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朋鋸咪
|
年份 | pangh gi miev
|
別名 | 鋸齒草
|
來源 | 玄參科植物旱田草 Lindernia ruellioides(Colsm.)Pennell的全草。
|
形態(tài)特征 | 一年生草本,莖四方形,高10~15厘米,有匍匐莖,節(jié)上生根。單葉對生,長圓形,長1.8~4厘米,寬0.8~2.5厘米,頂端鈍,基部漸狹成柄,邊有密的銳鋸齒;ǖ仙,唇形;總狀花序頂生。蒴果披針形;種子有格狀瘤突。花期6月,果期9~11月。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草地、林下陰濕處。產(chǎn)于廣西西林、田林、樂業(yè)、平果、東蘭、南丹、羅城、忻城、柳州、金秀、靈川、平樂、蒙山、藤縣、岑溪、平南、北流、寧明、龍州等縣市;分布于臺灣、福建、江西、廣東、貴州、四川、云南、湖北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采,鮮用或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甘、談,性平。
|
功效 | 清熱解毒,理氣,活血,消腫止痛,涼血止血。
|
傳統(tǒng)應(yīng)用 | |
用法用量 | 15~60克,水煎或用鮮草30~120克,搗汁服,或調(diào)洗米水取汁服;外用適量搗敷。
|
方例 |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 | |
化學(xué)成分參考文獻(xiàn) | |
藥理參考文獻(xiàn) |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xu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