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Sha long zi
|
維藥名 | 賽坎庫爾
|
別名 | 撒干胡古兒、撒干胡而《回回藥方三十六卷》,賽坎庫斯、外熱力 尼里《藥物之園》。
|
考證 | 《注醫(yī)典》載:“沙龍子,是一種生活在水陸的動物,據說是鱷魚的后裔,它生活在埃及尼羅河畔,形與鱷魚相似,足趾卻像人的手掌,舌先端分叉、長,產卵在河岸,幼子生活在陸地上,長大后人水生活,藥用價值最好的部位是肚臍。春季交配時捕捉為佳!备鶕鲜鼍S吾爾醫(yī)本草所述藥物特征和實物對照,與現代維吾爾醫(yī)所用沙龍子一致。
|
中藥材基原 | 為石龍子科動物沙龍子的干燥體。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沙龍子Scinncus officinalis Linnaeus
頭體長80~105mm,尾長30~55mm,體形粗壯,呈圓柱狀,全體具蠟樣光澤,體背呈橘紅色,成體者還有白色甚密的小點。體側灰白色,每側有5~7塊大型的黑色類長方形的斑點,腹面白色。四肢短而柔弱,5指,指的邊緣具櫛齒,指上有棱鱗,指長2~8mm。尾驟細,長僅為體長的一半,尾基極粗。全體除頭部以外均被大型圓鱗,覆瓦狀排列。頭較小,呈長圓形,吻較狹,吻端鈍圓,吻鱗1枚,大型,位于正前方至兩個鼻孔之間,略呈橫的四邊形,額鼻鱗1枚,大型,略呈等腰三角形。前額鱗1枚,大型,呈四邊形,額鱗1枚,大型,呈梯形,額頂鱗1枚,中等大小,有的個體為1大1小、頂鱗1枚,中等大。頸鱗數枚,大于其后的背鱗,鼻鱗3枚,較小,后鼻鱗2枚,其中1枚延伸至眼下,形成眼下鱗,額鱗1枚?羯削[5枚,其中最前1枚向后延伸至眼上,形成眼上鱗,上唇鱗5~6枚,沿上唇邊緣排列。
我國不產,國外主產于埃及尼羅河沙灘。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在繁殖季節(jié)捕捉,殺死后,剖腹,取出內臟,洗凈,放鹽,曬干。
|
藥材鑒別 | 頭體長80~105mm,尾長30~55mm,體形粉狀,長圓柱狀,頭較小,呈長圓形,吻端鈍圓,較狹,鼻孔位于吻端的上方。吻鱗1片,大型。體背橘紅色,體例灰白色,每側有5~7塊黑斑,腹面白色,全體具蠟狀光澤,除頭部以外均被大型圓鱗,復瓦狀排列,背脊縱行隆起,呈棱狀,四肢細弱而短;5指,指的邊緣具齒,驟細。
|
化學成分 |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三級干熱,味咸。
《藥物之園》:“新鮮者二級濕熱,有人認為一級濕、二級熱;用鹽處理者三級熱、一級干;陳舊者二級干熱!
|
功效 | 生干生熱,激發(fā)性欲,壯陽填精,強筋養(yǎng)肌,祛寒止痛,增加色素。
|
主治 | 主治濕寒性或黏液質性疾病,如性欲低下,陽事不舉,精液不足,癱瘓,面癱,四肢顫抖,小關節(jié)痛,關節(jié)疼痛,白癜風等。
1.《注醫(yī)典》:“療筋肌寒性疾病等!
2.《藥物之園》:“熱身壯陽,療肌體麻木等!
|
用法用量 | 內服:1~3g。15歲以下者忌用,視患者病情、性情、氣候狀況用至9g。本品可入仁膏、蜜膏等制劑。
|
注意事項 | 本品對眼疾有害,并對眼部有一定的影響,矯正藥為蜂蜜。
|
代用藥 | 若本品缺貨,可用馬黑 如比亞尼、牛鞭、海馬代。
|
附方 | 治癱瘓,面麻痹,顫抖,感覺遲鈍,關節(jié)疼痛,性欲低下,精液稀少 取適量沙龍子,與適量蜂蜜水或兵豆煎湯或配葡萄汁、溫蛋黃或玫瑰花露同服。(《藥物之園》)
|
制劑 | |
參考文獻 | |
維藥名出處 | 《注醫(yī)典》
|
參考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維吾爾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