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第一節(jié) 四大生命體征
    

現(xiàn)代院外急救手冊:第一節(jié) 四大生命體征

生命四大體征包括呼吸、體溫、脈搏、血壓,醫(yī)學辦稱為四大體征。它們是維持機體正常活動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論哪項異常也會導致嚴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時某些疾病也可導致這四大體征的變化或惡化。因此,如何判斷它們的正常和異常,已成為每個人的必備知識和技術。同時在…

生命四大體征包括呼吸、體溫、脈搏、血壓,醫(yī)學辦稱為四大體征。它們是維持機體正常活動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論哪項異常也會導致嚴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時某些疾病也可導致這四大體征的變化或惡化。因此,如何判斷它們的正常和異常,已成為每個人的必備知識和技術。同時在某些情況下,它們的逐漸正常也代表3著疾病的好轉,表示由危轉安。如心跳驟停時,出現(xiàn)意識喪失、無血壓等癥狀,表示由安轉危,經搶救后,逐漸恢復正常,總之,院外急救人員對生命四大體征認真觀察,做出正確判斷,有利于發(fā)現(xiàn)疾病的安危和采取針對性的搶救措施。大量實驗研究和臨床證實,心跳由各種傷病因素驟停后,呼吸也即終止,腦組織發(fā)生不可逆轉的損害。心跳停止3秒鐘即發(fā)生頭暈;10~20秒鐘即發(fā)生錯厥,血壓下降;40秒鐘出現(xiàn)抽搐,摸不到脈搏;呼吸驟停60秒鐘后,大小便失禁,體溫下降,甚者生命終止等?梢姾粑、脈搏、體溫、血壓這四大生命體征,在正常情況下,互相協(xié)調,互相配合,互為作用,來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維持生命;而在人體異常情況下,它們也會互相影響,互相抵毀,繼之發(fā)生危險癥候群,甚者危及生命。所以說,呼吸、體溫、脈搏、血壓是生命的支柱,是生命的基礎。現(xiàn)將四大生命體片簡述如下:

一、體溫

人正常體溫是比較衡定的,但因種種因素它會有變化,但變化有一定規(guī)律。

(一)體溫正常值及測量方法

1.口測法:先用75%酒精消毒體溫表,放在舌下,緊閉口唇,放置5分鐘后拿出來讀數(shù),正常值為36.3~37.2℃。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病人和嬰幼兒。囑病人不能用牙咬體溫計,只能上下唇啜緊,不能講話,防止咬斷體溫計和脫出。

2.腋測法:此法不易發(fā)生交叉感染,是測量體溫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窩汗液,將體溫表的水銀端放于腑窩頂部,用上臂半體溫表夾緊,囑病人不能亂動,10分鐘后讀數(shù),正常值為36~37℃。

3.肛測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兒。病人仰臥位,將肛表頭部用油類潤滑后,慢慢插入肛門,深達肛表的1/2為止,放置3分鐘后讀數(shù),正常值為36.5~37.7℃。

正常人的體溫在24小時內略有波動,一般情況下不超過1℃。生理情況下,早晨略低,下午或運動和進食后稍高。老年人體溫略低,婦女在經期前或妊娠時略高。

(二)體溫的異常

1.體溫升高:37.4~38℃為低熱,38~39℃為中度發(fā)熱,39~41℃為高熱,41℃以上為超高熱。體溫升高多見于肺結核、細菌性痢疾、支氣管肺炎、腦炎、瘧疾、甲狀腺機能亢進、中暑、流感以及外傷感染等。

2.體溫低于正常:見于休克、大出血、慢性消耗性疾病、年老體弱、甲狀腺機能低下、重度營養(yǎng)不良、在低溫環(huán)境中暴露過久等。

二、脈搏

心臟舒縮時,動脈管壁有節(jié)奏地、周期性地起伏叫脈搏。檢查脈搏通常用兩側橈動脈。正常脈搏次數(shù)與心跳次數(shù)相一致,節(jié)律均勻,間隔相等。白天由于進行各種活動,血液循環(huán)加快,因此脈搏快些,夜間活動少,脈搏慢些。嬰幼兒130~150次/分,兒童110~120次/分,正常成人60~100次/分,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分,新生兒可快至120~140次/分。

(一)常見的異常脈搏

1.脈搏增快(≥100次/分):生理情況有情緒激動、緊張、劇烈體力活動(如跑步、爬山、爬樓梯、扛重物等)、氣候炎熱、飯后、酒后等。病理情況有發(fā)熱、貧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甲狀腺機能亢進等。

2.脈搏減慢(≤60次/分0:顱內壓增高、阻塞性黃疸、甲狀腺機能減退等。

3.脈搏消失(即不能觸到脈搏):多見于重度休克、多發(fā)性大動脈炎、閉塞性脈管炎、重度昏迷病人等。

(二)脈搏的計數(shù)法

1.直接測法:最常選用橈動脈搏動處。先讓病人安靜休息5~10分鐘,手平放在適當位置,坐臥均可。檢查者將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并齊按在病人手腕段的橈動脈處,壓力大小以能感到清楚的動脈搏動為宜,數(shù)半分鐘的脈搏數(shù),再乘以2即得1分鐘脈搏次數(shù)。在橈動脈不便測脈搏時也可采用以下動脈:

頸動quanxiangyun.cn/yishi/脈—位于氣管與胸鎖乳突肌之間。

肱動脈—位于臂內側肱二頭肌內側溝處。

股動脈—大腿上端,腹股溝中點稍下方的一個強大的搏動點。

2.間接測法:用脈搏描記儀和血壓脈搏監(jiān)護儀等測量。具體使用方法看儀器說明書。

三、呼吸

呼吸是呼吸道和肺的活動。人體通過呼吸,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生命活動之一,一刻也不能停止,也是人體內外環(huán)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必要過程。正常人的呼吸節(jié)律均勻,深淺適宜。

(一)呼吸正常值平靜呼吸時,成人16~20次/分,兒童30~40次/分,兒童的呼吸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逐漸到成人的水平。呼吸次數(shù)與脈搏次數(shù)的比例為1∶4。

(二)呼吸計數(shù)法呼吸的計數(shù)可觀察病人胸腹部的起伏次數(shù),一吸一呼為一次呼吸;或用棉絮放在鼻孔處觀察吹動的次數(shù),數(shù)1分鐘的棉絮擺動次數(shù)是多少次即每分鐘呼吸的次數(shù)。

(三)兩種呼吸方式人正常呼吸有兩種方式,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以胸廓起伏運動為主的呼吸為胸式呼吸,多見于正常女性和年輕人,也可見于腹膜炎患者和一些急腹癥患者;以腹部運動為主的呼吸為腹式呼吸,多見于正常男性和兒童,也可見于胸膜炎患者。

(四)呼吸頻率的改變

1.呼吸增快(>24次/分):正常人見于情緒激動、運動、進食、氣溫增高。異常者見于高熱、肺炎、哮喘、心力衰竭、貧血等。

2.呼吸減慢(<10次/分):見于顱內壓增高,顱內腫瘤,麻醉劑、鎮(zhèn)靜劑使用過量,胸膜炎等。

(五)呼吸深度的改變

深而大的呼吸為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癥時的酸中毒;呼吸淺見于藥物使用過量、肺氣腫、電解質紊亂等。

(六)呼吸節(jié)律的改變

1.潮式呼吸:見于重癥腦缺氧、缺血,嚴重心臟病,尿毒癥晚期等病人。

2.點頭樣呼吸:見于瀕死狀態(tài)。

3.間停呼吸:見于腦炎、腦膜炎、顱內壓增高、干性胸膜炎、胸膜惡性腫瘤、肋骨骨折、劇烈疼痛時。

4.嘆氣樣呼吸:見于神經官能癥、精神緊張謹憂郁癥的病人。

四、血壓

(一)血壓的產生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并作用于血管壁的壓力稱為血壓,一般指動脈血壓而言。心室收縮時,動脈內最碻的壓力稱為收縮壓;心室舒張時,動脈內最低的壓力稱為舒張壓。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為脈壓。

(二)血壓的正常值正常成人收縮壓為12~18.7kPa(90~140mmH),舒張壓8~12kPa(60~90mmHg)。新生兒收縮壓為6.7~8.0kPa(50~60mmHg),舒張壓4~5.3kPa(30~40mmHg。在40歲以后,收縮壓可隨年齡增長而升高。39歲以下收縮壓<18.7kPa(140mmHg),40~49歲<20kPa(150mmHg),50~59歲<21kPa(160mmHg),60歲以上<22.6kPa(170mmHg)。

(三)血壓測量法一般選用上臂肱動脈為測量處,病人取坐位,暴露并伸直肘部,手掌心向上,打開血壓計,平放,使病人心臟的位置與被測量的動脈和血壓計上的水銀柱的零點在同一水平線上。放盡袖帶內的氣體,將袖帶縛于上臂鐵過緊或過松,并塞好袖帶末端,戴上聽診器,在肘窩內摸到動脈搏動后,將聽診器的頭放在該處,并用手按住稍加壓力。打開水銀槽開關,手握所球,關閉氣門后打氣,一般使水銀柱升到21~24kPa(160~180mmHg)即可。然后微開氣門,慢慢放出袖帶中氣體,當聽到第一個微弱聲音時,水銀柱上的刻度就是收縮壓。繼續(xù)放氣,當聲音突然變弱或或水銀柱上的刻度為舒張壓。如未聽清,將袖帶內氣體放完,使水銀柱降至零位,稍停片刻,再重新測量。

quanxiangyun.cn/wszg/

(四)血壓異常

1.高血壓:是指收縮壓和舒張壓均增高而言的。成人的收縮壓≥21kpa(160mmHg)和舒張壓≥12.6kPa(95mmHg),稱高血壓。如出現(xiàn)高血壓,但其他臟器無癥狀,屬原發(fā)性高血壓病;如由腎血管疾病、腎炎、腎上腺皮質腫瘤、顱內壓增高、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高脂血癥、高鈉血癥、飲酒、吸煙等引起的高血壓,屬繼發(fā)性高血壓病。

2.臨界性高血壓:是指收縮壓18.6~21kPa(140~160mmHg)舒張壓12~12.6kPa(90~95mmHg)而言的。

3.低血壓:是指收縮壓≤18.6kPa(90mmHg),舒張?zhí)?kPa(60mmHg),多見于休克、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嚴重脫水、心力衰竭、低鈉血癥等。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