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child acute hemiplegia |
拚音 | XIAOERJIXINGPIANTAN |
別名 | 中醫(yī):中風,偏枯,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兒科)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小兒急性偏癱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一種綜合征,是后天獲得的急性偏癱,臨床主要表現為急性偏癱,常伴有驚厥、失語、智力障礙或行為異常。 |
中醫(yī)釋名 | |
西醫(yī)病因 | 本病多因閉塞性腦血管病變造成局部腦組織缺血或壞死所致,以大腦中動脈病變最為常見。病因以感染引起的腦血管炎最多,由致病微生物直接侵犯或感染后的變態(tài)反應所致。結核桿菌、化膿菌、病毒、鉤端螺旋體感染均可引起偏癱,其中以結核桿菌所致者更常見。感染后或預防接種后可因變態(tài)反應引起血管周圍炎而致偏癱。驚厥后腦損傷是小兒急性偏癱另一常見原因,其中以驚厥持續(xù)狀態(tài)所引起者最多見。腦血管畸形、顱腦外傷、神經皮膚綜合征、同型胱氨酸尿癥、腦腫瘤等也可出現偏癱,或以偏癱為主要表現。 |
中醫(yī)病因 | 本病的外因主要是外感時邪,阻滯經絡,內因則為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失于調養(yǎng)。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
人群 | 發(fā)病年齡多在6個月~8歲之間,大多數在3歲以前。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
發(fā)病機理 | |
中醫(yī)病機 | 病機要點為濕熱、風火阻竄經絡。病位涉及腦、肝、脾、腎等。起病早期以標實突出,后期則漸顯本虛之象。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本病臨證重在辨清虛實。一般新病多實,常見發(fā)熱門渴,煩躁不安,尿赤便秘等癥。久病傷正,則伴乏力自汗,面色不華,肢體痿弱不用等癥。臨床常見證候分型如下。 1.濕熱阻絡 主證:一側肢體活動不利,多見硬癱,身熱不揚,煩躁不安,大便粘滯不爽,尿赤而少,舌質紅,苔厚膩,脈滑數。 分析:本證由素蘊內濕,復感外邪,濕熱蘊里所致。濕熱內盛,流注經絡,血脈不暢,故見肢體活動不利。濕熱熏蒸,故見身熱不揚,尿赤而少,大便粘滯不爽諸癥。 2.肝陽偏亢 主證:半身不遂,面赤口渴,頭暈目眩,或見驚厥抽搐,甚則神昏譫妄,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數。 分析:本證由素體陰虛,水不涵木,肝陽偏亢所致。風陽內擾,氣逆血瘀,絡脈瘀阻,故見半身不遂。陽亢于上,故見頭暈目眩。肝風內動,故見驚厥抽搐。心神被擾,故見神昏譫妄。 3.氣虛血瘀 主證:一側肢體偏枯不用,軟弱無力,或僵硬拘攣,面色萎黃,倦怠懶言,納呆便溏,舌質談,苔白,脈細弱。 分析:本證由久病氣虛,血脈不暢,經絡不通所致。氣虛血滯,經絡瘀阻,筋脈失養(yǎng),故見肢體偏枯不用,或僵硬拘攣。氣血不足,故見倦怠懶言,面色萎黃等癥。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
西醫(yī)診斷依據 | |
發(fā)病 | |
病史 | |
癥狀 | |
體征 | 本病起病急緩視不同原發(fā)病而異。偏癱發(fā)生前常有發(fā)熱、上呼吸道炎癥等前驅感染癥狀。大部分病例起病較急,個別起病呈亞急性,或可呈短暫發(fā)作或反復。主要癥狀及體征有: 1.偏癱:右側較多見,病初為弛緩性麻痹,腱反射消失或降低,肌張力低下。1~2周后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伴病理反射。1~3個月后出現肢體攣縮,甚至半側萎縮。1/2病例遺留有運動障礙。 2.感覺障礙:痛溫覺受損不明顯,或僅輕度受損。較大兒童可有偏側復合感覺異常,如位置覺、實體覺及兩點辨認覺受損。 3.顱神經異常:常見同側舌肌和下部面肌癱瘓或同向性偏盲。急性期可因廣泛腦水腫而出現假性球麻痹。 4.失語:2歲以前一般無失語,較大兒童優(yōu)勢半球病變易有失語。隨病情好轉多能恢復。 5.驚厥:是本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半數以上的患兒反復驚厥發(fā)作。常表現為偏癱同側肢體的限局性發(fā)作,也可表現為全身性發(fā)作,起病時就有半側驚厥,隨后發(fā)生偏癱者稱為半側驚厥--半側癱瘓綜合征(HH綜合征),若以后發(fā)生繼發(fā)性癲癇則稱為半側驚厥——半側癱瘓——癲癇綜合征 (HHE綜合征)。 6.其他:急性期常合并血管運動障礙,患側肢體皮膚發(fā)紅或略發(fā)熱,數天后肢體變涼;偏癱發(fā)生后數月可出現同側手足徐動、舞蹈、肌張力低下等不自主運動;本病患兒常有輕度智力受損,約1/3病兒智力明顯受累,嚴重的智力低下多見于HHE綜合征且癲癇控制不滿意者。 |
體檢 | |
電診斷 | 腦電圖:90%以上有異常,表現為受累半球波幅下降,慢波增多或局灶性異常電活動等。 |
影像診斷 | 1.腦CT.可見腦組織水腫、腦梗塞等改變。可根據改變的部位及性質而有助于病變的定位與定性診斷。 2.MRI:敏感度比CT更高,可早期發(fā)現異常信號,對腦血管畸形、腦干病變等的診斷價值更大。 3 腦血管造影:對病因診斷及預后判斷有較大意義,可直接觀察病變部位的血管異常。近年發(fā)展起來的數字減影腦血管造影技術,能排除其他組織的影像干擾,清晰度進一步提高,且造影劑量減少,更為安全。 |
實驗室診斷 | |
血液 | 血常規(guī):無特異性,視不同病因而異,急性期或為細菌感染所致者白細胞計數常升高。 |
尿 | |
糞便 | |
腦脊液 | 多數病例正常。血性或黃色腦脊液多見于蛛網膜出血、靜脈竇血栓形成或鐮狀細胞貧血。顱內感染所致者細胞數和蛋白增加。細菌性腦膜炎時糖降低。顱內占位性病變時顱壓多有升高。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
組織學檢驗 |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1.先天性或圍產期疾病所致偏癱:腦發(fā)育畸形或圍產期窒息等疾病可引起偏癱,早期常未引起注意,發(fā)現偏癱時應與小兒急性偏癱鑒別。本組疾病無明確的起病時間,腦部病變?yōu)殛惻f性,腦CT發(fā)現腦萎縮、腦發(fā)育畸形或陳舊性軟化灶等可明確診斷。 2.偏頭痛:小兒偏頭痛可表現為發(fā)作性偏癱,或可交替發(fā)作。但發(fā)作時常伴搏動性頭痛,伴腹痛、惡心、嘔吐。短暫睡眠后可緩解,發(fā)作持續(xù)時間一般僅數十分鐘至數小時,發(fā)作間歇期無異常體征。腦CT、腦血管造影等均無異常發(fā)現。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
預后 |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一、病因治療 對于有明確病因者應及時進行針對性處理。例如,對驚厥持續(xù)狀態(tài)所致者應積極控制驚厥;顱內血腫、血管畸形或其他占位性病變要盡可能手術治療;對顱內感染要積極根治;對各種變態(tài)反應性腦血管病,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 二、腦水腫治療 缺血性腦血管病所致腦水腫多為細胞毒性、血管源性的混合型。如腦水腫明顯應予以有效處理?捎甘露醇脫水,或酌情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三、擴血管藥物 適用于腦動脈炎伴管腔狹窄或血栓形成的早期和恢復期,已出現腦水腫者不宜應用。常選用以下藥物: 1.罌粟堿:對腦血管有直接擴張作用,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腦血流量。一般劑量為每日30~6Omg,加入5~10%葡萄糖250~500ml中靜脈滴注,連用5~7天。 2.川芎嗪與丹參注射液:作用溫和,有擴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提高組織攜氧能力等作用,臨床應用較多。常用劑量與方法是:川芎嗪每日40~80mg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滴注;丹參注射液每日4~8ml,加入5~10%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靜脈滴注。 四、鈣通道阻滯利 系一組能阻止鈣離子內流的藥物,可選擇性擴張血管。增加缺血腦區(qū)血流量,對腦缺血、缺氧等損傷有保護作用。目前應用較廣,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尼莫地平:應用較早,目前使用也較多。常用劑量每次10~30mg,每日2~3次口服。 2.氟桂嗪:為哌嗪的雙氟化衍生物,是細胞鈣通道的選擇性阻滯劑,僅阻斷病理狀態(tài)下的鈣超載,不影響正常細胞鈣平衡。常用劑量為每日5~10mg,頓服。 3.地爾硫卓:系一選擇性鈣通道阻滯劑,尤其對腦血管有很強的擴張作用,并能防止血管痙攣。劑量為每次15~30mg,每日3次口服。 五、血液稀釋療法 血液稀釋療法是在不減少有效循環(huán)血量的情況下,通過降低紅細胞壓積和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環(huán)。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日10ml/kg,靜脈滴入,連用5~7天。如紅細胞壓積較高可輔以少量靜脈放血。 六、恢復期治療 急性期過后應盡早開始肢體功能鍛煉及智力、語言訓練,輔以理療、針灸等方法,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
中醫(yī)治療 | 中醫(yī)治療本病,早期以祛邪通絡為基本大法,久病正虛者,則以扶正補虛為主。 一、辨證選方 1.濕熱阻絡 治法:清熱利濕,疏通經絡。 方藥:羌活勝濕湯加減。羌活、獨活、薏苡仁各12g,防風、蔻仁、菖蒲各10g,蒼術、黃柏、絲瓜絡各6g。身熱重加生石膏、連翹;胸悶痰多加膽星、川貝、半夏。 2.肝陽偏亢 治法:育陰潛陽,平肝熄風。 方藥: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蠣各15g,龜板、茵陳、白芍各12g,玄參、牛膝各10g。驚厥抽搐加鉤藤、羚羊角、僵蠶;嗜睡神昏加菖蒲、膽星。 3.氣虛血瘀 治法:補氣和血,祛瘀通絡。 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芪30g,桃仁、當歸、赤芍、黃精各10g,川芎、牛膝、紅花、地龍各6g。肢體拘攣加生地、白芍、僵蠶;納呆便溏加茯苓、薏苡仁、白術。 二、專方驗方 1.清熱活絡湯:雙花藤30g,六路通10g,連翹10g,板藍根15g,絲瓜絡6g,當歸12g,生地15g,赤芍10g,秦艽10g,地龍6g。水煎服,每日1劑,適于本病屬邪熱阻絡者。 2.通腑理氣湯:大黃2g,芒硝10g(沖),枳實或厚樸9g,甘草6g。煎汁200ml,分兩次服,間隔2小時1次,小兒酌減。適于本病屬邪熱燥結,便秘尿赤者。 3.五蟲四藤湯:蜈蚣3g,地龍15g,烏梢蛇9g,土鱉蟲9g,全蟲6g,雞血藤25g,忍冬藤15g,絡石藤20g,鉤藤15g,黃芪90g,丹參30g。水煎服,每日1劑,小兒酌減。用于腦血管病所致偏癱。 4.活血通絡湯:丹參10g,當歸10g,赤芍12g,穿山甲6g,紅花3g,桑寄生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于本病屬血瘀者。 |
中藥 | 1.消栓再造丸:功能化瘀消栓,活血通絡。適周于本病屬氣虛血瘀者。3~6歲每服1/3丸,6~9歲每服1/2丸,9歲以上每服1丸,每日2次。 2.大活絡丹:功能舒筋活絡,除濕豁痰,祛風止痛。適用于本病屬肝腎不足,氣血雙虧者。3~6歲每服1/3丸,6~9歲每服1/2丸,9~12歲每服2/3丸,12歲以上每服1丸,每日2次。 3.腦塞通:具有活血通絡,益氣養(yǎng)陰的功效。適用于本病屬氣陰不足,血脈瘀阻者。3~6歲每服1/3丸,6~9歲每服1/2丸,9歲以上每服1丸,每日2次。 4.十全大補丸:功能健脾胃,補氣血,溫命門。適用于正氣不足,血脈瘀滯所致偏癱。3~6歲每服1/3丸,6~9歲每服2/3丸,9歲以上每服1丸,每日2~3次。 |
針灸 | 1.體針:上肢癱取大椎、肩YU、外關、曲池、合谷;下肢癱取環(huán)跳、殷門、足三里、陽陵泉、太溪。重刺激,留針20分鐘,每日1劑,10次為1療程。恢復期可加灸法。 2.耳針:選腦干、皮質下、心、肝、腎、神門等穴。毫針淺刺,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
推拿按摩 | 上肢癱補脾經,補腎經,揉大椎,按揉曲池、陽池、合谷;下肢癱補脾經,補腎經,運八卦,按揉肝俞、腎俞,拿委中、承山,搖解溪。伴驚厥者揉百會、神門,搗小天心,揉太陽。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 1、由于本病致病原因很多,致殘率較高,故臨床應積極搶救治療,及時控制病情。一般在急性期,西藥以控制驚厥,治療顱內感染,治療腦水腫,改善腦血液循環(huán)為主。中藥此期應配合活血通絡,平肝熄風之品,如絲瓜絡、秦艽、桃仁、赤芍、川芎、鉤藤、生石明、僵蠶、地龍等。同時可選用川芎嗪、復方丹參注射液靜脈滴注,以輔西藥擴張血管,改善循環(huán),提高療效。 2、恢復期治療應發(fā)揮中醫(yī)優(yōu)勢,運用針灸,推拿等方法,防止肌肉攣縮,恢復肢體運動功能,同時可配合理療及語言訓練等康復治療。此期中藥以扶正補虛,疏通經絡為主要治則,常用藥有黃芪、黃精、枸杞子、牛膝、川斷、絲瓜絡、桑白皮等。 |
護理 | |
康復 | |
預防 | |
歷史考證 | 中醫(yī)典籍雖無本病系統論述,但對“中風”等證論述頗豐。如《金匱要略》言:“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其中對其病因、癥狀之描述,言簡意賅,十分精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