn)屬陽明,致小便反數(shù),大便□者,所為脾約是也;有正陽陽明,謂陽氣素盛,或有宿食,太陽之邪,一傳陽明,遂入胃府,致大便不通者,所為胃家實是也;有少陽陽明,謂病已到少陽,法當和解,而反發(fā)汗,利小便,亡其津液,胃中燥熱,復轉(zhuǎn)屬陽明,致大便結(jié)燥者,所為大便難者是也。其治陽明經(jīng)病,則以葛根湯或桂枝葛根湯發(fā)之,或以白虎湯清之,或以柴胡白虎湯和之,隨其證而施之可也。其治陽明府病,雖均為可下,然不無輕重之分,故或以三承氣湯下之,或麻仁丸通之,或蜜煎膽汁導之,量其病而治之可也,此陽明病之大略也。茲以在經(jīng)、在府二者,詳疏于篇,俾讀者易為分別,則臨證施治,自不紊矣。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注】

陽明經(jīng),內(nèi)以候胃,外以候肌。言陽明之為病,由太陽之邪,傳于其經(jīng),則為陽明病外證;由太陽之邪,傳入胃府,則為胃家實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陽明經(jīng)也,胃府也。實者,大便結(jié)為□滿而不得出也。雖則遲早不同,而非日數(shù)所可拘也。

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注】

傷寒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乃『內(nèi)經(jīng)』言傳經(jīng)之次第,非必以日數(shù)拘也。

此云:三日陽明脈大者,謂不兼太陽陽明之浮大,亦不兼少陽陽明之弦大,而正見正陽陽明之大脈也。蓋由去表傳里,邪熱入胃,而成內(nèi)實之診,故其脈象有如此者。

【集注】

方有執(zhí)曰:傷寒三日,該中風而大約言也。脈大者,陽明氣血俱多也。

沈明宗曰:此正陽明之正脈也。仲景謂三日陽明脈大,因陽明乃多氣多血之府,風寒傳入,邪盛于中,故脈顯大,是為陽明邪實之正脈。但病陽明務具此脈,方可下奪,或兼太陽之浮緊,少陽之弦細,或遲疾滑澀虛弱,乃屬氣血陰陽之虛,雖見大實大滿,亦當詳審顧慮,或以小承氣湯試之,或用蜜煎導法,不得直施攻下也。

本太陽初得病時,發(fā)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zhuǎn)屬陽明也。

【注】

陽明之病,本自太陽初得病時,發(fā)其汗,汗先出而不透徹,乃為汗不如法,故未盡之邪,因而轉(zhuǎn)屬陽明也。邪在經(jīng)則為外證,邪入府則為胃家實矣。

【集注】

方有執(zhí)曰:此言由發(fā)太陽汗不如法,致病入胃之大意。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注】

太陽之邪傳陽明病,有自中風傳來者,有自傷寒傳來者,當于食之能否辨之。若能食,名中風,是自中風傳來者,以風乃陽邪,陽能化谷,故能食也。不能食,名中寒,是自傷寒傳來者,以寒乃陰邪,不能化谷,故不能食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此以食之能否,驗風寒之辨。蓋陽明主水谷,風能食,陽能化谷也;寒不能食,陰不殺谷也。名,猶言為也。中寒,即傷寒之互詞。大意推原風寒自太陽傳來,其辨驗有如此者,非謂陽明自中而然也。

汪琥曰:仲景云:中寒與傷寒同義,非真寒證也。若系真中寒,是胃家虛冷,藥宜理中湯之類。今不能食,是胃氣實,但邪未入府,不作郁熱耳。因名中寒,實與傷寒無異。

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注】

陽明病有外證有內(nèi)證。潮熱、自汗、不大便、內(nèi)證也;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外證也。今汗自出,是從中風傳來,故與中風之外證同,而身熱、不惡寒反惡熱,則知為陽明外證,故不與中風外證同也。然陽明之熱,發(fā)于肌肉,必蒸蒸而熱,又不似太陽之陣陣發(fā)熱,可知矣。

【集注】

方有執(zhí)曰:此以太陽中風,傳入陽明之外證言。

魏荔彤曰:病有太陽中風不解,傳入陽明者,何以辨之?故設問曰:陽明未知其里之何時傳來?必先驗其外之何所見證?答曰:太陽病,有身熱,汗自出而惡風者,此太陽中風之本證也;若身熱,汗自出,竟不惡風寒而反惡熱,則病已去太陽而入陽明矣。此陽明病,由太陽中風而傳入者也。

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fā)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注】

太陽病當惡寒,陽明病當惡熱。今陽明病,有初得之一日,不發(fā)熱而惡寒者,是太陽去表之邪未盡,故仍惡寒也。然去表未盡之邪,欲傳陽明,不能久持,故惡寒必將自罷,即日當自汗出而惡熱矣。

【集注】

方有執(zhí)曰:此以太陽傷寒,傳入陽明之外證言。

程應旄曰:陽明惡寒,終是帶表,至于府病則惡熱矣。表之罷否,須于此驗之。

鄭重光曰:此辨陽明傷寒之外證,不發(fā)熱而惡寒,起自傷寒也。惡寒將自罷,邪過表也。即自汗出,邪熱郁于肌肉,腠理開,汗外泄也。

魏荔彤曰:太陽傷寒亦有傳入陽明者,又何以辨之?故設問曰:病有得之一日,起初之時,不見發(fā)熱,而但見惡寒者,何病也?答曰:得之一日惡寒,雖為太陽傷寒之證,而惡寒亦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此是陽明病由太陽傷寒而傳入者也?芍栔酗L,則發(fā)熱惡風,汗自出為,正病,太陽傷寒,則惡寒無汗為正病。若傳入陽明,則必以汗出、惡熱為正病也。

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即止,此為陽明病也。

【注】

此釋上條陽明惡寒自罷之義。陽明屬胃居中,土也。土為萬物所歸,故邪熱歸胃則無所復傳,亦萬物歸土之義。陽明初病一日,雖仍惡寒,是太陽之表未罷也。至二日惡寒自止,則是太陽之邪已悉歸并陽明,此為陽明病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惡寒二日自止者,熱入里而將惡熱,此以正陽陽明言也。

程應旄曰:六經(jīng)雖分陰陽,而宰之者胃,五藏六府,皆朝宗而稟令焉。一有燥熱,無論三陽傳來之邪,從而化熱,即三陰傳來之邪,亦轉(zhuǎn)屬而變熱。陰陽之邪,皆歸胃土,故曰:萬物所歸無所復傳也。

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fā)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轉(zhuǎn)屬陽明。不更衣,內(nèi)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注】

問曰:何緣得陽明胃實之病?答曰:由邪在太陽時,發(fā)汗,若下,若利小便,皆為去邪而設,治之誠當,則邪解而愈矣。如其不當,徒亡津液,致令胃中干燥,則未盡之表邪,乘其燥熱,因而轉(zhuǎn)屬陽明,為胃實之病者有三:不更衣,即太陽陽明脾約是也;內(nèi)實,即正陽陽明胃家實是也;大便難,即少陽陽明大便難是也。三者雖均為可下之證,然不無輕重之別,脾約自輕于大便難,大便難自輕于胃家實。蓋病脾約大便難者,每因其人津液素虧,或因汗下利小便,施治失宜所致。若胃實者,則其人陽氣素盛,胃有宿食,即未經(jīng)汗下,而亦入胃成實也。故已經(jīng)汗下者,為奪血致燥之陽明,以滋燥為主;未經(jīng)汗下者,為熱盛致燥之陽明,以攻熱為急。此三承氣湯、脾約丸及蜜煎、土瓜根、豬膽汁導法之所由分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古人大便必更衣;不更衣,言不大便也。

程應旄曰:轉(zhuǎn)屬層次,不止有表罷、不罷之分,而表罷入里,復有燥實、燥不實之辨。所以有不更衣之陽明病,有內(nèi)實之陽明病,有大便難之陽明病也。其中有屬表屬里,所以下法有禁有宜。受氣有里實里燥,所以下法有應大應小。

汪琥曰:或問太陽病若下矣,則胃中之物已去,縱亡津液,胃中干燥,未必復成內(nèi)實。答云:方其太陽初病時,下之不當,徒亡津液,胃中之物去之不盡,邪傳陽明而成燥糞,故有內(nèi)實之證。

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fā)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注】

陽明可下之證,不止于胃家實也。其綱有三,故又設問答以明之也。太陽之邪,乘胃燥熱,傳入陽明,謂之太陽陽明,不更衣無所苦,名脾約者是也。太陽之邪,乘胃宿食與燥熱結(jié),謂之正陽陽明,不大便,內(nèi)實滿痛,名胃家實者也;太陽之邪已到少陽,法當和解,而反發(fā)汗利小便,傷其津液,少陽之邪復乘胃燥,轉(zhuǎn)屬陽明,謂之少陽陽明,大便澀而難出,名大便難者是也。

【集注】

程知曰:言三陽皆有入胃府之證也。陽明為水谷之海,中土為萬物所歸,故三陽經(jīng)皆能入其府。邪自太陽傳入胃府者,謂之太陽陽明,即經(jīng)所謂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fā)汗后,微煩,小便數(shù),大便因□者是也,由脾之斂約,故用小承氣微下以和之。邪自陽明經(jīng)傳入胃府者,謂之正陽陽明,即經(jīng)所謂發(fā)熱汗出,胃中燥□□語者是也,乃胃中邪實,故用大承氣以攻下之。邪自少陽轉(zhuǎn)屬胃府者,謂之少陽陽明,即經(jīng)所謂少陽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語,此屬胃者是也,系津液內(nèi)竭,故用麻仁丸潤下,以和其津液也。若三陽外證未除,則陽明正治之法,又不可用矣。

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fā)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按】

自汗是陽明證,盜汗是少陽證,盜汗當是自汗,文義始屬。

【注】

陽明病在經(jīng),脈當浮長,入府,脈當實大。今脈浮而緊,潮熱有時者,是陽明病而見太陽傷寒脈也,則知是從傷寒傳來。太陽傷寒之邪未罷,必無汗,故雖見陽明潮熱發(fā)作有時之證,仍當從太陽陽明傷寒治之,宜麻黃加葛根湯汗之。若見潮熱發(fā)作有時之證,而脈但浮不緊,是陽明病而見太陽中風脈也,則知是從中風傳來。太陽中風之邪未罷,必自汗出,當從太陽陽明中風治之,宜桂枝加葛根湯解之。

【集注】

沈明宗曰:此陽明證而見太陽脈也。脈浮而緊,太陽表寒未罷之脈,潮熱發(fā)作有時,則陽明里證已具,但浮者,太陽風傷衛(wèi)脈,故必汗出也。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fā)汗,宜桂枝湯

【按】

汗出多之下,當有「發(fā)熱」二字,若無此二字,脈遲,,汗出多,微惡寒,乃是表陽虛,桂枝附子湯證也,豈有用桂枝湯發(fā)汗之理乎?必是傳寫之遺。

【注】

陽明病脈當數(shù)大,今脈遲汗出多,設不發(fā)熱惡寒,是太陽表邪已解矣。今發(fā)熱微惡寒,是表猶未盡解也,故宜桂枝湯解肌以發(fā)其汗,使初入陽明之表邪,仍還表而出也。

【集注】

程知曰:此言中風傳陽明,表邪未解,仍宜用桂枝湯以解肌也。

汪琥曰:此太陽病初傳陽明經(jīng),中有風邪也。脈遲者,太陽中風緩脈之所變,傳至陽明,邪將入里,故脈變遲。汗出多者,陽明熱而肌腠疏也。微惡寒者,在表風邪未盡也。故仍從太陽中風例治之。又曰:雖從太陽例治,但既云陽明病,仲景法還宜用桂枝加葛根湯為是。

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fā)汗則愈,宜麻黃湯。

【注】

陽明病,脈應浮大,證應汗出。今脈但浮,表病脈也;無汗而喘,表實證也。是太陽之邪,未悉入陽明,猶在表也。當仍從太陽傷寒治之,發(fā)汗則愈,宜麻黃湯。

【集注】

張璐曰:陽明榮衛(wèi)難辨,辨之全藉于脈證。風邪之脈,傳至陽明,自汗已多,則緩去而遲在;寒邪之脈,傳至陽明,發(fā)熱已甚,則緊去而浮在,此皆邪氣在經(jīng)之征。若入府,則遲者必數(shù),浮者必實矣。設不數(shù)不實,非胃實也,必不勝攻下矣。

汪琥曰:無汗而喘,但浮不緊,何以定其為陽明?必其人目痛鼻干,身熱不得眠,故云陽明病也。

魏荔彤曰:此太陽陽明之證,入陽明未深,故令其邪仍自表出,不至歸于胃而無所復傳也。

陽脈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fā)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者,為陽絕于里,亡津液,大便因□也。

【注】

此承上條互詳其脈,以出其證也。脈陽微,謂脈浮無力而微也;陽脈實,謂脈浮有力而盛也。凡中風傷寒脈,陽微則熱微,微熱蒸表作汗;若汗出少者,為自和欲解,汗出多者,為太過不解也。陽脈實則熱盛,因熱盛而發(fā)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汗出太過,則陽極于里,亡津液,大便因□而成內(nèi)實之證矣。勢不得不用下法。故欲發(fā)其汗者,不可不早慮及此也。

【集注】

喻昌曰:陽微者,中風之脈,陽微緩也;陽實者,傷寒之脈,陽緊實也;陽絕,即亡津液之互辭。仲景每于亡津液者,悉名無陽。玩本文陽絕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甚明。傷寒發(fā)太陽膀胱經(jīng)之汗,即當顧慮陽氣,以膀胱主氣化故也。發(fā)陽明胃經(jīng)之汗,即當顧慮陰津,以胃中藏津液故也。所以陽明多有熱越之證,謂胃中津液,隨熱而盡越于外,汗出不止耳。然則陽明病,不論中風,傷寒,脈微,脈實,汗出少而邪將自解,汗出多則陰津易致竭絕也。

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注】

陽明病法當汗多,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以其人胃氣久虛,邪郁于太陽之表,陽明肌腠不能宣發(fā)作汗故也。宜葛根湯小劑微汗,和其肌表,自可愈也。

【集注】

汗琥曰:按此條論仲景無法治。常器之云:可用桂枝加黃耆湯。郭雍云:宜用桂枝麻黃各半湯。不知上二湯,皆太陽經(jīng)藥,今系陽明無汗證,仍宜用葛根湯主之。

魏荔彤曰:陽明病法應多汗,今反無汗,但見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邪熱欲出表作汗,而正氣衰弱不能達之也。

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diào),其人骨節(jié)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fā)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谷氣,與汗共并,脈緊則愈。

【注】

陽明病,初欲食,知其從中風熱邪傳來也。陽明受邪,當小便數(shù),大便□,今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diào),知津未傷而胃自和,不成里實也。既不成實,則在經(jīng)之邪本輕,可自愈也。若其人骨節(jié)疼,翕翕如有熱狀,是太陽之表未除也。奄,忽也。忽然發(fā)狂,濈然汗出而解者,蓋以太陽傳來之邪本輕,陽明所受之邪自淺,津未傷而胃自和,仍當還表作解也。然必待發(fā)狂而解者,此胃中水氣不勝,初欲食之谷氣,谷氣長陽化熱,水不勝熱,釀汗共并而出,所以發(fā)狂作解也。凡將汗解,脈必先浮,今言脈緊則愈者,亦邪還于表,欲解應見之脈也。

傷寒,發(fā)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zhuǎn)屬陽明也。

【注】

傷寒,發(fā)熱無汗,嘔不能食,為太陽之邪欲傳也。若無汗,為太陽陽明之表尚在,汗之可也。今反汗出濈濈然者,是邪已轉(zhuǎn)屬陽明之府,可下不可汗也。

【集注】

成無己曰:傷寒發(fā)熱無汗,嘔不能食者,太陽受病也。若反汗出濈濈然者,是太陽之邪轉(zhuǎn)屬陽明也。故經(jīng)曰:陽明病法多汗。

方有執(zhí)曰:嘔不能食,熱入胃也。反汗出者,肌肉著熱,膚腠反開也。

程應旄曰:太陽本證現(xiàn)在,而反汗出濈濈然者,雖表證未罷,已是轉(zhuǎn)屬陽明也。濈濈,連綿之意,即俗云:汗一身不了又一身,是也。

傷寒脈浮,發(fā)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注】

傷寒之邪,傳入陽明,脈浮,發(fā)熱無汗,其表不解者,雖有燥渴,乃大青龍湯證,不可與白虎湯。即有陽明渴欲飲水熱證,應與白虎者,亦必審其無太陽表證,始可與也。加人參者,以其脈浮不滑,非有余也,且欲于大解熱中,速生其津液也。

【集注】

鄭重光曰:此申明用白虎湯之法。以白虎但能解熱而不解表,若稍帶外感,有無汗、惡寒、身痛、頭疼之表證,慎不可用也。

白虎加人參湯

于白虎湯方內(nèi)加人參三兩,余根據(jù)白虎湯方

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

【按】

王三陽云:經(jīng)文「寒」字,當邪字解,亦熱也,其說甚是。若是「寒」字,非白虎湯

證矣。

【注】

此言傷寒太陽證罷,邪傳陽明,表里俱熱,而未成胃實之病也。脈浮滑者:浮為表有熱之脈,陽明表有熱,當發(fā)熱汗出;滑為里有熱之脈,陽明里有熱,當煩渴引飲,故曰:表有熱里有熱也。此為陽明表里俱熱之證,白虎乃解陽明表里俱熱之藥,故主之也。不加人參者,以其未經(jīng)汗、吐、下,不虛故也。

【集注】

程知曰:滑則里熱,云浮滑則表里俱熱矣。大熱之氣,得辛涼而解,猶之暑暍之令,得金風而爽,故清涼之劑,以白虎名之。又曰:厥陰條中有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可證此條之非里有寒矣。

魏荔彤曰:此里尚為經(jīng)絡之里,非藏府之里,亦如衛(wèi)為表,榮為里,非指藏府而言也。

白虎湯方

知母六兩石膏(碎)一筋甘草(炙)二兩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集解】

柯琴曰:陽明邪從熱化,故不惡寒而惡熱,熱蒸外越,故熱汗出,熱爍胃中,故渴欲飲水,邪盛而實,故脈滑,然猶在經(jīng),故兼浮也。蓋陽明屬胃,外主肌肉,雖內(nèi)外大熱而未實,終非苦寒之味所宜也。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熱,寒能勝胃火,寒能沉內(nèi),辛能走外,此味兩擅內(nèi)外之能,故以為君;知母苦潤,苦以瀉火,潤以滋燥,故用為臣;甘草、粳米調(diào)和于中宮,且能土中瀉火,稼穡作甘,寒劑得之緩其寒,苦劑得之平其苦,使二味為佐,庶大寒大苦之品,無傷損脾胃之慮也。煮湯入胃,輸脾歸肺,水精四布,大煩大渴可除矣。白虎為西方金神,取以名湯,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

方中有更加人參者,亦補中益氣而生津也。用以協(xié)和甘草粳米之補,承制石膏知母之寒,瀉火而土不傷,乃操萬全之術(shù)者也。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fā)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fā)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fā)汗宜桂枝湯。

【注】

病人,謂病太陽經(jīng)中風、傷寒之人也。太陽病煩熱,汗出則應解矣。今又寒熱如瘧狀,每至日晡所即發(fā)潮熱,日晡者,乃申酉陽明王時,故曰:屬陽明也。證雖如此,當審其果盡歸陽明耶?抑或尚兼太陽也?故又當以脈辨之:若脈實者,邪已入里,則汗出潮熱,為陽明下證,宜與大承氣湯下之;若脈浮虛者,邪尚在表,則寒熱如瘧,仍屬太陽當汗之證也,宜與桂枝湯汗之。

【集注】

程知曰:病人得汗后,煩熱解,太陽之邪,將盡未盡,其人復如瘧狀,日晡時發(fā)熱,則邪入陽明審矣。然雖已入陽明,尚恐未離太陽,故必重辨其脈,脈實者可下;若脈浮虛者,仍是陽明兼太陽,便宜汗而不宜下也。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fā)汗后,微煩小便數(shù),大便因□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注】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fā)汗后不解,入里微煩者,乃梔子豉湯證也。今小便數(shù),大便因□,是津液下奪也,當與小承氣湯和之,以其結(jié)熱未甚,入里未深也。

【集注】

喻昌曰:微煩小便數(shù),大便因□,皆是邪漸入里之機,故用小承氣湯和之。

程應旄曰:吐、下、汗后而見煩證,征之于大便□,固非虛煩者比。然煩既微而小便數(shù),當由胃家失潤,燥氣客之使然,胃雖實非大實也。以小承氣湯取其和也,非大攻也。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厚樸(去皮,炙)二兩枳實(大者,炙)三枚已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shù),浮澀相搏,大便則□,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

【注】

趺陽,胃經(jīng)脈也。趺陽脈浮而澀,陽浮則胃氣強,陰澀則小便數(shù),陰陽相搏,則熱盛而液竭矣,故大便則□也。其名為約者,謂脾為邪所約束,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故名脾約也。以麻仁丸主之,養(yǎng)液潤燥,清熱通幽。其不敢恣行承氣者,以脈澀故也。

【集注】

程知曰:言胃脈浮澀,不可大攻,宜用麻仁丸潤法也。趺陽,胃脈也。在足跗上,動脈應手。浮則陽熱盛而胃強,澀則陰津少而小便數(shù)。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胃陽強則脾陰弱,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故約其食物,如一、二彈丸也,此不當下而當潤之。

程應旄曰:麻仁丸潤燥通幽,傷寒不可恣行大承氣可知矣。所以然者,以其為太陽陽明,非正陽陽明胃家實者比也。推之少陽陽明,其不可以正陽陽明胃家實之法治之。

更可知矣。

汪琥曰:以胃強脾弱,為脾約作解。蓋以胃中之邪熱盛為陽強,故脈。黄⒓抑蛞荷贋殛幦,故脈澀。用麻仁丸者,以瀉胃中之陽而扶脾之陰也。

麻仁丸方

麻仁二升芍藥半筋枳實半筋大黃(去皮)一筋厚樸(去皮)一筋杏仁(去皮、尖,熬,別作脂)一升

右六味,蜜合丸,如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和為度。

【集解】

方有執(zhí)曰:麻子、杏仁能潤干燥之堅,枳實、厚樸能導固結(jié)之滯,芍藥斂液以輔潤,大黃推陳以致新,脾雖為約,此能疏之。

傷寒吐后,腹脹滿者,與調(diào)胃承氣湯。

【注】

傷寒吐后,胸不脹滿而腹脹滿者,是表邪已盡,胃中壅熱故也。宜與調(diào)胃承氣湯,下其熱而和之。以無□痛,故不用大小承氣也。

【集注】

程知曰:言吐后腹脹滿宜調(diào)胃也。熱在上焦則吐,吐后腹脹滿,則邪不在胸,其為里實可知。然脹滿而不□痛,自不宜用急下之法,但與調(diào)胃承氣,和其胃熱可耳!『內(nèi)經(jīng)』云:諸脹腹大,皆屬于熱也。

程應旄曰:吐傷津液,燥氣不能下達,遂成土郁,是以腹脹滿,用調(diào)胃承氣,一奪其郁可耳!

調(diào)胃承氣湯方

大黃(去皮,酒浸)四兩甘草(炙)二兩芒硝半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nèi)芒硝,更煮兩沸,少少溫服之。

【方解】

方名調(diào)胃承氣者,有調(diào)和承順胃氣之義,非若大小承氣專攻下也。經(jīng)曰:熱yin于內(nèi),治以咸寒;火yin于內(nèi),治以苦寒。君大黃之苦寒,臣芒硝之咸寒,二味并舉,攻熱瀉火之力備矣?制渌傧拢首舾什葜;又恐其過下,故少少溫服之,其意在不峻而和也。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diào)胃承氣湯。

【注】

陽明病,謂已傳陽明,不吐、不下,心煩者,謂未經(jīng)吐、下而心煩也,其為熱盛實煩可知。故與調(diào)胃承氣湯瀉熱,而煩自除也。

【集注】

成無己曰:吐后心煩謂之內(nèi)煩,下后心煩謂之虛煩,今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則是胃有郁熱也,與調(diào)胃承氣湯以下其郁熱。

喻昌曰:胃氣及津液,既不由吐、下而傷,則心煩明系胃中熱熾,故可與調(diào)胃承氣湯。

陽明發(fā)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注】

陽明病,不大便,發(fā)熱汗多不止者,雖無內(nèi)實,亦當急下之。蓋因陽氣大蒸于內(nèi),恐致陰液暴亡于外,故以全津液為急務也,宜大承氣湯下之。

【集注】

喻昌曰:汗多則津液外滲,加以發(fā)熱,則津液盡隨熱勢,蒸蒸騰達于外,更無他法以止其汗,惟有急下一法,引熱勢從大腸而出,庶津液不致盡越于外耳。

程應旄曰:此等之下,皆為救陰而設,不在奪實,奪實之下可緩,救陰之下不可緩。

沈明宗曰:陽明里實,以潮熱微汗為正。茲見發(fā)熱汗多,乃里熱熾盛之極,蒸騰胃中津液,盡越于外,非亟奪其邪以救津液不可,故宜大承氣湯急下也。

大承氣湯方

大黃(酒洗)四兩厚樸(炙,去皮)半筋枳實(炙)五枚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nèi)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方解】

諸積熱結(jié)于里而成滿痞燥實者,均以大承氣湯下之也。滿者,腹□滿急□脹,故用厚樸以消氣壅;痞者,心下痞塞硬堅,故用枳實以破氣結(jié);燥者,腸中燥屎干結(jié),故用芒硝潤燥軟堅;實者,腹痛大便不通,故用大黃攻積瀉熱。然必審四證之輕重,四藥之多少適其宜,始可與也。若邪重劑輕,則邪氣不服;邪輕劑重,則正氣轉(zhuǎn)傷,不可不慎也。

【集解】

柯琴曰:諸病皆因于氣,穢物之不去,由于氣之不順也,故攻積之劑,必用氣分之藥,因以承氣名湯。方分大、小,有二義焉。厚樸倍大黃,是氣藥為君,名大承氣;大黃倍厚樸,是氣藥為臣,名小承氣。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大瀉下也,因名曰大;味寡性緩,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氣也,因名曰小。且煎法更有妙義,大承氣用水一斗煮樸枳,取五升去滓,內(nèi)大黃,再煮取二升,內(nèi)芒硝,何哉?蓋生者氣銳而先行,熟者氣純而和緩,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黃繼通地道,而后枳、樸除其痞滿。若小承氣,以三味同煎,不分次第,同一大黃而煎法不同,此可見仲景微和之意也。

程知曰:調(diào)胃承氣,大黃用酒浸;大承氣,大黃用酒洗,皆為芒硝之咸寒而以酒制之。若小承氣,不用芒硝,則亦不事酒浸洗矣。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

【注】

陽明病,下之后,心中懊□而煩者:若腹大滿,不大便,小便數(shù),知胃中未盡之燥屎復□也,乃可攻之。若腹微滿,不可攻也。誤攻必變脹滿不能食,飲水則噦等,逆矣。若果有燥屎,宜下者,以大承氣湯下之。

【集注】

方有執(zhí)曰:可攻以上,以轉(zhuǎn)失氣言。懊□,悔□痛恨之意。蓋藥力不足以勝病,燥□

欲行而不能,故曰:可攻,言當更服湯以促之也。腹微滿以下,以不轉(zhuǎn)失氣言。頭□

后溏里熱輕也,故曰:不可攻之,言當止湯勿服也。

程知曰:言有燥屎,即可大攻下也。下后心中懊□而煩者,虛煩也,當與梔子豉湯。

若胃有燥屎,則非虛煩,故可攻。腹不甚滿,則無必攻之法,有燥屎則非先□后溏者也,故可攻。又曰:便□與燥屎不同。便□者,大便實滿而□;燥屎者,胃中宿食,因胃熱而結(jié)為燥丸之屎也。故便□,猶有用小承氣者;若燥屎、則無不用芒硝之咸寒也。

程應旄曰:末句乃申可攻句,以決治法。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后必溏,未定成□,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注】

得病二、三日,無太陽、少陽證,煩躁心下□,至四、五日,不大便。若脈大,屬正陽陽明,胃實之證也,下之無疑。今脈弱,雖胃和能食,不可輕下,只可與小承氣湯

,少少與而微和之,令其小安。次日仍不大便,繼與小承氣湯促之。若六、七日竟不大便而小便少者,即不能食,亦屬胃中尚未干燥,屎未定□,如大攻之,初見□復必溏也。須待小便利,知屎定□,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集注】

方有執(zhí)曰:太陽不言藥,以有桂枝、麻黃之不同也;少陽言藥,以專主柴胡也。凡以此為文者,皆互發(fā)也。以無太、少二經(jīng)證,故知此屬陽明,以脈弱,故宜微和,至六日以下,乃歷敘可攻、不可攻之節(jié)度也。

程應旄曰:能食以結(jié)在腸間,而胃火自盛也。先以小承氣湯少少與之,和胃中之火,令小安后,以前藥增至一升,去腸中之結(jié)。既用小承氣矣?而又減去分數(shù),接續(xù)投之,以脈弱之胃,其稟素虛,而為日又未久也。

張璐曰:此段之能食、不能食,全與辨風寒強弱無涉。言能食者,不可以為胃強而輕下;不能食者,不可以為胃中有燥屎而輕下也。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jié)M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fā)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注】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外證欲解而脈不實,尚未可攻也。若其人身重,熱困于體也;短氣而喘,熱壅于上也;腹?jié)M潮熱,熱聚于中也,手足濈然汗出,大便已□,熱結(jié)于下也,斯為外邪已解,內(nèi)實已成,始可攻之,主以大承氣湯可也。若汗出,微發(fā)熱惡寒者,則外猶未解也,其熱不潮者,里猶未實也,不可與承氣湯。即有里急、腹大滿、不通等證,亦只宜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蓋以脈遲故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潮熱,陽明王于申酉戌,故熱作于此時,如潮之有信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脾主四肢而胃為之合,胃中燥實而蒸蒸騰達于四肢,故曰:大便已□也。

林瀾曰:此節(jié)辨脈遲內(nèi)結(jié)之,或宜大承氣攻之,或但可以小承氣微和之也。陽明病脈遲證,兼汗出不惡寒,身重短氣,腹?jié)M而喘,似屬可攻。然必有潮熱者,為外證已解,里證已具,手足濈然汗出者,為大便已□,主以大承氣湯攻之奚疑!若汗出雖多,猶見發(fā)熱惡寒,則表尚在也,其熱不潮,汗亦非手足濈然之汗,安可與承氣以攻之乎?即腹大滿不通,亦只可與小承氣微和,勿令大泄下。此何以故?脈遲便非必下之脈,雖內(nèi)結(jié)亦豈大承氣所宜哉!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者,可與大承氣湯,不□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zhuǎn)失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zhuǎn)失氣者,此但初頭□,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后發(fā)熱者,必大便復□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zhuǎn)失氣者,慎不可攻也。

【注】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者,可與大承氣湯,不□者,不可與之也。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zhuǎn)失噦氣,則為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轉(zhuǎn)失穢氣,此但初頭□后必溏,是尚未成□也,不可攻之。攻之必寒氣乘虛上逆,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得水則噦,亦由虛寒之氣上逆,不能化水而下輸也。

若其后所發(fā)潮熱不退,必是大便再□,但已經(jīng)下后,所□者無多,只以小承氣湯和之可也。故凡服承氣湯不轉(zhuǎn)失氣者,慎不可攻也。此蓋仲景戒人不可輕下之意。

【集注】

方有執(zhí)曰:此以潮熱、轉(zhuǎn)失氣次第而詳言之,以決當下之候也。轉(zhuǎn)失氣,反屁出也。

脹滿,藥寒之過也。噦,亦寒傷胃也。復□而少者,重下故也。末句重致叮嚀之意。

喻昌曰:若腹中氣仍不轉(zhuǎn),則不但用大承氣大差,即小承氣亦差矣。

程知曰:上條曰:外欲解,可攻里。曰:外未解,未可與承氣。曰:可與小承氣,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此條曰:可與。曰:不可與。曰:乃可攻之,不可攻之。曰:

少與小承氣。曰:以小承氣和之,慎不可攻。多少商量慎重之意。故惟手足濈然汗出,大便燥□者,始主之以大承氣,若小承氣,猶是微和胃氣之法也。

汪琥曰:轉(zhuǎn)失氣,則知其人大便已□,腸胃中燥熱之甚,故其氣不外宣,時轉(zhuǎn)而下;不轉(zhuǎn)失氣,則腸胃中雖有熱,而滲孔未至于燥,此但初頭□,后必溏也。

陽明病,□語,發(fā)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zhuǎn)失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zhuǎn)失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者,里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注】

陽明病,□語,潮熱,脈滑而疾者,是可攻之證脈也。然無濈濈然之汗出,與小便數(shù)、大便□燥實等證,則不可驟然攻之,宜先與小承氣湯一升試之,若腹中轉(zhuǎn)失穢氣,則知腸中燥屎已□,以藥少未能遽下,所轉(zhuǎn)下者,但屎之氣耳!可更服一升促之,自可下也。若不轉(zhuǎn)失氣,則勿更與服,俟明日仍不大便,診其脈仍滑疾,則更服之。今脈反見微澀,則是里虛無氣,不能承送,故為難治,所以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滑以候食,故為大便□之診。疾者,屬里熱也。微者,陽氣不充,無以運行。澀者,陰血不足,無以潤送。故曰:陽微不可下,無血不可下。此之謂也。

張璐曰:此條脈滑而疾,有□語、潮熱,而無□滿實證,只宜以小承氣湯下之,下之而脈反微澀,證變里虛,故為難治。

傷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發(fā)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fā)則不識,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fā)熱□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后服。

【按】

趙嗣真曰:『活人書』云:弦者陽也,澀者陰也。陽病見陽脈者生,在仲景脈法中,弦澀屬陰不屬陽得無疑乎?今觀本文內(nèi),脈弦者生之「弦」字,當是「滑」字。若是「弦」字,弦為陰負之脈,豈有必生之理,惟滑脈為陽,始有生理;咄,澀者塞,凡物理皆以通為生,塞為死。玩上條脈滑而疾者小承氣主之,脈微澀者,里虛為難治,益見其誤。

【注】

傷寒,若吐、若下后,津夜已亡,而表不解,邪因入里,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仍不大便,日晡所發(fā)潮熱,不惡寒者,此乃表邪悉罷,里熱漸深也,仍宜大承氣湯

,蕩盡余邪,以存陰液,自可愈也。若因循失下,以致獨語如見鬼狀。病勢劇者,則不識人,循衣摸床,驚惕不安,微喘直視,見一切陽亢陰微,孤陽無根據(jù),神明擾亂之象。當此之際,惟診其脈滑者為實,堪下則生;澀者為虛,難下則死。若病勢微者,但見潮熱、譫語、不大便之證,而無前神昏等劇者,宜以大承氣湯下之。若一服利,即止后服,蓋恐其過也。

【按】

循衣摸床,危惡之候也。一以陰氣未竭為可治,如太陽中風,火劫變逆,捻衣摸床,小便利者生,不利者死是也。一以陽熱之極為可攻,如陽明里熱成實,循衣摸床,脈滑者生,澀者死是也。大抵此證,多生于汗、吐、下后,陽氣大虛,精神失守。經(jīng)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虛故四肢擾亂失所倚也,以獨參湯救之;汗多者,以參耆湯;厥冷者,以參附湯治之。愈者不少,不可概謂陽極陰竭也。

【集注】

喻昌曰:此條舉譫語之勢重者為言。而勢重之中,復分二等,劇者主死,微者主生,故以大承氣湯下之。

程知曰:婁全善治循衣摸床,每以補益得愈,亦因其脈證之不足也。劉守真每以承氣治熱病,法雖祖于仲景,而其辨證未能如此詳悉,故開后人鹵莽之端。又曰:喘則氣欲上脫,微喘者邪實于內(nèi),而又不能大喘也。不識人循衣摸床,心欲絕也;動惕不安,肝欲絕也;微喘,肺欲絕也;直視,腎欲絕也!簝(nèi)經(jīng)』所謂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榮衛(wèi)不行,藏府不通,故脈澀者死也。

汪琥曰:日晡所發(fā)潮熱者,府實燥甚,故當其經(jīng)氣王時發(fā)潮熱也。獨語者,即譫語也。病人自言為譫,獨語如見鬼狀,乃陽明府實而妄見妄聞,劇者甚也。成注云:熱甚昏冒正氣,故不識人。循衣摸床者,陽熱偏勝而躁動于手也。惕而不安者,胃熱沖膈,心神為之不寧也。又胃熱甚而氣上逆則喘,直視則邪干藏矣。故其生死之機,須于脈候決之。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yī)更重發(fā)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shù)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注】

陽明病,本應自汗出,醫(yī)誤以為風邪,更重發(fā)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故也。然無或滿、或痛之苦者,以重汗亡津,胃中干燥,故大便□,本無宿食也。則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一日三、四行,今日祗再行,可知大便不久則出。蓋小便數(shù)少,則津液當還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自出,不須藥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水谷入胃,其精者為津液,粗者成楂滓。水精滲出腸胃之外,清者為津液,濁者外而為汗,下而為小便。故汗與小便過多者,皆能奪乎津液,所以楂滓之為大便者,干燥結(jié)□而難出也。然二便者,水谷分行之道路,此通則彼塞,此塞則彼通,小便出少,則津液還停胃中,必大便潤而自出也。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fā)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nèi)竭,雖□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

【注】

此承上條詳其義、以明其治也。陽明病,自汗出,或發(fā)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nèi)竭,雖大便□而無滿痛之苦,不可攻之,當待津液還胃,自欲大便,燥屎已至直腸,難出肛門之時,則用蜜煎潤竅滋燥,導而利之;蛲凉细麣馔ㄔ铮换蜇i膽汁清熱潤燥,皆可為引導法,擇而用之可也。

【集注】

成無己曰:津液內(nèi)竭,腸胃干燥,大便因□,此非結(jié)熱,故不可攻,宜以潤藥外治而導引之。

張璐曰:凡系多汗傷津,及屢經(jīng)汗下不解,或尺中脈遲弱,元氣素虛之人,當攻而不可攻者,并宜導法。

程應旄曰:小便自利者,津液未還入胃中,津液內(nèi)竭而□,故自欲大便,但苦不能出耳。須有此光景時,方可從外導法,漬潤其腸,腸潤則水流就濕,津液自歸還于胃,故不但大便通,而小便亦從內(nèi)轉(zhuǎn)矣。

蜜煎導方

蜜七合,一味納銅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飴狀,攪之勿令焦者,欲可丸,并手捻作挺子,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硬,以內(nèi)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

『內(nèi)臺方』用蜜五合,煎凝時,加皂角末五錢,蘸捻作挺,以豬膽汁、或油潤谷道內(nèi)之。

豬膽汁方

大豬膽一枚,瀉汁和法醋少許,以灌谷道內(nèi),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

『內(nèi)臺方』不用醋,以小竹管插入膽口,留一頭用油潤,內(nèi)入谷道中,以手將膽捻之,其汁自入內(nèi),此方用之甚便。

土瓜根方

(缺)

【按】

土瓜,即俗名赤雹也!褐夂蠓健恢未蟊悴煌,采根搗汁,用筒吹入肛門內(nèi)。此與上豬膽汁方同義。『內(nèi)臺方』用土瓜根削如挺,內(nèi)入谷道中誤矣。蓋蜜挺入谷道能烊化而潤大便。土瓜根不能烊化,如削挺用之,恐失仲景制方之義。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注】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急下之,宜大承氣湯者,乃因熱勢甚速,消灼腎水,津液不能到咽,故不必待其有可下之證而急下之,是下其熱,以救將絕之水,緩則腎水干竭,陽必無根據(jù),躁冒自焚而死也。目中不了了而睛和者,陰證也,睛不和者,陽證也。今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者,是腎水為胃陽所竭,水既不能制火,則火上熏于目,而眸子朦朧,為之不了了也,此熱結(jié)神昏之漸,危惡之候也。

雖外無陽證,惟身微熱,內(nèi)無滿痛,祗大便難,亦為熱實,故曰:此為實也。急以大承氣湯下之,瀉陽救陰,以全未竭之水可也。睛不和者,謂睛不活動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了了,猶了了也。『素問』曰: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于目!红`樞』曰:足陽明之脈,上循咽出于口,還系目系合于陽明也。又曰:足陽明之筋,其支者,上頸上俠口合于頄,下結(jié)于鼻,上合于太陽。太陽為目上綱,陽明為目下綱;所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知胃實也。急下者,任脈循面入目,督脈上系兩目中央,諸脈皆屬于目,而人之精神注焉,是以宜急下也。

喻昌曰:少陰有急下三法以救腎水:一本經(jīng)水竭,一木邪涌水,一土邪凌水。陽明亦有急下三法以救津液:一汗多津越于外,一腹?jié)M津結(jié)于內(nèi),一目睛不quanxiangyun.cn/zhicheng/慧,津枯于中。

合兩經(jīng)下法以觀病情生理,如身在冰壺腹飲上池矣。

張錫駒曰:陽火亢極,陰水欲枯,故使目中不了了而睛不和,急下之,所以抑亢極之陽火,而救垂絕之陰水也。

魏荔彤曰:陽明燥屎應下,胃實應下,俱詳考其脈證矣。乃有表里無他證,獨于陽明胃脈所發(fā)見端倪處,體認其證,如傷寒六、七日,太陽已罷,陽明已成,其目昏暗朦昧,若隔云霧而不了了明白者,此證名為睛不和也。陽明熱盛,循經(jīng)絡而發(fā)其昏朦之象,以致睛失其光,此內(nèi)熱盛而為實,其機已兆,兼以大便□而難,身有微熱者,則胃實已真,故曰: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注】

陽明病之人,小便自利,大盒飯□,小便不利,大便不□,是知□不□,不在熱不熱,而在液之竭與不竭也。今小便不利,而大便乍難乍易者,蓋熱將欲作結(jié),而液未竭也。有時微熱者熱入里也,喘者熱乘肺也,冒者熱乘心也,不能臥者熱并陽也,此皆一派熱結(jié)便□之征,神昏譫狂之漸,雖無滿痛,亦必有燥屎,宜大承氣湯下之自愈也。

【集注】

王三陽曰:此證不宜妄動,必以手按之臍腹有□塊,喘冒不能臥,方可攻之,何也?

乍難乍易故也。

林瀾曰:既微熱時作,喘冒不能臥,則有燥屎已得。自宜下逐里實為急,安可復以小便利、屎定□,始可攻之常法拘哉!

汪琥曰:此條病未經(jīng)下而有燥屎,乃醫(yī)人不易識之證。成無已云:小便利則大便□,此有燥屎乃理之常。今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何以知其有燥屎耶?蓋大實、大滿之證,則前、后便皆不通。大便為燥屎壅塞,其未堅結(jié)者,或有時而并出,故乍易;其極堅結(jié)者,終著于大腸之中,故乍難。燥屎結(jié)積于下,濁氣攻沖于上,以故時有微熱;微熱者,熱伏于內(nèi)不得發(fā)泄也。后條辨云:濁氣乘于心肺,故既冒且喘也,不得臥者,胃有燥屎所擾,即胃不和則臥不安也。凡此者,皆是有燥屎之征,故云:

宜大承氣湯。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fā)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注】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者,是腸胃中燥屎結(jié)無去路,故繞臍痛也。煩躁發(fā)作有時者,是燥屎穢熱上攻則煩躁,不攻則不煩躁,故發(fā)作有時也。不須以小承氣湯試之,直以大承氣湯下其燥屎,大便利自可愈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病人,謂凡有病之人,而證犯如此者,則皆當如此治之。此示人辨凡百胃實之大旨也。

程應旄曰:攻法,必待有燥屎,方不為誤攻。所以驗燥屎之法,不可不備,無恃轉(zhuǎn)失氣之一端也。病人雖不大便五、六日,屎之燥與不燥未可知也。但繞臍痛,則知腸胃干,屎無去路,滯澀在一處而作痛;煩躁發(fā)作有時者,因屎氣攻動,則煩躁發(fā)作;又有時伏而不動,亦不煩躁,而有繞臍痛者,斷其不大盒飯無差矣,何大承氣湯之不可攻耶!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jié)M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注】

此承上條以明其治也。下之未盡,仍當下之。乃大下之后,六、七日后不大便,煩亦不解,腹仍滿痛者,此有燥屎下之未盡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復下之自愈也。

【集注】

程知曰:大下之后,宜乎病解矣,乃復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而腹?jié)M痛,此必有燥屎未盡而然。蓋宿食因熱復為之結(jié)□也。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jié)胸,心中懊□,饑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注】

陽明經(jīng)病下之,身熱未除,手足溫,不結(jié)胸者,是所陷之邪淺也。心中懊□,饑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是陽邪蒸郁于胸膈間也。故宜梔子豉湯涌其熱也。

【集注】

程知曰:其外有熱者,經(jīng)邪未解也;手足溫者,熱入未深也。

程應旄曰:懊□擾胃,故饑不能食。熱郁氣蒸,故但頭汗出。

魏荔彤曰:表邪未全入里,乃即以為胃實而遽下之,則其外仍有熱,究不能隨下藥而蕩滌也。于是雖熱而不潮,手足雖溫而無濈然之汗出,則是在表者,仍在表而下之,徒傷其里耳!即不至于全在太陽者,誤下成結(jié)胸,而心下懊□,饑不能食,但頭汗出,其陽明蒸蒸之熱,為陰寒之藥所郁,俱凝塞于胸膈之上,其證已昭然矣。但病仍帶表,既不可再下,且已入里,又不可復發(fā)汗,惟有主以梔子豉湯,仍從太陽治也。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注】

傷寒三陽多有嘔證,以其風寒之表未除,胸中陽氣為寒所郁,故皆不可攻下也。其干嘔而惡寒發(fā)熱者,屬太陽也。喜嘔而寒熱往來者,屬少陽也。今雖祗有惡寒、不惡寒、大便□之陽明證,而嘔多亦不可攻之,其氣逆在上而未斂,為實也。

【集注】

沈明宗曰:惡寒發(fā)熱之嘔屬太陽,寒熱往來之嘔屬少陽,但惡熱不惡寒之嘔屬陽明。

然嘔多則氣已上逆,邪氣偏侵上脘,或帶少陽,故雖有陽明證,慎不可攻也。

陽明中風,口苦咽干,腹?jié)M微喘,發(fā)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jié)M小便難也。

【注】

陽明,謂陽明里證。中風,謂太陽表證也?诳嘌矢桑訇枱嶙C也。腹?jié)M,陽明熱證也。微喘,發(fā)熱惡寒,太陽傷寒證也。脈浮而緊,傷寒脈也。此為風寒兼?zhèn)砝锿≈C,當審表里施治:太陽、陽明病多,則以桂枝加大黃湯兩解之。少陽、陽明病多,則以大柴胡湯和而下之。若惟從里治,而遽以腹?jié)M一證,為熱入陽明而下之,則表邪乘虛復陷,故腹更滿也;里熱愈竭其液,故小便難也。

【集注】

程知曰:此言陽明兼有太陽、少陽表邪,即不可攻也。陽明中風,熱邪也,腹?jié)M而喘,熱入里矣。然喘而微,則未全入里也。發(fā)熱惡寒,脈浮而緊,皆太陽未除之證,口苦咽干,為有少陽之半表半里,若誤下之,則表邪乘虛內(nèi)陷,而腹益滿矣。兼以重亡津液,故小便難也。

程應旄曰:此條與太陽大青龍證同。太陽以風寒持其榮衛(wèi),故有煩躁證而無腹?jié)M證;此以風寒持住陽明,故有腹?jié)M證而無煩躁證。然口苦、咽干,實與煩躁同其機兆也。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jié)M而喘,發(fā)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fā)汗則躁,心憒憒反□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

主之。若脈浮發(fā)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

【注】

此承前條互發(fā)其義,以明其治也。前條表證居多,戒不可誤下;此條表里混淆,脈證錯雜,不但不可誤下,亦不可誤汗也。若以脈浮而緊,誤發(fā)其汗,則奪液傷陰;蚣訜,必益助陽邪,故□語煩躁,怵惕憒亂不眠也;蛞宰C之腹?jié)M,惡熱,而誤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邪熱,擾動胸膈,心中懊□,舌上生胎,是皆誤下之過,宜以梔子豉湯一涌而可安也。若脈浮不緊,證無懊□,惟發(fā)熱,渴欲飲水,口干舌燥者,為太陽表邪已衰,陽明燥熱正甚,宜白虎加人參湯,滋液以生津。若發(fā)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是陽明飲熱并盛,宜豬苓湯利水以滋干。然陽明病,法當多汗,因汗出多,致小便少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蓋以汗多胃燥,無水不能下行,乃水涸之小便少,非水蓄之小便不利也,恐豬苓湯更利其小便,則益竭津液而助燥矣。

【按】

太陽病,煩熱無汗而渴,小便利者,大青龍湯證也;小便不利者,小青龍湯去半夏花粉、茯苓證也。太陽病,煩熱有汗而渴,小便利者,桂枝合白虎湯證也;小便不利者,五芩散證。陽明病,煩熱無汗而渴,小便利者,宜葛根湯加石膏主之;小便不利者,以五芩散加石膏、寒水石滑石主之。陽明病,煩熱有汗而渴,小便利者,宜白虎湯;小便不利者,以豬苓湯。少陽病寒熱無汗而渴,小便利者,當以小柴胡湯去半夏加花粉;小便不利者,當以小柴胡湯加茯苓。太陰無渴。少陰陽邪,煩嘔小便赤而渴者,以豬苓湯;少陰陰邪下利,小便白而渴者,以真武湯。厥陰陽邪消渴者,白虎加人參湯;厥陰陰邪,轉(zhuǎn)屬陽明,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則愈。證既不同,法亦各異,當詳審而明辨之。

【集注】

喻昌曰:發(fā)熱以上與前條同,而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四者皆陽明之見證,所以汗、下、燒針俱不可用。舌上胎,則膈熱甚,故涌以梔子鼓而微去其膈熱,斯治太陽而無礙陽明矣。若前證更加口干舌燥,則宜用白虎湯以解熱生津;更加小便不利,則宜以豬苓湯,以導熱滋干也。其汗多而渴,不可與豬苓湯者,以熱邪傳入陽明,必先耗其津液;加以汗多復奪之于外,又利小便更奪之于下,則津液有立亡之患,故示戒也。

程應旄曰:熱在上焦,故用梔子豉湯;熱在中焦,故用白虎加人參湯;熱在下焦,故用豬苓湯。

豬苓湯方

豬苓(去皮)茯苓阿膠澤瀉滑石(碎)各一兩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nèi)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集解】

趙羽皇曰:仲景制豬苓一湯,以行陽明、少陰二經(jīng)水熱。然其旨全在益陰,不專利水。蓋傷寒表虛,最忌亡陽,而里虛又患亡陰。亡陰者,亡腎中之陰,與胃家之津液也。故陰虛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輕動,即小水亦忌下通,倘陰虛過于滲利,則津液反致耗竭。方中阿膠質(zhì)膏,養(yǎng)陰而滋燥;滑石性滑,去熱而利水;佐以二苓之滲瀉,既疏濁熱而不留其壅瘀,亦潤真陰而不苦其枯燥,是利水而不傷陰之善劑也。故利水之法,于太陽用五芩者,以太陽職司寒水,故加桂以溫之,是暖腎以行水也;于陽明、少陰用豬苓者,以二經(jīng)兩關(guān)津液,特用阿膠、滑石以潤之,是滋養(yǎng)無形以行有形也。利水雖同,寒溫迥別,惟明者知之。

脈浮而大,心下反□,有熱,屬藏者攻之,不令發(fā)汗;屬府者不令溲數(shù)。溲數(shù)則大便□,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

【注】

屬藏,謂屬里也;屬府,謂屬表也。溲,謂小便也。脈浮而大,太陽、陽明脈也。浮屬表,大屬里,今太陽脈浮之表未解,而心下反□,陽明之里又急,權(quán)乎汗、下可也。設里有熱實,攻之無疑,不須先汗以解外也。如無熱實,而有脈浮之表,不但不令攻之,即小便不利,亦不令利小便,仍當解外也。蓋恐溲數(shù)汗多,亡其津液,致大便□,則熱愈實也。若汗少脈遲,即有便□,里尚未實,亦未可攻也。

【集注】

王肯堂曰:論言脈浮大,反發(fā)汗反下之為逆。此以心下□有熱,知傳邪入里,故舍脈而從證也。大便則許攻之,小便則不許利何也?曰:攻大便則內(nèi)熱除,利小便則津液傷也。

林瀾曰:心下□與腹□滿不同。腹□邪已結(jié)聚成實,此但在心下,自與非下不可者異矣。腑與臟對舉而言,見一為入里,一猶屬表之義也。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谷疸。雖下之,腹?jié)M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注】

陽明病不更衣,已食如饑,食輒腹?jié)M脈數(shù)者,則為胃熱,可下證也。今脈遲,遲為中寒,中寒不能化谷,所以雖饑欲食,食難用飽,飽則煩悶,是健運失度也。清者阻于上升,故頭眩;濁者阻于下降,故小便難。食郁濕瘀,此欲作谷疸之征,非陽明熱濕,腹?jié)M發(fā)黃者比。雖下之腹?jié)M暫減,頃復如故,所以然者,脈遲中寒故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遲為寒不化谷,故食難用飽。濕郁而蒸,氣逆而不下行,故微煩頭眩。小便難也,疸黃病也。谷疸,水谷之濕蒸發(fā)而身黃也。

張璐曰:下之腹?jié)M如故,蓋腹?jié)M已是邪陷,脈遲則胃不實,徒下其糟粕,病既不除,而反害之耳!夫陽明證本當下,陽明而至腹痛,尤當急下。獨此一證下之,腹?jié)M必如故者,緣脈遲則胃氣空虛,津液不充,其滿不過虛熱內(nèi)壅,非結(jié)熱當下之比也?梢娒}遲胃虛,不但下之無益,即發(fā)汗利小便之法,亦不可用,惟當用和法,如甘草干湯,先溫其中,然后少與調(diào)胃微和胃氣可也。

程應旄曰:熱畜成黃之腹?jié)M,下之可去。此則谷氣不得宣泄,屬胃氣虛寒使然,下之益虛其虛矣。故腹?jié)M如故。

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別故也。

【注】

陽明病內(nèi)熱,則不大便,能食,小便利,手足濈然汗出,是可下之證也。今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雖手足濈然汗出,不可下也,此為中寒欲作固瘕。何以知之?以大便必初□而后溏也。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水谷不分,故小便不利而大便必溏也。

【按】

不能食與上條食難用飽,同一不能腐熟水谷也。小便不利與上條小便難,同一不能下輸膀胱也。惟手足濈然汗出,與上條飽則微煩、頭眩不同,彼欲作谷疸,此欲作固瘕,皆胃中寒冷。一以微煩頭眩,陽在中上,故不病瀉而病疸;一以手足汗出,陽在四肢,故不病疸而病瀉也。再上條中寒食難用飽,無汗小便難,欲作谷疸,以其尚能少食微煩,猶有陽氣故也。此條中寒不能食,手足冷汗,小便不利,欲作固瘕,則是寒濕不化,純陰故也。固瘕者、大瘕瀉也,俗謂之溏瀉。固者,久而不止之謂也。

【按】

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陰陽和而后有雨,陽亢則熱而雨少,陰盛則寒而雨多,人之汗亦若是也。四肢手足屬土,土主脾胃,若脈大其汗蒸蒸而熱,則為陽盛可下之證也;若脈遲其汗□□而寒,則為陰盛可溫之證也。

【集注】

程應旄曰:水谷不別,屬濕熱偏滲者多。此點出胃中冷,欲人知病本于寒,宜從寒治,不在小便也。

太陽病,寸緩關(guān)浮尺弱,其人發(fā)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y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zhuǎn)屬陽明也。小便數(shù)者,大便必□,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按】

「但以法救之」五字,當是「若小便不利」方與上文小便數(shù),下文渴者之義相合。此條病勢不急救之之文,殊覺無謂,必有遺誤。王三陽亦云;此處五苓散難用,不然經(jīng)文「渴者」之下,當有闕文也。

【注】

太陽病脈浮緩而弱,中風脈也;發(fā)熱汗出惡寒,中風證也。不嘔則里氣和,緣何而有心下痞證?此必以醫(yī)下之故也。如其不經(jīng)醫(yī)下,邪熱自傳于里,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邪去太陽,已轉(zhuǎn)屬陽明也。若小便數(shù)者,大便必□,然使不更衣十余日,而無或滿或痛之苦,是仍屬虛燥不實之□,不可議下,俟之可也。如或渴欲飲水,必是胃中干燥,當少少與之以滋其胃可耳。其或小便不利而渴者,是又為水停不化,宜五苓散以導其所停之水矣。蓋病在膀胱,故仍治太陽而不治陽明也。

【集注】

張兼善曰:十日不更衣,而不用攻伐何也?曰:此非結(jié)熱,雖不大便,而無潮熱譫語可下之證,當須審慎,勿以日數(shù)久而輒為攻下也。

喻昌曰:寸緩、關(guān)浮、尺弱,發(fā)熱汗出惡寒,純是太陽中風未罷之證,設非誤下,何得心下痞結(jié)耶?如不誤下,而太陽證必漸傳經(jīng),乃至不惡寒而渴,邪入陽明審矣。然陽明津液既偏滲于小便,則大腸失其潤而大便□,與腸中熱結(jié)自是不同,所以旬日不更衣無所苦也。

汪琥曰:小便數(shù)大便□,仲景論中何以無治法耶?蓋此正是仲景不須用藥處,俟其陰陽自和,則小便漸少,大便必自出也。

陽明病,心下□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注】

此申上條痞□不更衣十日無所苦,誤攻之變也。陽明病非胃家實,而心下□滿者,不可攻之。若攻之,其人利不止者,則正脫而死。其人利自止者,邪退則猶可愈也。

【集注】

汪琥曰:或問結(jié)胸證同是心下□滿,又屬可下何也?蓋結(jié)胸證,心下□滿而痛者,為胃中實,故可下;此證不痛,當是虛□虛滿,與半夏瀉心湯之心下痞□略同,故云:

不可攻也。

諸虛者,不可下,下之則大渴,求水者易愈,惡水者劇。

【注】

虛者下之,是為重虛,陰津消亡,自然大渴。其求水者,陽氣猶存,故易愈;若惡水者,陽氣已絕,則難愈矣。

【集注】

程應旄曰:諸虛者,陽津陰液,必有所亡,故下之則大渴;求水者亡陰,惡水者亡陽,故有愈劇之分。觀此知仲景慮誤下之助陰,甚于慮誤下之亡陰矣。

大下之后,復發(fā)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注】

大下之后,復發(fā)其汗,重亡津液,小盒飯少,以水液內(nèi)竭故也。勿治之,言勿利其小便也。須俟津液回而小便利,必自愈矣。

【集注】

程知曰:言下后復發(fā)汗,有俟津液自回之法。若強責其小便,則膀胱之氣化不行,有增□滿喘脹明矣,故宜以不治治之。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注】

婦人病傷寒,經(jīng)血適至,則有熱入血室之證,宜刺期門;男子病傷寒,有下血譫語者,亦為熱入血室也。若熱隨血去,必通身汗出而解矣。若血已止,其熱不去,蓄于陽明,不得外越而上蒸,但頭汗出而不解者,亦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則亦必通身濈然汗出而愈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血室、頭汗、期門,注皆見太陽篇中。陽明之脈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nèi)廉下,俠臍入氣街中。血室之脈起于氣街,上行至胸中而散。所以婦人經(jīng)來,熱入血室,則似結(jié)胸而譫語,從陽明里也。男子下血,熱入血室,但頭汗出亦譫語,從陽明外也,故并宜刺期門。

程應旄曰:下血則經(jīng)脈空虛,熱得乘虛而入血室,譫語以血室雖沖脈所屬,而心經(jīng)實血室之主,室被熱擾,故心神不清也。但頭汗出者,血下奪則無汗,熱上擾則汗蒸也。刺期門者,熱入陰分,實在陰,隨其實而瀉之,則榮氣和而心氣下通,故濈然汗出而解。

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

【注】

陽明屬胃,開竅于口,陽明有熱,故口燥也。但欲漱水不欲咽者,雖燥而不渴,知熱在經(jīng)而不在府,在血而不在氣也。熱在經(jīng)血,迫血妄行,必致□也。

【集注】

喻昌曰:口中干燥與渴異,漱水不欲咽,知不渴也。陽明病,口燥但漱水不欲咽,知邪入血分,陽明之脈起于鼻,故知血得熱而妄行,必由鼻而出也。

沈明宗曰:陽明病,口燥漱水而不欲咽,乃邪郁于經(jīng),未入于府也。

脈浮發(fā)熱,口干鼻燥,能食者,則□。

【注】

此承上條詳出脈證,以互發(fā)其義也。陽明病,脈浮發(fā)熱,口鼻干燥,熱在經(jīng)也。若其人能食,則為胃和,胃和則邪當還表作解也。然還表作解,不解于衛(wèi),則解于榮。汗出而解者,從衛(wèi)解也;衄血而解者,從榮解也。今既能食、衄血,則知欲從榮解也。

【集注】

張錫駒曰:此論陽明經(jīng)脈燥熱也。夫熱在經(jīng)脈,故脈浮發(fā)熱,熱循陽明經(jīng)脈而上,故口干鼻燥,不傷胃氣,故能食。能食者則衄,言病不在胃府,非因能食而致衄也。

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

【注】

經(jīng)曰:血并于下,亂而喜忘;喜忘者,好忘前言往事也。今陽明病,其人喜忘者,本有久瘀之血,與熱上并于心,故令喜忘也。畜血之屎雖□,然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蓋以血與糟粕共并,故反易而色黑也。不用仁承氣湯,而用抵當湯大下之者,以其人本有久瘀之血故也。

【集注】

張志聰曰:太陽畜血在膀胱,故驗其小便之利與不利;陽明畜血在腸胃,故驗其大便之黑與不黑。

張璐曰:大便色黑,雖曰瘀血,而燥結(jié)亦黑,但瘀血則粘如漆,燥結(jié)則晦如煤,此為明辨也。鄭重光曰:太陽熱結(jié)膀胱證,輕者如狂,重者發(fā)狂。如狂者血自下,故用桃仁承氣湯,因勢而利導之,發(fā)狂者血不下,須用抵當湯。此條喜忘差減于狂,乃用發(fā)狂之重劑,何也?蓋太陽經(jīng)少血,陽明經(jīng)多血,所以宜用抵當湯峻攻。太陽云主之,乃確然不易之法,此云宜用,則證有輕重,在于臨時酌量耳。

病人無表里證,發(fā)熱七、八日,雖脈浮數(shù)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shù)不解,合熱則消谷善饑,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若脈數(shù)不解,而下不止,必協(xié)熱便膿血也。

【注】

此承上條言畜血喜忘,熱結(jié)而無表里證者,當下之義也。病人無表里證,是無太陽表、陽明里證也,但發(fā)熱而無惡寒,七、八日,雖脈浮數(shù)不可汗也。若屎□可下之,假令已下,脈不浮而數(shù)不解,是表熱去里熱未去也。至六、七日又不大便,若不能消谷善饑,是胃實熱也,以大承氣湯下之。今既能消谷善饑,是胃和合熱,非胃邪合熱,故屎雖□色必黑,乃有瘀血熱結(jié)之不大便也,宜用抵當湯下之。若脈數(shù)不解,不大便□而下利不止,必有久瘀,協(xié)熱腐化而便膿血也,則不宜用抵當湯下之矣。

【集注】

張璐曰:病雖七、八日,尚發(fā)熱脈浮數(shù),仍屬太陽表證。因誤下引邪內(nèi)入,所以脈數(shù)不解,內(nèi)外合邪而見消谷善饑,谷入既多,反至六、七日不大便,且不煩渴,是知其證非熱結(jié)在胃,乃熱結(jié)在血。以其表證誤下,尚兼太陽隨經(jīng)之熱未盡,故以抵當為至當也。若脈數(shù)不解而下利不止,又當隨其下血與不下血而異治之,倘血分之熱邪不除,必協(xié)熱而便膿血也。

傷寒發(fā)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里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于寒濕中求之。

【注】

傷寒發(fā)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表有寒里有濕未解也。夫表寒里濕,郁而發(fā)黃,自非熱濕內(nèi)瘀,郁而成黃者比,故不可下。惟當于表寒里濕中求其治法,宜發(fā)其表寒,利其里濕可也。

【集注】

喻昌曰:傷寒發(fā)汗已,熱邪解矣,何由反蒸身目為黃?所以然者,寒濕搏聚,適在軀殼之里,故爾發(fā)黃也。里者,在內(nèi)之通稱,非謂寒濕深入在里,蓋身目正屬軀殼,與藏府無關(guān)也。于寒濕中求之,求其寒濕中之治法也。

程應旄曰:其人素有濕邪在里,表寒雖經(jīng)發(fā)汗,而其為里濕所持者,終在里而無從解散也。發(fā)汗后之寒,與濕郁蒸為熱,非實熱也,故不可下。仍當于寒濕中,責其或淺或深而治之可也。

傷寒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麻黃連赤小豆湯主之。

【注】

傷寒表邪未解,適遇其人陽明素有濕邪,熱入里而與濕合,濕熱蒸瘀,外薄肌表,身必發(fā)黃也。若其人頭有汗,小便不利,大便□,則或清、或下、或利小便,自可愈也。今乃無汗小便利,是里之瘀熱未深,表之郁遏猶甚,故用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外發(fā)其表,內(nèi)逐其濕也。

【集注】

喻昌曰:傷寒之邪,得濕而不行,所以熱瘀身中而發(fā)黃,設泥「里」字,豈有邪在里而反治其表之理哉!

程應旄曰:凡傷寒瘀熱在里者,由濕蒸而來,故身必發(fā)黃。此之瘀熱未深,祗從表一邊開其郁滯,而散除濕熱,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是其主也。

林瀾曰:麻黃連軺一證,雖曰在里,必因邪氣在表之時,有失解散,今雖發(fā)黃,猶宜兼汗解以治之也。

汪琥曰:夫寒邪自外而來,若挾內(nèi)濕瘀于經(jīng)絡之中,則郁而變熱,故令其人身目發(fā)黃也。此條乃是太陽經(jīng)傳來者,太陽傷寒,理宜用麻黃湯,只因邪傳陽明,熱瘀于里,里非胃府,以陽明經(jīng)居太陽之里,即『尚論篇』所云軀殼之里是也。惟其里有熱,所以方中用麻黃湯而去桂枝之辛熱,更加赤小豆、姜、棗之甘辛,以祛散在表之寒濕,復加連軺、生梓白皮之苦寒,以清解肌里之瘀熱也。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

麻黃(去節(jié))二兩赤小豆一升杏仁(去皮、尖)四十枚生姜(切)二兩大棗(擘)十二枚甘草(炙)二兩生梓白皮(切)一升連軺二兩

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半日則盡。

【方解】

濕熱發(fā)黃無表里證,熱盛者清之,小便不利者利之,里實者下之,表實者汗之,皆無非為病求去路也。用麻黃湯以開其表,使黃從外而散。去桂枝者,避其熱也;佐姜、棗者,和其榮衛(wèi)也;加連軺、梓皮以瀉其熱,赤小豆以利其濕,共成治表實發(fā)黃之效也。連軺,即連翹根。無梓皮以茵陳代之。

【集解】

周揚俊曰:此亦兩解表里法也,故用外汗之藥,必兼滲濕之味。傷寒發(fā)黃者,必其人太陰素有濕熱,更兼寒邪未散,兩邪相合,因而蒸郁為黃也。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注】

身黃,濕熱之為病也。濕盛于熱,則黃色晦,熱盛于濕,則黃色明,如橘子色者,謂黃色明也。傷寒七、八日,身黃色明,小便不利,其腹微滿,此里熱深也。故以茵陳蒿治疸病者為君,佐以大黃,使以梔子,令濕熱從大、小二便瀉出,則身黃腹?jié)M自可除矣。

【集注】

唐不巖曰:熏黃,陰黃也,橘子黃,陽黃也。

程知曰:此驅(qū)濕除熱法也。傷寒七、八日,可下之時;小便不利,腹微滿,可下之證。兼以黃色鮮明,則為三陽入里之邪無疑,故以茵陳除濕,梔子清熱,用大黃以助其驅(qū)除,此證之可下者,猶必以除濕為主,而不專取乎攻下有如此者。

茵陳蒿湯

茵陳蒿六兩梔子(擘)十四枚大黃(去皮)二兩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納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盒飯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出也。

傷寒身黃發(fā)熱,梔子柏皮湯主之。

【注】

傷寒身黃發(fā)熱者:設有無汗之表,宜用麻黃連軺赤小豆汗之可也。若有成實之里,宜用茵陳蒿湯下之亦可也。今外無可汗之表證,內(nèi)無可下之里證,故惟宜以梔子柏皮湯

清之也。

【集注】

林瀾曰:傷寒身黃,胃有瘀熱,須當下之,此以發(fā)熱而熱未實,故宜梔子柏皮湯解之。

汪琥曰:身黃兼發(fā)熱者,乃黃證中之發(fā)熱,而非麻黃、桂枝證之發(fā)熱也。熱既郁而發(fā)黃,雖表而非純乎表證,但當清其郁,以退其黃,則發(fā)熱自愈。

魏荔彤曰:此三條雖皆外寒挾濕之邪,瘀而成熱之證。然在表、在里,濕勝、熱勝,尤當加意也,豈可概以為里證而混下耶!

梔子柏皮湯方

梔子(擘)十五枚甘草(炙)一兩黃柏二兩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按】

此方之甘草,當是茵陳蒿,必傳寫之誤也。

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fā)黃。

【注】

陽明病無汗,不以葛根湯發(fā)其汗,而以火劫取汗,致熱盛津干,引飲水停,為熱上蒸,故額上微汗出,而周身反不得汗也。若小便利,則從燥化,必煩渴,宜白虎湯;小便不利,則從濕化,必發(fā)黃,宜茵陳蒿湯。

【集注】

喻昌曰:陽明病,濕停熱郁而煩渴有加,勢必發(fā)黃,然汗出熱從外越,則黃可免;小便多,熱從下泄,則黃可免。若誤攻之,其熱邪愈陷,津液愈傷,而汗與小便愈不可得矣。誤火之,則熱邪愈熾,津液上奔,額雖微汗,而周身之汗與小便愈不可得矣。

發(fā)黃之變,安能免乎?

程知曰:太陽發(fā)黃,由寒郁濕,濕不得解;陽明發(fā)黃,由濕瘀熱,熱不得越,故宜分經(jīng)論治。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身必發(fā)黃。

【注】

陽明病無汗,以熱無從外越也。小便不利,濕不能下泄也。心中懊□,濕瘀熱郁于里也。故身必發(fā)黃,宜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外發(fā)內(nèi)利可也。若經(jīng)汗吐下后,或小便利,而心中懊□者,乃熱郁也,非濕瘀也。便□者,宜調(diào)胃承氣湯下之;便軟者,宜梔子豉湯涌之可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無汗小便不利,則濕停懊□,濕停熱郁,所以知必發(fā)黃也。

張璐曰:外不得汗,下不得溺,而濕熱郁于胸中不得泄,勢必蒸身為黃也。

陽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發(fā)熱色黃;小便不利也。

【注】

陽明經(jīng)病,面合當色赤,是熱邪猶怫郁在經(jīng),尚未入里而成實也,故雖不大便,不可攻之。若攻之,則怫郁在經(jīng)之邪不解,必令發(fā)熱色黃;若其人里燥,小便利則同燥化,當不發(fā)黃,而必大便□矣。

【集注】

方有執(zhí)曰:合,應也。赤,熱色也。胃熱上行,面應赤色,攻則亡津液,故發(fā)熱色黃,因小便不利也。

程知曰:言熱在陽明之經(jīng),不可攻也。熱在于經(jīng),陽氣怫郁在表也,攻之則經(jīng)中之熱,未得表散,必發(fā)熱色黃,因小便不利也。

程應旄曰:熱阻于肌膚之間,故發(fā)熱而小便為之不利,郁而成黃也。

陽明病,發(fā)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fā)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茵陳蒿湯主之。

【注】

陽明病發(fā)熱汗出者,此為熱越,小便若利,大便因□,不能發(fā)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是陽明之熱不得外越,而上蒸也。小便不利,濕蓄膀胱也;渴飲水漿,熱灼胃府也。此為濕熱瘀蓄在里,外薄肌膚,故身必發(fā)黃也。茵陳蒿湯主之者,通利大、小二便,使?jié)駸釓南赂[而出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越,散也,頭汗瘀熱發(fā)黃注皆見太陽篇中。茵陳逐濕瘀之黃,梔子除胃家之熱,大黃推壅塞之瘀,三物者,苦以泄熱,泄熱則黃散矣。

程應旄曰: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足征陽熱之氣,郁結(jié)于內(nèi)而不得越,故但上蒸于頭,頭為諸陽之首故也。氣不下達,故小便不利,府氣過燥,故渴飲水漿。瘀熱在里,指無汗言,無汗而小便利者屬寒,無汗而小便不利者屬濕熱,兩邪交郁,不能宣泄,故盦而發(fā)黃。解熱除濕,無如茵陳、梔子清上,大黃滌下,通身之熱得泄,又何黃之不散耶?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fā)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fā)黃,至七、八日大便□者,為陽明病也。

【注】

此太陰轉(zhuǎn)屬陽明證也。傷寒脈浮緩,手足熱者,太陽也。今手足自溫,非太陽證,是為系在太陰也。然太陰脈當沉緩,今脈浮緩,乃太陽脈也。證太陰而脈太陽,是邪由太陽傳太陰也,故曰:系在太陰也。若小便自利者,則不從太陰濕化而發(fā)黃,至七、八日大便□者,則是從燥化,此為陽明也。

【集注】

程應旄曰:陽明為病,本于胃家實。胃家之實,不特三陽受邪,能致其轉(zhuǎn)屬陽明,即三陰受邪,亦能致其轉(zhuǎn)屬陽明,聊舉太陰一經(jīng)例之;脈浮而緩,是為表脈,然無發(fā)熱、頭痛、惡寒等外證,而手足祗溫,是邪不在表而在里。但入里有陰陽之分,須以小便別之,小便不利,濕蒸熱瘀而發(fā)黃,以其人胃中原無燥氣也;小便自利者,胃干便□而成實,以其胃中本有燥氣也。病雖成于七、八日,而其始證卻脈浮而緩,手足自溫,實是太陰轉(zhuǎn)屬而來也。即太陰、陽明推之,少陰三大承氣證,厥陰一小承氣證,何非轉(zhuǎn)屬陽明之病哉!

魏荔彤曰:病在太陽,熱為濕郁團聚于里,必有歸著,既不能發(fā)黃,小便自利,則邪何歸乎?不得不歸之于萬物所歸之胃。至于七、八日,小便自多,大便自□,,而為陽明病矣。

傷寒轉(zhuǎn)系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注】

凡傷寒,無論三陰、三陽,若轉(zhuǎn)系陽明,其人必有濈濈然微汗出之證,始為轉(zhuǎn)屬陽明也。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nèi)煩也。

【注】

太陽病吐之,表解者,當不惡寒,里解者,亦不惡熱。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者,是惡熱也。此由吐之后,表解里不解,內(nèi)生煩熱也。蓋無汗煩熱,熱在表,大青龍證也;有汗煩熱,熱在里,白虎湯證也。吐下后心中懊□,無汗煩熱,大便雖□,熱猶在內(nèi),梔子豉湯證也;有汗煩熱,大便已□,熱悉入府,調(diào)胃承氣湯證也。今因吐后,內(nèi)生煩熱,是為氣液已傷之虛煩,非未經(jīng)汗下之實煩也。以上之quanxiangyun.cn/yaoshi/法,皆不可施,惟宜用竹葉石膏湯,于益氣生津中,清熱寧煩可也。

【集注】

張璐曰:此以吐而傷胃中之液,故內(nèi)煩不欲近衣。雖顯虛煩之證,較關(guān)上脈細數(shù)而成虛熱,脾胃兩傷者稍輕,雖不致逆,亦誤吐之過也。

太陽病,當惡寒發(fā)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fā)熱,關(guān)上脈細數(shù)者,以醫(y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饑,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y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按】

欲食冷食之下,當有「五、六日吐之者」六字,若無此一句,則不喜糜粥,欲食冷食,與朝食暮吐之文,不相聯(lián)屬。且以上文一、二日,三、四日之文細玩之,則可知必有「五、六日吐之」一句,由淺及深之謂也。

【注】

太陽病不解,當惡寒發(fā)熱,今自汗出,不惡寒發(fā)熱,是表已解也。關(guān)上脈細數(shù),胃不和也。細者,胃氣虛。數(shù)者,胃氣熱。證脈不和,詢其故,知以醫(yī)吐之過也。一、二日病在太陽,正氣未衰,吐之者,傷胃未深,故腹中知饑,口不能食也;三、四日病在陽明,胃中已熱,吐之者,復傷津液,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也;五、六日病將轉(zhuǎn)入陰經(jīng),正氣已衰,吐之者,胃中虛冷,故朝食暮吐也,此皆醫(yī)吐之所致,尚在可治。故曰:此為小逆也。

【集注】

程知曰:本太陽病,醫(yī)吐之,則表邪乘虛傳入陽明,傷動胃氣,而關(guān)脈細數(shù)矣。

程應旄曰:陽明之氣,下行為順,上行為逆,以醫(yī)吐之所致,則非脾胃本來之病,此為小逆。更勿誤治,使小逆變成大逆也。

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注】

食谷欲嘔,屬陽明者,以胃主受納也,今胃中寒,不能納谷,故欲嘔也。以吳茱萸湯

溫中降逆,而止其嘔可也。若得湯反劇者,此必非中焦陽明之里寒,乃上焦太陽之表熱也。吳茱萸氣味俱熱,藥病不合,故反劇也。法當從太陽、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之例治之,宜葛根加半夏湯。

【集注】

方有執(zhí)曰:食谷欲嘔胃寒也,故曰屬陽明,言與惡寒嘔逆不同也。上焦,以膈言也。

病人脈數(shù),數(shù)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fā)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shù)也,數(shù)為客熱,不能消谷,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注】

病人脈數(shù),數(shù)為有熱,則當消谷引食,今食而反吐者,蓋以身熱脈數(shù),誤為表熱而發(fā)其汗,因使其人陽氣微,膈氣虛也。不知此脈之數(shù),乃外邪客熱之數(shù),非胃中實熱之數(shù)也,其不能消谷食而反吐者,乃胃中本虛冷故耳。

【集注】

程知曰:此言汗后脈數(shù)吐食,當責胃之陽虛也。陽受氣于胸中,發(fā)汗過多,令陽氣微,膈氣虛,客熱外越,故脈數(shù)也?蜔岵荒芟榷抡,當責其胃之虛冷,若因其數(shù)而投以清胃之藥,則左矣。

程應旄曰:見數(shù)脈而反吐者,數(shù)為熱脈,無力則為虛脈,膈虛陽客于上,不能下溫,故令胃中虛冷。熱為客熱,寒為真寒,究其根由,祗由發(fā)汗令陽氣微。然則陽氣之珍重何如而可誤汗乎?

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攻其熱必噦。

【注】

陽明病不能食者,為中寒,即有脈數(shù)客熱,上條既戒以不可汗,此又言亦不可攻。若攻其熱,則寒其胃陽,亦必作噦矣。所以然者,客熱雖除,胃亦虛冷故也。以其人本來胃虛,故攻其熱必噦。噦,即干嘔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攻熱皆寒藥,故知必噦。胃中虛以不能食言,此亦戒謹之意。

林瀾曰:陽明譫語潮熱,不能食者,可攻,由燥屎在內(nèi)也。乃亦有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須詳別之,未可便以不能食為實證也。若誤攻之,熱去噦作矣。然則安得以陽明概為宜下哉!

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

【注】

此承上條不攻亦噦之義也。若其人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雖不攻其熱,飲水則噦,蓋以胃既虛冷,復得水寒,故噦也,宜理中湯加丁香吳茱萸,溫而降之可也。

【集注】

喻昌曰:表熱里寒,法當先救其里,太陽經(jīng)中亦用四逆湯,其在陽明更可知矣。此條比前條虛寒更甚,故不但攻其熱必噦,即飲水亦噦也。

汪琥曰:若胃中虛冷不能食,飲水則水寒相搏,氣逆而亦為噦矣,法當大溫。

趺陽脈浮,浮則為虛,浮虛相搏,故令氣□,言胃氣虛竭也。脈滑則為噦,此為醫(yī)咎,責虛取實,守空迫血。脈浮,鼻中燥者,必衄血也。

【注】

誤攻飲冷,皆可致□,固矣。今趺陽胃脈浮而不大,無力而虛,則是胃虛與邪相搏,即不誤下飲冷,亦令□也。若跌陽胃脈滑則為噦者,乃熱氣擁郁之□,非胃氣虛竭之□,醫(yī)何可取實責虛,以自取其咎耶!若趺陽胃脈浮而鼻中燥者,此熱據(jù)榮分,榮熱迫血妄行,必作衄也。世有以噦為呃逆者,不知噦即干嘔也,以其有噦噦之聲,故又名噦也。觀今病呃逆之人,與飲冷水則氣自臍下沖上,出口而作格兒格兒之聲。聲長時止為實,可治;聲短不已者,為虛,難治。

【集注】

方有執(zhí)曰:此又出趺陽脈,而以噦與衄言,皆逼汗而不得汗之所致也。咎,過愆也。

責虛,言求病于虛。取實,言反以虛為實而攻取之也。血屬陰而為內(nèi)守,故曰守空。

迫血,言劫汗也。

寸口脈浮大,而醫(yī)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則無血,大則為寒,寒氣相搏,則為腸鳴。

醫(yī)乃不知,而反飲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必□。

【按】

「令汗大出」四字,當是衍文。

【注】

寸口脈浮大,指六脈皆浮大也。六脈皆浮大,則非陽明按之大脈,乃太陽不按之大脈也。醫(yī)反下之,此為大逆,則從前浮脈變而為無血之虛,大脈變而為胃冷之遲,虛寒相搏,則為腸鳴,醫(yī)乃不知,而反與飲冷水,其人得水寒之氣,冷與虛相搏于胃中,故必□也!跽邭怵喗Y(jié)有聲,即今之呃逆也。

【集注】

程知曰:言邪氣在表妄下之變也。寸口浮大,而無□滿藏熱之證,法應發(fā)汗,若反下之,此為大逆。既經(jīng)妄下,則所謂浮者,至于內(nèi)空而無血;所謂大者,變?yōu)槔锾摱泻,虛寒相搏,則為腸鳴。醫(yī)見脈大,以為有熱,飲以冷水,欲以水寒勝熱而作汗,里先虛寒,又得冷水與之相搏,則冷結(jié)上焦,必至咽噎塞而氣逆矣。

傷寒噦而腹?jié)M,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注】

傷寒噦而不腹?jié)M者,為正氣虛,吳茱萸湯證也。噦而腹?jié)M者,為邪氣實,視其二便何部不利,利之則愈也。

【集注】

成無己曰:噦而腹?jié)M,氣上而不下也。視其前后有不利者,即利之以降其氣,前部小便也,后部大便也。

程知曰:前部不利,后人治以五芩;后部不利,后人治以承氣是也。

沈明宗曰:邪傳于胃,胃氣壅遏,兩氣相搏,氣逆上沖,則為噦矣。

張錫駒曰:傷寒至噦,非胃氣敗,即胃中寒。然亦有里實不通,氣不得下泄,反上逆而為噦者,當詳辨之。

夫?qū)崉t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

【注】

譫語一證,有虛有實。實則譫語,陽明熱甚,上乘于心,亂言無次,其聲高朗,邪氣實也。虛則鄭聲,精神衰乏,不能自主,語言重復,其聲微短,正氣虛也。

【集注】

戴元禮曰:譫語屬陽,鄭聲屬陰。經(jīng)曰:實則譫語,虛則鄭聲。譫語者,顛倒錯亂,言出無倫,常對空獨語,如見鬼狀。鄭聲者,鄭重頻煩,語雖謬而諄諄不已,老年人遇事則誶語不休,以陽氣虛不精明也。此譫語、鄭聲虛實之所以不同也。二者本不難辨,但陽盛里實,與陰盛格陽,皆能錯語,須以他證別之,隨證施治可也。

婁全善曰:余用參、耆、歸、術(shù)等劑治譫語,得愈者甚多,豈可不分虛實,一概用黃連解毒、大小承氣等湯以治之乎?〔按〕其所云亦鄭聲也。

張錫駒曰:實則譫語者,陽明燥熱甚而神昏氣亂,故不避親疏,妄言罵詈也。虛則鄭聲者,神氣虛而不能自主,故聲音不正,而語言重復也。

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里,而反發(fā)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里實,久則□語。

【注】

傷寒四、五日,入里之時也。脈沉而喘滿,乃為在里之喘滿,而反發(fā)其汗,津液越出,則表虛也;汗出胃干,大便為難,則里實也。久則胃熱熾盛,必發(fā)譫語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越出謂枉道而出也。

張璐曰:傷寒四、五日,正邪熱傳里之時,況見脈沉在里之喘滿,而反汗之,必致燥結(jié)譫語矣。蓋燥結(jié)□語,頗似大承氣證,此以過汗傷津,而不致大實大滿腹痛,祗宜小承氣為允當耳!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則□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語止者,更莫復服。

【注】

此詳上條以明其治也。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干燥,大便必□,久則□

語,宜以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語止,慎不可更服也。

【集注】

張璐曰:多汗□語,下證急矣。以其人汗出既多,津液外耗,故不宜大下。但當略與小承氣湯,和其胃氣,□語自止,若過服反傷津液也。

沈明宗曰:此汗多胃燥,非同實治也。

汗出□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者,過經(jīng)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里實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注】

病自汗出而□語者,以素有燥屎在胃中,此為太陽風邪之所傳也,須當下之。然必須太陽之邪,已過陽明之經(jīng),而入陽明之府,乃可下之。若下之早,則里熱未結(jié),不但熱去不盡,且虛其中,熱乘虛而上干于心,語言必亂。此表虛汗出,里實□語,所以必待過經(jīng)入府,而后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集注】

方有執(zhí)曰:過經(jīng),謂寧遲遲,非謂必待十三日后也。

程知曰:此言□語不當下早也。既出汗矣而□語,則必有燥屎在胃,此當屬風。風為陽邪,陽邪入里,故□語。然須六、七日乃可下之,下之早,則風邪未解于表,盡入于里,里邪燥實,語言更亂也。

陽明病,□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爾,宜大承氣湯下之。

【按】

「宜大承氣湯下」之句,應在「必有燥屎五、六枚」之下,始合當用大承氣湯下之之義。若但便□而用大承氣湯下之,殊失仲景顧慮誤下、慎下之旨。

【注】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知胃中必有燥屎已結(jié)實也,宜大承氣湯下之。若能食者,知胃將和,但大便□耳!當導之,不可下也。

【集注】

張璐曰:此以能食、不能食,辨燥結(jié)之微、甚也。潮熱譫語,皆胃中熱甚所致,胃熱則能消谷,今反不能食,此必熱傷胃中津液,氣化不能下行,燥屎逆攻于胃之故,宜大承氣湯,急祛亢極之陽,以救垂絕之陰。若能食者,胃中氣化自行,熱邪不盛,津液不致大傷,大便雖□,不久自行,不必用藥,反傷其氣也。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注】

下利里虛,譫語里實,若脈滑大,證兼裹急,知其中必有宿食也。其下利之物,又必稠粘臭穢,知熱與宿食合而為之也,此可決其有燥屎也,宜以小承氣湯下之。于此推之,可知燥屎不在大便□與不□,而在里之急與不急,便之臭與不臭也。

【集注】

汪琥曰:下利者,腸胃之疾也。若譫語,則胃家實,與厥陰無與,乃腸中有燥屎不得下也。治宜小承氣湯者,此半利半結(jié),祗須緩以攻之也。又曰:或問既下利矣,則熱氣得以下泄,何由而致譫語有燥屎也?答曰:此系陽明府實大熱之證,胃中糟粕為邪所壅,留著于內(nèi),其未成□者,或時得下,其已成□者,終不得出,則燥屎為下利之根,燥屎不得出,則邪熱上乘于心,所以譫語。要之此證,須以手按臍腹當必堅痛,方為有燥屎之征。

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注】

上條下利譫語為可治,此條下利譫語者死。要知譫語不死于下利,而死于直視也。直視者,精不注乎目也;譫語者,神不守乎心也,已屬惡候。加之喘滿,陽上脫也,故曰死。下利陰下脫也,故曰亦死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直視,精不榮于目也;譫語,神不主乎心也。喘則陽爭于上,利則陰爭于下,胃中土也,陰陽爭奪于上下,而中氣不守,故無法可治,而皆主死也。

發(fā)汗多,若重發(fā)汗者,亡其陽,□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

【注】

太陽病,發(fā)汗過多不解,又復重發(fā)其汗,以致氣液兩亡,熱邪乘燥傳入陽明而生□語。□語者,胃熱陽也。脈短者,氣衰陰也。陽病見陰脈,為陰勝于陽,故死也。若脈不短,為陰陽自和,故不死也。

【集注】

喻昌曰:方注以此為太陽經(jīng)脫簡,不知太陽經(jīng)無□語之例,必日久而兼陽明、少陽,方有□語。故此言太陽經(jīng)得病時,發(fā)汗過多,及傳陽明時,重發(fā)其汗,因有亡陽而□

語之一證也。亡陽之人,所存者陰氣耳,故神魂不定,而妄見妄聞,與熱邪乘心之候不同。脈短則陰陽不附,脈和則陰陽未離,其生死但從脈定耳。

汪琥曰:□語者,脈當大實或洪滑,為自和。自和者,言脈與病不相背也,病雖甚不死。若譫語脈短,為邪熱盛,正氣衰乃陽證見陰脈也,無法可施。

發(fā)汗多,亡陽□語者,不可下,與柴胡桂枝湯和其榮衛(wèi),以通津液后自愈。

【注】

此又承上條以出其治也。譫語者,屬陽明熱實,可下之證也。若發(fā)汗過多,大亡氣液而發(fā)譫語者,乃津枯致燥之譫語,非熱甚內(nèi)實之譫語,不可下也。里有熱,宜白虎加人參湯。表不解,與柴胡桂枝湯和其榮衛(wèi),以通津液后自愈也。

【按】

發(fā)汗過多,亡陽□語,以無大便□滿痛,故不可下;以無身寒汗出惡寒,故不可溫。

于此可知發(fā)太陽汗出過多致譫語者,必無發(fā)熱汗出惡寒也。發(fā)陽明汗出過多致譫語者,必有潮熱惡熱不大便也。此則發(fā)少陽汗多致譫語者,即論中少陽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譫語是也。然舍小柴胡湯別無治法,若祗用柴胡又恐升散,非亡陽所宜,故合桂枝和其榮衛(wèi),通其津液自可愈也。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部滿,□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干,不得汗,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后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xù)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余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jié)M加噦者,不治。

【按】

續(xù)浮之「浮」字,當是「弦」字,始與文義相屬,則可與小柴胡湯。若俱是「浮」字,則上之浮,既宜用小柴胡湯,下之浮,又如何用麻黃湯耶?

【注】

中風傳陽明,病太陽未罷,脈當浮緩。今脈弦浮大,弦,少陽脈也;浮,太陽脈也;大,陽明脈也,脈既兼見,證亦如之。腹?jié)M,太陽陽明證也;□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快,少陽證也;鼻干,陽明證也;不得汗,太陽證也;嗜臥,少陰證也;面目悉黃,太陰證也;小便難,太陽府證也;潮熱,陽明里證也;噦逆,胃敗證也;耳前后腫,少陽證也;短氣,氣衰證也,凡仲景立法無方之條,皆是此等陰陽錯雜,表里混淆之證,但教人俟其病勢所向,乘機而施治也。故用刺法,待其小差,若外病不解,已成危候。如過十日,脈續(xù)弦不浮者,則邪機已向少陽,可與小柴胡湯和之,使陽明之邪從少陽而解。若脈但浮不大,而無余證者,則邪機已向太陽,當與麻黃湯汗之,使陽明之邪從太陽而解。若已過十余日,病勢不減,又不歸于胃而成實,更加不尿腹?jié)M噦甚等逆,即有一、二可下之證,胃氣已敗,不可治也。

【集注】

程知曰:此條全是表證未解,而無汗出燥渴之證,故不可用白虎。雖有潮熱,而無□

滿譫語濈濈汗出之證,故不可用承氣。不如俟氣之自回,猶可漸引其邪從外出也。

程應旄曰:此條證以「不得汗」三字為主,故酌量于柴胡麻黃二湯間,以通其久閉,總是要得汗耳!

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摶,胃氣生熱,其陽則絕。

【注】

脈浮而芤,浮為陽盛,芤為陰虛。陽盛則發(fā)熱,陰虛則汗出,二者相摶,則胃氣生熱愈盛,胃中津液立亡。其陽則絕者,言陽亡津液絕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浮為氣上行,故曰陽;芤為血內(nèi)損,故曰陰。胃中生熱者,陰不足以和陽,津液干而成枯燥也。

張璐曰:此言脾約當下不下,則浮澀轉(zhuǎn)為浮芤,津液竭而難下矣。其陽則絕,即陽絕于里,亡津液之互辭也。

趙良曰:胃中陽熱亢甚,脾無陰氣以和之,孤陽無偶,不至燔灼竭絕不止耳。

沈明宗曰:此辨陽明津竭之脈也。浮為邪氣強,芤為陰血虛,陽邪盛而陰血虛,為浮芤相摶,胃氣生熱,故曰:其陽則絕。即亡津液之互詞也。若見此脈,當養(yǎng)津液,不可便攻也。

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

【注】

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而小便利,是寒氣內(nèi)攻也;至二、三日嘔而咳,寒邪上逆也;手足厥者,寒氣見于四肢也;氣上逆,則咳而苦頭痛矣。若不咳、不嘔、不厥,則頭不痛。此證之頭痛者標也,咳逆手足厥者本也。

【集注】

程知曰:無汗小便利,嘔咳肢厥頭痛,曷不謂太陽?蓋初起無頭痛諸表證也,此頭痛是二、三日后嘔咳而厥所致,非因頭痛致嘔咳而厥也。嘔、咳二證,太陽、少陽俱有之,其表證未解,則屬太陽;其寒熱往來者,則謂之少陽病也。厥,則厥陰有之,但無嘔與咳也。

張璐曰:陽明無汗,嘔咳手足厥者,得之榮衛(wèi)俱傷而邪入深也。然小便利,則邪不在內(nèi)而在外,不在下而在上,故知必苦頭痛,仍宜小青龍主之。若不嘔、不咳、不厥而小便利者,邪必順水道而出,豈有逆攻巔頂之理哉!

林瀾曰:須識陽明亦有手足厥證,胃主四肢,中虛氣寒所致也。然頭苦痛而咳,自與陰寒但厥者異矣。此類數(shù)條最為難解。

吳人駒曰:嘔咳手足厥頭痛,皆由反無汗之故也。

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注】

陽明病,當惡熱不惡寒,若從傷寒傳來,則不能食,今從中風傳來,故能食也。傷寒挾寒邪,則有頭痛證,今中風挾風邪,則有頭眩證,理固然也。寒邪屬陰,若兼飲則咳而嘔,今不嘔而咽痛,則以風屬陽邪,風病則兼火,故咳而咽痛,以類相從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眩風旋而目運也,風故不惡寒能食?,逆氣也。咽門,胃之系也。胃熱而氣逆攻咽,則咳而咽傷也。

程知曰:陰邪下行,故無汗而小便利;陽邪上行,故不惡寒而頭眩。寒則嘔不能食,風則能食;寒則頭痛,風則咽痛,是風寒入胃之辨也。

程應旄曰:陽明以下行為順,逆則上行,故中寒則有頭痛證,中風則有頭眩證。以不惡寒而能食,知其郁熱在里也。寒上攻能令咳,其咳兼嘔,故不能食而手足厥;熱上攻亦令咳,其咳不嘔,故能食而咽痛,以胃氣上通于肺,而咽為胃府之門也。夫咽痛惟少陰有之,今以咳傷致痛,若不咳則咽不痛,況更有頭眩不惡寒之證,益可辨其為陽明之郁熱也。

病人有寒,復發(fā)汗,胃中冷,必吐蛔。

【注】

病人有寒,謂胃中寒也。復發(fā)汗,謂汗而復汗也。胃寒復汗,陽氣愈微,胃中冷甚,蛔不能安,故必吐蛔也,宜理中湯送烏梅丸可也。

【集注】

程應旄曰:汗生于谷精,胃中陽氣所釀也。有寒復發(fā)汗,知胃陽不復存于內(nèi)矣,蛔何能安?

發(fā)汗后,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fā)汗,必吐下不止。

【按】

必吐下不止之「下」字,當是衍文。

【注】

此承上條誤而又誤,必變而成逆也。胃中虛冷,本因誤汗,水藥不得入口,入口即吐而為逆也。若更發(fā)其汗,則胃逆益甚,不能司納,不特水藥入口方吐,且必無時而不吐逆也。

【集注】

成無己曰:汗后水藥不得入口,為之吐逆。發(fā)汗亡陽,胃中虛冷也;若更發(fā)汗,則愈損陽氣,胃氣大虛,故吐不止。

程應旄曰:發(fā)汗后見此者,由未汗之先,其人已是中虛而寒,故一誤不堪再誤也。

脈浮而遲,表熱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湯主之。

【注】

陽明病,脈浮而遲,浮主表熱,遲主里寒。今其證下利清谷,則為里寒太甚,法當溫之,宜四逆湯主之。

【集注】

汪琥曰:陽明經(jīng)病,脈當從長,今脈但浮,此在表之熱凝也。腑病脈當從數(shù),今脈過遲,此在里之寒甚也,故見下利清谷。其所利之谷食,色不變氣不臭,即完谷不化也,此里寒已極,故與四逆湯也。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

【注】

凡陽明病,無論在經(jīng)在府,必乘其旺時而解,申、酉、戌,陽明旺時也。經(jīng)氣旺,則邪氣自退,故解也。

【集注】

張志聰曰:經(jīng)云:日西而陽氣衰,陽明之所主也。從申至戌上,乃陽明主氣之時,表里之邪欲出,必隨旺時而解。

音切奄音厭趺音夫摶音團屎音豕摸音莫捻音聶蘸莊陷切挺庭上聲繞音擾憒占對切怵□律切疸音旦瘕匣牙切漱音瘦軺時饒切蘗音伯潦郎到切沸音芾尿同溺轉(zhuǎn)株戀切□音噎蛔音回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