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金雀花
|
漢語拼音 |
shan pi tiao
|
英文名 |
Root of Szechwan Indigo
|
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四川木蘭的根或地上部分。
|
動植物形態(tài) |
四川木蘭 小灌木,高約2.5m。莖直立,幼枝密被白色伏貼丁字毛,不久即脫落無毛。葉互生;葉柄長5-15mm;托葉披針形,長達(dá)2.5mm;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10cm;小葉9-13片,葉片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12mm,寬4-8mm,先端鈍圓或凹入,有小短灑,基部鈍圓或楔形,兩面被白色丁字毛?偁罨ㄐ蛞干,長達(dá)10cm,有花約30朵;花萼鐘形,5齒裂;蝶形花冠紅色,長約9.5mm;雄蕊10,二體;子房無毛。莢果粟褐色,長達(dá)4cm,內(nèi)有種子數(shù)顆;ㄆ5-6月,果期7-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2500-3500m處的山地荒野草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切段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苦;微溫
|
歸經(jīng) |
肝;胃;肺經(jīng)
|
功效 |
理氣寬中;清熱解毒
|
功效分類 |
行氣藥;解毒藥;止咳藥
|
主治 |
胃脘痛;肚腹冷痛;胸膈脹滿;肺癆發(fā)熱;瘡瘍腫毒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根:寬中理氣,解郁,除瘡毒。治肚腹冷痛,胸膈氣脹,癆熱,瘡毒。2.《貴州藥植目錄》:全株:止咳,利尿。
|
考證 |
出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Indigofera szechuensis Craib
|
科屬分類 |
豆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