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入水,舉兩手臂不息,不沒法。
1、向北方箕踞,以手掩(挽)足五指,愈伏兔痿尻筋急。
2、箕踞,以兩手從曲腳入據(jù)地,曲腳加其手,舉尻。其可用行氣。愈淋瀝、乳痛。
3、舉腳交叉項,以兩手據(jù)地,舉尻持任,息極,交腳項上。愈腹中愁滿,去三蟲,利五臟,快神氣。
4、蹲踞,以兩手舉足,蹲極橫。治氣沖腫痛、寒(疝)疾入上下,致腎氣。
5、蹲踞,以兩手舉足五指,低頭自極。則五臟氣總至,治耳不聞、目不明,久為之,則令人發(fā)白復(fù)黑。
6、正偃臥,卷兩手即握,不息,順腳跟,據(jù)床。治陰結(jié),筋脈麻痿累(拘急)。
7、以兩手還,踞著腋下,治胸中滿,眩、手枯。
8、反兩手據(jù)膝上,仰頭象鱉取氣,致大黃元氣至丹田,令腰脊不知痛。
9、手大拇指急捻鼻孔,不息,即氣上行致泥丸腦中,令陰陽從數(shù),至不倦。
10、以左手急捉發(fā),右手還項出,所謂血脈氣各流其根,閉巨陽之氣,使陰不溢,信明皆利陰陽之道也。
11、正坐,以兩手交背后,名曰帶縛。愈不能大便,利腹,愈虛羸。坐地,以兩手交叉其下,愈陰滿。
12、以兩手捉繩轆轤倒懸,令腳反在其上,見愈頭眩風(fēng)顛。以兩手牽反著背上挽繩自懸。愈中不轉(zhuǎn),精食不得下。以一手上牽繩,下手自持腳,愈尻久痔及有腫。
13、坐地,直舒兩腳,以兩手叉挽兩足,自極。愈腸胃不能受食,吐逆。
〔解說〕入水法,練功時需舉兩手臂,不息行氣,此即所謂不傷水的功法,“不沒法”參照入火法,按“不傷法”解釋。
1、面向北方,箕踞而坐,用兩手拉兩腳的五趾,可治療大腿痿軟,腰 部筋脈拘急。
2、采用屈膝張腳踞坐勢,用兩手從腿彎處伸入按地,把腳放在手上,抬起臀部。還可以同時配合行氣。能治愈小便淋漓,乳痛。
舉腳交叉向項后,用兩手按地,舉臀使臀高抬起,達(dá)到最大限度,交兩腳于項上。能治療腹中脹滿不適,除三蟲,疏通五內(nèi),暢快神氣。
4、采用下蹲勢,下蹲時使兩腳盡量近似成為一條直線,即所謂的盡力橫蹲;并用兩手握住兩腳趾,盡力向上提,使腳趾離地。這種功法能治療www.med126.com氣沖腹腫痛,寒疝上下出入,使腎氣通暢。
5、采用屈膝如坐的蹲踞勢,用兩手搬起兩腳的五趾,盡力低頭,使五臟之氣都達(dá)到頭上?芍委煻牪宦敚炕枰曃锊幻。長施這種功法,可使白發(fā)重新變黑。
6、正仰臥,兩手卷成握式,閉氣不息,行氣沿腿至腳跟止,兩腿足根據(jù)在床上?芍侮幗Y(jié),筋脈麻木,痿軟、或拘攣。將兩手松開,按在腋下,治胸中脹滿,頭眩,手枯萎不用。
7、反翻兩手按在膝上,仰頭仿鱉仰天引頸吸氣那樣吸氣,引氣到中丹田,使中丹田元氣到下丹田,可使腰脊疼痛消失。大黃元氣即中丹田元氣。
8、用手大拇指很快地捻鼻孔,閉氣不息,引氣上行達(dá)泥丸腦中,可使陰陽順從其數(shù),收到強(qiáng)壯健身令人不易疲倦的效果。
9、用左手很快地握住頭發(fā),右手環(huán)繞從后項出,這就是所謂的血、脈、氣各流其根,閉藏太陽經(jīng)脈之氣,使陰氣不外流。此功法的確是通調(diào)陰陽的有效方法。
10、正坐位,用兩手交叉在背后,名為帶縛。能治療大便困難,通利腹部,并可治療虛勞羸瘕。
11、坐在地上,用手交叉放在臍下,能治療會陰脹滿不適。
12、用兩手抓住繩子,倒懸在轆轤上。轆轤是汲取井水的起重置備。本功法可利用此設(shè)備,使腳在上,頭在下,令身離地,用以治療頭暈風(fēng)癲病。用兩手反牽繩于背上,拉繩自懸于空中。可治愈中焦脾氣不能健運,食欲不佳的病癥。用一只手在上面牽拉繩,另一只手在下面拉住腳,可治愈久痔及尾 部腫痛。
13、坐在地上,伸直兩腳,用兩只手交叉挽拉兩腳,盡量用力,能治療腸胃不能受納飲食,嘔吐氣逆。
【小結(jié)】
1、入水法探討
《云笈七簽》∶“ 月精法∶ 月精,凡月初時、月中時、月入時,向月正立,不息八通,仰頭 月精,八咽之,令陰氣長。婦人 之,陰精益盛,子道通。凡入水,舉兩手臂不息,沒。”《悟真篇注疏》曰∶“息火謂之沐浴”,沐浴就是入水潔身。
這里“凡入水”可以理解為∶吸月精太過,致使陰氣偏勝,人身如水被浴,或似入于水中quanxiangyun.cn/pharm/,肢體發(fā)冷。此時當(dāng)舉兩手臂不息,以引火升陽,消散陰氣,不使陰氣淹沒陽氣,使火滅息。王冰說∶“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即是此意。本篇“入水法∶入水,舉兩手臂不息,不沒法”,就是說練功補(bǔ)陰如入水沐浴后,當(dāng)舉兩手臂不息以引陽升火,使水不要淹沒火。入水和入火都是練功中的兩大注意事項和原則,故本書獨立設(shè)題以引人注意。
2、鱉取氣法
其功法見“龜行氣法”。本段強(qiáng)調(diào)此功也可用“反兩手據(jù)膝,仰頭像鱉取氣,致大黃元氣至丹田”,而前法主張衣被蓋口鼻,各有所仿效之處。土位中央,其色正黃,色黃而體大,故名大黃。此處的大黃即中丹田,鱉息深長細(xì)勻,仿效納之,則應(yīng)力求深長,使氣由中丹田直至下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