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粗制艾絨卷成圓柱狀,長20公分,直徑1.2公分,是灸法中常用的一種材料。每支艾卷重約10克,可燃燒1小時左右。此外,也有在艾卷中摻和某些藥品的,叫“藥物艾卷”可參見該條。
施灸時所用的主要材料。系將干燥的艾葉(即菊科植物的艾蒿的葉)磨碎,去其雜質(zhì),制成纖維狀的物賀。根據(jù)加工的程度,艾絨有粗細之分。細艾絨的纖維短,雜質(zhì)少,可塑性大,可制成較小的艾炷,多用于直接灸法;粗艾絨的纖維長,雜質(zhì)稍多,制成的艾炷較大(一般如半棗核大),多用于間接灸法。
是用艾絨制成供灸法應用的一種材料。quanxiangyun.cn/jianyan/形狀多為圓錐形,又有大、小之分,小艾炷如大米粒大,多以細艾絨用手指捏成,均用于直接灸法(直接放在皮膚上點燃);大艾炷以粗艾絨用手或以金屬制的艾炷模加壓制成,可用于直接灸或間接灸法。
灸法的一種。是用“艾炷”放在體表的穴位或一定部位上點燃,藉以達到治療的目的。又有直接灸和間接灸二種方法。
應用竹筒、陶瓷或玻璃制成的小罐或?qū)捒谄孔鳛榛鸸。拔罐時,先將點燃的酒精棉球或紙條在火罐內(nèi)晃動片刻后,趁熱將罐倒扣在一定的體表部位上,使罐口輿皮膚密切接觸,由于冷卻后火罐內(nèi)空氣減少,產(chǎn)生負壓,緊密吸著在皮膚表面,引起局部充血或瘀血,因而能達到治療的目的。一般應用于腰痛、胸脅痛、頭痛、關節(jié)炎和哮喘等多種疾病。
艾炷灸的一種方法。將小艾炷直接放在穴位(或一定的體表部位)上燃燒,灸后局部貼以藥膏,促使局部化膿,產(chǎn)生水泡,最后結(jié)痂,形成瘢痕。這種灸法的缺點是病人的痛苦較大,現(xiàn)在臨床上應用較少。
艾炷灸的一種方法。將小艾炷直接放在穴位(或一定的體表部位)上燃燒,灸后局部貼以藥膏,促使局部化膿,產(chǎn)生水泡,最后結(jié)痂,形成瘢痕。這種灸法的缺點是病人的痛苦較大,現(xiàn)在臨床上應用較少。
用黃酒將淡豆豉末調(diào)和,制成厚約二分的圓餅,上置艾炷施灸。多用于癰疽發(fā)背,潰后久不收口,瘡色黑暗。此法可促使瘡口愈合。
用生附子細末加水制成薄餅狀,上置艾炷施灸。多用于慢性瘡瘍久不收口,僅流水而無膿者。
間接灸的一種。用辛溫或芳香類的藥物制成餅狀,放在施灸部位上,再在餅上點燃艾炷。常用的有附餅灸、椒餅灸及豉餅灸等種類。
灸法的一種。方法是:用生姜切成一分厚的片,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再將艾炷放在姜片上燃燒灼灸。
灸法的一種。其方法是:用大蒜切成一分厚的片,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再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
灸法的一種。其方法是:用食鹽將臍窩填平,鹽上放較大艾炷點燃,待患者感到灼痛再更換艾炷?芍委腹痛、吐瀉、虛脫等癥。
艾卷灸法的一種。指將艾卷點燃的一端在施灸的皮膚上進行前、后、左、右的周旋移動,而不是將艾卷固定于穴位上。
施用灸法時,將艾炷隔著姜片(隔姜灸)蒜片(隔蒜灸)食鹽末(隔鹽灸)或在藥品制成的薄餅(附餅灸、豉餅灸、椒餅灸等)上施灸,而不直接將艾炷放在皮膚上,這種方法叫間接灸。
用白胡椒末加面粉和水,制成薄餅。餅的中心放置丁桂散藥末(丁香、肉桂)少許,在上面用艾炷施灸。多用于慢性風濕性關節(jié)炎。
是點燃由艾葉等藥物制成的艾炷或艾卷,刺激人體上一定的體表部位,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
拔罐療法的一種。即將棉花棒蘸95%酒精點燃,在罐內(nèi)繞一周后抽出,立即將罐按在拔罐的部位上,再馬上拔下,再吸再拔,反復多次。直到局部皮膚充血為止。
方法是把毛茛等植物(如毛茛、石龍芮、鐵線蓮、鐵腳威靈仙等)的新鮮全草搗成糊狀,放入直徑約4厘米的酒杯內(nèi),平杯口為度,不要壓緊,然后貼附在一定穴位上固定約一小時左右、病人覺局部有燒灼或痛癢感時即應取下,此時皮膚上可產(chǎn)生大的深黃色水泡。然后用消毒鑷子將水泡挑破,局部敷以消毒敷料以保護創(chuàng)面(但不要用凡士林紗布處理)。此法多用于治療瘧疾、哮喘、關節(jié)炎等病。
拔罐療法的一種。多用于腰背部。要選用罐口光滑的罐,將局部皮膚涂少許油脂,于拔上火罐后在皮膚上平行地上下左右移動幾次。
艾卷灸法的一種。將艾卷的一端點燃,靠近穴位,并保持一定距離,使患者感覺熱度適中,以不過分灼熱為度。這種灸法一般需保持十至十五分鐘。
炙法的一種,將艾炷直接或間接(以姜片、蒜片等)放在穴位皮膚上燃燒,每次均予以一定程度的刺激,不使其局部形成水泡、化膿及瘢痕。
拔罐療法的一種。即將竹罐放在預先配制好的中藥煎劑中,煮沸后取出,俟稍涼再進行拔罐的方法。
指用艾絨摻和一定的藥物粉末卷制而成的艾卷。直徑約1公分左右。古代有兩種藥物配方,制成的藥物艾卷一名“太乙神針”(是用人參、quanxiangyun.cn/zhuyuan/參三七、肉桂、乳香、沒藥散、麝香等十六種藥物的配方);一名“雷火神針”(是用沉香、木香、乳香、麝香等七種藥物的配方)。治療時點燃其一端,間隔數(shù)層布,按置在穴位上,常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病。雖有一定療效,但所用藥品價格較貴,故有重新研究其實際價值,或改良其處方,制成新的簡、便、驗、廉的藥物艾卷應用。
即將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膚上燃燒的一種方法。根據(jù)刺激量的大小和瘢痕形成與否分有瘢痕灸和無瘢痕灸二種。
即每次施灸所點燃的艾炷數(shù)。不論用在直接灸法或間接灸法,凡施灸時點燃一個艾炷,叫做一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