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十類)
(論一首) 論曰∶脾主意,脾臟者,意之舍,意者存憶之志也。為諫論大夫,并四臟之所受。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yuǎn)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意者,脾之藏也。口唇者,脾之官,脾氣通于口,口和則能別五谷味矣,故云口為戊,舌唇為己,循環(huán)中宮,上出頤頰,次候于唇,下回脾中。榮華于舌,外主肉,內(nèi)主味,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神名俾俾主藏營,(一作意,)秩祿號為意臟,隨節(jié)應(yīng)會,故曰脾藏營,營舍意,在氣為噫,在液為涎。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shí)則腹脹涇溲不利。脾氣虛則夢飲食不足,得其時則夢筑垣蓋屋。脾氣盛則夢歌樂,體重,手足不舉。厥氣客于脾則夢丘陵大澤壞屋風(fēng)雨。凡脾臟象土,與胃合為腑,其經(jīng)足太陰與陽明為表里,其脈緩,相于夏,旺于季夏。脾者土也,敦而福,敦者濃也。萬物眾色不同,故名曰得福者廣也。萬物懸根掛莖,其葉在巔, 蜚蠕動,□喘息,皆蒙土恩德則為緩,恩則為遲,故令太陰緩而遲。尺寸不同,酸咸苦辛,大妙而生,互行其時,而以各行皆不群行,盡可常服。土寒則溫土,熱則涼土。有一子名曰金懷,挾抱之不離其身,金乃畏火,恐熱來熏,遂棄其母,逃于水中,水為金子而藏火神,閉門塞戶內(nèi)外不通,此謂冬時土失其子,其氣衰微,水為洋溢浸漬其地,走擊皮膚,面目浮腫,歸于四肢。愚醫(yī)見水直往下之,虛脾空胃,水遂居之,肺為喘浮,肝反畏肺,故下沉沒,下有荊棘,恐傷其身,避在一邊,以為水流。心衰則伏,肝微則沉,故令脈伏而沉,上醫(yī)遠(yuǎn)(一作來)占,因轉(zhuǎn)孔穴,利其溲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停其陰陽,喘息則微,汗出正流。肝著其根,心氣因起,陽行四肢,肺氣亭亭,喘息則安。腎為安聲,其味為咸,倚坐母敗, 臭如腥。土得其子,即成為四時之序,逆順之變異也。然脾脈獨(dú)何主,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者也。其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惡者,何如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四肢沉重不舉。不及則令人九竅壅塞不通,名曰重強(qiáng)。脾脈來而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平。長夏以胃為本,脾脈來實(shí)而盈數(shù),如雞舉足曰脾病。脾脈來堅(jiān)銳如雞之喙(雞一作鳥),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真脾脈至,弱而乍疏乍散(一作數(shù)),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長夏胃微濡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濡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脾藏營,營舍意,憂愁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悶亂,四肢不舉,毛悴色夭,死于春。足太陰氣絕則脈不營其口唇?诖秸撸∪庵疽。脈弗營則肌肉濡,肌肉濡則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脾死臟浮之大緩(一作堅(jiān)),按之中如覆杯潔潔狀如搖者死。六月季夏建末也,坤末之間土之位,脾旺之時,其脈大阿阿而緩曰平,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脾,母之歸子為虛邪,雖病易治,反得微澀而短者,是肺之乘脾,子之乘母為實(shí)邪,雖病自愈。反得眩而長者,是肝之乘脾,木之克土,為賊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腎之乘脾,水之凌土為微邪,雖病即瘥。
右手關(guān)上陰絕者,無脾脈也?嗌贇庀吕?jié)M身重,四肢不欲動,善嘔,刺足陽明治陽。右手關(guān)上陰實(shí)者,脾實(shí)也。苦腸中伏伏如堅(jiān)狀,大便難,刺足太陰治陰。
脾脈長長而弱,來疏去 (一作數(shù)),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jīng)病,四至脫精,五至死,六至命盡,足太陰脈也。
脾脈急甚為瘈瘲,微急為膈中滿,食飲入而還出,后沃沫,緩甚為痿厥,微緩為風(fēng)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無疾。大甚為擊仆,微大為脾疝氣裹大膿血在腸胃之外,小甚為寒熱,微小為消癉,滑甚為 癃,微滑為蟲毒蛔,腸鳴熱澀,甚為腸,微澀為內(nèi)潰,多下膿血。
脾脈搏堅(jiān)而長,其色黃,病少氣。其軟而散色不澤者,當(dāng)病足 腫,若水狀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dāng)風(fēng)。
扁鵲曰∶脾有病則色萎黃,實(shí)則舌本強(qiáng)直,虛則多癖善吞注利,其實(shí)若陽氣壯,則夢飲 食之類。脾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噫,在志為思,思傷脾。精氣并于脾則饑。音主長夏,病變 于音者,取之經(jīng)?謶侄唤鈩t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則病精,是故五臟主藏精 者也,不可傷,傷則守失而陰虛,虛則無氣,無氣則死。
病先發(fā)于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一日之胃而腹脹,二日之腎少腹腰脊痛,脛酸,三日之膀胱背膂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病在脾,日 慧,平旦甚,日中持,下晡靜。(《素問》作日出甚。王冰云,日中持者,繆也)。假令脾病東行,若食雉兔肉及諸木果實(shí),得之不者,當(dāng)以春時發(fā),得病以甲乙日也。
凡脾病之狀,必身重善饑,足痿不收(《素問》作善肌肉痿足不收,《甲乙》作苦饑,肌 肉痿足不收),行善瘈瘲腳下痛,虛則腹?jié)M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jīng),足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脾脈沉之而濡,浮之而虛,苦腹脹煩滿,胃中有熱,不嗜食,食而不化,大便難,四肢 苦痹時不仁,得之房內(nèi),月使不來,來而頻并。
脾病其色黃,飲食不消,腹苦脹滿,體重節(jié)痛,大便不利,其脈微緩而長,此為可治,宜服平胃丸、瀉脾丸、茱萸丸、附子湯。春當(dāng)刺隱白,冬刺陰陵泉,皆瀉之。夏刺大都,季 夏刺公孫,秋刺商丘,皆補(bǔ)之。又當(dāng)灸章門五十壯,背第十一椎百壯。
邪在脾胃肌肉痛。陽氣有余,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饑。陽氣不足,陰氣有余,則寒中腸 鳴,腹痛。陰陽俱有余,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diào)其三里。
有所擊仆,若醉飽入房,汗出當(dāng)風(fēng)則傷脾,脾傷則中氣陰陽離別,陽不從陰,故以三分候死生。
脾中風(fēng)者,翕翕發(fā)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肉 而短氣也,脾中寒。
脾水者,其人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脾脹者善噦,四肢急(一作實(shí)),體重不能衣(一作收),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qiáng),澀 則小便數(shù),浮澀相搏,大便則堅(jiān),其脾為約。脾約者,其人大便堅(jiān)小便利而反不渴。
脾氣弱,病利下白腸垢,大便堅(jiān)不能更衣,汗出不止,名曰脾氣弱,或五液注下青黃赤 白黑。
寸口脈弦而滑,弦則為痛,滑則為實(shí)。痛即為急,實(shí)即為踴,痛踴相搏,胸脅搶急。趺 陽脈浮而澀,浮即胃氣微,澀即脾氣衰,微衰相搏,即呼吸不得,此為脾家失度。
寸口脈雙緊即為入,其氣不出,無表有里,心下痞堅(jiān)。
趺陽脈微而澀,微即無胃氣,澀則傷脾。寒在于膈,而反下之,寒積不消,胃微脾傷,谷氣不行,食已自噫,寒在胸膈,上虛下實(shí),谷氣不通,為閉塞之病。
寸口脈緩而遲,緩則為陽,衛(wèi)氣長,遲則為陰榮氣促(一云不足)。榮衛(wèi)俱和,剛?cè)嵯嗟茫瓜喑,其氣必?qiáng)。
趺陽脈滑而緊,滑即胃氣實(shí),緊即脾氣傷,得食而不消者,此脾不治也。能食而腹不滿,此為胃氣有余,腹?jié)M而不能食,心下如饑,此為胃氣不行,心氣虛也。得食而滿者,此為脾家不治。
病患鼻下平者,胃病也。微赤者病發(fā)癰,微黑者有熱,青者有寒,白者不治。唇黑者胃 先病,微燥而渴者可治,不渴者不可治,臍反出者,此為脾先落(一云先終)。
凡人病脈已解,而反暮微煩者,人見病者瘥安而強(qiáng)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煩,損谷則愈。
診得脾積,脈浮大而長,饑則減,飽則見 起,與谷爭減,心下累累如桃李起,見于外腹?jié)M嘔泄,腸鳴,四肢重,足脛腫,厥不能臥,是主肌肉損,色黃也。
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如大盤,久久不愈,病四肢不收,黃癉,食飲不為肌膚,以冬壬癸日得之,肝病傳脾,脾當(dāng)傳腎,腎適以冬旺,旺者不受邪,脾復(fù)欲還肝,肝不肯受,因 脾病,其色黃體青,失溲直視,唇反張,爪甲青,飲食吐逆,體重節(jié)痛,四肢不舉,其脈當(dāng)浮大而緩。今反弦急,其色當(dāng)黃而反青者,此是木之克土為逆,十死不治。
宮音人者,主脾聲也。脾聲歌,其音鼓,其志愁,其經(jīng)足太陰,厥逆陽明則榮衛(wèi)不通,陰陽翻祚。陽氣內(nèi)擊,陰氣外傷,傷則寒,寒則虛,虛則舉體消瘦,語音沉澀如破鼓之聲,舌強(qiáng)不轉(zhuǎn)而好咽唾,口噤唇黑,四肢不舉,身重如山,便利無度,甚者不可治,依源麻黃湯 主之(方在別卷中)。又言聲優(yōu)懼,舌本卷縮,此是木克土。陽擊陰,陰氣伏,陽氣起,起 則實(shí),實(shí)則熱,熱則悶亂,體重不能轉(zhuǎn)側(cè),語聲拖,聲氣深不轉(zhuǎn)而心急,此為邪熱傷脾,甚則不可治,若唇雖萎黃,語音若轉(zhuǎn)可治。
脾病為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恒山丸主之(方見別卷中),若 其人本來少于 怒而忽反常, 喜無度,正言而鼻笑不答于人,此脾病,聲之候也。不盈旬 月,禍必至矣。陰陽之疾,經(jīng)絡(luò)之源,究尋其病,取其所理,然后行治,萬無遺一也。黃為脾,脾合肉,黃如 腹者吉,脾主口唇,唇是脾余,其人土形相比于上宮黃色,大頭圓面美,肩 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感而生病,主足太陰敦敦,然脾應(yīng)月,月有虧盈。脾小大隨人唇大小,上唇濃,下唇薄,無 齦唇缺破,此人脾不正。揭聳唇者則脾高,高則實(shí),實(shí)則熱,熱 則季脅痛,滿唇垂而大。不堅(jiān)者則脾下,下則虛,虛則危,危則寒,寒則身重不能行步,唇 堅(jiān)者,則脾堅(jiān),堅(jiān)則臟安,安則不病,唇上下好者,則脾端正,端正則脾胃和利,人無病。
唇偏舉者,則脾偏痛好脹。凡人分部中陷起者,必有病生。胃陽明為脾之部,而臟氣通于內(nèi),外部亦隨而應(yīng)之。沉濁為內(nèi),浮清為外,若表病外入,所部則起,起則前瀉陽,后補(bǔ)陰,若 里病內(nèi)出,所部則陷,陷則前治陰后治陽,陽則實(shí)熱,陰則虛寒。寒主外,熱主內(nèi),凡人死 生休否則臟神前,變形于外,人脾前病,唇則焦枯無潤。若脾前死,唇則干,青白漸縮,急 齒噤不開,若天中等分,墓色應(yīng)之,必死不治,看色濃薄,決判賒促,賒則不盈四百日內(nèi),促則旬朔之間。脾病少愈而猝死何以知之?曰青黑如拇指靨點(diǎn)見顏頰上,此必卒死,脾絕十二日死,何以知之?口冷足腫腹熱,臚脹泄利,不覺其出時(一曰五日死,)面青目黃者五日死。病患著床,心痛氣短,脾竭內(nèi)傷,百日復(fù)愈,欲起傍徨。因坐于地,其亡倚床能治此者,可謂神良。又面黃目赤不死。黃如枳實(shí)死。吉兇之色,在于分部霏霏,而見黑黃,入唇必病,不出其年。(其穴在鼻上當(dāng)兩眼是其分部位也。)若年上不應(yīng),三年之內(nèi),禍必應(yīng)也。
季夏土脾,脈色黃,主足太陰脈也,其脈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應(yīng)在背俞與舌本。中封在內(nèi)踝前一寸大筋里宛宛中,脈本從中封上四寸是也。其脈根于隱白,隱白在足大趾端內(nèi)側(cè)是也。其筋起于足大趾之端內(nèi)側(cè),上結(jié)于內(nèi)踝。其直者,上結(jié)于膝內(nèi)輔骨;上循陰股,結(jié) 于髀,聚于陰器,上腹結(jié)于臍,循腹里,結(jié)于脅,散于胸中,其內(nèi)者著于脊。其脈起于足大趾之端,循趾內(nèi)側(cè)白肉際,過核骨后,上內(nèi)踝前廉,上 內(nèi),循 骨后,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骨內(nèi)前廉,入腹屬脾絡(luò)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fù)從胃別上膈,注心中,合足陽明為表里,陽明之本在厲兌,足趺上大趾間上三寸骨解中也。同會于手太陰。
其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jié)后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luò)腸胃。主脾生病,實(shí)則胃熱,熱則腹中切痛,痛則陽病,陽脈反大于寸口三倍,病則舌強(qiáng)筋轉(zhuǎn),卵縮牽陰股,引髀痛,腹脹身重,飲食不下,煩心,心下急注脾。脾病虛則胃寒,寒則腹中鼓脹,脹則陰病,陰脈反小于寸口一倍。病則泄水不能臥而煩,強(qiáng)立股膝內(nèi)痛。苦筋折扭之,扭之者,脈 時綴綴動也。發(fā)動甚者死不治。
四季之月各余十八日,此為四季之余日,主脾胃,黃肉隨病也(一作內(nèi)陽病)。其源從 太陰陽明相格節(jié)氣,相移三焦,寒濕不調(diào),四時關(guān)格而起,則臟腑傷,隨時受癘,陽氣外泄,陰氣內(nèi)伏,其病相反。若腑虛則陰邪所加,頭重頸直,皮肉強(qiáng)痹。若臟實(shí)則陽疫所傷,蘊(yùn)而 結(jié)核起于喉頸之側(cè),布毒熱于皮膚分肉之中,上散入發(fā)際下,貫顳,隱隱而熱,不相斷離,故扁鵲曰∶灸肝脾二俞主治丹毒。四時隨病當(dāng)依源補(bǔ)瀉,虛實(shí)之病,皮肉隨熱則須鐮破敷 貼,方咒促治,疾無逃矣。
(論一首 方二十三首 脈四首 灸法一首) 脾實(shí)熱 右手關(guān)上脈陰實(shí)者,足太陰經(jīng)者,病苦足寒脛熱,腹脹滿,煩擾不得臥,名曰脾實(shí)熱也
治舌本強(qiáng)直,或夢歌樂而體重不能行方。
前胡 茯苓 龍膽 細(xì)辛 芒硝(各三兩) 杏仁(四兩) 元參 大青(各二兩) 苦竹葉 (切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食后服。
主治同前。
射干(八兩) 大青(三兩) 石膏(十兩,一作一升) 赤蜜(一升)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下蜜煎取二升,分三服。
治脾熱面黃目赤季脅痛滿方 半夏 母姜(各八兩) 枳實(shí) 梔子 茯苓 芒硝(各三兩) 細(xì)辛(五兩) 白術(shù) 杏仁 (各四兩) 生地黃 淡竹葉(切,各一升)
上十一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治脾橫方 若赤黑發(fā)如瓜大,煎羊脂摩之。
四肢寒熱腰痛不得俯仰,身黃腹?jié)M食嘔,舌根直,灸第十一椎及左右各一寸五分,三處 各七壯。
脾胃俱實(shí) 右手關(guān)上脈陰陽俱實(shí)者,足太陰與陽明經(jīng)俱實(shí)也。病苦脾脹腹堅(jiān),搶脅下痛,胃氣不轉(zhuǎn),大便難,時反泄利,腹中痛,上沖肺肝,動五臟,立喘鳴,多驚,身熱汗不出,喉痹精少,名
大黃 麻黃 黃芩(各四兩) 杏仁 赤茯苓 甘草 橘皮 芒硝 澤瀉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絞去滓,納大黃,煮兩沸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治脾脈厥逆大腹中熱切痛,舌強(qiáng)腹脹,身重食不下,心注脾急痛方。
大黃(切,水一升半,漬一宿) 甘草(各三兩) 澤瀉 茯苓 黃芩 細(xì)辛 芒硝 橘皮 (各
上八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三合,去滓,下大黃更煎二沸,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治脾熱脅痛,熱滿不歇,目赤不止,口唇干裂方∶
石膏(一斤,碎) 生地黃汁 赤蜜(各一升) 竹葉(切、五升)
上四味先以水一斗二升煮竹葉,取七升,去滓,澄清,下石膏,煮取一升五合,去滓,下地黃汁煮兩沸,次下蜜煎取三升,細(xì)細(xì)服之。
治脾熱偏一邊痛,胸滿脅偏脹方∶
茯苓 橘皮 澤瀉(各三兩) 芍藥 白術(shù)(各四兩) 桂心 人參(各三兩) 石膏 (八兩) 半夏(六兩) 生姜(切) 桑根白皮(各一升)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若須利下,加芒硝二兩佳。
脾虛冷 右手關(guān)上脈陰虛者,足太陰經(jīng)也。病苦泄注,腹?jié)M氣逆,霍亂、嘔吐、黃膽,心煩不得臥,腸鳴,名曰脾虛冷也。
治虛脹脅痛肩息有時發(fā)作悉補(bǔ)之方∶
五加根皮 丹參 橘皮(各一斤) 地骨皮 干姜 白術(shù)(各八兩) 干地黃 芎 附子(各五兩) 豬椒根皮(二斤) 桂心 桔梗(各四兩) 甘草(三兩) 大棗(五十枚)
上十四味 咀,以酒四斗漬五七日,服七八合加至一升,日再服。
治脾寒飲食不消,勞倦氣脹,噫滿憂恚不樂方。
檳榔(八枚,皮子并用) 人參 茯苓 陳曲 麥 濃樸 白術(shù) 吳茱萸(各二兩)
上八味治,下篩,食后酒服二方寸匕,日再服。(一方用橘皮一兩半。
治久病虛羸脾氣弱,食不消喜噫方。
黃柏 大麥 吳茱萸 桂心 干姜 細(xì)辛 附子 當(dāng)歸 曲 大黃 黃連(各一兩)
上十一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腹酒服,日三。
主脾氣弱不下食餌,此以當(dāng)食方。
大豆黃卷(二升) 大麻子(三升,熬令香)
上二味治,下篩,飲和服一合,日四五,任意多少。
脾胃俱虛右手關(guān)上脈陰陽俱虛者,足太陰與陽明經(jīng)俱虛也。病苦胃中如空狀,少氣不足以息,四逆寒泄注不已,名曰脾胃俱虛也。
治腹脹善噫食則欲嘔,泄 溏下,口干,四肢重,好怒不欲聞人聲,忘誤,喉痹,補(bǔ)之方∶黃連(一兩) 禹余糧(二兩) 白術(shù) 干姜(各三兩) 大麻子(五兩) 桑白皮(八 兩) 大棗(二十枚)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四次服。
治脾胃俱虛苦饑寒痛方∶
人參 當(dāng)歸 桂心 茯苓 桔梗 芎 (各五兩) 濃樸 甘草 橘皮 吳茱萸(各二兩) 白術(shù)(五兩) 麥 (一升)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脾胃俱虛冷方。
白術(shù) 濃樸 人參 吳茱萸 茯苓 麥 曲 芎 (各三兩)
上八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食后服,日三。(一方加大腹、橘皮。
凡身重不得食,食無味,心下虛滿,時時欲下,喜臥者,皆針胃脘,太倉宜,服建中湯及此方。
杏仁(五十枚) 丹參(三兩) 苦參 元參 葶藶(各二兩) 芎 桂心(各一兩)
上七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以知為度。
又方 治丈夫小兒食實(shí)不消,胃氣不調(diào),或溫壯熱結(jié),大小便不利者,有病冷者服露 宿丸,熱藥后當(dāng)進(jìn)此丸調(diào)胃方,(露宿丸見后十六卷胃腑痼冷積熱門)。
大黃(二兩) 小草 甘草 芍藥 芎 葶藶(各一兩) 杏仁(五十枚)
上七味為末,蜜丸如梧子,飲服五丸,日三。一歲小兒二丸,漸加之。(《翼方》無杏仁,有菖蒲、當(dāng)歸、干姜、茯苓、麥門冬、細(xì)辛,為十三味)。
論曰∶凡病宿食在上脘,當(dāng)吐之,脈數(shù)而滑者實(shí)也。有宿食不消,下之愈。胃中有 食 冷物,即痛不能食,有熱物即欲食。大腹有宿食,寒栗發(fā)熱如瘧狀。宿食在小腹者,當(dāng)暮發(fā)熱,明旦復(fù)止。寸脈緊即頭痛風(fēng)寒,或腹中宿食不化。寸口脈緊者,如轉(zhuǎn)索左右無常。脾胃 中有宿食不消,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微而澀,故知宿食。
主消谷斷下溫和又寒冷者,常服不患霍亂方。
大麥 曲(各一升) 附子 干姜 當(dāng)歸 人參(各三兩) 赤石脂(一兩) 桔梗 女 萎(各二兩) 吳茱萸 皂莢(各五兩) 蜀椒(二兩半) 烏梅(五十枚)
上十三味為末,蜜酢中半漬梅一宿,蒸三斗米下,去核搗如泥,和藥蜜,和搗二千杵,服十丸,日三。下甚者,加龍骨、阿膠、艾各三兩。
寒冷者常服之方。
曲 大麥 (各一升) 吳茱萸(四兩)
上三味為末,蜜和,服十五丸如梧子,日三服。
治不能食,心意冥然忘食方。
干姜 法曲 蜀椒 豉 大麥 (各一升)
上五味合治,下篩,食后服三方寸匕,日三,以能食為度。
治數(shù)年不能食方。
小麥 曲(各一升) 干姜 烏梅(各四兩)
上四味為末蜜和服十五丸,日再加至四十丸。寒在胸中及反胃翻心者皆瘥。
主消谷能食,除腸中水氣臚脹方。
法曲 麥 杏仁(各五兩)
上三味治,下篩,食后酒服一合,日三。
(論一首 方二首) 論曰∶凡脾勞病者,補(bǔ)肺氣以益之,肺旺則感于脾。是以圣人春夏養(yǎng)陽氣,秋冬養(yǎng)陰氣,
治脾勞實(shí)四肢不用,五臟乖反脹滿,肩息氣急不安,承氣泄實(shí)熱方。
半夏 宿姜(各八兩) 茯苓 白術(shù) 杏仁(各三兩) 橘皮 芍藥(各四兩) 竹葉 (切,一升)
上九味 咀,以水一升煮取三升,分四服。
治脾虛寒勞損氣脹噫滿食不下通噫方。
豬膏(三升) 宿姜(汁,五升) 吳茱萸(一升) 白術(shù)(一斤)
上四味搗茱萸、白術(shù)等二味細(xì)細(xì)下篩為散,納膏汁中煎取六升,溫清酒一升,進(jìn)方寸匕,日再。
(論一首 方六首) 論曰∶凡肉極者,主脾也。脾應(yīng)肉,肉與脾合,若脾病則肉變色。又曰∶至陰遇病為肌 痹,肌痹不已,復(fù)感于邪,內(nèi)舍于脾,體癢yinyin如鼠走,其人身上津液脫,腠理開,汗大泄,鼻端色黃是其相也。
凡風(fēng)氣藏于皮膚,肉色則敗。以季夏戊己日傷于風(fēng)為脾風(fēng)。脾風(fēng)之狀,多汗陰動傷寒,寒則虛,虛則體重怠墮,四肢不欲舉,不嗜飲食,食則咳,咳則右脅下痛隱隱引肩背不可以動轉(zhuǎn),名曰厲風(fēng),里虛外實(shí),若陽動傷熱,熱則實(shí),實(shí)則人身上如鼠走,唇口壞,皮膚色變,身體津液脫,腠理開,汗大泄,名曰惡風(fēng),而須決其綱紀(jì),知其終始,陰陽動靜,肉之虛實(shí),實(shí)則瀉之,虛則補(bǔ)之,能治其病者,風(fēng)始入肉皮毛肌膚筋脈之間,即須決之。若入六腑五臟則半死矣。
扁鵲曰∶肉絕不治五日死,何以知之?皮膚不通外不得泄。凡肉應(yīng)足太陰,太陰氣絕則唇反氣盡則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使良醫(yī)妙藥終不治也。
治肉熱極肌痹yinyin如鼠走,身上津液脫,腠理開,汗大泄,為脾風(fēng)。風(fēng)氣藏于皮膚,肉色敗,鼻見黃色,麻黃止汗通肉方。
麻黃 防己(一作防風(fēng)) 枳實(shí) 細(xì)辛 白術(shù)(各三兩) 生姜 附子(各四兩) 甘草 桂心(各二兩) 石膏(八兩)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麻黃,去沫,下諸藥,煎取三升,分三服。
治肉極虛熱肌痹yinyin如鼠走,身上津液開泄,或痹不仁,四肢急痛方。
麻黃 生姜(各三兩) 當(dāng)歸 石膏(各二兩) 芎 桂心 甘草 黃芩 防風(fēng) 芍藥(各一兩) 杏仁(四十枚)
上十一味 咀,以水九升先煮麻黃去沫,下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日再。
治肉極熱則身體津液脫,腠理開,汗大泄,厲風(fēng)氣下焦腳弱。(有方見七卷風(fēng)
治肉熱極則體上如鼠走,或如風(fēng)痹,唇口壞,皮膚色變,主諸風(fēng)大病方。
石南(三十銖) 薯蕷 芍藥(一作甘草) 天雄 桃花(一作桃仁) 甘菊花(各一兩) 黃耆 真珠(各十八銖) 山茱萸(一兩十八銖) 石膏(二兩) 升麻 葳蕤(各一兩半)
上十二味治,下篩,酒下方寸匕,日再食后服。
治肉極虛寒為脾風(fēng)陰動傷寒,體重怠墮,四肢不舉,關(guān)節(jié)疼痛,不嗜飲食虛黃 桂心 巴戟天 石斛 柏子仁 澤瀉 茯苓 干姜 蜀椒(各三兩) 防風(fēng) 獨(dú)活 人參(各二兩) 天雄 芍藥 附子 烏頭 茵芋 半夏 細(xì)辛 栝蔞根 白術(shù) 黃芩 山茱萸(各一兩)
上二十三味 咀,絹袋貯,以清酒三斗漬之,秋冬七日,春夏三日,初服三合,漸漸加,微微醉為度,日再。
治肉極虛寒猝中風(fēng),口噤不能言,四肢緩縱,偏攣急痛注,五臟恍惚,喜怒無常,手腳不隨方∶
獨(dú)活 茵芋 黃芩(各三兩) 甘草 防風(fēng) 芍藥 芎 麻黃 葛根(各二兩) 人參(一兩) 烏頭(三枚)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竹瀝四升合煎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論一首 方二首) 論曰∶夫肉虛者,坐不安席,身危變動。肉實(shí)者,坐安不動,喘氣。肉虛實(shí)之應(yīng)主于脾。若其臟腑有病從肉生,熱則應(yīng)臟,寒則應(yīng)腑。
治肉虛坐不安席好動,主脾病寒氣所傷方。
五加皮 枸杞皮(各二升) 干地黃 丹參(各八兩) 石膏(一作石床) 杜仲(各一斤) 干姜(四兩) 附子(二兩)
上八味 咀,以清酒三斗漬三宿,一服七合,日再。
治肉實(shí)坐安席,不能動作喘氣,主脾病熱氣所加關(guān)格除喘方。
半夏 宿姜(各八兩) 杏仁(五兩) 細(xì)辛 橘皮(各四兩) 麻黃(一兩) 石膏 (七兩) 射干(二兩)
上八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須利下加芒硝三兩。
(論一首 方四十四首 灸法十五首) 論曰∶有人因時疾,瘥后得閉澀不通,遂致夭命,大不可輕之,所以備述,雖非死病,凡人不明藥餌者,拱手待斃,深可痛哉,單復(fù)諸方以虞倉猝耳。凡大便不通,皆用滑膩之物 及冷水以通之也。凡候面黃者,即知大便難。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qiáng),澀則小便數(shù),浮澀相搏,大便則堅(jiān),其脾為約,脾約者,其人大便堅(jiān),小便利而不渴也。
麻子仁(二升) 枳實(shí) 芍藥(各八兩) 杏仁(一升) 大黃(一斤) 濃樸(一尺)
上六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五丸,日三,漸加至十丸,(《肘后》、《外臺》無杏仁)。
治關(guān)格大便不通方∶
芒硝 烏梅 桑白皮(各五兩) 芍藥 杏仁(各四兩) 麻仁(三兩) 大黃(八兩)
上七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本無烏梅加枳實(shí),干地黃各二兩。
治大便閉澀不通神方∶
豬羊膽不拘,以筒灌三合許,令深入即出矣。不盡須臾更灌。
一方加冬葵子汁和之亦妙。
又方 椒豉湯五升,加豬膏三合灌之佳。臨時不下即用之。
又方 白蜜煎成如人指大,深納谷道佳。又無灰濃酒半升,鹽三錢匕,煉如上法。
治下焦熱結(jié)不得大便方。
大黃(三兩) 黃芩(三兩) 甘草(一兩) 梔子(二十枚) 右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若大閉,加芒硝二兩。
治腸腑閉塞及虛損招生簡章不足,飲食不生肌膚,三焦不調(diào)營衛(wèi)不和方。
大黃(一升,蒸三斗米下) 前胡(三兩) 半夏 肉蓯蓉 芍藥 茯苓 當(dāng)歸 葶藶 細(xì)辛(各一兩)
上九味為末,蜜和合搗萬杵,為丸如梧子大,食后服十五丸,后稍增之,日再。(崔氏云,令人喜飯消谷益氣。有憂者,加松實(shí), 閭子各半兩,服之緩中不如意,便服之,又加 黃芩一兩)。
主臟氣不調(diào),大便難通,和營衛(wèi),利九竅消谷益氣方 大黃 蓯蓉 芍藥 葶藶 枳實(shí) 甘草 黃芩 牛膝(各二兩) 桃仁(一百枚) 杏仁(四十枚)
上十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一服三丸,日三,加至二十丸,酒下。
主大便不通六七日,腹中有燥屎,寒熱煩迫,短氣汗出脹滿方。
生葛根 豬膏(各二升) 大黃(一兩)
上三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五升,去滓,納膏,煎取三升,澄清。強(qiáng)人頓服,羸人再服。亦治大小便不通。
治大便不通方∶
大戟(一斤) 大豆(五升) 商陸 牛膝(各三斤)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以大豆煎令汁盡,至豆干。初服三枚,以通為度。
又方 蜜和胡燕屎,納大孔中即通。
又方 水四兩,蜜一升,合煎熟,冷灌下部中,一飯頃即通。
又方 鹽半合,蜜三合,合煎如餳,出之著冷水中,丸如檳榔,形如指許大,深納下部中立通。
又方 治大便難方。
又方 以醬清漬烏梅灌下部中。
又方 桑根白皮 榆根白皮(各一把)
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又方 水服桃花末方寸匕,無花時桃根白皮亦得。
又方 桃皮三升,水五升,煮取一升,頓服。
又方 羊蹄根一把約半斤,水二升,煮一升頓服之。
又方 常煮麻子取汁飲。
又方 常服蜜煎五合。
又方 豬脂和陳葵子末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通即止。
又方 常服車前子及葉并良。
又方 搗葵根汁生服。
又方 好膠(三寸),蔥白(一把)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頓服之即下。
又方 葵子 牛酥(各一升,豬脂亦得)。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葵子取一升,納酥煮一沸,待冷,分作二服。
又方 葵子汁和乳汁等分,服之立出。
又方 醬清(三升) 麻油(二升) 蔥白(三寸)
上三味合煮令黑,去滓,待冷頓服之。(一方不用醬清。
治脹滿不通方。
芒硝 芍藥(各一兩半) 杏仁 大黃(各三兩) 黃芩(一兩六銖)
上五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取通利為度,日三。
又方 通草 樸硝(各四兩) 郁李仁 黃芩 瞿麥(各三兩) 車前子(五合,一云 六兩)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一方用絹袋盛煮頓服二升。)
又方 獨(dú)頭蒜燒熟去皮,綿裹,納下部,中氣立通。
又方 削姜裹鹽導(dǎo)之,及干姜食鹽杏仁搗丸導(dǎo)之。
治脹滿閉不下方∶
吳茱萸(一升) 干姜 大黃 當(dāng)歸 桂心 芍藥 甘草 川芎(各二兩) 人參 細(xì)辛 (各一兩) 桃白皮(一把) 真珠(半兩) 雄黃(十八銖)
上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納雄黃,真珠末酒一升,微火煮三沸,服 一升,得下即止。
主一切猝中惡心痛腹脹大便不通方。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 杏仁(二枚)
上二味以綿纏捶令碎,熱湯二合捻取白汁,飲之當(dāng)下,老小量之,通治飛尸鬼擊病。
主寒癖宿食,久飲飽不消,大便不通方。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煮三日三夕碎,大熟,合酒微火煎令可丸如胡豆,欲取吐下者,服二丸。
主宿食不消,大便難方,(《肘后》名承氣丸)。
大黃(八兩) 葶藶 杏仁(熬) 芒硝(各四兩)
上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食后服七丸,日三,后稍加之。
大便難,灸第七椎兩旁各一寸,七壯。
又灸承筋二穴各三壯,在 中央陷內(nèi)。
大便不通,灸挾玉泉相去各二寸,名曰腸遺,隨年壯。(一云二寸半)。又灸大敦四壯,在足大趾聚毛中。大便閉塞,氣結(jié)心堅(jiān)滿,灸石門百壯。后閉不通,灸足大都,隨年壯。治 老人小兒大便失禁,灸兩腳大趾去甲一寸,三壯。又灸大趾歧間各三壯。
治大小便不通方∶
葵子(末,一升) 青竹葉(一把)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五沸,頓服。
又方 葵子(一升) 榆皮(切,一升)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又方 葵子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豬脂一升,空心,分二服。
又方 甑帶煮取汁,和蒲黃方寸匕,日二服。
又方 豬脂一斤,水二升煮三沸,飲汁立通。
治大小便不利方∶
葵子(一升),硝石(二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治小兒大小便不通方∶
搗白花胡葵子末,煮汁服之。
又方 末雞屎白服一錢匕。
大小便不利欲作腹痛,灸營衛(wèi)四穴百壯,穴在背脊四面各一寸。腹熱閉時大小便難,腰痛連脅,灸團(tuán)岡百壯,穴在小腸俞下二寸橫三間下,灸之。大小便不通,灸臍下一寸三壯。
又灸橫紋百壯。大小便不利,灸八 百壯,穴在腰眼下三寸挾脊相去四寸,兩邊各四穴。
(計(jì)八穴,故名八 )小兒大小便不通,灸口兩吻各一壯。小便不利大便數(shù)注,灸屈骨端五十壯。
又灸天樞百壯,穴在挾臍相去三寸;昶侵岵豢舍,大法在臍旁一寸,合臍相去可三寸也。
(論一首 脈證二十四條) (方二十六首 灸法十首) 論曰∶余立身以來,三遭熱痢,一經(jīng)冷痢,皆日夜百余行,乃至移床就廁,其困篤如此,但率意自治者,尋手皆愈。乃知此疾天下易治,但中性之徒率性驕倨,良藥苦口不能克己 早餌,朝遇暮過,望其自瘥,疾勢日增,胃氣漸弱,心力俱微,食飲與藥皆不能進(jìn),既不時 愈,便稱痢病難治,斯皆自誤也。學(xué)人須深達(dá)斯旨。然此病隨宜服一物皆使得瘥,惟須力意 苦己,服食以瘥為限,則無不愈也。又大須慎口味,重者瘥后百日,次者一月日。常哀驕恣 者,不能自慎興言于此,以為至概矣。古今痢方千萬首,不可俱載此中,但撮其效者,七八 而已。如陟厘丸、烏梅丸、松皮散等,暴痢服之,何有不瘥其溫脾湯,健脾丸(方出下冷痢 篇),久下得之,焉能不愈。大凡痢有四種,謂冷熱疳蠱,冷則白。熱則赤。疳則赤白相雜 無復(fù)節(jié)度,多睡眼澀,蠱則純痢瘀血。熱則多益黃連,去其干姜。冷則加以熱藥。疳則以藥 吹灌下部。蠱毒則以蠱法治之藥。既主對相當(dāng),痢者復(fù)自勉勵服餌,焉有不愈者也。
凡服止痢藥,初服皆劇,愚人不解,即止其藥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藥與病源的相主對,雖劇但服,不過再三服,漸漸自知。非其主對者,慎勿服也。
凡痢病通忌生冷酢滑,豬雞魚油、乳酪酥干脯醬粉咸。所食諸食,皆須大熟爛為佳,亦 不得傷飽,此將息之大經(jīng)也。若將息失所,圣醫(yī)不能救。
下痢脈滑而數(shù),有宿食,當(dāng)下之。
下痢脈遲而滑者,實(shí)也。利為末止,急下之。
下痢脈反滑,當(dāng)有所去下乃愈。
下痢不欲食者,有宿食,當(dāng)下之。
下痢而腹痛滿,為寒實(shí),當(dāng)下之。
下痢而譫語,腹內(nèi)有燥屎,宜下之。
下痢腹中堅(jiān)者,當(dāng)下之。
下痢三部皆平(一作浮),按其心下堅(jiān)者,急下之。
下痢已瘥,至其年月日時復(fù)發(fā)者,此為下不盡,更下之愈。風(fēng)寒重者,不可下。下之后,心下堅(jiān)痛,脈遲(一作浮),此為寒,但當(dāng)溫之。脈沉緊,下之亦然。脈浮大弦,下之當(dāng)已。
下痢脈浮大,此為虛,以強(qiáng)下之故也。設(shè)脈浮革者,因而腸鳴,當(dāng)溫之。
下痢脈遲緊為痛,未欲止,當(dāng)溫之。得冷者滿而便腸垢。
下痢身軀疼痛,急救里,諸溫之屬,可與理中、四逆、附子湯熱藥輩急投之美。
下痢大孔痛者,當(dāng)溫暖之。
下痢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
下痢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下痢氣者,當(dāng)利其小便。
下痢脈反浮數(shù),尺中自澀,其人必清膿血。
下痢脈數(shù)而渴者,今自愈。設(shè)不瘥,必清膿血,有熱故也。
下痢脈沉弦者下重,其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shù)者為欲自止,雖發(fā)熱,必不死。
下痢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面戴陽下虛故也。
下痢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下痢脈數(shù),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shè)脈緊為未解。
下痢脈弦,發(fā)熱身汗者自愈。
下痢脈大浮弦,下當(dāng)已。
下痢舌黃,燥而不渴,胸中實(shí),下不止者死。
下痢后脈絕,手足厥冷, 時脈還,手足溫者生,不還不溫者死。生死之決,此之謂 也。
下痢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fù)趺陽者為順。
凡六腑氣絕于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于內(nèi)者,下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也。細(xì)尋取之,萬不失一,下病體略例如此耳。
《素問》曰∶春傷于風(fēng),夏為膿血。凡下多滯下也。夏傷于風(fēng),秋必洞泄,秋多下水也,患是冷也,夫積冷積熱及水谷實(shí)而下者,以大黃湯下之,強(qiáng)人勿過兩劑,皆消息五六日更 進(jìn)一劑,其補(bǔ)澀湯不效者,三兩日可進(jìn)一劑。
治百病下痢及傷寒身熱,頭痛目赤,四肢煩疼不解,協(xié)熱下利∶或醫(yī)已吐下之,腹內(nèi)虛煩,欲得冷凍飲料,不能消,腹中急痛,溫食則吐,乍熱乍冷,狀如溫瘧;或小便不利,氣滿 嘔逆,下痢不止方。
水中陟厘(五兩) 紫石英(三兩) 漢中木防己(六兩) 隴西當(dāng)歸(四兩) 濃樸(一兩)黃連
上八味以苦酒二升漬防己極令潤,出之切,以板瓦覆著炭火上,以濃紙藉瓦上令色槁燥有余,苦酒復(fù)漬之,更出熬盡苦酒止,勿令火猛,徐徐熬令極燥,各搗為末。又以余苦酒三升浸豉一宿,明旦以瓦盆盛,以一盆覆蒸五升,土下須二氣通流,出之,研絞取濃汁,和藥搗為丸如雞頭子大,懸令陰干,勿見風(fēng)塵。此藥以三丸為一劑。平旦服一劑,晝服一劑,暮服一劑,皆以水服之。若病重藥力未行者,但益服之,日可四五劑。令腹中有藥力,飲食消是其效也。新服藥未安調(diào),當(dāng)稀糜助藥力,心中了然,后可作羹,微冷食之。若有時不喜冷食,正是藥力盡耳。若欲不復(fù)藥者,但稍溫食,藥力自盡矣。服藥不必強(qiáng)多飲水,禁熱食生魚豬肉蒜生菜酒及辛物肥膩。若有風(fēng)病加防風(fēng)一兩,人虛羸加石斛一兩。若宿有下痢,腸胃損弱者,加太一余糧二兩半,取石中黃軟香者。若婦人產(chǎn)后疾,加石硫黃一兩,小便黃赤不利,加
下痢熱諸治不瘥方。
烏梅(一升) 黃連(一斤,金色者)
上二味蜜丸如梧子,服二十丸,日三夜二。
治積久二三十年常下痢神方。
赤松皮去上蒼皮,切一斗為散,面粥和一升服之,日三服瘥。不過服一斗永瘥。三十年 痢,服之百日瘥。
治熱毒痢方。
苦參 橘皮 黃連 黃柏 鬼臼(一作鬼箭羽) 藍(lán)青 獨(dú)活 阿膠 甘草
上九味等分為末,以蜜烊膠和,并手丸之如梧子,候干,飲服十丸,日三,后稍加猝下痢者大良。
治諸熱毒下黃汁,赤如爛血,滯如魚腦,腹痛壯熱方。
黃連(二兩) 黃芩 黃柏 升麻 石榴皮(各六分) 艾葉(三分) 白頭翁 桑寄 生當(dāng) 歸牡蠣 犀角 甘草(各一兩)
上十二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下血痢腹痛方。
龍骨 龍膽 羚羊角 當(dāng)歸 附子 干姜 黃連(各三十珠) 赤石脂 礬石(各一兩半) 犀角 甘草 熟艾(各十八銖)
上十二味為末,蜜丸如小豆,先食服十五丸,日三,加至二十丸。
又方 龍骨 當(dāng)歸 干姜 熟艾 牛角 (各三兩) 附子 黃柏 赤石脂 川芎 阿 膠濃樸 甘草 橘皮 芍藥 石榴皮(各二兩) 蜀椒(一兩) 升麻(一兩半) 黃連 (五合) 大棗
上十九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四升,去滓,納牛角 末,阿膠烊化,綿絞去滓,分七
治血痢方∶
蒲黃(三合) 干地黃 桑耳 甘草 芒硝 茯苓 人參 柏葉 艾葉 阿膠 生姜(各二兩)
上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分五服。
治下雜血方∶
干藍(lán) 犀角 地榆(各二兩) 蜜(二合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下蜜煎取五合,分二服,治熱毒蠱妙。
治熱毒下黑血,五內(nèi)絞切痛,日夜百行氣絕欲死方∶
黃連(一升) 龍骨 白術(shù)(各二兩) 阿膠 干姜 當(dāng)歸 赤石脂(各三兩) 附子(一兩)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分五服。余以貞觀三年(七月十二日),忽得此熱毒 痢,至十五日命將欲絕,處此方藥,入口即定。
治赤滯下血連月不瘥方。
白頭翁 濃樸 阿膠 黃連 秦皮 附子 黃柏 茯苓 芍藥各二兩) 干姜 當(dāng)歸 赤石脂 甘草 龍骨(各三兩) 大棗(三十枚) 粳米(一升)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米令熟,出米納藥,煮取三升,分四服。
治下血日夜七八十行方∶
黃連 黃柏(各四兩)
上二味 咀,以醇醋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治大熱毒純血痢不可瘥者方∶
黃連quanxiangyun.cn/jianyan/六兩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夜露置星月下,旦起空腹頓服,臥將息即止。不瘥加黃芩二兩,更作服之。仍不瘥者,以疳痢法治之。
治下赤連年方∶
地榆 鼠尾草(各一兩)
上二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二服。如不止,取屋塵水漬,去滓,一升分二服。(《古今錄驗(yàn)》云服屋塵汁一小杯)。
又方 秦皮(如無以槲皮代之) 鼠尾草 薔薇根
上三味等分 咀,以水淹、煎,去滓,銅器中重釜煎成丸如梧子大,服五六丸,日三。稍增瘥止。亦可濃汁服半升。
治下痢絞痛腸滑不可瘥方∶
黃連(六兩) 阿膠 鼠尾草 當(dāng)歸 干姜(各三兩)
上五味 咀,若大冷白多以清酒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熱及不痛者,去干姜、當(dāng) 歸以水煮之。
治熱痢水谷方∶
黃連 阿膠(各二兩) 黃柏(一兩) 烏梅(四十枚) 梔子(三十枚)
上五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亦治 神良。
治因下空竭欲死,滯下膿血,日數(shù)十行,羸篤垂死,老少并宜服之方。
茯苓 黃芩 黃連 黃柏 龍骨 人參 干姜 桂心 當(dāng)歸 芍藥 甘草 梔子仁(各半兩) 赤石脂(一兩) 大棗(十二枚)
上十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不瘥滿三劑。此方主風(fēng)虛冷痢最佳。
治下久赤白連年不止,及霍亂,脾胃冷實(shí)不消方。
大黃(四兩) 人參 甘草 干姜(各二兩) 附子(一枚,大者)
上五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臨熟下大黃,與后溫脾湯小異,須大轉(zhuǎn) 瀉者當(dāng)用此方神效。
治赤白痢方。
黃連 黃柏 干姜 石榴皮 阿膠(各三兩) 當(dāng)歸(二兩) 甘草(一兩)
上七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熱病時氣下赤白痢遂成 方。
女萎 藜蘆(各三分) 烏頭 桂心(各四分) 黃連 云實(shí)(各三分) 代赭(一分)
上七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服二丸。大下痢宿勿食,清旦以冷水服之。勿飲食。至日中過后乃飲食,若得藥力,明旦更服如前。亦可長服。虛羸晝夜百行膿血亦瘥。
治下赤白痢,大孔蟲生悉皆瘥方。
鼠尾草(二兩) 豉(一升) 梔子仁 生姜(各六兩) 桃皮(一握)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煮二升,分三服。
(一本單用桃皮,以酒煮服之。
治冷熱不調(diào)或水或膿或五色血痢方∶
酸石榴五枚。合殼子搗絞,取汁二升,服五合,瘥止。
治赤白滯下方∶
亂發(fā)雞子大,燒末水服,不過三服。
泄痢食不消不作肌膚,灸脾俞,隨年壯。
泄注五痢便膿血重下腹痛,灸小腸俞百壯。
泄痢久下失氣勞冷,灸下腰百壯,三報(bào)穴在八魁正中央脊骨上,灸數(shù)多尤佳。三宗骨是忌針。
泄痢不禁小腹絞痛,灸丹田百壯,三報(bào)穴在臍下二寸,針入五分。泄痢不嗜食,雖食不消,灸長谷五十壯,三報(bào)穴在挾臍相去五寸,一名循際。
泄痢赤白漏,灸足太陰五十壯,三報(bào)。
久泄痢百治不瘥,灸足陽明下一寸高骨上陷中,去大趾歧三寸,隨年壯。
又屈竹量正當(dāng)兩胯脊上點(diǎn)訖,下量一寸點(diǎn)兩旁各一寸,復(fù)下量一寸,當(dāng)脊上合三處,一灸三十壯,灸百壯以上。
一切痢皆斷,亦治濕 冷,脊上當(dāng)胯點(diǎn)處不灸。
又灸臍中稍稍二三百壯。
又灸關(guān)元三百壯,十日灸,并治冷痢腹痛,在臍下三寸。
赤白下痢灸窮骨,以灸數(shù)多為佳
(論一首 方三十二首) 論曰∶舊治痢于貴勝用建脾丸,多效,今治積久冷痢,先以溫脾湯下訖,后以建脾丸補(bǔ) 之,未有不效者。貧家難以克辦,亦無可將息也。
治積久冷熱赤白痢方。
大黃 桂心(各三兩) 附子 干姜 人參(各一兩)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與前溫脾湯小異)。
治虛勞羸瘦身體重,脾胃冷,飲食不消,雷鳴腹脹,泄痢不止方。
鐘乳粉(三兩) 赤石脂 好曲 大麥 當(dāng)歸 黃連 人參 細(xì)辛 龍骨 干姜 茯苓石斛 桂心(各二兩) 附子(一兩) 蜀椒(六兩)
上十五味為末,白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三,加至三十丸。弱者飲服此方,男女 通治。(《集驗(yàn)》無細(xì)辛、龍骨)。
治丈夫虛勞,五臟六腑傷敗受冷,初作滯下,久則變五色赤黑如爛腸,鐘乳粉 赤石脂(各三兩) 礬石 干姜 蓯蓉 桂心 石斛 五味子 澤瀉 遠(yuǎn)志 寄 生柏子仁 人參 白頭翁 天雄 當(dāng)歸 石榴皮 牡蠣 龍骨 甘草(各二兩)
上二十味為末,蜜丸,酒服二十丸,日三,加至四十丸。此二方止痢神驗(yàn)。
治大冷洞痢腸滑,下赤白如魚腦,日夜無度,腹痛不可忍者方。
黃連(六兩) 干姜(二兩) 當(dāng)歸 阿膠(各三兩)
上四味為末,以大醋八合烊膠和之,并手丸如大豆,候干。大人飲服三十丸,小兒以意 量減,日三。
治冷白滯痢腹痛方。
赤石脂 干姜 當(dāng)歸 龍骨 牡蠣(各三兩) 附子(二兩) 人參(一兩半) 白術(shù)(一升) 甘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術(shù)取九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膿者加濃樸三兩,嘔者加橘皮三兩。
又方 龍骨六兩) 濃樸 當(dāng)歸(各三兩) 赤石脂(五兩)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熱加白頭翁二兩半,牡蠣三兩。
桃花丸 治下冷臍下攪痛方。
干姜 赤石脂(各十兩)
上二味為末,蜜丸如豌豆,服十丸,日三服,加至二十丸。
治小腹冷氣積聚結(jié)成冷痢,日夜三四十行方。
倉粳米(半升 凈淘干漉) 薤白(一握,去青細(xì)切) 羊脂(一升,熬) 香豉(三升,以水一斗煎取五升澄清)
上四味,先以羊脂煎薤白令黃,并米納豉汁中,煎取四升,旦空腹溫服一升,如人行十里久
治暴下積日不住及久痢方。
附子(一枚) 石榴皮(一具) 阿膠(二兩) 龍骨 甘草 芍藥 干姜 黃連(各一兩) 黃芩(半兩) 粳米(三合)
上十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猝下痢湯方∶ 黃連(五兩) 生姜(一斤)
上二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頓服。未止,更合服必效。
治久痢下純白,由積臥冷處經(jīng)久病發(fā),遂令脾胃俱冷,日夜五六十行,大小腹痛不可忍。凡白痢屬冷,赤痢屬熱方∶
好曲末五升,微熬令香,粥清醇酒令熱,和曲末一升,空腹頓服,日三。若至食時,搗 蒜 餅,極爛煮之,干漉,熱納蒜 臼中相和,頓食之,少與余食,至饑時,仍準(zhǔn)前食曲末酒,比至瘥來
治久冷或痢不痢但腰腹患苦冷方∶
新蜀椒三升,用醋漬一宿,以曲三升和椒一升緊拌,煮作粥,空腹頓服之,加蔥、豉、鹽任性調(diào)和,不瘥更作,以瘥為限,不過三升椒即愈。此方不但治冷,大治諸虛損冷極有所益,久當(dāng)自知。
治積冷痢下白膿方。
馬藺子(一升,熟熬) 附子(二兩) 干姜 甘草(各二兩半) 神曲 麥 阿膠 (各五兩)
上九味為末,蜜丸如梧子,服二十丸,日二,以知為度,或作散酒調(diào)服方寸匕亦佳。
治三十年久痢不止者。
濃樸 干姜 阿膠(各二兩) 黃連(五兩) 艾葉 石榴皮(各三兩)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治三十年注痢骨立萎黃腸滑不瘥方。
云實(shí)(五合,熬香) 龍骨(三兩) 附子 女萎(各二兩) 白術(shù)(二兩半)
上五味為末,以蠟煎烊以丸,如梧子大,服五丸,日三,不過五六服。
治三十年下痢,所食之物皆不消化,或青或黃,四肢沉重。起即眩倒,骨肉消盡,兩足蜀椒(三百枚) 烏梅(一百枚) 熟艾(一升) 干姜(三兩) 赤石脂(二兩)
上五味,椒、姜艾下篩,梅著一斗米下蒸,令飯熟,去核,納姜、椒末、合搗三千杵,
治數(shù)十年痢,下氣消谷,令人能食,夏月長將服之不霍亂方。
大麥 法曲(各一升) 烏梅(二升半) 附子 干姜 黃連 黃柏 桂心(各二兩) 蜀 椒(半兩) 吳茱萸(四兩)
上十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食后服十丸,日三,加至二十丸,亦可至四十丸。
治數(shù)十年下痢不止,消谷下氣,補(bǔ)虛羸方。
大麥 好曲(各一升) 附子 當(dāng)歸 桂心(各二兩) 蜀椒(一兩) 吳茱萸 干姜黃連烏梅肉(各四兩)
上十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食后服二十丸,日三。
治久痢諸藥不瘥數(shù)十年者,消谷下氣,補(bǔ)虛方。
烏梅肉 黃連 干姜 吳茱萸(各四兩) 桂心(二兩) 當(dāng)歸(三兩) 蜀椒(一兩半)
上七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食后服十丸,日三。
又方 治冷痢久下方。
烏梅(三百枚) 干姜 黃連(各十兩) 當(dāng)歸 蜀椒(各四兩) 細(xì)辛 附子 桂心 人參 黃柏(各六兩,一方用麥 )
上十味為末,以苦酒浸烏梅一宿,去核,蒸五升米下,別搗如泥,攪令相得,納蜜和搗 二千杵,丸如梧子,食前服十丸,日三服,稍增至二十丸。
治痢下久不瘥神驗(yàn)方。
黃連(八分) 龍骨 赤石脂 濃樸 烏梅肉(各二分) 阿膠(三分) 甘草(一分) 上治,下篩,漿水服二方寸匕,日二,小兒一錢匕。
治下痢腸滑飲食及服藥俱完出者方 豬肝(一斤,熬令干) 黃連 烏梅肉 阿膠(各二兩) 胡粉(七棋子大)
上五味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日三,亦可散服方寸匕。
治久痢不瘥者方。
羊脂(一棋子) 白蠟(二棋子) 黃連(一升),米醋(七合,煎取稠) 蜜(七合 煎取五合) 烏梅肉(二兩) 亂發(fā)(灰汁洗去垢膩燒末,一升)
上七味納銅器中,湯上煎之,攪可丸如梧子,飲服三十丸,日三。
又方 羊脂 阿膠 蠟(各二兩) 黍米(二升)
上四味合煮作粥,一服,食后即瘥。
治大下后腹中空竭、胸中虛滿、不下食方∶芍藥 半夏 甘草(各一兩) 濃樸 當(dāng)歸 桂心(各三兩) 生姜(五兩)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二三劑最佳。
治下痢心胸滿不快,腹中雷鳴或嘔吐方∶
黃連(五兩) 橘皮 甘草(各二兩) 龍骨 生姜 半夏(各三兩) 人參(一兩) 大棗 (十五枚)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水一大沸,乃納藥,煮取三升,分四服,妊婦服亦良。
治心胸下伏水方。
半夏(一升) 生姜(五兩) 茯苓 甘草 龍骨(各二兩) 附子(一兩) 人參 黃連(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猝大下痢熱唇干口燥嘔逆引飲方。
人參 甘草 黃芩 栝蔞根 橘皮(各一兩) 黃連(二兩) 半夏(三兩) 干姜(一兩半)
上八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胡洽云治老小利)。
治下后煩氣暴上方。
生蘇(一把,冬用蘇子三兩) 香豉(五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頓服之。
治夏月暴冷忽壯熱泄痢,引飲熱湯,驟變通身浮腫,成冷下結(jié),脈沉細(xì)小數(shù)方。
澤漆(一兩半) 吳茱萸 茯苓 白術(shù) 當(dāng)歸 犀角 桔梗 青木香 海藻 芍藥 大黃 (各
上十一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下后,消息五六日許,可與女曲散。
治利后虛腫水腫者,服此藥小便利得止,腫亦消。
女曲(一升) 干姜 細(xì)辛 椒目 附子 桂心(各一兩)
上六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不知加至二三匕,日三,產(chǎn)后虛滿者大良。
治猝暴冷下下部疼悶方∶ 燒磚令熱,大醋沃之,三重布覆,坐上即瘥。
(論二首 方十首) 論曰∶凡疳濕之病,皆由暑月多食肥濃油膩,取冷眠睡之所得也。禮云∶君子盛暑之月,薄滋味、無食肥濃煮餅,此時不利人也。養(yǎng)生者宜深戒之,不爾,多患疳濕耳。
凡所患處,或著口斷咽喉,下部疳與月蝕,并不痛,令人不覺。其治以五月五日蝦蟆、角蒿、救月木、寒食泔淀,但得一事單用之,燒作灰,和臘月豬脂敷之,隨手便瘥,極須慎 口味。凡疳慎鹽醬醋酥油棗等一切皆忌,惟白飯、豉、苜蓿、苦苣、蕪青不在禁限。
凡吹藥入下部,沒中指許深即止。
治疳濕下黑,醫(yī)不能治垂死者方∶
髑髏灰 熏黃 朱砂 青黛 石鹽 礬石 丁香 麝香 莨菪子 梔子 鐵衣 破故靴底灰 干姜 細(xì)辛 干蝦蟆 菖蒲 葶藶 芥子 土瓜根 蜀椒(各等分)
上二十味治,下篩,以竹筒吹杏仁大、著大孔中,所有患疳瘡上悉敷之,其丁香、麝香 別搗,著藥中合之。
一方有寒食泔淀,救月木、楸葉為二十三味,若病大者,用灌方如下∶
麝香 丁香 甘草 犀角(各三分)
上四味治,下篩,和以鹽,蜀椒各三合,豉二合,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納四味散 合,分作二份,灌大孔,旦一灌,酉一灌之,凡久下一月不瘥。成疳候大孔必寬者,以此主之。
治疳濕久下痢赤白百療不瘥者方∶
兔頭骨 蛇頭 菥 子 故緋(并作灰) 貍骨 蜣螂 百草(五月五日收者) 倒掛 草青黛 晚蠶蛾 青礬 丁香 蝎蟲屎 床中桄木 麝香 苦參 黃柏 干姜 角蒿 朱砂印成鹽 救月木
上二十九味治,下篩,以筒子納下部吹著。日一二度。
治疳濕不能食身重心熱腳冷百節(jié)疼痛方∶
黃芩 芍藥 苦參 甘草 當(dāng)歸 蜀椒 甘松(一作甘淀) 青黛 熏黃 豉(各二兩) 東引桃根 蔥白(各一握) 鹽(一合) 麝香(半兩) 豬膽(二枚)
上十五味 咀,以水一斗八升煮取四升,分為二份,一度灌一份,候湯溫如人體,然 后著麝香,豬膽即灌,灌了作蔥豉粥食之,后日更將一份如前灌之,七日忌生冷毒物等,但 是油膩醬乳醋忌三十日大佳。
治疳蝕人諸處,但是赤血痢久不瘥,立著即瘥秘方∶
干蝦。ㄎ逶挛迦帐照咭幻 作灰末) 人屎灰(一作發(fā)灰) 金銀土堝(各五兩) 麝 香(一分)
上五味治,下篩,敷瘡上即瘥。三七日忌如前,痢者吹下部。
治疳痢不止方∶
苦參 甘草 熏黃(各二兩) 豉(一升半) 蔥白(五莖) 蜀椒(三十粒)
上六味,以苦參等三物各搗下篩,以水五升煮蔥白、椒、豉取三升,以三指撮苦參末等 各一撮納汁中,候冷暖如人體,先飲少許豉汁,食一口飯,乃側(cè)臥徐徐灌之訖,多時臥不出 為佳。大急,乃出之于凈地,當(dāng)有疳濕蟲如白馬尾狀,頭黑是其效也。其重者,肛大難瘥。
當(dāng)取桃枝綿裹頭,以前件汁,適寒溫烙之,須近脊一上三十度烙之乃瘥神驗(yàn)。
又方 崔氏曰∶晉代之地多五疳,蝕人五臟,通見脊骨下膿血,手足煩疼。四肢無力,夜臥煩躁不安,面失血色,肩胛疼,面與手足皆有浮氣或下血,乃死治之之方。
雄黃 青葙(各二兩) 苦參(三兩) 礬石 雌黃 鐵衣 藜蘆(各一兩) 麝香(二分,另
上八味治,下篩,以竹管納大孔中酸棗許,吹納下部中,日一,不過三度,小兒以大豆 許,此方極救死。
又方 大麻子 胡麻(各一升半)
上二味并熬,令黃瓦瓶,泥表上,濃一寸,待泥干,納大麻等令滿,以四五枚葦管插 口中,密泥之,掘地作灶,倒立灶口,底著瓦器承之,密填灶孔中,地平聚炭瓶四面,著墼 壘之,日沒放火燒至明旦開取,適寒溫灌疳濕者下部中一合,尋覺咽中有藥氣為佳,亦不得過多,多則傷人,隔日一灌,重者再三灌之,從旦灌至日夕,極覺體中乏力,勿怪也。非但
治疳濕,凡百異同瘡疥癬并洗涂之。
論曰∶凡日月蝕時,忌食飲,腹中生 蟲,及房室生子不具足,必患月蝕瘡,亦不得與兒
治月蝕惡瘡息肉方∶
硫黃 茹 斑蝥(各等分)
上三味治,下篩,敷瘡上,干者以豬脂和敷之,日三夜一。
又方 地榆根 薔薇根 吳茱萸根(各三兩)
上三味治,下篩,以鹽湯洗瘡敷之,日三。
凡下血者是蠱也,以此治之(方見后二十六卷蠱毒門)。
(方三十六首)
治小兒夏月積冷,洗浴過度,及乳母亦將冷洗浴,以冷乳飲,兒兒壯熱忽值豪雨涼加 之兒,下如水,胃虛弱,則面青肉冷、目陷、干嘔,宜先與此調(diào)其胃氣下即止方。
干姜 濃樸(各一分) 當(dāng)歸 桂心 甘草(各三分)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桔梗(各二分)
上九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六十日至百日兒一服二合半,余皆隨兒大小。
治小兒暴冷,水谷下或乳冷下青結(jié)不消,或冷實(shí)吐下,干嘔煩悶,及冷滯赤白下者,若已服諸利湯去實(shí),胃中虛冷,下如水,干嘔、目陷、煩擾不宜利者,可除大黃。若中乳,乳母洗浴水氣未消,飲兒遂為霍亂,宜利者便用大黃,不須利宜溫者除之方。
大黃(六分) 桂心 濃樸 甘草 干姜(各一分)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當(dāng)歸(各二分) 桔梗(三分)
上十味,以水二升半煮取八合,凡兒三十日至六十日一服二合,七十日至百日一服二合 半,二百日者服三合。
治小兒夏月傷暴寒,寒折大熱,熱入胃,下赤白滯如魚腦,壯熱頭痛身熱手足煩,此太陽之氣外傷寒,使熱氣入胃,服此方良。誤以利藥下之,或以溫脾湯下之,則熱痢。以利 藥下之,便數(shù)去赤汁如爛肉者;或下之不瘥,復(fù)以澀熱之藥斷之,下既不止,倍增壯熱者服之即效。或是溫病熱盛,復(fù)遇暴寒折之,熱入腹中,下血如魚腦者,服之良方。
黃柏 黃連 黃芩 升麻 當(dāng)歸 白頭翁(一作白蘞) 牡蠣 石榴皮 寄生 甘草(各二分) 犀角 艾葉(各一分)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百日兒至二百一日,一服三合。
斷冷滯下,赤白青色如魚腦,脫肛出,積日腹痛,經(jīng)時不斷者方。
赤石脂(五分) 吳茱萸(三分) 干姜 附子 當(dāng)歸 濃樸 白術(shù) 木蘭皮 白頭翁 黃連 黃柏 石榴皮(各一分)
上十二味為末,蜜丸,如大豆,二歲以上服五丸,三歲以上服十丸,十歲以上服二十丸。暴下者服少許便瘥;積下者,盡一劑,更合。
治少小熱痢不止方。
梔子(七枚) 黃柏(三分) 黃連(五分) 礬石(四分) 大棗(四枚,炙令黑)
上五味為末,蜜丸,如小豆大,服五丸,日三夜二服,不知稍加至十丸。
治少小泄清痢方。
藜蘆(二分) 黃連(二分) 附子(一分)
上三味為末,蜜丸,如麻子,以粥飲服,二丸立驗(yàn)。
治少小泄注方。
粱米 黍米 稻米(各三升) 蠟(如彈子大)
上四味,以水五升東向灶煮粱米三沸,去滓。復(fù)以汁煮稻米三沸,去滓。復(fù)以汁煮黍米 三沸,去滓。以蠟納汁中和之,蠟消取飲之,數(shù)試有驗(yàn)。
治少小壯熱渴引飲下痢方。
龍骨 甘草 大黃 赤石脂 栝蔞根 石膏 寒水石 桂心(各二兩)
上八味治,下篩,以酒、水各五合,煮散二合二沸,去滓,量兒大小服之。
治少小下痢苦熱不食傷飽不乳方。
大黃 麥門冬 甘草(各一兩)
上三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二三歲兒分三四服。
治小兒積下不止因發(fā)癇方。
生金(三銖,一方用六銖,無生金熟金亦得) 牛黃(三銖) 麻黃(三分) 黃連 干姜 人參 甘草(各一分) 細(xì)辛(半分)
上八味 咀,以水一升六合煮取八合,去滓,臨服研牛黃以煮湯中,嫌兒熱者用生姜 代干姜。今世乏生金,但用成器金亦善,二三兩皆得用之。
治小兒夏月暴寒,寒入胃則暴下如水,四肢被寒所折則壯熱,經(jīng)日不除,經(jīng)月許變,通身虛,滿腹痛,其脈微細(xì),服此湯一劑得效后漸安方。
澤漆 青木香 海藻(各二分) 吳茱萸 茯苓 白術(shù) 桔梗 芍藥 當(dāng)歸(各五分) 大黃(
上十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二百日至一歲兒,一服二合半,一歲以上至二歲 一服四合
治少小久痢淋瀝,水谷不調(diào),形羸不堪大湯藥者宜此方。
枳實(shí)二兩,治下篩,三歲以上服方寸匕。若兒小,以意斟酌,日三服。
治少小洞注下痢方∶
蒺藜子二升,搗汁,溫服,以瘥為度。
又方 取木瓜汁飲之。
又方 酸石榴燒灰為末,服半錢匕,日三。
又方 搗榴汁服之。
又方 炒倉米為末飲服。
又方 狗頭骨燒灰,水和服之。
又方 炒豉令焦,水淋汁服之、神驗(yàn)。冷則酒淋服。
又方 五月五日百草末吹下部。
治小兒赤白滯下方∶
薤白(一把) 豉(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又方 柏葉 麻子末(各一升)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三沸,百日兒每服三合。
又方 牛角 灰,水和服三方寸匕,佳。
又方 燒蜂房灰水和服。
又方 亂發(fā)灰 鹿角灰
上二味等分,三歲兒以水和服三錢匕,日三。
治小兒赤白痢方∶
白 荷根汁 生地黃汁(各五合
上二味微火煎一沸,服之。
又方 五月五日蝦蟆灰飲服半錢匕。
治小兒熱痢方∶
煮木瓜葉飲之。
治小兒冷痢方∶
蓼菜搗汁,量兒大小與之。(一方作芥菜。
又方 搗蒜敷兩足下。
治小兒暴痢方∶
小鲗魚一頭燒灰服之,亦治大人。
又方 燒鯉魚骨末服之。(一方作龍骨。
又方 赤小豆末酒和涂足下,日三度。油和亦得。
治小兒蠱毒痢方∶
藍(lán)青汁一升二合,分為四服。
治小兒渴痢方∶搗冬瓜汁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