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之在人,特五官之一耳,而古人立有專科,蓋以余竅各主一臟,或兼二臟,目雖為肝竅,而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后出于項中,此則眼具五臟六腑也,故其證多而方亦廣,茲集限于篇章,故略錄專治目疾者數(shù)方,以備采用,其疏風、燥濕、瀉火、養(yǎng)血之劑,可以通用者,則散見于各門。目有五輪∶白睛為氣輪,屬肺金,故獨堅;青睛為風輪,屬肝木,內(nèi)包膏汁,涵養(yǎng)瞳神;目角大小皆為血輪,大屬心君火,大赤者為實火,小屬心包相火,小赤者為虛火;兩脾為肉輪,屬脾土,土藏萬物,故包四輪,開動為陽,為應用;閉靜為陰,則睡矣。目中有神膏,此由膽中滲潤精汁積而成者,能涵養(yǎng)瞳神;有神水,先天真氣所化,潤澤之水也;有神光,原于命門,通于膽,發(fā)于心,是火之用也;有真血,肝中升運,滋目經(jīng)絡之血也;有真氣,目之經(jīng)絡中往來生用之氣,先天之元陽也;有真精,先后天元氣所化精汁,起于腎,施于膽,而及瞳神也。目有堅殼數(shù)重,真血滋神水,神水包神膏,膏中一點青瑩,乃膽腎所聚之精華,惟此一點,鑒照萬物,空闊無窮,為水輪,屬腎水。人之邪正壽夭貴賤皆可驗目而得之,豈非人身之至寶乎。
滋陰升陽(一名熟地黃丸。東垣)
治血弱氣虛,不能養(yǎng)心,心火旺盛,肝木自實,瞳子散大,視物不清(肝為心母,子能令母實,故心火旺則肝木作實。肝主風,心主火,瞳子散大,風火搖動之癥也。水不能制火,則清和之氣乖亂,而精液隨之走散矣,精液走則光華失,故視物不清也!毒V目》曰∶心脈俠目系,肝脈連目系,手足少陽之脈絡于目外小,風熱從此道上攻頭目,至偏頭痛腫,瞳子散大,視物昏花,血虛陰弱故也,宜涼血養(yǎng)血,收火散火,而除風熱。)
熟地黃(酒炒,三錢) 生地黃(一方兩半,一方七錢半) 柴胡(八錢) 黃芩(酒炒) 當歸(酒泡,五錢) 天門冬 地骨皮 五味子 黃連(酒炒,三錢) 人參 甘草(炙) 枳殼(麩炒,二錢)
蜜丸。茶清下,日二服。忌食辛熱之物助火、寒泠之物損胃、使藥不上 行。
此手足少陰、足厥陰、少陽藥也。熟地、當歸養(yǎng)血,生地、地骨涼血,黃芩瀉肺火,黃連瀉肝火,天冬清肺而滋腎,柴胡散肝而升陽,五味收耗而斂散,人參、甘草以益氣補中,枳殼以利氣行滯也(《本草》云:枳實、枳殼,皆能明目,故目疾方多用之)。
補肝腎(《易簡》)
治肝腎氣虛,兩目昏暗(目為肝竅,瞳子神光屬腎,故肝腎虛則目昏暗也)。
枸杞子 五味子 車前子(炒,二兩) 楮實 川椒(炒,一兩) 熟地黃 當歸(五兩) 菟絲子(八兩,酒浸)
蜜丸。酒下。
本方除當歸五味楮實川椒,名駐景丸:治同。
此足少陰、厥陰藥也。熟地、枸杞補肝滋腎,菟絲、楮實益精強陰,五味斂耗散而助金水(五味子酸咸居多,能斂肺金、滋腎水、收瞳人散大),當歸quanxiangyun.cn/wszg/和氣血而益肝脾(肝藏血,脾統(tǒng)血,目得血而能視),川椒補火以逐下焦虛寒,車前利水而瀉肝腎邪熱也(車前子清肝明目,利小便而不走氣,得此瀉邪,則補藥更為得力。張子和曰∶目赤腫是厥陰肝經(jīng)風熱,利小便能去肝經(jīng)風熱)。 醫(yī)學全.在線quanxiangyun.cn
不能遠視(《局方》)
治目不能遠視,能近視者(王海藏曰∶目能近視,責其有水;不能遠視,責其無火,法宜法宜補心)。常服益心強志,能療健忘。)
遠志 菖蒲(二兩) 人參 茯苓(一兩,蜜丸)朱砂為衣。
張子和方無菖蒲,加茯神、柏子仁、酸棗仁,亦名定志丸,酒糊丸,姜湯下。安魂定驚。
此手少陰藥也。人參補心氣,菖蒲開心竅,茯苓能交心氣于腎,遠志能通腎氣于心,朱砂色赤,清肝鎮(zhèn)心,心屬離火,火旺則光能及遠也。
不能近視(東垣)
治目能遠視不能近視(王海藏曰∶目能遠視,責其有火;不能近視,責其無水,法當補腎。)
生地黃(焙) 天冬(四兩) 枳殼(炒) 甘菊花(去蒂,二兩)蜜丸。
茶清或酒下(用茶者,欲火熱之下降;用酒者,欲藥力之上行)
此足少陰藥也。生地涼血生血,天冬潤肺滋腎,枳殼寬腸去滯,甘菊降火除風。
內(nèi)障
治勞役飲食不節(jié),內(nèi)障目病(內(nèi)障者,睛里昏暗,與不病之眼無異,唯瞳人內(nèi)有隱隱青白者。李東垣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稟受于脾胃,而上貫于目。脾者,諸陰之首也,目者,血氣之宗也,故脾虛則五臟之精氣皆失所司,不能歸明于目矣。心者,君火也,主神,宜靜而安,相火代行其令;相火者,包絡也,主百脈,皆榮于目,既勞役運動,勢乃妄行,及因邪氣所并,則損其血脈,故諸病生焉。醫(yī)者不理脾胃及養(yǎng)血安神,治標不治本,不明至理也)。
黃耆 人參(一兩) 甘草(炙,八錢) 白芍藥(炒) 黃柏(酒炒四次,三錢) 蔓荊子(二錢)每四錢,日二服。
此足太陰、陽明藥也。參、耆、甘草大補中氣,以強脾胃;蔓荊升清陽而通九竅,白芍入厥陰而和榮血(目得血而能視),黃柏除濕熱而滋腎水(腎水足則目明),使精氣足而清陽升,則臟腑和而障翳退矣(樓全善曰∶治目不明,氣虛而未脫,可于參 中微加連柏;若氣已脫,連柏等涼藥不可施矣。)
陽證赤腫
治目赤腫痛(風熱傷血則赤,風熱作實則腫,風熱攻注則痛。目外向面者為外,在內(nèi)近鼻者為內(nèi),上為外眥,下為內(nèi)眥。目痛赤脈從上下者,為太陽證,宜溫之散之;從上下者,為陽明證,宜寒之下之;從外走內(nèi)者,為少陽證,宜和解之。)
荊芥 蔓荊子 菊花 白芷 麻黃 防風 桃仁(去皮尖) 紅花(酒炒) 川芎(五分) 當歸(酒洗) 白芍(酒炒) 草決明 石決明 甘草 (一錢)
此足太陽、厥陰藥也。荊芥、防風、麻黃、白芷、甘菊、蔓荊輕浮上升,并能消風散熱;桃仁、紅花、川芎、歸、芍辛散酸收,并能養(yǎng)血去瘀;兩決明皆除肝經(jīng)風熱,專治目疾;瘀去血活則腫消,風散熱除則痛止。又目為肝竅,搜風養(yǎng)血,皆以和肝,加甘草者,亦以緩肝而止痛也(《保命集》云:目病在腑則為表,當除風散熱;在臟則為里,當養(yǎng)血安神。暴發(fā)者為表易療;久病者在里難治。)
風毒赤腫(《局方》)
治風毒上攻,暴作赤腫,目痛難開,隱澀眵淚(凡目赤腫,或六腑秘,脈實有力者,為有里證,宜微利之,瀉青丸洗肝散之類是也。眵音鴟,眼脂。)
薄荷 羌活 防風 當歸 川芎 梔子 大黃 炙甘草
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無里證者,除梔子大黃。
此足厥陰、陽明藥也。肝屬木而主目,木喜條達,風熱郁于內(nèi),故用薄荷、羌防以升之散之;肝藏血,故用當歸、川芎以和之養(yǎng)之;大黃瀉胃火而通燥結(jié);梔子降心火而利小便(二便利則熱毒下降而赤腫消);甘草緩肝氣而和中州。
肝虛目痛(《局方》)
治肝虛目痛,筋脈疼痛,冷淚不止,羞明怕日,及夜則痛甚,點苦寒之藥反劇(目白珠屬陽,白珠痛者,則晝甚;黑珠屬陰,黑珠痛者,則夜甚。)
夏枯草(五錢) 香附(一兩)每服五錢,臘茶下。
丹溪方∶夏枯草、香附各二兩,加甘草五錢。
此足厥陰藥也。夏枯草遇夏至陰生則枯,蓋稟純陽之氣,有補養(yǎng)厥陰血脈之功,夜痛及用苦寒藥反甚者,夜與寒皆陰也,夏枯草能治之者,陽勝陰也;香附行氣散肝,和中解郁,推陳致新,故用以為佐。
風熱障翳(皇統(tǒng)間醫(yī)官劉昌世傳)
治風熱障翳(翳膜有氣血虛實,或挾疾挾濕、陰虛火動、七情六yin,種種不同)。
當歸(兩半) 川芎 地骨皮 白蒺藜 密蒙花 甘菊花 羌活 荊芥 木賊(一兩) 天花粉 蔓荊子 薄荷 枳實 甘草(炙,五錢) 川椒(七錢五分) 黃連 蛇蛻 蟬蛻(三錢)
蜜丸,每兩作十丸。每服一丸,日三。翳者米泔下;睛暗,當歸湯下;內(nèi)障,木香湯下。
此足太陽、厥陰藥也。羌活、荊芥、蔓荊、薄荷以升陽散風,當歸、川芎以和肝養(yǎng)血,黃連、地骨、花粉清火熱,枳實破滯氣,川椒溫下焦,木賊、蛇蛻、蟬蛻以退翳,密蒙、蒺藜、甘菊目家專藥,以潤肝補腎,瀉火清金,炙草補中以和諸藥也。
一切目疾(《宣明》)
治久患雙目失明,遠年近日,內(nèi)外氣障風昏,拳毛倒睫,一切眼疾。
羌活 荊芥 白芷 稿本 細辛 川芎 蒼術 甘菊 密蒙花 菜子 麻子 木賊 黃芩 石膏 甘草,等分。
為末。每服一二錢,食后、臨臥蜜水調(diào)下;或茶清、米泔亦得。
此足太陽、陽明、厥陰藥也。原文曰∶羌活治頭腦熱頭風,稿本治正偏頭痛,白芷清頭目,川芎療頭風,荊芥治目中生瘡,密蒙治羞明怕日,蒼術明目暖水臟,木賊退障翳,麻子起拳毛,細辛、菜子起倒睫,黃芩、石膏清心退熱,甘菊降火除風,甘草調(diào)和諸藥。
倒睫拳毛
治倒睫拳毛(倒睫拳毛,由目急皮縮之故也。蓋伏熱內(nèi)攻,陰氣外行,當去其內(nèi)熱并火邪,使眼皮緩則眼毛立出。)
黃連(炒) 甘草(炙) 人參(一錢) 當歸(錢半) 葛根 防風(五分) 細辛 蔓荊子(三分) 食后服,避風寒濕熱。
此足太陰、陽明藥也。參甘以補其氣,歸身以濡其血,黃連以清其火,防葛以散其風熱,細辛入少陰而潤腎,蔓荊走頭面而升陽。
本方除人參、當歸、黃連,加黃,名神效明目湯(東垣)∶治前證兼赤爛昏痛,冷淚多眵。
又法摘去拳毛,以虱血點數(shù)次即愈。
內(nèi)障(《類苑》)
治目疾內(nèi)障(倪仲腎曰∶經(jīng)曰∶心者,五臟之專精,目者,其竅也,又為肝竅。腎主骨, 骨之精為神水,故肝木不平,內(nèi)挾心火,為勢妄行,火炎不制,神水受傷,上為內(nèi)障,此五臟病也。諸脈皆屬于目,相火者心包絡也,主百脈,上榮于目,火盛則百脈沸騰,上為內(nèi)障,此虛陽病也。膀胱小腸三焦膽脈俱循于目,其精氣亦上注為目之精,四腑一衰,則精氣盡敗,邪火乘之,上為內(nèi)障,此六腑病也。神水黑眼,皆發(fā)于陰,白眼赤脈,皆法于陽,陰齊陽侔,故能為視,陰微不立,陽盛即yin,經(jīng)曰:壯火食氣,壯火散氣,上為內(nèi)障,此弱陰病也。四者皆為陰弱不能配陽也。)
夜明砂(淘凈) 蟬蛻 木賊(去節(jié)) 當歸(一兩,酒洗) 羊肝(四兩,煮或生用) 以羊肝去筋膜,水煮搗爛和丸。
此足厥陰藥也。蚊,食血之蟲,夜明砂皆蚊眼也,故能散目中惡血而明目(蝙蝠食蚊而 眼不化,其矢為夜明砂);木賊輕揚而善磨木,故能平肝散熱而去障;蟬性善蛻,故能退翳;當歸能入厥陰,養(yǎng)血而和肝;用羊肝者,羊性屬火,取其氣血之屬,能補氣血,引諸藥入肝以成功。羊肝丸之方頗多,茲量錄其一二。
《濟生》羊肝丸∶黃連一兩 羯羊肝一具,去筋膜,生用,搗爛和丸。
《本事方》∶煮爛搗用,治肝經(jīng)有熱,目赤睛痛;及內(nèi)障青盲。
《綱目》云:但是目疾及障翳青盲皆治,忌豬肉冷水。婁全善曰:誠哉河間之言。目盲耳聾,鼻不聞臭,舌不知味,手足不能運用者,皆由玄府閉塞,而神氣出入升降之道路不通利也。故先賢治目昏花,如羊肝丸,用羊肝引黃連等藥入肝,解肝中諸郁,蓋肝主目,肝郁解則目之玄府通利而明矣。黃連之類,解熱郁也,椒目之類解濕郁也,茺蔚之類解氣郁也,芎歸之類,解血郁也,木賊之類解積郁也,羌活之類解經(jīng)郁也,磁石之類解頭目郁、墜邪氣使下降也,蔓菁下氣通中,理亦同也。凡此諸劑,皆治氣血郁結(jié)目昏之法,河間之言,信不誣矣。至于東垣丹溪,用參耆補氣血,亦能明者,蓋目主氣血,盛則玄府得利出入升降而明,虛則玄府無以出入升降而昏,此則必用參耆四物等劑,助氣血運行而明也。蔓菁子蒸為末。酒調(diào)服,或加入藥中。
瘡疹入眼
治瘡疹入眼,及昏暗障翳。
兔矢(二錢)。茶清調(diào)下,或吞服。須待瘡疹瘥后服之。
此足厥陰、陽明藥也。兔者,明目之精,得金之氣,其矢名明目砂,能解毒殺蟲,故專能明目,又可兼治勞疳也。
赤痛流淚(趙謙)
治目赤流淚,或痛或癢,晝不能視,夜惡燈光(血熱則目赤,肝熱則多淚,熱微則癢,熱甚則痛,赤腫昏眊,故晝不能視,陽勝故夜惡火光。)
羯羊膽 蜂蜜。入蜜膽中,蒸熟,候干,細研為膏。每含少許,或點目中。
又法∶臘月入蜜膽中,紙籠套住,懸屋檐下,待霜出,掃取點眼。
此足少陽、厥陰藥也。羊膽苦寒,益膽瀉熱;蜂蜜甘潤,補中緩肝。日二百味草花膏者,以羊食百草,蜂采百花也(李時珍曰∶肝開竅于目,膽汁減則目暗。目者,肝之外候,膽之精華也,故諸膽皆治目疾。點服說云病有內(nèi)外,治各不同;內(nèi)疾既發(fā),非服不除;外疾既外,非點不退。內(nèi)疾始盛,治流不如塞源,伐枝不如去根,不服藥而除者,未之見也;外障既成,如物污須濯,鏡垢須磨,不點而去者,未之有也;若內(nèi)障不服而外點,反激其火,動其血氣,無益反損;若外障已成,雖服藥不發(fā)不長,而所結(jié)不除,當內(nèi)外夾攻,方盡其妙)。
屬陽證者(丹溪)
治目中百。屬陽證者)。
黃連 人乳。
浸點,或煎點;蚣樸硝。
此足厥陰藥也!堆芰x》曰∶人心主血,肝藏血,目受血而能視,蓋水入于經(jīng),其血乃 成。又曰∶上則為乳汁,下則為月水,故知乳汁即血也,用以點目,豈有不相宜者哉。昂按∶加黃連者,以清心肝之火也。
外翳(東垣)
治翳遮瞳人,如云氣障隔。
黃連(二錢,以水一碗,煎至半碗,再入后藥)當歸 甘草(六分) 防風(八分) 蕤仁(去皮尖,研,三分)。
同熬,滴水不散,去渣,入蜜少許,再煎少時。要病患凈心點之,至目微痛為度,一日五七點,使藥力相續(xù),故曰百點。臨臥點尤妙。
此足厥陰藥也。黃連瀉火,防風散風,甘草和中,當歸養(yǎng)血,蕤仁消風散熱、益水生光。
內(nèi)障生翳(東垣)
治內(nèi)障生翳,及瞳子散大,因勞心過度,飲食失節(jié)。
柴胡 麻黃 黃連 生地(五錢) 歸身(三錢) 甘草 訶子皮(濕紙裹煨,二錢) 以水二碗,先煮麻黃至一碗,去沫,入后藥,同熬至滴水不散,去渣,入蜜少許,再熬點之。
此足少陽、厥陰藥也。柴胡、麻黃發(fā)表散邪,當歸、生地和肝養(yǎng)血,黃連清肝火,甘草和中州,瞳子散大,故加訶子以收之也。
芒塵入目
陳墨。濃磨,點之。
點擊查看:<<醫(yī)方集解>>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