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雪山點地梅、喉嚨草
|
漢語拼音 |
beifangdiandime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報春花科植物北點地梅的帶根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直根系,主根細長,支根較少。蓮座狀葉叢單生,直徑1-6cm;無柄或下延呈寬翅狀柄;葉片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30mm,寬2-6mm,先端鈍或稍銳尖,通常中部以上葉緣具稀疏鋸齒,上面及邊緣被短毛及2-4分叉毛,下面近無毛;ㄝ1至多數(shù),直立,高7-25cm,黃綠色,下部略呈紫紅色;ㄝ闩c花梗都被2-4分叉毛和短腺毛;傘形花序有多數(shù)花,苞片多數(shù),條狀披針形,長2-3mm;花梗細不等長,長1-2cm,果期伸長達2-6(-10)cm,被短腺毛;花萼鐘形或陀螺狀,長約2.5mm,明顯具5棱,5淺裂,裂片狹三角形,分裂達全長的1/3,先端銳尖,顏色較筒部深;花冠白色,高腳碟狀,直徑與花萼幾相等,5裂,裂片倒卵狀長圓形,長約1.2mm,寬0.6mm,先端近全緣;子房倒圓錐形,花柱長0.3mm,柱頭頭狀。蒴果倒卵狀球形,先端5瓣裂。種子多數(shù),多面體形,長約0.6mm,寬0.4mm,棕褐色,種皮粗糙,具蜂窩狀凹眼;ㄆ6月,果期7月。生于草原、山地陽坡和溝谷中。分布于黑龍江、內(nèi)蒙古、河北、甘肅、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
資源分布 |
北方點地梅Herba Androsaces Septentrio-na1is主產(chǎn)于內(nèi)蒙古東部、河北北部和新疆北部。多自產(chǎn)自銷。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連根拔起,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主根直徑0.5-2mm,表面黃棕色或灰棕色,有支根或支根痕;質(zhì)稍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淡黃色。葉蓮座狀叢生,多破碎,完整者呈倒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或狹菱形,長8-10mm,寬2-4mm,先端鈍或稍銳尖,下部漸狹,中部以上邊緣具稀疏牙齒,上面有極短的毛,葉面黃綠色;質(zhì)脆,易碎;ㄝ汩L短不一,黃綠色或下部暗紫色,具分叉毛;傘形花序多花;花冠白色。有時可見先端5瓣裂的蒴果,淺橙黃色,內(nèi)有多數(shù)種。氣微,味淡。
|
中藥化學成分 |
含有10余種三萜甙類化合物,分別為點地梅甙(androseptosides)A、B、C、C1、D、D1、E、F、G、H、I、K、L等。地上部分含有槲皮素(quercetin),山奈酚(kaempferol),蕓香甙(rutin)和咖啡酸(caffeic acid)等。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辛;性微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消腫止痛藥
|
主治 |
風火赤眼;咽喉紅腫;瘡瘍腫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30g;或代茶。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Androsace septentrionaiisL.
|
科屬分類 |
報春花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