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日前,我有些生氣,中午吃了蓋飯加一碗板栗排骨湯,后感腹脹有些食積,吃了點
保和丸。午睡時,眼睛一閉有睡意時即體溫上升、皮膚很燙,下身微有汗,眼一睜醒來則熱退、微汗消失,再次入睡和醒來又出現(xiàn)同樣的情況,好像捉迷藏一般。晚上入睡時亦是同樣情況,反復十幾次,連續(xù)三天了。
開始以為被子厚,踢開確實能降溫,但后來降溫了有些冷,不是此原因,且頭部不熱。無口苦咽干、無寒熱往來、無胸脅滿悶、飲食可、大便一直都溏爛。舌淡胖而苔白膩,熱醒時左脈浮弦而滑數(shù)、關部為甚,右脈稍弱。第一天熱醒時心跳較快,且下半夜咽癢較重(最近有點
感冒鼻塞)。第三日熱度有所下降,沒辦法了只得吃藥,辨為三陽合病,陰陽不交。
第四日,下午沖了小
柴胡顆粒,晚上9:30又沖了2包,服后間斷性打了三個寒戰(zhàn),此后再無癥狀,霍然而愈。
疑問:這到底是吃藥效果呢,還是當時已快自愈了,碰巧又吃藥了,誤以為是吃藥的效果。
按語:(1)第268條“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案中脈象亦可為三陽合病脈象。目一閉病來,目一睜病去,陰陽不交,當以小柴胡和解陰陽寒熱。
(2)非陰虛汗出:無口干咽燥、舌紅脈細、顴紅汗出、腰膝酸軟
非
桂枝湯證:無定時
發(fā)熱汗出,無惡風。
病證只在一睜一閉之間,此為鑒別點,小柴胡原方亦可為
盜汗之法,熟悉條文,觀其脈證,隨證治之。
(3)根據(jù)實驗報告,柴胡劑在晚上9點~11點效果最好,這也符合少陽經脈循行時間。我的上則月經
頭痛醫(yī)案亦可佐證,較易出現(xiàn)排病反應。
另:我與醫(yī)有緣:一指我體弱多病,甚至給人看病時有時別人的內科病癥也能轉移到我身上一兩天(這個緣分不好):二指我學習中醫(yī),有時能在生活中見到書中記載的少見征象,如學完《中診》,在附院VIP房見到反關脈,門診的溢脈、損脈。學完《中醫(yī)婦科學》,在海南師范見到一“并月”(身體無病而月經定期兩月來潮一次)藝術研究生。對經絡氣場感應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