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四全國經濟普查:
中國經濟總量上升至世界第六位
2005年12月6日,歷時2年的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束。
根據這次普查,我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總量和結構均有新的變化:2004年經濟總量在世界位次前移一位,上升至第六。國家統(tǒng)計局2006年1月9日發(fā)布公告說,在根據經濟普查數據對國內生產總值(GDP)歷史數據進行修訂后,1979年至2004年中國GDP年均增長率為9.6%,比原核算數提高了0.2個百分點,2004年GDP增長率由原來的9.5%修訂為10.1%。
通過這次經濟普查,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的排位從第七上升到第六,但中國人均GDP還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國人均GDP還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我們不能忘記中國還有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城市還有2000多萬需要政府給予最低保障補貼的人口。城鄉(xiāng)加起來,全國有1.2億生活困難人口。我們不能不看到,中國經濟增長付出的成本。根據普查調整后的中國GDP總量占全世界的4.4%,但我們消費的原油、原煤、鐵礦石、鋼材、氧化鋁、水泥卻分別占世界的7.4%、31%、30%、27%、25%和40%。
“這次經濟普查后中國的GDP總量雖然略有增多,但是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的地位絲毫沒改變。不發(fā)達的經濟和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這對矛盾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長期存在!
“中國在發(fā)展中遇到的人口、資源、環(huán)境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們必須堅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不能因為經濟普查增加了一點第三產業(yè)的數量,就改變了大政策,那是完全錯誤的!
“我們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對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困難都要有一個客觀的評價,不能因為普查增加了一點GDP就沾沾自喜,不應該有這種心態(tài)。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認識同樣也不要覺得中國突然一下子強大得不得了了,也沒有那么厲害,要客觀地作出估價。”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