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西南山梅花。
|
漢語拼音 |
yun nan shan mei hua
|
英文名 |
Delavay Mockorange
|
藥材基原 |
為虎耳草科植物云南山梅花的根皮。
|
動植物形態(tài) |
云南山梅花 落葉灌木,高2-5m。小枝帶紫色,近無毛;樹皮褐色,脫落。葉對生;葉柄長約9mm,被長柔毛;葉片卵形至狹卵形,長3-9cm,寬1-6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邊緣有鋸齒,上面近無毛,下面密生長柔毛。聚傘花序總狀或傘房狀,長約11cm,具7-11花;花梗長5-6cm,疏被柔毛;萼筒長約3mm,疏被柔毛或白粉,裂片4,紫綠色,近卵形,長約5mm,寬約4mm,先端漸尖,邊緣和兩面或多或少具柔毛;花瓣白色,菱狀闊橢圓形,長約1cm,寬約9cm,先端微缺;雄蕊多數(shù),長4-6mm;子房半下位,花柱長3-5mm,僅上端2裂,或連合至近柱頭處,柱頭4,長1-3mm。蒴果,4瓣裂。種子小,多數(shù);、果期5-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700-3200m的林下、灌叢中或村邊道旁。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溫
|
歸經(jīng) |
肝;腎經(jīng)
|
功效 |
活血,止痛,截瘧
|
功效分類 |
活血藥
|
主治 |
跌打損傷;腰肋疼痛,瘧疾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根皮:有活血,止痛的功能,用于瘧疾,挫傷。腰脅疼痛。
|
考證 |
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hiladelphus delavayi L. Henry.
|
科屬分類 |
虎耳草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