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內(nèi)不測諸病)
《千金》論曰∶芽兒出腹,骨肉未斂,肌肉未成,猶尚是血,血凝,則堅而成肌肉也。又云∶如水上之泡,草頭之露。夫初生一臘之內(nèi),天地八風之邪豈能速害,良由在胎之時,母失愛護,或勞動氣血相干,或坐臥饑飽相役,飲酒食肉,冷熱相制,恐怖驚撲,血脈相亂,蘊毒于內(nèi),損傷胎氣,故降生之后,有胎熱胎寒,胎肥胎怯,胎驚胎黃,諸證生焉,外因浴洗拭口,斷臍灸囟之不得法,或繃HT 驚恐,乳哺寒溫之乖其宜,致令噤口臍風,鎖肚不乳等證,病患致此,亦難救療,坐視其斃,良可哀憫,故黃帝云∶吾不能察其幼小,謂別是一家調(diào)理耳。用藥者必明消息形候,審定生死,察病患之淺深,知藥性之寒溫,而后庶乎少失也。
《千金》兒初生輒死,視兒口中懸癰前上 有胞者(《翼》云赤胞,以指甲摘取頭,決令潰去血,勿令血入咽,入咽殺兒,慎之。)
《三因》云∶小兒初生氣絕不能啼者,必是難產(chǎn)或冒寒所致,急以綿絮包裹抱懷中,未可斷臍帶,且將胞衣置爐炭中燒之,仍捻大紙條蘸油點火,于臍帶下熏之,蓋臍帶連兒,火熏時有火氣由臍入腹,更以熱醋湯蕩洗臍帶,須臾氣回,啼哭如常,方可洗浴,了,即斷臍帶。嬰兒哭遲者,以蔥白細鞭背上,即啼。《水鑒方》云∶
胎風生下不能啼,須使園中小葉葵,搗取汁調(diào)熊膽末,才交入口免傾危?瓷嘞路ㄒ娗啊荷碌,即不啼哭,不能吞乳,奄奄如死者,急看喉間懸癰前 上有一泡,用指摘破,以帛拭去惡血,勿令咽下,即能通聲吞乳。
兒生,眼閉,口開,常呻吟,因受胎熱,用涼五臟藥天竹黃散(方見重舌)及與母吃,復以竹筒煎湯洗眼。小兒初生眼閉者,由產(chǎn)母食熱物毒物,致成斯疾,治法,當以熊膽少許蒸水洗眼上,一日七次,如三日不開,用生地黃湯服,仍須乳母服山茵陳湯。凡初生小兒,須洗令凈,若洗不凈,則穢汁浸漬于眼 中,使眼赤爛,至長不瘥。
生地黃湯 治初生小兒眼不開。
干地黃 赤芍藥 川芎 當歸(去蘆) 栝蔞根 甘草上為細末。少許,用燈心煎湯調(diào),抹入口中。速服。
四圣散 治嬰孩胎受熱毒,生下兩目不開。
上 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澄清去滓,無時頻洗,兩目自開。
洗眼方
黃連 秦皮 燈心 大棗(各等分)
上用竹筒煎湯。
謂初出胞胎而不吮乳也。嬰兒初出胎時,其聲未發(fā),急以手拭其口,令惡血凈盡,不得下咽,即無他病,若拭口不全,惡穢入腹,則令腹?jié)M氣短,不能吮乳,或產(chǎn)母取冷過度,胎中受寒,致令兒腹痛也,宜用茯苓丸及木香檳榔散治之。
茯苓丸
赤伏苓 川黃連(去須) 枳殼(炒)
上等分。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丸,乳汁調(diào)下。治穢惡入腹,令兒嘔吐不乳方木香 干姜(生) 茯苓 甘草 酸木瓜 丁香(各等分)
上為粗末。一捻,水煎,綿蘸滴與之。
《外臺》方
乳兩合,蔥白一寸。煎一兩沸。去蔥吃,即乳。
《圣惠》人參丸
人參 龍膽 黃連 馬牙硝 甘草(炙微赤) 枳實(麩炒微黃,各二兩)
上搗,羅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乳汁研二丸,灌口中,日四五服,瘥。
朱砂丸 治三歲以下,胃口閉,不吃乳。
朱砂 牛黃 麝香 丁香 甘草(炙微赤) 人參(各一分) 犀角 黃 石膏(細研,水飛)
上搗羅研勻,蜜、丸如綠豆。熟水下三丸,日四五服。
灸法 兒生二七日內(nèi)不吮奶多啼者,客風中臍,循流心脾。灸承漿,在下唇棱下宛宛中。次灸頰車,在耳下頰骨后,炷如雀屎,各七壯。此非灸不療。兒喉中鳴,咽乳不利。灸旋璣三壯,在天突下一寸陷者中。
〔錢〕初生下吐,因穢惡下咽故也,用木瓜丸主之。凡初生,急須拭凈口中,否則啼聲一發(fā),穢物咽下,致生諸病!蔡铩吃吕锷鷩I,先用朱砂丸下之,如利后,用朱沉煎墜其邪氣,使穢物自下而不嘔也。
〔錢〕木瓜丸
木瓜 麝香 膩粉 木香 檳榔(各等分)
上同研細末,面糊、丸如小黃米大。每服一二丸,甘草水下,無時。
〔薛〕芽兒初生之患,多因乳母不慎七情,不節(jié)濃味,傳兒為病,當審其因以調(diào)治其母,前所用之藥,恐臟腑脆嫩,不能勝受,用者審之。
《圣惠》藿香散 治兒生,至半月,嘔逆不止。
藿香 紫菀(洗去苗土,各一分) 甘草(炙赤,半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桂心(半分)
上為散。每服一錢,水一盞,煎五分,去滓,溫,綿點滴口中。
小兒初生不尿者,多因在胎時母恣食啖,熱毒之氣,流入胎中,兒飲其血,是以生而臍腹腫脹,如覺臍四旁有青黑氣色及口撮,即不可救也,如未有青黑色不飲乳者,宜服蔥乳湯。
蔥乳湯
蔥白三四寸,四破之。以乳汁半盞煎灌。一方,蔥生用,搗爛,人乳拌,入兒口內(nèi),再與乳吮,咽下即通。
豆豉膏
上搗爛。芭蕉汁調(diào),貼臍下。
按∶觀丹溪治鄭廉使之子患淋病,乃因父服下部熱藥,遺毒在胎,留于子之命門而然,以紫雪和黃柏末為丸投之,下如黍如粟者碗許而安,則初生不尿癥,其當審因而處治,不言可知也。
俗名鎖肚,由胎中受熱,熱毒壅盛,結于肛門,閉而不通,無復滋潤,所以如此。至若第三日不通,急令婦人以溫水漱口,吸咂兒前后心、并臍下、手足心、共七處,凡四五次,仍以輕粉半錢,蜜少許,溫水化開,時時將少許服之,以通為度。
如更不通,即是肛門內(nèi)合,當以物透而通之,金簪為上,玉簪次之,須刺入二寸許,以蘇合香丸納入孔中,糞出為快。若肚腹膨脹,不能乳食,作呻吟聲,至于一七,難可望其生也。田氏治法,先用硬蔥針 肛門,如大便不下,后用牛黃散(方見喘)送朱砂丸,一時自見。
小兒初生,腹脹欲絕,大小便不通,亦如前法吸咂胸前、背心、手足心、臍下、七處,以紅赤色為度,須臾自通。
《千金》云∶小兒出腹六七日后,其血氣收斂成肉,則口舌喉頰里清凈也,若喉里舌上有物如蘆籜盛水狀者,若懸癰有脹起者,可以綿纏長針留刃處如粟米許大,以刺決之,令氣泄去青黃赤血汁也,一刺之止,消息一日,未消者,來日又刺之,不過三刺,自消盡,余小小未消,三刺亦止,自然得消也。有著舌下如此者名重舌,有著頰里及上 如此者名重 ,有著齒齦上者名重齦,皆刺去血汁也。刺后,用鹽湯洗拭,急用如圣散或一字散摻刷。
如圣散
上四味,各研極細,秤準各二錢五分,拌勻,入白龍腦五分,再研勻。每用藥抄一字至半錢,止摻兒口中,時時用。
一字散
上為極細末。用蜜、調(diào)少許,鵝翎蘸刷口內(nèi),咽下無妨。
巢氏云∶心候于舌而主血,脾絡脈又出舌下,心火脾土二臟,子母也。有熱即血氣俱盛,其狀,附舌下近舌根,形如舌而短,名重舌。指爪摘斷及葦?shù)蹲痈罘,見前拭口法條。《惠眼》鵝口、重舌、重 、口瘡,皆上焦熱,因受胎時大受極熱,急以雞內(nèi)金為末干摻口內(nèi),及朱砂膏、地黃膏、輪流摻之,仍服天竺黃散。
地黃膏
郁金(皂莢水煮干,切,焙) 豆粉(各半兩) 甘草(一分,炙) 馬牙硝(研,一錢)
生地黃汁、蜂蜜對合,熬成膏和藥。每服兩皂子大,香熟水含化,或鵝翎掃口內(nèi)。
金朱飲 治驚壯熱,傷寒伏熱,上焦虛熱,重舌口鼻生瘡致赤眼方。(本名天竺黃散)
川郁金(銼,皂莢水煮干。細者、如膽狀,佳) 天竺黃 甘草(炙) 馬牙硝(各半兩)朱砂(一分,研) 蟬殼(十四個,水洗去土) 麝香(少許)
上為末。每服半錢至一錢,蜜湯調(diào)下。
《千金》治法,總前垂癰門。刺去血汁后,鹽湯洗拭,一字散涂刷,法同前條。
茅先生云∶心熱壅滯,先用朱砂膏(見驚積門)涂舌上,后用牛黃膏(見膈熱門。)
《圣惠》牛黃散 (一方,無前三味,有玄明粉)
牛黃 白龍腦 朱砂(各一分) 鉛霜(半兩) 太陰玄精石(一兩)
上細研為散。先于腫處、以針鈹破出血,鹽湯洗拭口后,摻藥,神效。
《外臺》療兒吃奶不穩(wěn),七日以來壯熱,顏色赤,鼻孔黃,恐作撮口及牙關,蟲似蝸牛,亦似黃頭白蚌螺,用竹瀝半合和少許牛黃服,瘥。又豬肉拭口,即蟲出。
巢氏云∶兒口內(nèi)忽結聚生舌上如黍,不能取乳,名噤,由在胎熱入臟,心偏受熱。
《圣惠》初生兒須防三病,一撮口、二著噤、三臍風,皆急病,著噤尤甚,過一臘方免。牙關緊急,吃乳不穩(wěn),啼聲漸小,口吐涎沫(茅有閉眼,)人見大小便通,以為冷熱所得,不知病在喉舌,狀亦極重,善救療者十不得三四,根據(jù)將護法防于事先,必無此患。但有此證,急看兒上 有點子,先以指甲輕輕刮破,次服定命散、辰砂全蝎散之類,如口噤不開,服諸藥不效者,生南星去皮臍,研為極細末,龍腦少許合和,用指蘸生姜汁于大牙根上擦之,立開。凡臍風、撮口、噤風、三者雖異,其受病之源則一也,大抵里氣郁結,壅閉不通,并宜服煎豆豉汁與吃,取下胎毒!肚Ы稹吩啤眯撼跎,其氣高盛,若有微患,即須下之,若不時下,則成大疾,難為療矣,紫霜丸、量而與之。
定命散 治初生兒口噤不乳。
蟬蛻(二七枚,去嘴腳) 全蝎(二七個,去毒)
上為極細末,入輕粉少許和研。用乳汁乳遠調(diào)化服。
辰砂全蝎散 治初生兒口噤。
辰砂(水飛,半錢) 全蝎(頭尾全去毒,二十枚,炙) 硼砂 龍腦 麝香(各一字)
上為極細末。用乳母唾調(diào)涂口唇里及牙齒上,或用豬乳少許,調(diào)入口內(nèi)。
紫霜丸 (方見變蒸。)
〔張渙〕立圣散 治妊娠之時,母服熱藥過多,或食炙爆熱物等,致令嬰兒初生下口噤不乳,口舌上瘡如黍粟大,KT 多啼,名曰口噤。
干蜘蛛(一個,去口足,以新竹火上炙,取油一蜆殼許,浸一宿,炙令焦,取末) 干蝎稍(七個,為末)膩粉(末,一錢)
上件,并同研極細。每服一字,乳汁調(diào),時時滴口中。
《千金》治口噤,赤者心噤,白者肺噤。
雞糞白、棗大,綿裹,水一合,煮二沸,分再服。(《圣惠》用豆大三枚,水下)
又 雀糞四枚,末之,著乳頭飲。兒大,十枚。
《外臺》著噤,病在咽,如麻豆許,令兒吐沫不乳。
水銀,如黍,與服,下咽便愈,以意量之,不過小麻子許。(事急用)
《食療》茶莓研汁,灌口中,死亦生。(生下濕莖端三葉,花黃,子赤,似覆盆子)
《圣惠》川椒一兩,搜面裹三角HT 樣,燒黃熟,以綿蓋兒口,掐去尖如箸頭,使椒氣入口,效,未覺再作。
蜈蚣方 治小兒口噤不開,不能吮乳。
赤腳蜈蚣(半條,去足,炙令焦,為末) 麝香(少許)
上以豬乳和之。蓋豬乳能獨主小兒口噤不開。
蜘蛛方 治小兒口噤不開,不能吮乳。
蜘蛛(一枚,去足及口,炙令焦,細研)
用豬乳一合和,為三服,徐徐灌之,神妙。入麝香、治牙疳極好。
牛涎方
取東行牛口沫,涂小兒口及額上,即效。
治噤搐鼻法 用郁金、藜蘆、瓜蒂、為末,水調(diào),搐之。
茅先生云∶兒生一百二十日內(nèi)犯風噤(病同著噤,)因母受胎有疾,故受毒瓦斯,生來血氣未調(diào),又被風邪所擊致之。治法,先與奪命散吐風涎(見急慢驚門,)后下醒脾散(一見胃氣不和門,一見慢脾風門)夾勻氣散與服(見胃氣不和門,)又下雄朱散(見赤白痢)夾朱砂膏(見急驚)
常服即愈。如手提拳,噤口不開,死。
巢氏云∶兒初生,口里白屑滿舌上,如鵝之口,故名,由在胎受谷氣盛,心脾熱氣,熏發(fā)于口。治用發(fā)纏指頭,蘸井花水揩拭之,睡時,黃丹 ,出火氣,摻于舌上。如用前法,其舌上白屑不脫,可煮栗 汁令濃,以綿纏指頭拭之,若春夏無栗,可煮栗木皮,如用井花水法。《簡要》用牙硝細研,于舌上摻之,日三五度。
張渙保命散 治嬰兒初生七日內(nèi)胎毒者,其舌上有白屑如米連舌下,有膜如石榴子大,令兒語不發(fā),名曰鵝口病。
白礬(燒灰) 朱砂(水飛。各二錢半) 馬牙硝(半兩)
上各研極細,再同研。每服一字,取白鵝糞,以水攪取汁,調(diào)涂舌上、頷頰內(nèi)。
未用藥時,先以手指纏亂發(fā),揩拭舌上垢,然后使藥敷之。
茅先生論∶兒喉中壅一塊肉瘤閉卻,為喉痹。身大熱,舌硬不轉,為木舌?陂_滿口黃如膏,名鵝口。三候皆熱甚生風,風壅熱毒至,此為實熱,先用三解牛黃散(見實熱門)微與通吐惡涎,后用勻氣散(見胃氣不和門)及用天竺黃散(見重舌門)夾牛黃膏(見發(fā)熱門)與服,愈。如喉響似鋸,及眼視,面青黑,不奶食,死候。
外證舌強唇青,聚口撮面,面目黃赤,氣息喘急,啼聲不出,飲乳有妨。若口出白沫而四肢冷者,不可救療。其或肚脹青筋,吊腸卵疝,內(nèi)氣引痛,皆腸胃郁結不通致之,治法貴乎疏利(辰砂膏是也。)初生一臘乃免(七日也)。
《千金》云∶小兒初出腹,骨肉未斂,肌肉猶是血也,血凝,乃堅成肌肉耳,其血沮敗,不成肌肉,則使面目繞鼻口左右悉黃而啼,閉目,聚口,撮面,口中干燥,四肢不能伸縮者,皆是血脈不斂也,多不育,若有如此者,皆宜與龍膽湯也。
龍膽湯方 治嬰孩小兒胎驚,月內(nèi)氣盛發(fā)熱,臍風撮口壯熱。
龍膽草 釣藤 柴胡(去蘆) 黃芩(炒) 桔梗(去蘆,炒) 赤芍藥(炒) 茯苓(去皮)
甘草(炙。各五錢) 蜣螂(二枚,去翅足,炙) 大黃(一分,紙裹煨)
上合研為極細末。用棗去核煎,或加防風去蘆、麥門冬去心,以導心熱,食前調(diào)服。
張渙云∶嬰兒胎氣挾熱,亦因母有邪熱傳染,或生下洗浴當風,襁褓失度,致令嬰兒啼聲不出,乳哺艱難,名曰撮口不開,病七日之內(nèi)尤甚,急風散主之。
急風散方
蛇蛻皮(微炒) 釣藤 干蝎稍(各一分,搗羅為細末) 朱砂(一分,細研、水飛) 好麝香真牛黃(各半錢,并研極細)
上件,都拌勻,再研為細末。每服一字,取竹瀝一兩,點同乳汁、調(diào)下。
辰砂僵蠶散 治初生撮口。
辰砂(水飛,半錢) 僵蠶(真的,去絲嘴炒,一錢) 蛇蛻皮(炒,一錢) 麝香(研,半錢)
上為極細末。少許,用蜜調(diào)敷唇口。
撮風散 治小兒撮口。
赤腳蜈蚣(半條,炙) 釣藤(二錢半) 朱砂 直僵蠶(焙) 全蝎稍(各一錢) 麝香(一字)
上為末。每服一字,取竹瀝調(diào)下。竹瀝解熱極好。
辰砂膏
辰砂(三錢) 硼砂 馬牙硝(各一錢五分) 玄明粉(二錢) 全蝎 真珠末(各一錢) 麝香(一字)
上為末,和棗同好單包起,自然成膏。每服一字,或一豆許。治諸驚,用金銀薄荷湯下,潮熱、甘草湯下,月內(nèi)嬰兒用乳汁調(diào)敷奶上,令吮下。
臍風鎖口方
金頭蜈蚣(一個) 蝎稍(五個) 直僵蠶(七個) 瞿麥(半錢)
上為末。每一字,吹入鼻中,啼。則可用薄荷湯調(diào)下一字,然后服《千金》龍膽湯、朱銀丸。
僵蠶方
直僵蠶(二枚,去嘴,略炒,為末。調(diào)敷唇口中。)
甘草方 治小兒撮口,取吐。
甘草(一錢)
上,煎服。令吐出痰涎,即以豬乳點入口中,即瘥。
《千金》有臍風、臍濕、臍瘡、三者皆因斷臍后為風濕傷而成,夫風入臍,臍腫腹脹,四肢不利,多啼不能乳,甚者發(fā)搐,為臍風。腫濕經(jīng)久不干,為臍濕。風濕相搏,令臍生瘡久不瘥,為臍瘡。有一不已,入于經(jīng)脈,多變?yōu)榘B,癇成、作癇治。
臍風者,謂斷臍之后,被水濕風冷所乘,風濕之氣入于臍而流入心脾,遂令肚腹脹滿、臍腫,身體重著,四肢柔直,日夜多啼,不能吮乳,甚則發(fā)為風搐,若臍邊青黑,撮口不開,是為內(nèi)搐,不治。爪甲黑者,即死。其或熱在胸堂,伸縮努氣,亦令臍腫,宜《千金》龍膽湯主之(方見前條。)錢氏云∶小兒洗浴,拭臍不干,風入作瘡,令兒撮口,甚者是脾虛胃氣不和,宜調(diào)氣,益黃散主之(方見脾部。)《類萃》云∶宜先用控痰飲吐風痰,次用益脾散和脾,又用辰砂膏利驚即愈;蚴肿銛伻⑧淇诓婚_者,不治。曾氏法先投劫風膏,次以五苓散加寬氣飲入姜汁、蔥白、燈心煎湯調(diào)服,與解風痰,及用一字金、煎荊芥湯或薄荷湯調(diào)抹口內(nèi),證輕即快。如稟賦充實,發(fā)熱、有痰、驚搐,投黑白飲,溫蜜湯空心調(diào)下,微泄似茶褐色二三行,進白芍藥湯,水、姜棗煎服,常用此法,亦妙。若臍凸(音迭)肚緊,微有青色,口撮不開,肝風盛而脾土受制,不可施治,凡有此候,百無一治,縱使得安,亦非長壽。
控痰散
蝎尾 銅青(各半錢) 朱砂(一錢) 膩粉(一字) 麝香(少許)
上為末。每服一字,臘茶清調(diào)下。先吐風痰,然后和胃,或用前甘草方吐痰,隨輕重用。
益脾散
白茯苓 人參 草果(煨) 木香(濕紙裹煨) 甘草 陳皮 濃樸(姜制) 紫蘇子(炒,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姜棗水煎。
辰砂膏(方見前。)
宣風散 治初生兒因斷臍后外傷風濕,唇青口撮,多啼不乳,口出白沫。
全蝎(二十一個,頭尾全去毒,用無灰酒少許涂炙,為末) 麝香(一小字,別研)
上研為極細末。用半字,金銀煎湯、或麥門冬去心煎湯調(diào)化,食遠服。
防風散 治初生兒臍風。
上為極細末。少許,用燈心、麥門冬去心煎湯調(diào)化,不拘時候服。
劫風膏 治急慢驚搐,臍風撮口,牙關緊閉,痰涎壅盛,咽喉腫痛。
葳靈仙(去蘆,一兩半,細銼,焙,研為末)
上,用皂莢三兩,去皮弦槌損,挪溫水一碗,絹濾過,慢火熬若稀糊,入醇醋半兩,再熬三五沸,去火候冷,用前藥末亭分乳缽內(nèi)杵勻,丸芡實大。先用鹽梅肉擦牙根,次以此膏一丸或二丸,溫白湯濃調(diào),抹入左右牙關內(nèi)、即開,續(xù)進別藥。熬時,得瓦器為上,銀器尤佳。及解風痰壅盛,淡姜湯調(diào)化,無時少與含咽。咽喉腫痛,溫茶清調(diào)下,或薄荷湯。
五苓散
寬氣飲(俱驚)
一字金 治初生嬰孩一七之外、欲成臍風撮口,及卒中急慢驚風,牙關緊閉,壅上痰涎。
僵蠶(炒,去絲) 葳靈仙(去蘆。各四錢) 明白礬(生用,二錢) 細辛(去葉,一錢)
甘草(生用,二錢半)
上銼焙為末。每服一字至半錢,姜汁沸湯調(diào)勻,以指抹入牙關內(nèi)。治卒中急慢驚證,口噤不開,用鹽梅湯調(diào)擦上下牙根二處。
黑白飲 治臍風氣實者,及急驚壯熱發(fā)搐。
黑牽牛(半生半炒) 白牽牛(半生半炒) 大黃(生用) 陳皮(去白) 檳榔(各半兩)
甘草(炙,三錢) 玄明粉(二錢)
上,除檳榔不過火,余五味或曬或焙,仍合檳榔為末,同玄明粉入乳缽內(nèi)再杵勻。每服半錢至一錢,溫蜜湯調(diào)化,空心投服,或無時。此藥新合最妙,久則效遲。
白芍藥湯(方見疝)
張渙封臍散 治嬰兒初生,因乳母不謹,洗浴水入臍中,或兒尿在 袍之內(nèi),濕氣傷于臍中,或解脫、風冷邪氣所乘,令兒臍腫多啼,不能乳哺,名臍風病,宜急用此。
好川當歸(半兩,洗,焙干) 天漿子(三個,微炒) 亂發(fā)(一錢,燒灰存性)
上件同搗,羅為細末,入麝香一字拌勻。用藥一字至半錢敷臍中,時時用。
《三因》小兒初生,一七日內(nèi)忽患臍風撮口,百無一效,坐視其死,良可憫也。
有一法,世罕知者,凡患此證,看兒齒齦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狀,以溫水蘸熟帛,裹指輕輕擦破,即開口便安,不藥神效。
小兒初生,臍風撮口,諸藥不效者。灸然谷,穴在內(nèi)踝前起大骨下陷中,可灸三壯,針入三分,不宜見血,立效。臍風,目上插,刺絲竹空。臍腫,灸腰對臍骨節(jié)間三壯,炷如麥。
臍風撮口,在百日內(nèi)、多不治。
嬰兒臍中腫濕,經(jīng)久不瘥,若至百日,即危急,宜速療之!讹B囟經(jīng)》治臍濕方∶枯礬、龍骨、為末,入麝少許,拭臍干、用,避風。絳帛灰敷臍中。干蝦蟆、牡蠣各一枚,燒灰細研,少許敷臍中,日三兩上,瘥。
封臍散
甑帶灰 亂發(fā)灰 白姜灰 紅帛灰(四灰,不得夾別灰) 南星 白蘞 當歸頭 赤小豆五倍子 血竭 龍骨 赤石脂( ) 海螵蛸 百草霜 胭脂(各半錢)
上合研為極細末。濕,干敷。干則清油涂。忌生水浴臍。
又方紅綿灰 黃牛糞灰 龍骨 發(fā)灰 干胭脂(各半錢)
上為極細末。濕、干摻,干、清油涂臍。
又方 治臍內(nèi)出水汁,不干。
當歸頭(去蘆,一錢) 綿(縛臍帶燒灰一錢,或舊綿)
上為極細末,入麝香一小字同研。少許,干摻臍。
錢乙檗墨散
黃柏 釜下墨 亂發(fā)灰(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敷之。
張渙胡粉散
上各等分,研極細,再同研勻。用藥一字至半錢,敷臍中,時時用。
〔莊〕氣臍,大如栗,虛腫而軟疼,用竹瀝涂,日數(shù)上,消。兒臍濕淹,破屋爛草為末,頻摻,效。
巢氏曰∶因浴兒,水入臍中,或尿濕 袍,致臍中受濕,腫爛成瘡,或解脫為風邪所襲,入于經(jīng)絡,則成風癇,若臍腫不干,久則發(fā)搐!吨夂蟆犯晌r蟆燒灰敷,日三四,佳。(圣惠有枯礬。)
異功散 治臍中瘡。
上為極細末。少許,干摻臍。
龍骨散 治臍中瘡。
龍骨( ) 輕粉(各半錢) 黃連(去須,一錢半)
上為極細末。少許,干摻臍。
治兒盈月,啼叫臍中出血,用白石脂、炒研極細末,干摻。
治兒因剪臍、傷于外風,致臍瘡不干方白明礬( ) 龍骨( ,各半錢)
上研為極細末。干摻。
張渙金黃散 治臍瘡久不瘥,風氣傳于經(jīng)絡,變?yōu)榘B疾。
川黃連(二錢半) 胡粉 龍骨(燒灰。各一錢)
上各另研,復合研為細末。每用少許,敷臍中,時時用。
初生兒,臍風、著噤、撮口最為急證,十難救一,預治之法,宜時用軟帛包指,拭口中,牙齦上有筋兩條,便用葦?shù)遁p輕割斷,以豬乳點。
黃連(去須,半錢) 豆豉(二十四粒) 甘草(一寸) 蔥白(二寸)
上用童子小便煎。綿蘸,拭口中。
抱兒向明,看臍上有赤脈直上,便赤脈頭上灸三壯者,生。
初生之兒有熱在胸堂,則頻頻伸引,呃呃作聲,努脹其氣,抑入根本之中,所以臍突腫亦,虛大可畏,無識之夫,將謂斷臍不利而使之然者,非也。此由胎中母多驚悸,或恣食熱毒之物所致,宜對癥與藥,其熱自散,其臍歸本,不必以藥敷之,恐反為害。曾氏曰∶臍突一證,又非臍風,此亦因初生洗浴,系臍不緊,穢水侵入于內(nèi),產(chǎn)后旬日,外臍忽光浮如吹,捻動微響,間或驚悸作啼,治用白芍藥湯加薏苡仁水煎,空心溫服,次以外消散涂貼,自然平復。
白芍藥湯(見疝)
外消散 治嬰孩初生旬日外臍突,或痛或不痛,痛則啼聲不已。及療小兒因感濕熱搏,致陰器、膚囊浮腫。
大黃 牡蠣(各半兩) 樸硝(二錢)
上,前二味銼焙為末,仍入樸硝,乳缽內(nèi)同杵勻。抄一錢或二錢,取田螺凈洗,再以水半碗、活過一宿,去螺,用水調(diào)涂腫處,即消。其螺仍放水中,勿害之,昔賢有曰∶殺生救生,去生遠矣,物命雖微,亦可戒也。治陰器、膚囊腫,車前子煎湯,候冷,調(diào)敷。
二豆散 治嬰孩小兒臍突腫。
赤小豆(不去皮) 豆豉 天南星(去皮臍) 白蘞(各一錢)
上為極細末。半錢,用芭蕉自然汁調(diào),敷臍四傍,一日一次,二日二次,若得小腑下白,即安。
小兒壯熱吐 ,心神不寧,手足抽掣,身體強直,眼目反張,是胎驚風證。胎驚者,以妊婦調(diào)攝乖常,飲酒嗜欲,忿怒驚撲,母有所觸,胎必感之,或外挾風邪,有傷于胎,故子乘母氣,生下即病也。其候,月內(nèi)壯熱,翻眼握拳,噤口切牙,身腰強直,涎潮嘔吐,搐掣驚啼,腮縮囟開,或頰赤,或面青眼合,(凡胎風眼合,不可誤作慢脾,妄用溫藥)其有搭眼噤口之類,亦此一種之所發(fā)也。視其眉間氣色,赤而鮮碧者可治,若黯青黑者不治,虎口指紋曲入里者可治,反出外者不治。先宜解散風邪利驚,化痰調(diào)氣,及貼囟法,甚則以朱銀丸利之,若面青拳搐,用保命丹(通治急慢驚、)釣藤散(方見慢驚)、全蝎散(方見偏風口噤)之類,大抵小兒臟腑脆弱,不可轍用銀粉鎮(zhèn)墜之劑,如遇此候,急取豬乳,細研牛黃、麝香各少許,調(diào)抹入口中,仍服導赤散以瀉肝之子,即愈矣。
石壁經(jīng)歌∶未出胎中一月來,母驚成患子臨胎,腰直哭時先口撮,面青拳搐縮雙腮,眼閉切牙筋脈急(受氣時,若陰氣弱,胎易驚落,肉消甚;陽氣弱,胎難驚落,手足細,肌肉瘦,皆不盡天年。若日月滿,因驚落口撮、腮臉起、鼻塞、口噤,勿作驚治,微汗,次治驚調(diào)氣,乳母服調(diào)氣藥,兒貼囟。)任喚千聲眼不開,退卻風涎為治療,涎去驚邪自不回。(失治則目瞑,先治驚則吐瀉,秋夏必脾風,初見勿作脾風治,恐汗不出生別候,鳳髓烏犀丸,次生銀丸,并急慢驚門。)〔錢〕白日內(nèi)發(fā)搐,真者、不過三兩次必死,假者,頻發(fā)不為重,真者、內(nèi)生驚癇,假者、外傷風冷,蓋血氣未實,不能勝任,乃發(fā)搐也,欲知假者,口中氣出熱,治之可發(fā)散,大青膏主之,可用涂囟法!蔡铩吃吕锷@,急取豬乳,細研辰砂牛黃各少許,調(diào)抹口中,神效。乳母服防風通圣散三劑。其驚自消。〔斗〕小兒未盈月,驚搐似中風欲死者,用辰砂以新汲水濃磨汁,涂五心上,最效!矞持翁グB驚風,皆可服全蝎頭尾全者,用生薄荷葉包,外以麻線纏,火上炙燥為末,別研生朱、麝香各少許,煎麥門冬湯調(diào)下!惭Α骋恍夯继ン@,諸藥不應。用紫河車研爛如泥,每用錢許,乳化服之,更以十全大補湯加釣藤鉤、漏蘆與母服,兩月余舉發(fā)漸輕,服年余舉發(fā)漸稀,服年余不再發(fā)。至出痘后復發(fā),取紫河車研爛,入糯米粉丸,小豆大,每服百丸,以乳送下,服二具,全瘥。畢姻又發(fā),仍用前丸及十全大補湯、六味丸加當歸、黃 、肉桂、五味子,年余,喜其能遠帷幕,得痊。后因勞役更作,又用前丸及十全大補等藥不應,用大劑獨參湯,服數(shù)斤,然后舉發(fā)稍緩,乃用人參二兩,附子一錢,數(shù)服頓止,仍用前藥,間用獨參湯而痊。一小兒患胎驚,用紫河車丸及十全大補湯及釣藤膏而愈。畢姻后復發(fā),用大劑獨參湯、六味丸加五味子、黃 、當歸,煎服半載,舉發(fā)稍輕,年余不再發(fā)。后每勞役怒氣仍發(fā),即用前藥,隨愈。又傷寒愈后復作,虛癥悉具,莫能名狀,用紫河車二具,獨參煎湯,十余斤而痊。后患傷風咳嗽,咽干內(nèi)熱,用六味地黃丸料加五味子煎服,及十全大補湯而痊。
獨活湯 治胎驚,發(fā)散風邪。
獨活 羌活(各一分) 檳榔 天麻 麻黃(去節(jié)) 甘草(各半分)
上銼散。每服半錢,煎服。于內(nèi)加南星末蜜調(diào)下,可貼囟用。
驅風散
胡黃連(二錢半) 全蝎(去毒,焙) 犀角 天竺黃 麻黃(去節(jié),各半錢) 麝香(一字)
上為細末。用乳汁調(diào)化,食遠服。
上二方,發(fā)散之劑,實有表證,方可用之。
青金丸 治嬰孩小兒,解散胎熱、化痰涎、鎮(zhèn)驚邪。
人參(去蘆) 天麻(煨) 茯神(去皮木) 白附子(炮) 牛膽南星(炒。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半)青黛(一錢) 朱砂(水飛,半錢) 麝香(一字)
上為極細末,煉白蜜丸如梧桐子大。用釣藤、皂莢子煎湯研化,不拘時候服。
太乙散 治芽兒胎驚。病瘥,亦宜常服。
天漿子(去殼,微炒) 南星 白附子(各微炮) 天麻 防風 茯苓(各二錢) 全蝎朱砂(各一錢) 麝香(少許)
上為末。每服半錢,乳汁化下。張渙方,天漿、蝎稍各二十一個,防風、天麻、朱砂各半兩,麝香一錢,無茯苓、白術。
參蝎散 治小兒胎驚,定心神。
天漿子 天竺黃 人參 朱砂 全蝎 天麻 蟬蛻(各等分) 麝香(少許)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丸,金銀湯quanxiangyun.cn/yishi/下。
豬乳膏 治小兒諸驚,胎癇。
全蝎(一個,焙) 琥珀 朱砂(少許)
上為末。每服一字,麥門冬煎湯調(diào)下。
朱銀丸 治小兒胎風,壯熱痰盛,翻眼口噤,取下胎中蘊受之毒,亦治驚積。但量與之。
水銀(一錢、蒸棗研如泥) 白附子(一錢半) 全蝎 南星 朱砂(各一錢) 天漿子 蘆薈 牛黃(各半兩) 鉛霜(半錢,和水銀 ,研) 腦(一字) 麝香(少許) 直僵蠶(炒,七個)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薄荷湯化下。
張渙圣星丹 諸癇皆宜服之,曾經(jīng)大效。
天南星一般大者四十九個,端午取活蝎四十九個,瓦器盛,鹽泥固濟,吊靜室中,臘日取出,揀南星蝎蜇著處有小竅子者,其余不用,只將蝎蜇南星,以酒浸一宿,焙、研細末。次用∶
牛黃 麝香 龍腦(各一錢,研細) 辰砂(細研,水飛,二錢半)
上件,再一處研勻,姜汁和桐子大。服一粒至二粒,人參、薄荷湯化下。
白金散 治諸癇、潮發(fā)不省者。
白僵蠶(半兩,湯洗,炒微黃,搗、羅為細末。次用) 天竺黃(二錢五分) 牛黃(一錢) 麝香龍腦(各半錢)
細研,拌勻。每服半錢,姜汁調(diào),放溫灌之。
烏金膏 治胎癇、潮發(fā)頻并。
烏梢蛇(一條,取凈肉,酒浸一宿,焙) 蠶紙(一張,燒灰) 蟬殼 全蝎 朱砂(飛。各半兩)金箔(二十片) 龍腦 麝香(各半錢)
上各取細末,研勻,蜜和如皂子。每服一粒,人參、薄荷湯化下。
天南星煎 治胎癇、潮發(fā)遲省。
天南星(微炮) 白附子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黃。各一兩) 干蝎(炒) 天麻(各半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用好酒兩大盞,慢火熬,不住手攪,以酒盡為度。次用朱砂(細研、水飛,半兩) 膩粉(二錢五分) 牛黃 麝香 龍腦(各半錢)
細研,入膏內(nèi)和如皂子。每服一粒,竹瀝化下,無時。
祛風散 治胎癇、多啼叫。
胡黃連(半兩) 全蝎 犀角 天竺黃 麻黃(去節(jié)。各二錢五分)
上各取細末和勻。每服半錢,入麝一字,乳汁調(diào)下。
鐵粉散 驚風面赤口干,大便不利,尤宜服。
錢粉(半兩) 郁金 牛黃 真珠 胡黃連(各二錢五分)
各研細、拌勻。每服一字,溫蜜湯調(diào)下。
羌活膏 治胎癇、昏困不省。
羌活 獨活(各一兩) 天麻 全蝎 人參(去蘆) 白僵蠶(微炒,各半兩) 烏蛇肉(一兩,酒浸一宿,焙)
上搗,羅為細末,煉蜜和膏。每服皂子大,麝香、荊芥湯化下。
麝香膏 治胎癇、不得安臥。
麝香(研) 牛黃(研) 白附子 蠶蛾(微炒) 白僵蠶(微炒。各二錢五分) 全蝎(二十一個)
上取凈末,更研quanxiangyun.cn/kuaiji/細,蜜和膏如皂子。每服一粒,人參、荊芥湯化下。
〔曾〕胎癇者,因未產(chǎn)前腹中被驚,或母食酸咸過多,或為七情所汨,致傷胎氣,兒生百日內(nèi)有者是也。發(fā)時,心不寧,面微黃,氣逆痰作,目上視,身反張,啼聲不出。先用參蘇飲和解,次以不驚丹、或琥珀抱龍丸間投,輕則可愈,重者難全。
參蘇飲(發(fā)熱) 不驚丹(驚) 琥珀抱龍丸(驚)
小兒初生,其身有如湯潑火傷者,此皆乳母過食膏粱所致也,其母宜服清胃散(方見雜病牙齒門。)及逍遙散(方見女科虛勞門。)以清其氣血,兒亦飲數(shù)滴可也。有身無皮膚而不 赤者,皆由產(chǎn)母脾氣不足也,用粳米粉敷之。 赤發(fā)熱者,皆由產(chǎn)母胃中火盛也,用石膏敷之。經(jīng)謂∶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故知病脾肺也,如腦額生瘡者,火土相合,遂成濕熱下流、攻擊腎水也,難治。如腳上有瘡者,陰虛火盛也,此、不滿五歲而斃。如未盈月而撮口握拳,腰軟如隨者,此肝腎中邪勝正弱所致也,三日內(nèi)必不治。如男指向里、女指向外尚可治,眉紅亦不可治,可治者用全蝎散(方見口噤、)釣藤散(方見慢驚)等類治之。若因大病虧損胃氣而諸臟虛弱所致者,用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錢氏地黃丸(方見腎臟。)若面唇赤色,正屬腎水不足,肝經(jīng)陰虛火動而內(nèi)生風熱爾,當滋腎水以制陽光。其身軟者,內(nèi)稟氣不足、肌肉未堅也,常參五軟、而施治之。《圣惠》所云胎風,原與胎驚混濫,故此不取。
兒在胎中,母多驚悸,或因食熱毒之物,降生之后旬日之間,兒多虛痰,氣急喘滿,眼閉目赤,目胞浮腫,神困呵欠,呢呢作聲,遍體壯熱,小便赤色,大便不通,時復驚煩,此因胎中受熱,或誤服溫劑,致令熱蓄于內(nèi),熏蒸胎氣,故有此證,若經(jīng)久不治,則鵝口、重舌、木舌、赤紫丹瘤,自此而生,宜先以木通散煎與母服,使入于乳,令兒飲之通心氣,解煩熱,然后以四圣散溫洗兩目,目開,進地黃膏、天竺黃散、及牛蒡湯、當歸散,亦令母服。凡有胎疾,不可求速效,當先令乳母服藥,使藥過乳,漸次解之,百無一失,若即以涼藥攻之,必生他病。乳母、仍忌辛辣酒面,庶易得安,不致反復。
生地黃湯 (湯氏)治小兒在胎時,因母有熱,或恣飧酒面熱毒之物,傳于胎中,令兒生下面赤眼閉,身體壯熱,哭聲不止,口熱如湯,乃胎熱之候也。
生地黃 赤芍藥 川芎 當歸 栝蔞根上件等分, 咀。每服半兩,水一盞,煎六分。產(chǎn)婦亦可服,以些少抹入兒口中。
木通散 主小兒上膈熱,小府閉,諸瘡丹毒。母子同服。
木通 地 蓄(各半兩) 大黃 甘草 赤茯苓(各三錢) 瞿麥 滑石 山梔子 車前子黃芩(各貳錢半)
上,水一鐘,燈心三莖,或入薄荷同煎。
釀乳法
豬苓(去黑皮) 澤瀉 赤茯苓(去皮) 天花粉 茵陳 生甘草 生地黃 山梔(去殼)
上,銼散。用水煎,食后令乳母捏去宿乳,卻服此藥。
甘豆湯 治小兒胎熱。
甘草(一錢) 黑豆(二錢) 淡竹葉(七莖)
上 咀。用水一鐘,入燈心七莖煎,不拘時候服。
四圣散 主芽兒胎受熱毒,生下兩目不開。
燈心 黃連 秦皮 木賊 棗子(各半兩)
上,水一鐘,煎,澄清去滓,無時起洗,兩目自開。后服地黃膏。
地黃膏 治胎熱。
上為末,用生地黃爛杵一兩半,和好蜜一兩半,以薄瓦器盛,在銅銚中煮成膏,如稀糊相似,候冷,停分入前藥末,同在乳缽內(nèi)再研,勻芡實大。每以半丸,麥門冬湯化服。
天竺黃散(見口瘡) 牛蒡湯(見咽喉) 當歸散(見潮熱) 清胃散(見雜病牙齒門) 薛氏 治胎熱用此。
嬰兒初生,百日內(nèi),覺口冷腹痛,身起寒栗,時發(fā)戰(zhàn)栗,曲足握拳,晝夜啼哭不已,或口噤不開,名曰胎寒。其證,在胎時母因腹痛而致產(chǎn),經(jīng)云∶胎寒多腹痛。
亦有產(chǎn)婦喜啖甘肥生冷時果,或胎前外感風寒暑濕,治以涼藥,內(nèi)傷胎氣,則生后昏昏多睡,間或 乳瀉白,若不早治,必成慢驚、慢脾。凡有此候,宜以沖和飲、當歸散、合和,水煨姜煎服,使之微泄,泄行,進勻氣散調(diào)補,泄止氣勻,神安痛定,手足舒伸,次用參苓白術散以養(yǎng)胃氣,白芍藥湯去其寒濕。乳母宜節(jié)生冷凍飲料食,庶易瘥也。又有手足稍冷,唇面微青,額上汗出,罔顧乳食,至夜多啼,頗似前證,但無口冷寒戰(zhàn),名曰臟寒。其疾夜重日輕,腹痛腸鳴,泄瀉清水,間有不泄者,此證亦在百日內(nèi)有之,皆因臨產(chǎn)在地稍久,冷氣侵逼,或以涼水參湯洗兒,或斷臍帶短,而又結縛不緊,為寒氣所傷如此,宜以白芍藥湯及沖和飲加鹽炒茴香、茱萸,水姜煎服,并乳母同服!矞承禾ブ杏泻虏荒軐⒆o,再傷于風,其候面色青白,四肢逆冷,手足顫動,口噤不開,乃胎寒之故,或寒乘虛入臟,作腹疼盤腸內(nèi)吊(治法詳寒腹痛條。)
沖和飲 當歸散(方見潮熱) 白芍藥湯(見疝) 勻氣散(見疝) 參苓白術散 異功散
薛氏治胎寒用此。
錢氏曰∶胎實面紅,目黑睛多者,善笑。胎怯面黃,目黑睛少、白睛多者,多哭。更別父母肥瘦,肥不可生瘦,瘦不可生肥也。
胎肥者,生下肌肉濃,遍身血色紅,盈月以后,漸漸羸瘦,目白睛粉紅色,五心煩熱,大便難,時時生涎,浴體法主之。
天麻(二錢) 蝎尾(去毒) 朱砂(各五分) 烏蛇肉(酒浸,焙干,為末) 白礬(各三錢)麝香(一字) 青黛(三錢)
上研勻。每用三錢,水三碗,桃枝一握并葉五七枝,同煎至十沸,溫熱浴之。
勿浴背。
大連翹飲 治胎熱臍風,小便不通及諸般瘡毒。
連翹 瞿麥 荊芥 木通 赤芍藥 當歸 防風 柴胡 滑石 蟬殼 甘草(炒。各一錢)山梔子 黃芩(各半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加紫草,水煎。熱甚加大黃,更詳證加減。
薛氏曰∶胎肥乃受母胃熱所致。兒用浴體法以疏通其腠理。乳母服大連翹飲。
胎怯者,生下面無精光,肌肉薄,大便白水,身無血色,時時哽氣多噦,目無精采,亦宜以浴體法主之。初虞世曰∶母氣不足則羸瘦而肉薄,父精不足則解顱眼白多。
小兒生下遍體面目皆黃,狀如金色,身上壯熱,大便不通,小便如梔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此胎黃之候,皆因乳母受濕熱而敷于胎也,凡有此證,母子皆宜服地黃湯及地黃飲子。有生下百日及半周,不因病后身微黃者,胃熱也。若自生而身黃者,胎疸也。經(jīng)云∶諸疸皆熱,色深黃者是也。犀角散主之。若淡黃兼白者,胃怯也,白術散主之。
生地黃湯 治小兒生下胎黃。
生地黃 赤芍藥 川芎 當歸 栝蔞根(各等分)
上, 咀。每服半兩,水煎。乳母服,時時少抹入兒口中。
地黃湯
生地黃 赤芍藥 天花粉 赤茯苓(去皮) 川芎 當歸(去蘆) 豬苓 澤瀉 甘草 茵陳(各等分)
上,銼散。用水煎,食前服。
地黃飲子 治小兒生下滿身面目皆黃,狀如金色,或面赤身熱,眼閉不開,大便不通,小便如梔子汁,滿身生瘡。
生地黃 赤芍藥(各二錢) 羌活(去蘆) 當歸(去蘆) 甘草(一錢)
上為極細末。用燈心煎湯,食前服。乳母宜服,仍忌酒面五辛之物。
犀角散 治小兒胎黃,一身盡黃。
犀角 茵陳 栝蔞根 升麻(煨) 甘草 龍膽草 生地黃 寒水石( ,等分)
上, 咀。用水煎,不拘時候服。
田氏云∶月里生赤,肌膚如赤丹涂者,先用牛黃散托里,續(xù)用藍葉散涂外。乳母服清涼飲子三大劑。(牛黃散,或即牛黃奪命散,方見喘門;清涼飲,方見腹痛。)張渙云∶嬰兒初生,須洗目令凈,若洗不凈,則穢汁浸漬于眼 中,使瞼赤爛,至長大不瘥者,名曰胎赤,宜用二金散!苍臣冴栔,始生旬月,忽兩目俱紅,弦爛澀癢成翳,此因在胎為母感受風熱,傳于心肝而得,先以百解散加當歸散、水姜、燈心煎服,次導赤散及牛蒡湯加黃連、木賊、蟬殼水煎服,自效。有因難產(chǎn)胎氣頗澀,轉側差緩,其血壓于兒首,遂至濺血滲下,盛則灌注其眼,不見瞳人,輕則外胞腫赤,上下弦爛,若投涼藥,必寒臟府,宜與生地黃湯主之。
百解散(方見驚搐) 當歸散 導赤散(方見心臟) 牛蒡湯(方見喉痹)
二金散方
黃連(去須) 黃柏(各一錢)
上,搗為粗末,以乳汁浸一宿,焙干。每用少許,以新綿裹,用荊芥湯浸,放溫熱,時時洗之。
真金散 治小兒初生,洗眼不凈,則穢汁浸漬于眼 中,使瞼赤爛,至長不瘥,母食熱物熱藥,名曰胎赤。
黃連(去須) 黃柏 當歸 赤芍藥(各一錢) 杏仁(去皮、尖,半錢)
上,銼散,乳汁浸一宿,曬干,為極細末。用生地黃汁調(diào)一字,頻頻點眼,新綿裹,荊芥湯浸溫,時時洗浴。母服洗心散。
洗心散
甘草(生) 當歸 麻黃 芍藥 白術 荊芥穗 大黃(煨。各半錢)
上,為極細末。用生姜、薄荷煎湯調(diào)化,食遠服。
生地黃湯 (見眼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