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創(chuàng)膽亮
|
年份 | mbauh daamv ndiangx
|
別名 | 野辣椒、魚膽木、假辣椒、羊屎木
|
來源 | |
形態(tài)特征 | 常綠灌木,高達3米,有乳汁,無毛,枝有皮孔。單葉,3-4葉輪生,少有對生,橢圓形或長圓形,長久6~16厘米,寬0.3~3厘米,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ò咨,合生,5裂(數);傘形式聚傘花序,生于上部小枝的腋間。核果卵圓形或橢圓形,熟時紫黑色;種子有皺紋;ㄆ2~10月,果期4月至次年春季。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林邊、丘陵地帶的林中或溪邊灌叢中。產于廣西各地縣市;分布于我國西南、華南、臺灣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秋冬季采,切片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苦,性寒。
|
功效 | 鎮(zhèn)靜降壓,清熱解毒,利尿,活血止痛,瀉肝火。
|
傳統(tǒng)應用 | |
用法用量 | 15~30克,水煎服;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
方例 | 1.高血壓、高熱、膽囊炎、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刨膽亮(蘿芙木)根6~9克,水煎服。毒蛇咬傷,另用鮮品適量搗爛敷傷口周圍,每天1次。
|
化學成分 | |
藥理 | 1.降壓作用 蘿芙木總生物堿(降血靈)含20多種生物堿,靜注后引起血壓下降主要由于所含中強堿引起,而口服給藥則是以利血平為代表的弱堿部分起主要降壓作用。從總堿的中強堿部分分離出一種含量較多的生物堿薩杷晉堿(S),為季胺鹽。麻醉貓靜注S1mg/kg血壓明顯下降,此時去甲腎上腺素的升壓反應減弱,腎上腺素的升壓反應被翻轉,表明S有阻滯α腎上腺受體的作用。麻醉犬靜注S1mg/kg,血壓明顯下降,頸內動脈、冠脈及股動脈的血管阻力明顯降低,頸內動脈及股動脈血流量增加,冠脈流量稍降低,S對腦血管、冠狀血管及外周血管均有擴張作用。腎型高血壓犬靜注S1mg/kg,血壓立即下降,心率加快[1]。 從廣西蘿芙水分離得一種季胺類生物堿山馬蹄堿(Sa)。麻醉貓靜注S3mg/kg,血壓明顯降低,此時電刺激頸上交感神經節(jié)前纖維,瞬膜反應顯著減弱或消失,刺激節(jié)后纖維引起的瞬膜收縮不受影響,刺激迷走神經外周端引起的血壓下降,靜注Sa后這種刺激反應也消失,對乙酰膽堿引起的降壓反應,Sa無明顯影響。上述結果提示Sa有神經節(jié)阻滯作用,電刺激脛神經外周端實驗還證明Sa有箭毒樣作用。認為Sa很可能是一種N-膽堿能系統(tǒng)的抑制劑[2]。從從蘿芙木根新提出一種夢芙木亭堿(Vt)。麻醉犬靜注后血壓下降50%(ED50)的劑量為0.71mg/kg,麻醉貓ED50為0.97mg/kg,腎型高血壓犬肌注Vt1.0mg/kg和2.5mg/kg,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SHR)膜腔注射2mg/kg~8mg/kg,血壓均明顯下降。46例高血壓患者肌注Vt10~20mg和4例嚴重高血壓患者靜滿Vt后也有明顯的急性降壓作用,副反應很小[3]。 2.其他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蘿芙木甲素50mg/kg~100mg/kg,進行延長環(huán)己烯巴比妥睡眠時間試驗、轉輪、滾筒、抖籠等試驗,其鎮(zhèn)靜指數為3.6-5.0,而利血平為8.3~16.5,表明蘿芙木甲素有較弱的鎮(zhèn)靜作用。家兔靜注蘿芙水甲素1mg/kg,能抑制其陽性條件反射,并使其分化相部分解除,而利血平在1/10劑量(0.1mg/kg)就能引起同樣效果,且作用時間較蘿芙木甲素更為持久,且不影響分化。對貓條件反射的影響與兔相似。有作者認為蘿芙木甲素并不具有利血平樣特殊的鎮(zhèn)靜作用,不適于治療精神病,它可能屬于外周抗腎腺素類藥,用于治療高血壓療效不好[4]。 3.毒性 小鼠一次服Ⅰ的LD50為0.82g/kg±0.005g/kg[5]。廣西產者為0.69g/kg±0.028g/kg[6]。高血壓犬每日服12mg/kg~10mg/kg,可見動物安靜、瞳孔縮小、瞬膜松弛。眼瞼下垂,個別動物發(fā)生顫抖,有的動物腹瀉[5]。以廣東產者副反應最大,云南次之,廣西最小[6]。除去利血平的Ⅰ副反應很小,除食量稍有減少外,未見中樞神經及胃腸道癥狀[7]。小鼠腹腔注射蘿芙水甲素LD50約0.34g/kg,死前主要癥狀為呼吸困難。鴿靜注20mg/kg~40mmg/kg劇烈嘔吐,但外表正常,無呼吸衰竭和平衡失調[8],小鼠靜注蘿芙木亭堿的LD50為23mg/kg[3]。 |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 [1]南京藥學院《中草藥學》編寫組:《中草藥學》(中冊),第1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853。 [2]劉鑄晉等:《科學通報》,1958,(2):52。 [3]Arthur H R,et al.C A,1968,69:5232m. [4]Bocharova D A,et al.C A,1967,66:102493t. |
藥理參考文獻 | [1]曾貴云等:《中華醫(yī)學雜志》,1977,57(1):56。
[2]金國章等:《科學通報》,1959,(1):529。
[]曾貴云等:《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86,14(6):350。
[4]金國章等:《藥學學報》,1959,7(9):346。
[5]曾貴云等:《藥學學報》,1959,7(9):361。
[6]曾貴云等:《藥學學報》,1957,7(9):370。
[7]徐麗娜等:《藥學學報》,1959,7(9):377。
[8]林吉強等:《科學通報》,1957,(6):182。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