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蒺藜蔓。 |
漢語拼音 | ji li miao |
英文名 | Herb of Puncturevine Caltrop |
藥材基原 | 為蒺藜科植物蒺黎Tribulus terrestris L.的莖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1.蒺藜 一年生草本。莖通常由基部分枝,平臥地面,具棱條,長可達1m左右;全株被絹絲狀柔毛。托葉披針形,形小而尖,長約 3mm;葉為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對生,一長一短;長葉長3-5cm;寬l.5-2cm,通常具6-8對小葉;短葉長1-2cm,具3-5對小葉;小葉對生,長圓形,長4-15mm,先端尖或鈍,表面無毛或僅沿中脈有絲狀毛,背面被以白色伏生的絲狀毛;ǖS色,小型,整齊,單生于短葉的葉腋;花梗長4-10mm,有時達20mm;萼5,卵狀披針形,漸尖,長約4mm,背面有毛,宿存;花瓣5,倒卵形,先端略呈截形,與萼片互生;雄蕊10,著生與花盤基部,基部有鱗片狀腺體。子房5心皮。果實為離果,五角形或球形,由5個呈星狀排列的果瓣組成,每個果瓣具長短棘刺各1對,背面有短硬毛及瘤狀突起。花期5-8月,果期6-9月。 2.大花蒺藜 多年生草本。枝匍匐或上升,密被柔毛。葉對生,長2.5-4.5cm,有小葉4-7對;小葉近無柄或具短柄,紙質(zhì),長圓形或 倒卵狀長圓形,先端近圓形而急尖,基部偏斜;托葉對生,披針形或近鐮刀狀,長約6mm;ù,單生葉腋,直徑約3cm,花梗約 與葉等長;萼片披針形,長約8mm,外面被長柔毛;花瓣倒卵狀長圓形,長約20mm;子房被淡黃色硬毛,花柱粗壯,長約2mm,柱頭裂片小。分果片長8-12mm,有小瘤體和銳刺2-4條;ㄆ5月。 |
資源分布 | 1.分布于全國各地。 2.分布于海南、云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1.生于荒丘、田邊及田間。 2.生于海濱砂灘或荒地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葉含多種黃酮甙,主要有槲皮素-3-龍膽二糖 甙(quercetin-3-gentiobioside),槲皮素-3-蕓香糖甙(quercetin-3-rutinoside),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side),槲皮素-3-龍膽三糖甙(quercetin-3-gentiotrioside),槲皮素-3-鼠李龍膽二糖甙(quercetin-3-rhamnogentiobioside),槲皮素-3-龍膽二糖甙-7-葡萄糖甙(quercetin-3-gentiobioside-7-glucoside),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酚-3-葡萄糖甙(kaempferol-3-glucoside),山柰酚-3- 龍膽二糖甙(kaempferol-3-gentiobioside),山柰酚-3-蕓香糖甙 (kaempferol-3-rutinoside),山柰酚-3-對香豆酸葡萄糖甙(kaempferol-3-p-coumaroylglucoside),山柰酚-3-龍膽二糖甙-7-葡萄糖甙(kaempferol-3-gentiobioside-7-glucoside),異鼠李素-3-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glucoside),異鼠李素-3-龍膽二糖甙 (isorhamnetin-3-gentiobioside),異鼠李素-3-蕓香糖甙(isorham-netin-3-rutinoside),異鼠李素-3-對香豆酰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p-coumaroylglucoside),異鼠李素-3-龍膽三糖甙(isorham-netin-3-gentiotrioside),異鼠李素-3,7-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7-diglucoside),異鼠李素-3-龍膽二糖甙-7-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gentiobioside-7-glucoside),異鼠李素-3-龍膽三糖甙-7-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gentiotrioside-7-glucoside)。果實和莖含槲皮素(quercetin)和山柰酚。莖及葉含水溶性多糖H,相對分子質(zhì)量約為10萬。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全草成果實在印度用作利尿劑。 |
藥理學 | 生長在非洲者對羊有毒。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辛;性平 |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 |
功效 | 祛風;除濕;止癢;消癰 |
功效分類 | 祛風藥 |
主治 | 暑濕傷中;嘔吐泄瀉;鼻塞流涕;皮膚風癢;疥癬;癰腫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或搗汁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搗爛敷或熬膏搽。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內(nèi)服白蒺藜可引起猩紅熱樣藥疹 曾有 l例白癜風患者,服白蒺藜2錢后1小時許,即感全身皮膚有扎刺感,隨后發(fā)現(xiàn)有針頭大紅色疹點,壓之退色,繼之皮膚普遍潮紅;翌晨略覺輕快,遂又服2錢,數(shù)分鐘后,上述癥狀迅速加劇,并有皮膚瘙癢,已煩不安等癥。當即停藥,大量飲水,給抗過敏治療而愈。 |
選方 | ①治鼻塞多年,不聞香臭,水出不止: 蒺藜苗二握。以水一大盞,煮取半盞,仰臥,充滿口含飯,以汁一合,灌入鼻中,不通再灌之,大嚏。 (《圣惠方》灌鼻蒺藜汁)②治癰腫: 蒺黎蔓(凈洗)三寸截之,取得一升。 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納銅器中,煮取一升,納小器中,煎如稠糖,取涂瘡腫上。(《千金翼方》)③治尿瘡: 熟搗蒺藜葉,以水和涂,燥復(fù)易之。(《千金方》) |
臨床運用 | 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刺蒺藜全草(每人每日1兩)j洗凈、切碎,水浸24小時,制成糖漿。日服2次,每次10ml(相當于生藥半兩);蛴乙醇沉淀制成蜜丸,每次2丸(相當生藥 l兩),每日2次,1O天為一療程。147例用刺蒺藜糖漿的近期有效率為85.04%,其中顯效率為28.58%;7例用蜜丸,僅 l例好轉(zhuǎn),6例無效。 |
各家論述 | 1.《別錄》:主風癢,可煮以浴。 2.《綱目》:煮湯,洗疥癬風瘡作癢。 |
考證 | 出自《本草綱目》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1.Tribulus terrestris L. 2.Tuibulus cistoides L. |
科屬分類 | 蒺藜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