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Hei mian shen
|
傣藥名 | 帕彎藤
|
別名 | |
中藥材基原 | 為大戟科植物黑面神的根和葉。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黑面神 Breyinia fluticosa(L.) Hook.f.
直立灌木,高2~3m。全株無毛。枝常呈紫紅色,小枝灰綠色。單葉互生,具短柄;葉片革質(zhì),卵形或?qū)捖研,長3~6cm,寬2~3.5cm,兩端鈍或急尖.全緣,上面常有蟲蝕斑紋,下面發(fā)白色,具細點;托葉三角狀披針形,枝及葉子后變?yōu)楹谏;O小,單生或2~4朵成簇,雌花位于小枝上部,雄花位于小枝下部各葉腋內(nèi),或雌雄花生平同一葉腋內(nèi),或分別生于不同小枝上;花萼頂端6淺裂;無花瓣;雄花花萼陀螺狀或半球形,雄蕊3,花絲合生;雌花花萼果期擴大呈盤狀;子房3室、果肉質(zhì),近球形,直徑約6mm,深紅色,位于擴大的宿存萼上;ü4~9月。
生于山坡、林緣、灌木叢中。分布于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及云南等地。
|
采收加工 | 全年可采,洗凈曬干備用,或用鮮品。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根呈圓柱形,稍彎曲,有分支,長15~20cm,直徑0.5~1.5cm,灰褐色,有縱紋及橫長皮孔樣的突起。質(zhì)硬,不易折斷,斷面皮薄,棕褐色,木部淡黃色。葉互生,單葉,具短柄;葉片革質(zhì),卵形或?qū)捖研危L3~6cm,寬2~3.5cm,端鈍或急尖,全緣,上面有蟲蝕斑紋,下面灰白色,具細點,托葉三角狀披針形。氣做,味淡、微澀。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木栓層為4~10余列細胞。皮層較窄,皮層及韌皮部的薄壁細胞含有草酸鈣簇晶。形成層不明顯。木質(zhì)部導(dǎo)管多單個成不規(guī)則放射狀排列,射線1~2列細胞,有的呈切向延長,有的具紋孔。近莖處根的中柱鞘纖維束斷續(xù)排列成環(huán),有髓。
葉橫切面:表皮細胞橢圓形,壁厚,外被角質(zhì)層,下表皮有凹陷的氣孔,主脈上、下表皮內(nèi)有l(wèi)~3列厚角細胞,柵欄組織為2列細胞,海綿組織為4~6列細胞,并含有較多的草酸鈣簇晶。主脈維管束外韌型,導(dǎo)管多單個排列成行。韌皮部薄壁細胞含細小草酸鈣簇晶,下方有纖維束。
理化鑒別 取葉粗粉2g,加乙醇20ml,回流10min,濾過,濾液加入適量水使成含醇量為70%,置分液漏斗中,加石油醚振搖,分取乙醇液供下述試驗:①取乙醇液lml,加1%三氯化鐵乙醇溶液1~2滴,呈污綠色。(檢查鞣質(zhì))②取乙醇液10ml,置蒸發(fā)皿中,水浴上蒸干,加入少量冰醋酸溶解,再加入醋酐濃硫酸(19:1)試液數(shù)滿,呈綠色。(檢查三萜類)
|
化學(xué)成分 | 枝、葉和莖皮均含鞣質(zhì)(tannin),莖皮中含量為12.02%,葉含酚類(phenols)與三萜,種子含脂肪油[1]。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苦,性涼。入水、土塔。
|
功效 | 調(diào)補水血,清火解熱,消腫止痛。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根20~30g;葉15~30g。外用:鮮葉適量,搗敷或煎水洗或研未撤;根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1.治“割魯了多溫多約,納答改泵”黑面神根20g,益母草根15g,鹽膚木棍15g。煎湯內(nèi)服。(西雙版納州傣醫(yī)院傣醫(yī)康郎臘驗方)
2.治“攏害埋冒龍”,“割魯了多溫多約”黑面神根30g。煎服。(西雙版納州傣醫(yī)院傣醫(yī)康郎香驗方)
3.治“兵洞飛暖龍”黑面神鮮葉或根適量,煎水外洗;另取黑面神葉干品研末外擦患處。(勐?h傣醫(yī)巖頓囡驗方)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 | 化學(xué)成分
[1]江蘇新醫(yī)學(xué)院.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77.2386
藥理
[1]江蘇新醫(yī)學(xué)院.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
1977.2386
[2]Katsuhiko Ono,et a1、 Chem Pharm Bull,1989,37(7):1810
|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 《西雙版納傣藥志》
|
參考 | 《中華本草》傣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