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曰:血痹病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fēng),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guān)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注】
歷節(jié)屬傷氣也,氣傷痛,故疼痛也。血痹屬傷血也,血傷腫,故麻木也。前以明邪氣聚于氣分,此以明邪氣凝于血分,故以血痹名之也。尊榮人,謂膏粱之人,素食甘肥,故骨弱肌膚盛重,是以不任疲勞,疲勞則汗出,汗出則腠理開。亦不勝久臥,臥則不時動搖,動搖即加被微風(fēng),亦遂得以干之。此言膏粱之人,外盛內(nèi)虛,雖微風(fēng)小邪,易為病也。然何以知病血痹也?但以身體不仁,脈自微澀,則知邪凝于血故也。寸口關(guān)上小緊,亦風(fēng)寒微邪應(yīng)得之脈也。針能導(dǎo)引經(jīng)絡(luò)取諸痹,故宜針引氣血,以瀉其邪,令脈不澀而和,緊去邪散,血痹自通也。
【集注】
周揚俊曰:天下惟尊榮人為形樂志苦,形樂故肌膚盛,志苦故骨弱,骨弱則不耐勞,肌盛則氣不固,稍有勞困,即汗出也,汗出而陽氣虛,雖微風(fēng)且得以襲之,則血為之痹。故一見脈微,則知其陽之不足,一見脈澀,則知其陰之多阻,此血痹之本脈也。
而其邪入之處,則自形其小緊,小為正氣拘抑之象,緊為寒邪入中之征。然仲景明言微風(fēng),何以反得寒脈也?蓋邪隨血脈上下,阻滯汁沫,未有不痛者,故痛為緊脈也。
針以泄之,引陽外出,則邪去而正自伸也。
□
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guān)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fēng)痹狀,黃耆桂枝五物湯主之。
【注】
此承上條互詳脈證,以明其治也。上條言六脈微澀,寸口關(guān)上小緊,此條言陰陽寸口關(guān)上俱微,尺中亦小緊。合而觀之,可知血痹之脈浮沉,寸口、關(guān)上、尺中俱微、俱澀、俱小緊也。微者虛也,澀者滯也,小緊者邪也,故血痹應(yīng)有如是之診也。血痹外證,亦身體頑麻,不知痛癢,故曰:如風(fēng)痹狀。但不似風(fēng)痹歷關(guān)節(jié)流走疼痛也。主黃耆桂枝五物湯者,調(diào)養(yǎng)榮衛(wèi)為本,祛風(fēng)散邪為末也。
【集注】
周揚俊曰:此申上條既痹之后,未能針引以愈,遂令寸口微者,今則陰陽俱微,且寸關(guān)俱微矣,且尺中小緊矣。夫小緊既見于尺,則邪之入也,愈深而愈不得出,何也?
正虛之處,便是容邪之處也。脈經(jīng)內(nèi)外,謂之陰陽,上下亦謂之陰陽,今尺既小緊,則微屬內(nèi)外也明矣。若言證以不仁概之,則疼痛麻木,每與我相阻,其為不仁甚矣,故以風(fēng)痹象之,非真風(fēng)痹也。于是以黃耆固衛(wèi),芍藥養(yǎng)陰,桂枝調(diào)和榮衛(wèi),托實表里,驅(qū)邪外出,佐以生姜宣胃,大棗益脾,為至當(dāng)不易之治也。
黃耆三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生姜六兩大棗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quanxiangyun.cn/zhicheng/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參)
□
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
【注】
男子平人。應(yīng)得四時五藏平脈,今六脈大而極虛,非平人之脈也。然大而無力,勞役傷脾氣也,極虛者,內(nèi)損腎陰精也,此皆欲作虛勞之候,故有如是之診也。
【集注】
李□曰:平人者,形如無病之人,經(jīng)云:脈病人不病者是也。勞則體疲于外,氣耗于中,脈大非氣盛也,重按必空濡,乃外有余而內(nèi)不足之象,脈極虛則精氣耗矣。蓋大者,勞脈之外暴者也;極虛者,勞脈之內(nèi)衰者也。
魏荔彤曰: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脈大者,邪氣盛也,極虛者,精氣奪也。以二句揭虛勞之總,而未嘗言其大在何脈?虛在何經(jīng)?是在主治者,隨五勞七傷之故而諦審之也。
□
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痹俠背行。若腸鳴、馬刀、俠癭者,皆為勞得之。
【按】
「若腸鳴」三字,與上下文不屬,必是錯簡。俠癭之「癭」字,當(dāng)是「瘰」字。每經(jīng)此證,先勞后瘰、先瘰后勞者有之,從未見勞癭先后病也,必是傳寫之□。
【注】平人年二、三十,常得大脈者,則多病勞。若人年已五、六十,其脈亦大,不即病勞者,以氣血雖虛,而火自微也,火微故不病勞也。雖不病勞,然氣血榮衛(wèi)虛痹不行,故為馬刀、鼠瘡、俠瘰也。此發(fā)明脈大雖同,為病不同之義也。
□
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差,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按】
陰寒精自出之「寒」字,當(dāng)是「虛」字,是傳寫之□。
【注】
此言浮大為勞,以詳其證也。手足煩,即今之虛勞,五心煩熱,陰虛不能藏陽也。陰虛精自出,即今之虛勞遺精,陰虛不能固守也。酸削不能行,即今之虛勞膝酸,削瘦骨痿不能起于床也。夫春夏陽也,陰虛不勝其陽,故;秋冬陰也,陰虛得位自起,故差。
【集注】
徐彬曰:脈大既為勞矣,更加浮,其證則手足煩,蓋陰既不足而陽必盛也。于是春夏助其陽則劇,秋冬助其陰則差。陰虛而精自出者,久則酸削不能行矣。
程林曰:「寒」字作「虛」字看,陰虛則氣不守,而精自出矣。
李□曰:脈浮大者,里虛而氣暴于外也。四肢者,諸陽之本,勞則陽耗,陰虛而生內(nèi)熱,故手足煩。凡勞傷多屬陰虛,當(dāng)春夏木火盛炎之際,氣浮于外則里愈虛,故。
秋冬金水相生之候,氣斂于內(nèi)則外不擾,故差也。腎藏精,精自出者,腎水不藏也,腎主骨,故酸削而不能行也。
□
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目瞑兼衄,少腹?jié)M,此為勞使之然。
【注】
此復(fù)申虛極為勞,以詳其證之義也。脈虛沉弦,陰陽俱不足也;無寒熱,是陰陽雖不足而不相乘也;短氣面白,時瞑兼衄,乃上焦虛而血不榮也;里急,小便不利,少腹?jié)M,乃下焦虛而氣不行也。凡此脈證,皆因勞而病也,故曰:此為勞使之然。
□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里虛也。
【按】
「脈浮者,里虛也」當(dāng)是衍文。
【注】
此復(fù)申虛勞面色白,互詳其證之義也。面色白不因衄者,是血不內(nèi)生也;因衄者,是血亡于外也。今曰面色薄,謂面色淺淡不華,亦不足之色也。故主津液不足之渴及吐衄亡血氣虛卒喘,血虛卒悸也。
【集注】
李□曰:此節(jié)以亡血為主!簝(nèi)經(jīng)』云: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又云:心之華在面,其充在血脈,勞則氣耗火動,逼血妄行,必致亡血。蓋血主濡之,血亡則精采奪而面色薄,津液去而煩且渴矣。又勞者,氣血俱耗,肺主氣,氣虛則喘,心主血,血虛則悸。卒者,卒然見此病也。
□
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精氣清冷。
【注】
男子之脈浮大而虛者,為虛勞也。浮弱而澀者,則為精氣清冷,故為無子也。
□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fā)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按】
此條亡血失精之下等句,與上文義不屬,當(dāng)另作一條在后。
【注】
失精家,謂腎陽不固精者也。少腹弦急,虛而寒也。陰頭寒,陽氣衰也。目弦,精氣虧也。發(fā)落,血本竭也。若診其脈極虛而芤遲者,當(dāng)知極虛為勞,芤則亡血,遲則為寒,故有清谷、亡血、失精之證也。
【集注】
程林曰:腎主閉藏,肝主□泄,失精則過于□泄,故少腹弦急也。陰頭為宗筋之所聚,真陽日虧,故陰頭寒也。目眩則精衰,發(fā)落則血竭,是以脈虛芤遲也。虛主失精,芤主亡血,遲主下利清谷也。
李□曰:肝主藏血,腎主藏精,亡血失精,則肝腎俱虛矣。少腹者,肝、腎之部,今少腹弦急,以肝腎兩虧,則里氣虛而張急加弦也。肝主筋,前陰者,宗筋之所聚,肝衰故陰頭寒也。肝藏血開竅于目,腎主骨,骨之精為瞳子,又腎之華在發(fā),發(fā)者血之余,此肝腎兩虛,故目眩發(fā)落也。芤脈者,浮沉有,中間無,似中空芤草,故名芤脈,此亡血之脈,以脈者血之府,血虛則脈亦虛也。遲為在藏,遲則為寒,脈極虛芤遲,則其證亦虛。清谷者,大便完谷不化也,此虛勞在肝、腎二經(jīng)者也。
□
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善盜汗也。
【按】
此節(jié)脈證不合,必有脫簡,故不釋。
□
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jié)M,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
【注】
脈沉、小、遲,則陽大虛,故名脫氣。脫氣者,謂胸中大氣虛少,不充氣息所用,故疾行喘喝也。陽虛則寒,寒盛于外,四末不溫,故手足逆冷也。寒盛于中,故腹?jié)M溏泄,食不消化也。
【集注】
徐彬曰:脈沉、小、遲,其為陽衰無疑。沉、小、遲三脈相并,是陽氣全虧,故名脫氣。其軀為空殼,疾行則氣竭而喘喝,四肢無陽而寒,腹中無陽而滿,甚則胃虛極而溏泄,脾虛極而食不化也。
李□曰:此脾、肺、腎三經(jīng)俱病也,肺主氣,氣為陽,沉、小、遲皆陽氣虛衰之脈,故為脫氣。疾行則喘喝,以肺主出氣,而腎主納氣,為生氣之原,呼吸之門,若真元耗損,則氣虛不能續(xù)息,肺無所出,腎無所納,故喘喝,此肺腎病也。又脾主四肢,四肢者,諸陽之本。逆寒者,陽虛不溫四末也。腹?jié)M者,脾經(jīng)入腹,陽虛中滿也。溏泄食不化者,此脾虛不能運磨水谷,多見鶩溏飧泄之證也。
□
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chǎn)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注】
詳見『傷寒論·辨脈法』中,不復(fù)釋。
□
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注】
脈得諸芤動微緊者,謂概虛勞之諸脈而為言也,非謂芤動微緊,僅主男子失精,女子夢交之候也。通舉男女失精之病,而用桂枝龍骨牡蠣湯者,調(diào)陰陽和榮衛(wèi),兼固澀精液也。
【集注】
徐彬曰:失精之家,脈復(fù)不一,茍得諸芤動微緊,是男子以虛陰而挾火則失精,女子以虛陰而挾火則夢交。主以桂枝龍骨牡蠣湯者,蓋陰虛quanxiangyun.cn/rencai/之人,大概當(dāng)助腎,故以桂枝芍藥通陽固陰,甘草姜棗和中,龍骨牡蠣固精也。
桂枝芍藥生姜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龍骨牡蠣各三兩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
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注】
虛勞云云者,概虛勞之證而言也,非謂虛勞之證,止于此也,故下文有諸不足之說也。均主以小建中湯者,欲小小創(chuàng)建中虛之意,合下六節(jié),皆論虛勞,各有所主之方也。
桂枝三兩甘草(炙)三兩大棗十二枚芍藥六兩生姜二兩膠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nèi)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
虛勞里急,諸不足,黃耆建中湯主之。
【注】
所謂虛勞里急諸不足者,亦該上條諸不足證之謂也。黃耆建中湯,創(chuàng)建中外兩虛,非單謂里急一證之治也。桂枝龍骨牡蠣湯,即桂枝湯加龍骨、牡蠣。小建中湯,即桂枝湯加膠飴。黃耆建中湯即桂枝湯加膠飴、黃耆也。故嘗因是而思仲景以一桂枝湯出入加減,無往不利如此。何后世一見桂枝,即為傷寒發(fā)汗之劑,是但知仲景用桂枝湯治傷寒,而不知仲景用桂枝湯治虛勞也。若知桂枝湯治虛勞之義,則得仲景心法矣。蓋桂枝湯辛甘而溫之品也,若啜粥溫覆取汗,則發(fā)散榮衛(wèi)以逐外邪,即經(jīng)曰:辛甘發(fā)散
為陽,是以辛為主也;若加龍骨、牡蠣、膠飴、黃耆,則補固中外以治虛勞,即經(jīng)曰:勞者溫之,甘藥調(diào)之,是以溫以甘為主也。由此推之,諸藥之性味功能加減出入,其妙無窮也。
【集注】
魏荔彤曰:氣虛甚,加黃耆,津枯甚,加人參,以治虛勞里急,此言里急非單指里急之謂也,乃虛勞諸不足腹痛之謂也。故名其方為建中,正所以扶持其中氣,使?jié)u生陰陽,達于榮衛(wèi),布于肢體也。
尤怡曰:里虛脈急,腹中當(dāng)引痛也。諸不足者,陰陽諸脈俱不足,而眩悸喘喝,失精亡血等證,相因而至也。急者緩之必以甘,不足者補之必以溫,而充虛塞空,則黃耆尤有專長也。
于小建中湯內(nèi),加黃耆一兩半,余根據(jù)上法。
若氣短胸滿者,加生姜;腹?jié)M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三兩。
□
【注】
虛勞之人腰痛腎氣虛而不行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膀胱氣虛不化也。主以八味腎氣丸溫補下焦。腎與膀胱表里之氣足,而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未有不愈者也。
【集注】
程林曰:腰者腎之外候,腎虛則腰痛,腎與膀胱為表里,不得三焦之陽氣以決瀆,則小便不利而少腹拘急矣。與是方以益腎間之氣,氣強則便溺行,而少腹拘急亦愈矣。
尤怡曰:虛勞之人,損傷少陰腎氣,是以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以八味腎氣丸
補陰之虛,可以生氣,助陽之弱,可以化水,乃補下治下之良劑也。
(見婦人雜病中)
□
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湯主之。
【注】
因虛勞而煩,是虛煩也。因虛煩而不得眠,是虛煩不得眠也。故主以酸棗仁湯,專治虛煩,煩去則得眠也。
【集注】李□曰:虛煩不得眠者,血虛生內(nèi)熱,而陰氣不斂也!簝(nèi)經(jīng)』云:氣行于陽,陽氣滿,不得入于陰,陰氣虛,故目不得瞑;酸棗湯養(yǎng)血虛而斂陰氣也。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
五勞極虛,羸瘦腹?jié)M,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饑傷、勞傷,經(jīng)絡(luò)榮衛(wèi)氣傷,內(nèi)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蟲丸主之。
【按】
「緩中補虛」四字,當(dāng)在不能飲之下,必是傳寫之□。
【注】
五勞所傷,久之令人極虛羸瘦,腹中虛滿,不能飲食,宜緩中補虛,如前之建中等方
也。原其所傷之道,不止過勞傷氣,房室傷精也,即飲食傷胃,饑過傷脾,渴過傷腎,憂思傷心,悲極傷肝,過言傷肺,皆令人經(jīng)絡(luò)榮衛(wèi)氣傷。是以勞熱煎熬,內(nèi)有干血,故肌膚不潤,甲錯如鱗也。兩目不榮,黯黑不明也。似此干血之證,非緩中補虛之劑所能治,故主以大黃□蟲丸,攻熱下血,俾瘀積去而虛勞可復(fù)也。
【集注】
程林曰:此條單指內(nèi)有干血而言。夫人或因七情,或因飲食,或因房勞,皆令正氣內(nèi)傷,血脈凝積,致有干血積于中,而尪羸見于外也。血積則不能以濡肌膚,故肌膚甲錯;不能榮于目,則兩目黯黑,與大黃□蟲丸以下干血,則邪除正王矣,非大黃□蟲丸能緩中補虛也。
尤怡曰:內(nèi)有干血不去,適足以留新血而滲灌不周,故去之不可不早也。此方潤以濡其干,蟲以動其瘀,通以去其閉,而以地黃芍藥甘草和養(yǎng)其虛,攻血而仍滋夫血也。
大黃(蒸)十分黃芩二兩甘草三兩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藥四兩干漆一兩□蟲一升水蛭百枚□蟲半升蠐螬一升干地黃十兩
右十二味,末之,煉蜜為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
□
虛勞諸不足,風(fēng)氣百疾,薯蕷圓方主之。
【注】
虛勞諸不足者,謂五勞諸虛百損也。上條以熱傷干血為言,此條以風(fēng)氣百疾立論。熱傷其上之血分,則病肺癰;熱傷其下之血分,則病干血。風(fēng)中其外之氣分,則病肺痿;風(fēng)中其內(nèi)之氣分,則病百疾。主之以薯蕷丸,散諸風(fēng)邪,補諸不足,滋諸枯槁,調(diào)諸榮衛(wèi),故其藥溫潤共劑,補散同方也。
【集注】
徐彬曰:虛榮不足證,多有兼風(fēng)者,正不可著急治風(fēng)氣,故仲景以四君四物,養(yǎng)其氣血;麥冬、阿膠、干姜、大棗,補其肺胃;而以桔梗、杏仁、開提肺氣;桂枝行陽,防風(fēng)運脾,神曲開郁,黃卷宣腎,柴胡升少陽之氣,白□化入榮之風(fēng)。雖有風(fēng)氣未嘗專治之,謂正氣運而風(fēng)氣自去也。然以薯蕷名丸者,取其不寒不熱,不燥不滑,脾腎兼宜,故多用以為君,則諸藥相助以為理耳。
薯蕷三十分當(dāng)歸桂枝神#干地黃豆黃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人參七分芎藭芍藥白術(shù)麥門冬杏仁各六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膠七分干姜三分白蘞二分防風(fēng)六分大棗(為膏)百枚
右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