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Xiang si zi
|
苗藥名 | |
苗藥拼音 | |
別名 | 達巨,馬如高那格,哈日套老蓋圖-寶日楚格,阿拉哈拉-寶日楚格,姚得日-毛敦乃-烏熱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相思樹的種子。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相思樹 Abrus Precatorius L.
纏繞藤本。莖細長,稍木質(zhì)化,表面疏生白色剛毛狀伏貼細毛。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長4~11cm;葉軸被剛毛狀伏貼毛,先端有小尖突;小葉8~20對,具短柄;小葉片長圓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長5~20mm,寬3~8mm,先端鋼圓,具細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全緣,上面光滑,下面被剛毛狀伏貼細毛;葉易凋落?偁罨ㄐ蛞干ㄐ蜉S粗壯,肉質(zhì),被剛毛狀伏貼毛;花小,排列緊密,淡紫色,長約9mm,具短梗;花萼黃綠色,鐘形,長約3mm,先端有4短齒,外側(cè)被毛;花冠蝶形,旗瓣闊卵形,基部有三角狀的爪,翼瓣與龍骨瓣狹窄;雄蕊9,成1束;子房上位,闊線形,被毛,花柱短,柱頭具細乳頭。莢果綠色,革質(zhì),長方形、扁平或膨脹,長2~4.5cm,寬1.2~1.4cm,先端有彎曲的喙,表面密被白色剛毛狀伏貼毛。種子1~6粒,橢圓形,基部靠近種臍部分黑色,上部朱紅色,有光澤。花期3~5月,果期9~10月。
生于丘陵地或山間、路旁灌叢中,常栽培于村邊。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及云南等地。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分批摘取成熟果莢,曬干,打出種子,除凈雜質(zhì)后再曬干。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種子呈卵形,少數(shù)呈球形,長5~7mm,直徑3~5mm。表面具光澤,一端(約2/3)朱紅色,另一端(約1/3)黑色。種臍凹陷,橢圓形類白色,位于黑色處的側(cè)面,有的殘存短小種柄,質(zhì)堅硬,浸泡后剝?nèi)シN皮,可見黃白色子葉2枚,肥厚,胚根明顯。具青草氣,味微苦澀。
以身干、紅黑分明、光亮、堅實者為佳。
|
化學(xué)成分 | 種子含相思子堿(abrine),相思子靈(abra-line)[1],下箴刺桐堿(hypaphorine)[2],相思豆堿(precatorine),胡蘆巴堿(trigonelline)[3]等生物堿;相思子毒蛋白(abrin)I、Ⅱ、Ⅲ,相思子凝集素I、Ⅱ[4],蓖麻毒蛋白(ricin)[5];相思子甾醇(abricin),相思子甾酮(abridin),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6];相思子酸(abrussic acid)[7],相思子素(abrusin)[8]等。種仁還含相思子黃酮(abrectorin),木犀草素(luteolin),葒草素(orientin)等黃酮類[9]。
|
藥理作用 | 1.抗癌作用 本品含有多種毒蛋白,相思子素10μg/kg腹腔注射,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的移植;在體外對艾氏腹水癌及吉田腹水肝癌細胞的蛋白生物合成有很強的抑制作用。胡蘆巴堿對小鼠肝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1]。 2.抗組胺、抗過敏作用 對于組胺-乙酰膽堿噴霧所致豚鼠的實驗性哮喘,相思子堿灌服或腹腔注射均可顯著延長Ⅲ級反應(yīng)的潛伏期;顯著抑制組膠所致大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使染料透出量顯著減少[]。相思子堿對雞蛋白所致豚鼠的速發(fā)型過敏性休克有顯著的防治效果,能明顯延長休克發(fā)生的潛伏期[3]。 3.其他作用 本品所含甾醇類部分對小鼠、大鼠有避孕作用,所含蛋白成分有催產(chǎn)素樣作用。本品醇提取物于體外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副傷寒桿菌及某些致病真菌的生長[4]。相思子凝集素有很強的致紅細胞凝集作用[5]。相思子堿可抑制溶血血清所致綿羊紅細胞的溶解[6]。 4.毒性 相思子蛋白對大鼠、豚鼠及貓皮下注射,除了貓的最小致死量(MLD)為0.4mg/kg,其他受試動物的MLD皆為0.04 mg/kg。此成分還能引起神經(jīng)功能紊亂及廣泛出血(如肺、心、胃、小腸及腎出血)。中毒表現(xiàn):腹瀉、嘔吐、尿閉、幻視、溶血、虛脫等癥狀。相思子毒蛋白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0.02 mg/kg,其毒性極大,0.5mg即可致人死亡,但加熱至65℃以上則毒性消失[1]。 |
性味 | 味甘、苦,性平。效銳。有毒。
|
功效 | 開竅,催產(chǎn),破痞。
|
主治 | 主治血瘀,協(xié)日痞,子宮痞,閉經(jīng),難產(chǎn),胎衣滯留。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孕婦禁服。
|
附方 | |
制劑 | |
臨床研究 | |
參考文獻 | 化學(xué)成分
(1)Narendranath G,et a1.C A,1933,27:6183
(2)Tung I C,et a1.C A,1961,55:17770g
(3)Ghosal S,et a1.Phytochemistry,1971,10(1):195
(4)Hegde R,et a1.Anal Biochern,1991,194(1):101
(5)Roos V O,et a1.Arzneim-Forsch,1980,30(5):759
(6)Siddiqui S,et a1.C A
|
苗藥名出處 |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