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一、血管壁的組成和一般結構
    

組織學與胚胎學:一、血管壁的組成和一般結構

除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以外,血管壁從管腔面向外一般依次分為內膜、中膜和外膜(圖8-1)。血管壁內還有營養(yǎng)血管和神經(jīng)分布。圖8-1 血管一般結構模式圖(1)內膜內膜(tunica intima)是管壁的最內層,由內皮和內皮下層組成,是三層中最薄的一層。1.內皮為襯貼于血管…

除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以外,血管壁從管腔面向外一般依次分為內膜、中膜和外膜(圖8-1)。血管壁內還有營養(yǎng)血管和神經(jīng)分布。

圖8-1 血管一般結構模式圖

(1)內膜

內膜(tunica intima)是管壁的最內層,由內皮和內皮下層組成,是三層中最薄的一層。

1.內皮為襯貼于血管腔單層扁平上皮。內皮細胞長軸多與血液流動方向一致,細胞核居中,核所在部位略隆起,細胞基底面附著于基板上。電鏡觀察,可見內皮細胞腔面有稀疏而大小不一的胞質突起,表面覆以厚約30~60nm的細胞衣,相鄰細胞間有緊密連接和縫隙連接及10~20nm的間隙。內皮細胞核淡染,以常染色質為主,核仁大而明顯。在胞質內有發(fā)達的高爾基復合體、粗面內質網(wǎng)和滑面內質網(wǎng)。內皮細胞超微結構的主要特點是胞質中有豐富的吞飲小泡,或稱質膜小泡(plasmalemmal vesicle),直徑60~70nm(圖8-2)。這些小泡是由細胞游離面或基底面的細胞膜內凹形成,然后與細胞膜脫離,經(jīng)細胞質移向對面,又與細胞膜融合,將小泡內所含物質放出,故小泡有向血管內外輸物質的作用,細胞質內還可見成束的微絲和一種外包單位膜的桿狀細胞器,長約3μm直徑0.1~0.3μm,內有6~26條直徑約15nm左右的平行細管,稱Weibel-Palade小體(W-P小體)W-P小體是內皮細胞特有的細胞器,一般認為它是合成和儲存與凝血有關的第Ⅷ因子相關抗原(factor Ⅷ related antigen, FⅧ)的結構(圖8-2)。

圖8-2 人臍靜脈內皮細胞電鏡像圖A示內皮細胞

LU血管腔 ,quanxiangyun.cn/rencai/P胞質突起, G高爾基復合體,V質膜小泡

圖B、C示W(wǎng)-P小體縱橫切 面(▲)×170000~300000

(第一軍醫(yī)大學何紅兵供圖)

內皮細胞作為血管的內襯,形成光滑面,便于血液流動。內皮細胞和基板構成通透性屏障,液體、氣體和大分子物質可選擇性地透過此屏障。微絲收縮功能,5-羥色胺、組胺和緩激肽可刺激微絲收縮,改變細胞間隙的寬度和細胞連接的緊密程度,影響和調節(jié)血管的通透性。

血管內皮細胞具有復雜的酶系統(tǒng),能合成與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除上述F Ⅷ外,還有組織纖維酶原活性物和前列環(huán)素、內皮素(有強烈縮血管作用,又稱內皮細胞收縮因子),以及具有舒張血管作用的內皮細胞舒張因子。

內皮細胞表面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能使血漿中的血管緊張素Ⅰ變?yōu)檠芫o張素Ⅱ,使血管收縮。內皮細胞還能降解5-羥色胺、組織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

2.內皮下層 內皮下層(subendothelial layer)是位于內皮和內彈性膜之間的薄層結締組織,內含少量膠原纖維、彈性纖維,有時有少許縱平行滑肌,quanxiangyun.cn/sanji/有的動脈的內皮下層深面還有一層內彈性膜(internal elastic membrane),由彈性蛋白組成,膜上有許多小孔。在血管橫切面上,因血管壁收縮,內彈性膜常呈波浪狀(圖8-5)。一般以內彈性膜作為動脈內膜與中膜的分界。

(二)中膜

中膜(trnica media)位于內膜和外膜之間,其厚度及組成成分因血管種類而異。大動脈以彈性膜為主,間有少許平滑肌;中動脈主要由平滑肌組成。血管平滑肌纖維較內臟平滑肌纖維細,并常有分支。肌纖維間有中間連接和縫隙連接。許多學者認為,血管平滑肌是成纖維細胞的亞型,在中動脈發(fā)育中,平滑肌纖維可產(chǎn)生膠原纖維、彈性纖維和基質。在病理狀況下,動脈中膜的平滑肌可移入內膜增生并產(chǎn)生結締組織,使內膜增厚,是動脈硬化發(fā)生的重要病理過程。血管平滑肌可與內皮細胞形成肌內皮連接(myoendothelial junction),平滑肌可借助于這種連接,接受血液或內皮細胞的化學信息。近年研究表明,除已知的腎入球微動脈特化的平滑肌能產(chǎn)生腎素外,其它血管的平滑肌也具有分泌腎素和血管緊張素原的能力,與內皮細胞表面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共同構成腎外的血管腎素和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

中膜的彈性纖維具有使擴張的血管回縮作用,膠原纖維起維持張力作用,具有支持功能。管壁結締組織中的無定形基質含蛋白多糖,其成分和含水量因血管種類而略有不同。

(三)外膜

外膜(tunica adventitia)由疏松結締組織組成,其中含螺旋狀或縱向分布的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血管壁的結締組織細胞以成纖維細胞為主,當血管受損傷時,成纖維細胞具有修復外膜的能力。有的動脈中膜和外膜的交界處,有密集的彈性纖維組成的外彈性膜(external elastic membrane)。

血管是連續(xù)的管道,由于各段血管的功能不同,其管壁的組成成分和分布形式也有所不同,有些血管還有一些附加結構,如靜脈瓣。

(四)血管壁的營養(yǎng)血管和神經(jīng)

管徑1mm以上的動脈和靜脈管壁中,都分布有血管壁的小血管,稱營養(yǎng)血管(vasa vasorum)。這些小血管進入外膜后分支成毛細血管,分布到外膜和中膜。內膜一般無血管,其營養(yǎng)由腔內血液直接滲透供給。

特殊染色法可顯示包繞在血管壁上的網(wǎng)狀神經(jīng)叢,在血管橫切面上,可見神經(jīng)纖維主要分布于中膜與外膜交界處(圖8-3),有的神經(jīng)伸入中膜平滑肌層。一般而言,動脈神經(jīng)分布的密度較靜脈豐富,以中小動脈最為豐富。血管的神經(jīng)遞質除去甲腎上腺素和乙酰膽堿外,還有多種神經(jīng)肽,其中以神經(jīng)肽Y(neuropeptide Y,NPY)、血管活性腸肽(vasoa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和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peptide,CGRP)最為豐富,它們有調節(jié)血管舒縮的作用。毛細血管是否存在神經(jīng)分布尚有爭議。

圖8-3 小動脈的血管周神經(jīng)叢

a 鋪片,乙酰膽堿酯酶組織化學染色

b 血管橫切,血管活性腸肽免疫組化染色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