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瘡有 肉凸出者是)
〔薛〕 翻花瘡者,由瘡瘍潰后肝火血燥生風所致;虔徔 肉突出,如菌大小不同,或出如蛇頭長短不一。治法∶當滋肝補氣,外涂藜蘆膏, 肉自入,須候元氣漸復(fù),膿毒將盡涂之有效www.med126.com。不然,雖入而復(fù)潰。若誤用刀針、蝕藥、灸火,其勢益甚,或出血不止,必致寒熱嘔吐等癥,須大補脾胃為善。 判官張承恩,內(nèi)股患癰將愈,翻出一肉如菌,余曰∶此屬肝經(jīng)風熱血燥,當清肝熱養(yǎng)肝血。彼謂不然,乃內(nèi)用降火,外用追蝕,蝕而復(fù)翻,翻而復(fù)蝕,其肉益大,元氣益虛,始信余言。遂內(nèi)用梔子清肝散,外用藜蘆膏而痊。 一上舍,素膏粱善怒,耳下結(jié)一核,從潰而瘡口翻張如菌, 連頭痛,或胸脅作脹,或內(nèi)熱寒熱,或用清熱消毒之藥,年余未瘥。余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尋愈。 一男子背瘡,斂如豆許,翻出肉寸余,用消蝕割系法屢去屢大,此肝經(jīng)血虛風熱。余用加味逍遙散三十余劑,涂黎蘆膏而消;又用八珍散倍用參、 、歸術(shù)而斂。 一婦人,素善怒,臂患癰,瘡口出肉長二寸許,此肝脾郁怒氣血虛而風內(nèi)動,www.med126.com用加味逍遙散,涂藜蘆膏而愈。后因怒患處脹悶,遍身汗出如雨,此肝經(jīng)風熱,風能散氣故耳。仍用前散并八珍湯而愈。 一男子項患腫,痰涎涌甚,用散堅行氣等劑,腫硬愈甚。喘氣發(fā)熱,自汗盜汗,體倦食少,予曰∶此屬足三陰虧損,當滋化源。不信,反追蝕患處,開翻六寸許,HT色赤,日出鮮血,三月余矣,肝脈弦洪緊實,予用大補湯加麥門、五味五十余劑,諸癥漸愈,血止三四。復(fù)因怒飲食頓少,其血涌出,此肝傷不能藏,脾傷不能攝也,用補中益氣湯為主,加五味、麥門其血頓止;再以六味丸加五味子常服,瘡口斂至寸許,遂不用藥,且不守禁而歿。
藜蘆膏 治一切瘡疽, 肉突出,不問大小長短,用藜蘆一味為末,以生豬脂和研如膏,涂患處,周日易之。
胭脂散 治反花瘡。
上研細。先以溫漿水洗拭,后敷藥。
甘草涂敷方 治反花瘡。
上為細末。以童子小便半盞,以無灰火熬,用竹篦攪成膏。取涂瘡上,日五次。
惡實根涂敷方 治反花瘡,并諸瘡積年不瘥者。
惡實根(研末,四兩) 豬脂(二兩)
上調(diào)和如糊。涂瘡上日三四次。
諸瘡 肉如蛇頭出數(shù)寸者,硫黃末敷之即縮。(《圣惠》)。瘡有肉凸出,烏梅燒灰為末敷之,立盡。(《鬼遺》。)又以白梅肉杵細,入蜜捏成餅如錢大貼之妙。(《圣惠》)
〔梅〕 治反花瘡,馬齒莧一斤,燒灰細研,豬脂調(diào)敷。
〔世〕 瘡?fù)钩龃缭S,根如小豆或大如梅者,用花腳蜘蛛絲纏其根,則漸干而自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