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耳證
    

景岳全書:耳證

經(jīng)義《陰陽應(yīng)象大論》曰∶北方生寒,在臟為腎,在竅為耳。《五閱五使篇》曰∶耳者,腎之官也。《金匱真言論》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開竅于耳。《生氣通天論》曰∶故圣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nèi)閉九竅,外壅肌肉,衛(wèi)氣解散。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

經(jīng)義

《陰陽應(yīng)象大論》曰∶北方生寒,在臟為腎,在竅為耳。

《五閱五使篇》曰∶耳者,腎之官也。

《金匱真言論》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開竅于耳。

《生氣通天論》曰∶故圣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nèi)閉九竅,外壅肌肉,衛(wèi)氣解散。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

《玉機真藏論》曰∶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脈度篇》曰∶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口問篇》∶黃帝曰∶人之耳中鳴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補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也。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

《決氣篇》曰∶精脫者耳聾,液脫者耳數(shù)鳴。

《海論》曰∶髓海不足,則腦轉(zhuǎn)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師傳篇》曰∶腎者主為外,使之遠聽,視耳好惡,以知其性。

《癲狂篇》曰∶狂,目妄見,耳妄聞,善呼者,少氣之所生也。

《臟氣法時論》曰∶肝病者,虛則目KT KT 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jīng),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肺病者,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干,取其經(jīng),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nèi)血者。

《通評虛實論》曰∶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內(nèi)氣暴薄也。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五臟生成篇》曰∶ 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

《經(jīng)脈篇》曰∶小腸手太陽也,是主液所生病,耳聾目黃頰腫。手陽明實則齲聾。三焦手少陽也,是動則病耳聾,渾渾 ,嗌腫喉痹。

《脈解篇》曰∶太陽所謂耳鳴者,陽氣萬物盛上而躍,故耳鳴也。所謂浮為聾者,皆在氣也。

《熱論篇》曰∶傷寒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luò)于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兩感者,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本藏篇》曰∶黑色小理者腎小,粗理者腎大。高耳者腎高,耳后陷者腎下。耳堅者腎堅,耳薄不堅者腎脆。耳好前居牙車者腎端正,耳偏高者腎偏傾也。

《氣交變大論》曰∶歲火太過,耳聾中熱。歲金太過,目赤痛,耳無所聞。

《至真要大論》曰∶歲太陰在泉,民病耳聾,渾渾 ,嗌腫喉痹。少陰司天,客勝則耳聾目冥。厥陰司天,客勝則耳鳴掉眩。少陽司天,客勝則嗌腫耳聾。

《六www.med126.com元正紀大論》曰∶少陽所至,為喉痹耳鳴。木郁之發(fā),為耳鳴眩轉(zhuǎn),目不識人。

《診要經(jīng)終論》曰∶少陽終者,耳聾百節(jié)皆縱,目HT 絕系,絕系一日半死。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十二經(jīng)脈,三百六十五絡(luò),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其別氣走于耳而為聽。

《衛(wèi)氣篇》曰∶足少陽之標在窗籠之前,窗籠者,耳也。

《寒熱病篇》曰∶暴聾氣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雜病篇》曰∶聾而不痛者,取足少陽;聾而痛者,取手陽明。

《繆刺論》曰∶邪客于手陽明之絡(luò),令人耳聾,時不聞音,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 ,立聞;不已,刺中指爪甲上與肉交者,立聞。其不時聞?wù)撸豢纱桃。耳中生風者,亦刺之如此數(shù),左刺右,右刺左。耳聾刺手陽明,不已,刺其通脈出耳前者。邪客于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luò),此五絡(luò)者皆會于耳中,上絡(luò)左角。五絡(luò)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內(nèi)側(cè)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后刺足心,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 ,后刺手大指內(nèi)側(cè),去端如韭葉,后刺手心主,少陰銳骨之端各一 ,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兩耳, 其左角之發(fā)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

《厥病篇》曰∶耳聾無聞,取耳中。(聽宮也,手太陽穴。)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膿,若有干盯聹,耳無聞也。耳聾,取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耳鳴,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后取足。

《刺熱篇》曰∶熱病先身重骨痛,耳聾好瞑,刺足少陰,病甚為五十九刺。

《熱病篇》曰∶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干,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治。

《論疾診尺篇》曰∶嬰兒病,耳間青脈起者,掣痛。

論證(共三條)

耳聾證,諸家所論雖悉,然以余之見,大都其證有五∶曰火閉,曰氣閉,曰邪閉,曰竅閉,曰虛閉。凡火閉者,因諸經(jīng)之火壅塞清道,其證必哄哄 ,或脹或悶或煩或熱,或兼頭面紅赤者是也。此證治宜清火,火清而閉自開也。氣閉者,多因肝膽氣逆,其證非虛非火,或因恚怒,或因憂郁,氣有所結(jié)而然。治宜順氣,氣順心舒而閉自開也。邪閉者,因風寒外感,亂其營衛(wèi)而然,解其邪而閉自開也。竅閉者,必因損傷,或挖傷者,或雷炮之震傷者,或患 耳潰膿不止,而壞其竅者,是宜用開通之法,以治之也。虛閉者,或以年衰,或以病后,或以勞倦過度,因致精脫腎虧,漸至聾閉,是非大培根本必不可也。凡此數(shù)者,有從外不能達者,其病在經(jīng),有從內(nèi)不能通者,其病在臟,當各隨其宜而治之,自無不愈者。然暴聾者多易治,久聾者最難為力也。

耳聾證,總因氣閉不通耳。蓋凡火邪、風邪,皆令氣壅,壅則閉也。怒則氣逆,逆則閉也。竅傷則氣窒,窒則閉也。虛則氣不充,不充則閉也。凡邪盛氣逆而閉者,實閉也;氣有不及而閉者,虛閉也,然實閉者少而虛閉者多。且凡屬實邪,固令耳竅不通,使果正氣強盛,斷不至此,惟經(jīng)氣不足,然后邪氣得以奪之,此正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謂也。

故即系實邪而病至聾閉者,亦無不有挾虛之象,所以凡治此證,不宜峻攻,如古法之用通圣散、神芎丸、涼膈散、木香檳榔丸之屬,皆不可輕用,蓋恐攻之未必能愈耳,而反傷脾胃,則他變踵至矣。至若治此之法,凡火壅于上者,自宜清降,兼陰虛者,亦宜補陰,此陽證之治也。若無火邪,止由氣閉,則或補或開,必兼辛溫之劑方可通行,此陰證之治也。然此二者,皆當以漸調(diào)理,但無欲速,庶乎盡善。

耳鳴當辯虛實。凡暴鳴而聲大者多實,漸鳴而聲細者多虛,少壯熱盛者多實,中衰無火者多虛;飲酒味濃,素多痰火者多實,質(zhì)清脈細,素多勞倦者多虛。且耳為腎竅,乃宗脈之所聚,若精氣調(diào)和,腎氣充足,則耳目聰明,若勞傷血氣,精脫腎憊,必至聾。故人于中年之后,每多耳鳴,如風雨,如蟬鳴,如潮聲者,是皆陰衰腎虧而然。經(jīng)曰∶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半,即衰之謂也。又以《易》義參之,其象尤切!兑住吩弧每矠槎

蓋坎之陽居中,耳之聰在內(nèi),此其所以相應(yīng)也。今老人之耳,多見聰不內(nèi)居,而聲聞于外,此正腎元不固,陽氣漸渙之征耳,欲求來復(fù),其勢誠難,但得稍緩,即已幸矣,其惟調(diào)養(yǎng)得宜,而日培根本乎。

論治(共五條)

一、火盛而耳鳴耳閉者,當察火之微甚,及體質(zhì)之強弱而清之降之;鹬跽撸顺樾斤、大厘清飲、當歸龍薈丸之類主之;鹬⒄撸酸阈斤嬛髦。兼陰虛者,宜加減一陰煎、清化飲之類主之。兼痰者,宜清膈飲主之。

氣逆而閉者,宜六安煎加香附丹皮、濃樸、枳殼之類主之。氣逆兼火者,宜加山梔龍膽草、天花粉之類主之。氣逆兼風寒者,加川芎細辛、蘇葉菖蒲、蔓荊子柴胡之類主之。

傷寒外感,發(fā)熱頭痛不解而聾者,當于傷寒門察證治之,邪解而耳自愈也。但傷寒耳聾,雖屬少陽之證,然必因虛,所以有之,故仲景亦以為陽氣虛也。是以凡遇此證,必當專顧元氣,有邪者兼以散邪。且可因耳之輕重以察病之進退,若因治而聾漸輕者,其病將愈,聾漸甚者,病必日甚也;其有聾閉至極而絲毫無聞?wù)撸似淠I氣已絕,最是大兇之兆。

虛閉證,凡十二經(jīng)脈皆有所主,而又惟肝腎為最,若老年衰弱,及素稟陰虛之人,皆宜以大補元煎,或左歸、右歸丸蓯蓉丸,或十全大補湯之類主之。若憂愁思慮太過而聾者,宜平補鎮(zhèn)心丹、辰砂妙香散之類主之。若陽虛于上者,宜補中益氣湯歸脾湯之類主之。凡諸補劑中,或以川芎、石菖蒲遠志、細辛、升麻、柴胡之類,皆可隨宜加用,但因虛而閉或已久者,終不易愈耳。

竅閉證,非因氣血之咎而病在竅也,當用法以通之!锻馀_秘要》治聾法∶用芥菜子搗碎,以人乳調(diào)和,綿裹塞耳,數(shù)易之即聞!肚Ы鸱健分味@久不效,用大蒜一瓣,中剜一孔,以巴豆一粒去皮膜,慢火炮極熟,入蒜內(nèi),用新綿包定塞耳中,三次效。又方∶用骨碎補削作條,火炮,乘熱塞耳中。又方∶治耳聾,用巴豆一粒去心皮,斑蝥一枚去翅足,二物合搗膏,綿裹塞耳中,再易,甚驗。《經(jīng)驗方》∶用巴豆一粒,蠟裹,以針刺孔令透,塞耳中。又古法以酒浸針砂一日,至晚去砂,將酒含口中,用活磁石一塊,綿裹塞耳,左聾塞左,右聾塞右,此導氣通閉法也。凡耳竅或損,或塞,或震傷,以致暴聾,或鳴不止者,即宜以手中指于耳竅中輕輕按捺,隨捺隨放,隨放隨捺,或輕輕搖動以引其氣,捺之數(shù)次,其氣必至,氣至則竅自通矣。凡值此者,若不速為引導,恐因而漸閉,而竟至不開耳。

述古

薛立齋曰∶按前證若血虛有火,用四物加山梔、柴胡。若中氣虛弱,用補中益氣湯。若血氣俱虛,用八珍湯加柴胡。若怒便聾而或鳴者,屬肝膽經(jīng)氣實,用小柴胡加芎、歸、山梔,虛用八珍加山梔。若午前甚者,陽氣實熱也,小柴胡加黃連、山梔。陽氣虛,用補中益氣湯加柴胡、山梔。午后甚者,陰血虛也,四物加白術(shù)、茯苓。若腎虛火動,或痰盛作渴者,必用地黃丸。經(jīng)云∶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脾胃一虛,耳目九竅皆為之病。

簡易方

一、 耳膿出明郁散(因五八) 紅玉散(因五八) 流膿方(因五九)一、百蟲入耳方(因六一)

灸法

上星(灸二七壯,治風聾)、翳風(灸七壯quanxiangyun.cn/shiti/,治耳聾痛)、合谷(灸七壯,治耳聾)、外關(guān)、聽宮、偏歷、腎愈

耳證論列方

抽薪飲(新寒三) 徙薪飲(新寒四)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 清化飲(新因十三) 清膈煎(新寒九)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地黃丸(補百二十) 歸脾湯(補三二) 大厘清飲(新寒五)加減一陰煎(新補九) 左歸丸(新補四) 大補元煎(新補一) 平補鎮(zhèn)心丹(補百十) 四物湯(補八) 右歸丸(新補五) 肉蓯蓉丸(補一五三) 辰砂妙香散(固十五) 八珍湯(十丸)六安煎(新和二) 小柴胡湯(散十九) 當歸龍薈丸(寒一六七)

論外備用方

柴胡清肝散(寒五九 肝膽火逆) 梔子清肝散(寒六十 肝膽風熱) 耳病諸方(詳因陣五三至六八止)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