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曰:人有四經(jīng),十二從,何謂?
岐伯對曰:四經(jīng)應(yīng)四時;十二從應(yīng)十二月;十二月應(yīng)十二脈。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
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所謂陰者,真臟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
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
別于陽者,知病處也,別于陰者,知生死之期。
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
別于陽者,知病忌時,別于陰者,知死生之期。
謹(jǐn)熟陰陽,無與眾謀。
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數(shù)者為陽。
凡持真脈之藏脈者,肝主懸絕急,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
曰:二陽之病發(fā)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fēng)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
曰:三陽為病發(fā)寒熱,下為癰腫,及為痿厥,腨(疒肙);其傳為索澤,其傳為(疒頹)疝。
曰:一陽發(fā)病,少氣,善咳,善泄;其傳為心掣,其傳為隔。
二陽一陰發(fā)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fēng)厥。
二陰一陽發(fā)病,善脹、心滿善氣。
三陰三陽發(fā)病,為偏枯萎易,四肢不舉。
鼓一陽曰鉤,鼓一陰曰毛,鼓陽勝急曰弦,鼓陽至而絕曰石,陰陽相過曰溜。
陰爭于內(nèi),陽擾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嗚。
陰之所生,和本曰和。
是故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
淖則剛?cè)岵缓停?jīng)氣乃絕。
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死。
所謂生陽死陰者,肝之心謂之生陽,心之肺謂之死陰,肺之腎謂之重陰,腎之脾謂之辟陰,死不治。
結(jié)陽者,腫四支。
結(jié)陰者,便血一升,再結(jié)二升,三結(jié)三升。
陰陽結(jié)斜,多陰少陽曰石水www.med126.com,少腹腫。
二陽結(jié),謂之消。
三陽結(jié),謂之隔。
三陰結(jié),謂之水。
一陰一陽結(jié),謂之喉痹。
陰搏陽別,謂之有子。
www.med126.com陰陽虛,腸澼死。
陽加于陰,謂之汗。
陰虛陽搏,謂之崩。
三陰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陰俱搏,十三日夕時死;一陰俱搏,十日死;三陽搏且鼓,三日死;三陰三陽俱搏,心腹?jié)M,發(fā)盡不得隱曲,五日死;二陽俱搏,其病溫,死不治,不過十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