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敦母索恰
|
漢語拼音 | ROUCONGRONG
|
拉丁名 | Cistanche deserticole Y.C.Ma.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列當(dāng)科植物肉蓯蓉的肉質(zhì)莖。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寄生草本,高40~100(~170)cm,無葉綠素,未開花前埋于沙中。莖肉質(zhì),圓柱形或下部稍扁,淡黃白色,不分枝,莖下部較粗,直徑5~15cm,向下漸細,直徑2~5cm。葉鱗片狀,鮮時淡黃白色,螺旋狀排列,下部緊密寬而短,上部稀疏,狹而長,自下而上呈寬卵形、三角狀卵形、披針形以至狹披針形。穗狀花序生于莖頂,長5~50cm,密生多花,呈螺旋狀排列,每花的基部有一大苞片,二側(cè)有二枚小苞片;大苞片線狀披針形、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4cm,寬5~10mm,有綿毛或近無毛;小苞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與花萼等長或稍長,有綿毛或無毛。花萼鐘狀,淡褐色,長10~18mm,5淺裂,裂片卵圓形,背面與邊緣有毛或光滑;ü诠軤铉娦,長3~4cm,管部白色或淡黃色,內(nèi)彎,管內(nèi)有兩條鮮黃色凸起的縱紋,花冠與淺裂,開展,裂片近圓形,邊緣具細圓齒,裂片乳黃白色,邊緣為淡藍紫色,盛開時紫色更淺;雄蕊4,二強,著生于花冠管下部四分之一處,花絲上部稍彎曲,基部有皺曲長柔毛;子房上位,橢圓形,白色,基部有黃色蜜腺,花柱上部內(nèi)折,柱頭近球形。蒴果卵形,2瓣裂,褐色,花柱宿存。種子多數(shù),橢圓狀卵形或橢圓形,長0.6~1mm,表面網(wǎng)狀,有光澤。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產(chǎn)于青海西部、甘肅;寧夏、新疆、內(nèi)蒙古及陜西有分布。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鹽堿灘地、戈壁灘。寄生于紅沙、白刺、梭梭(土名:扎格)的根部。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花期5~6月,果期6~7月。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春末苗剛露土?xí)r采挖,洗凈泥土,除去鱗葉和花序,切段,曬干。
|
藥用部位 | 以肉質(zhì)莖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本品呈扁圓柱形,稍彎曲,長3~15cm,直徑2~8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密被覆瓦狀排列的肉質(zhì)鱗片,通常鱗片先端已斷。體重,微有韌性,不易折斷。斷面棕褐色,有淡棕色點狀維管束,排列成深波狀環(huán)紋。氣微,味甜、微苦。 顯微鑒別:莖(長徑24mm,短徑16mm)橫切面:外皮由多列黃棕色、皺縮的細胞組成?拷馄さ膸琢斜”诩毎是邢蜓娱L,其余薄壁細胞多呈鑲嵌狀或類圓形。維管束約100多個,外韌形,呈深波狀排列,每一個維管束呈菱形或長條形,由呈三角形的木質(zhì)部和韌皮部相合而成,導(dǎo)管類圓形,壁木化,近導(dǎo)管的木部薄壁細胞,壁常具網(wǎng)紋加厚。 粉末鑒別:棕褐色,淀粉粒眾多,卵圓形,臍點明顯,顯“U”字形,飛鳥形,星狀或點狀,層紋明顯,直徑約5~30μm。導(dǎo)管多為網(wǎng)紋,壁木化,薄壁細胞呈類圓形或多角形,有的有網(wǎng)紋加厚。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肉蓯蓉含有微量生物堿,結(jié)晶性中性物質(zhì)。經(jīng)預(yù)試有生物堿、黃酮類和糖的反應(yīng)。經(jīng)測定內(nèi)蒙古阿拉善左旗的肉蓯蓉含水分10~14%,水浸出物含53.49%,45%乙醇浸出物含58.17%;內(nèi)蒙古潮格旗的肉蓯蓉含水分13.41%,45%乙醇浸出物含61.62%。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散劑,膏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 1.增加體重:肉蓯蓉稀酒精浸出物加入飲水中飼養(yǎng)幼大鼠,其體重增長較對照組快。 2.降壓作用:肉蓯蓉水浸劑、乙醇-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試驗于狗、貓及兔等麻醉動物,證明有降壓作用。 3.對人淋巴細胞E花結(jié)形成和酸性α-醋酸萘酚酯酶(ANAE)恬性的影響:肉蓯蓉低濃度(5mg/ml)時能增加Ea花結(jié)率,但對Et花結(jié)率無影響;高濃度(50mg/ml)時可降低Et花結(jié)率。肉蓯蓉在高濃度或低濃度時均可降低ANAE+淋巴細胞百分率。提示補腎藥肉蓯蓉具有與濃度有關(guān)的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這種增強細胞免疫的方式可能與胸腺素有相似之處,同時,亦可說明藥物所影響的E花結(jié)淋巴細胞大多都是ANAE+細胞。 4.其他作用:對小鼠有促進唾液分泌及呼吸麻痹作用,促進唾液分泌的成份為某種有機酸樣物質(zhì)。呼吸麻痹的成份可能為甙類。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大鼠,小鼠,貓,兔,犬。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單用或配方,每次3~6g。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方一:肉蓯蓉40g,翼首草30g,扭連錢30g,沙棘果膏20g。共研細粉,治咽喉腫痛、乳蛾。一次3g,一日3次。 方二:肉蓯蓉、瑞香、狼毒各等量。鮮品或干品均可,研細。調(diào)醋外敷。治癰癤疔毒。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月王藥診》記載:“清熱解毒,消腫,治咽喉腫痛,乳蛾,癰癤疔毒”。《晶珠本草》記載:敦母索恰又稱達云巴,生于陰面樺樹林隙松軟地帶。莖中空,高約一扎,果穗無芒,有狀如山罌粟一樣的種子,基部細小,狀如須根,尾端如木質(zhì)細根。有引吐功效。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