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侶山堂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三消
    

醫(yī)學傳燈:三消

內經曰.二陽結謂之消.東垣曰.二陽者.陽明也.手陽明大腸主津液.若熱則目黃口渴.乃津液不足也.足陽明胃主血.若熱則消谷善饑.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結謂熱結也.雖有三消之分.其原皆本于胃土者.萬物所歸.無所不有.凡煎炒炙爆.過飲醇酒.助其胃火.耗竭津液…

內經曰.二陽結謂之消.東垣曰.二陽者.陽明也.手陽明大腸主津液.若熱則目黃口渴.乃津液不足也.足陽明胃主血.若熱則消谷善饑.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結謂熱結也.雖有三消之分.其原皆本于胃土者.萬物所歸.無所不有.凡煎炒炙爆.過飲醇酒.助其胃火.耗竭津液.傳于氣分.則為上消.傳于血分.則為下消.若房事撙節(jié).陰氣未損者.燥熱只在胃經.但見消谷善饑而已.上消其病在肺.舌上赤裂.大渴引飲.此因胃火先傳于肺.心復繼之.經云.心移熱于肺.傳為膈消.舉其最重者而言.其實先由胃火而起也.中消其病在胃.善食而饑.自汗時出.大便堅硬.小便頻數.亦有口干飲水者.較之上消下消為少耳.今醫(yī)治此.俱有甘露飲子.非不有理.但滋陰養(yǎng)血.落后一層.而清熱生津.尤為急著.柴胡芍藥湯.良不易也.仲景治傷寒論云.口渴者.風發(fā)也.以飲食消息止之.見得口中作渴.不但胃火所使.而肝膽風熱亦復乘之.徒求藥石.不能速愈.須以飲食之中.甘蔗梨汁.頻頻食之.庶可免死.此亦治消渴之妙法也.(此言歷練有準非虛偽浮夸之談)下消其病在腎.耳葉焦枯.小便如膏.其中伏有至理.人所不知.蓋小便如膏.似屬腎quanxiangyun.cn/jianyan/虛.涼藥治之無益.不知腎消一癥.不但胃熱下流.而心之陽火.亦因下趨于腎.宜用當歸六黃湯.或六味地黃湯.加犀角以治心火.其消乃愈.向使見其遺精.不敢用涼.豈不誤乎.總錄云.未傳能食者必發(fā)腦疽背瘡.為其邪火太盛也.不能食者.必傳quanxiangyun.cn/Article/中滿臌脹.以其治之太過.上熱未除.中寒復生也.岐伯曰.脈實病久可治.脈弦小病久不可治.蓋洪數之脈.邪火有余.津液猶未枯竭.若脈細無力者.津液既絕.胃氣亦亡.故不可治.不得已而藥之.宜于柴芍湯中.加入人參.甚則八味地黃丸.或可起死.

柴胡芍藥湯

柴胡 黃芩 花粉 甘草 白芍 麥冬 知母 黃連

上消中消.氣分病也.不可驟用血藥.惟此方最合.每日再用蛤蜊煎湯飲之.大有奇效.中消大便不利.本方去黃連.加大黃以微利之(按闡發(fā)三消之蘊明若燃犀)

甘露飲

天冬 麥冬 生地 熟地 茵陳 枇杷葉 黃芩 苡仁 石斛 甘草 山梔

一方無茵陳山梔.用枳殼

當歸六黃湯

當歸 黃 黃芩 黃連 黃柏 生地 熟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