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情況下肺內有一部分靜脈血經支氣管靜脈和極少數(shù)的肺內動-靜脈交通支直接流入肺靜脈,稱“短路”(shunt)或右-左分流。此外,心內最小靜脈的靜脈血也直接流入左心。這些都屬解剖分流,其血流量約占心輸出量的2~3%。因為靜脈血未經動脈化即摻入動脈血中,故又稱靜脈血摻雜。支氣管擴張(伴支氣管血管擴張)、先天性肺動脈瘺、肺內動靜脈短路開放等病變,可增加解剖分流,使靜脈血摻雜顯著增多而引起血液氣體異常。有人將肺內病變所引起的肺泡完全不通氣但仍有血流者也視為短路,見于肺實變、肺不張等。
呼吸衰竭的發(fā)病機制中,單純的通氣不足、單純的彌散障礙、單純的肺內短路增加或單純的肺泡通氣與血流比例失調是較少的,這些因素往往同時存在或相繼發(fā)生作用,F(xiàn)以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為例概要說明之醫(yī)學.全.在.線.提供. quanxiangyun.cn。
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是在原無心肺疾患的病人因急性彌漫性肺泡-毛細血管膜損傷,以致外呼吸功能嚴重障礙而發(fā)生的急性呼吸衰竭,常見于休克、創(chuàng)傷、敗血癥、過量輸液、體外循環(huán)術和氧中毒等時。其早期病變主要為肺嚴重水腫、出血、透明膜形成、肺不脹、微血栓形成、肺血管內皮細胞及肺泡Ⅰ型上皮細胞腫脹變性與壞死等。此時呼吸衰竭的發(fā)生可有下述多種機制參與:①由于肺水腫、肺不脹等使肺順應性降低而引起限制性通氣障礙,也可因支氣管痙攣和氣道內液體增加而導致阻塞性通氣障礙,但因患者多有呼吸加速,故肺泡總通氣量可無明顯減少,但其分布則不均勻。②肺泡膜增厚引起彌散障礙。③肺小動脈內微血栓或脂肪栓塞,使部分肺泡血流不足,形成死腔樣通氣。另一方面,因肺順應性降低、肺不脹、肺泡內充滿水腫液或氣道受阻等原因,使部分肺泡通氣減少而血流未相應減少,故可造成大量肺內短路或功能性分流增加,這些因素均導致肺泡的通氣與血流比例失調。
更多衛(wèi)生資格考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