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yǎng)支持
手術后患者對能量和各種營養(yǎng)素的需要量明顯增大,主要是以下原因導致營養(yǎng)素的大量消耗:①手術創(chuàng)傷引發(fā)的應激反應使機體能量消耗和物質分解代謝增強;②手術時出血和患者嘔吐、出汗、胃腸減壓、引流、創(chuàng)面滲出等丟失了大量含氮體液;③創(chuàng)傷和感染引起的體溫升高加快了能量消耗;④術后并發(fā)癥(如消化道瘺)造成的額外消耗。手術后患者的營養(yǎng)補充要依病情而定,但原則上是通過各種途徑供給高能量、高蛋白、高維生素膳食。
1、能量手術和外傷都會造成機體能量的大量消耗,必須供給充足的能量以減少機體組織消耗,促進創(chuàng)傷修復。臥床休息的男性患者每日應供給能量8.4MJ(2000kcal),女性為7.5MJ(1800kcal),在能經常下床活動后,可增加到10.9~12.6MJ(2600~3000kcal)。患者的全天能量需要量也可按以下公式計算:
能量需要量=基礎代謝能量消耗(BEE)×活動系數×應激系數
活動系數是:臥床為1.2醫(yī),學.全,在.線quanxiangyun.cn,輕度活動為1.3。
手術或創(chuàng)傷時的應激系數見下表。
不同手術或創(chuàng)傷時的應激系數
創(chuàng)傷種類應激系數創(chuàng)傷種類應激系數
外科小手術1.0~1.1骨折1.20~1.35
外科大手術1.1~1.2復合性損傷1.6
感染(輕度)1.0~1.2癌癥1.10~1.45
感染(中度)1.2~1.4燒傷1.50~2.00
感染(重度)1.4~1.8腦外傷(激素治療)1.6
引自:《現(xiàn)代飲食治療學》,蔡東聯(lián)主編,1996年
2、碳水化合物體內某些組織(如周圍神經、紅細胞、吞噬細胞)及創(chuàng)傷愈合所必需的成纖維細胞,均以葡萄糖作為能量的主要來源。給予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發(fā)揮節(jié)約蛋白質作用,加速機體轉向正氮平衡,又能防止酮癥酸中毒,并能增加肝糖原儲存量,具有保護肝臟作用。每天供給量以300~400g為宜,超量供應會引發(fā)高血糖和尿糖。
3、脂肪脂肪是含能量最豐富的營養(yǎng)素,患者膳食中應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可占總能量的20%~30%。對胃腸道功能低下和肝、膽、胰臟手術后患者,應限制脂肪攝入量。若患者長時間依靠靜脈營養(yǎng)支持,應保證必需脂肪酸的供給。對肝病患者最好給予中鏈甘油三酯(6~12碳),因其易溶于水和體液,比長鏈甘油三酯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直接經門靜脈入肝臟,在體內也易于氧化分解代謝。
4、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組織生長、更新和修復所必需的原料,也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持血漿滲透壓的重要物質。手術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質缺乏,呈負氮平衡狀態(tài),不利于創(chuàng)傷愈合恢復。對術后患者應供給高蛋白膳食,以糾正負氮平衡,每日供給量應達100~140g。
5、維生素一般對術前缺乏維生素者,應立即補充。對營養(yǎng)狀況良好的患者,術后無需供給太多的脂溶性維生素,但要給予大量的水溶性維生素醫(yī),學,全,在,線,提,供quanxiangyun.cn。維生素C是合成膠原蛋白、促進創(chuàng)傷愈合所必需的物質,術后每天可給予500~1000mg。B族維生素與能量代謝有密切關系,也影響傷口愈合和機體對失血的耐受力,每天供給量應增加至正常供給量的2~3倍為宜。
6、無機鹽無機鹽在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和代謝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創(chuàng)傷或手術后患者因失血和滲出液體等原因,常大量丟失鉀、鈉、鎂、鋅、鐵等無機鹽,應根據臨床檢驗結果,通過輸液或調整膳食予以補充。
食物的選擇宜用食物:
1、非消化道手術
(1)富含優(yōu)質蛋白的食物,如瘦肉、蛋類、乳類及其制品、豆類及其制品等。
(2)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新鮮蔬菜、水果,如芹菜、白菜、油菜、菠菜、蘋果、桔子、大棗、獼猴桃、香蕉等。
2、消化道手術:
(1)術后腸道功能恢復前,可采用腸外營養(yǎng)支持。
(2)術前宜選用高蛋白、少渣食物,如蛋類、魚肉、乳類及其制品等。必要時,可選用要素制劑。
(3)術后早期可選用要素制劑,逐漸增加菜汁、果汁、牛乳、稀粥、爛面條等,由流食過渡到普食(具體參見第六章)。
忌(少)用食物:生冷quanxiangyun.cn、油膩及辛辣刺激食物。
食譜舉例圍手術期食譜
早餐牛乳250ml,煮雞蛋50g,醬豬肝50g,發(fā)糕100g
午餐大米飯150g,氽丸子(瘦豬肉50g,雞肉50g),炒白菜(150g)豆腐(100g)
晚餐饅頭150g,雞蛋(50g)炒西紅柿(150g),蝦仁(鮮蝦100g)炒黃瓜(100g)
加餐牛乳250ml,蛋糕50g
能量11.2MJ(2684kcal)蛋白質131.6g(20%)脂肪83.5g(28%)碳水化合物351.3g(52%)
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