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分光光度法 第一節(jié)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一、基本原理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是根據(jù)物質(zhì)分子對波長為200-760nm這一范圍的電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來的一種定性、定量和結(jié)構(gòu)分析方法。操作簡單、準(zhǔn)確度高、重現(xiàn)性好。 波長長(頻率小)的光線能量小,波長短(頻率大)的光線能量大。 100nm 200nm 400nm 800nm 400um 1m 通指 X-射線 紫外區(qū) 可見區(qū) 紅外區(qū) 微波區(qū) 無線電波區(qū) Beer-lambert定律: A=E l c A--吸收度 E-吸收系數(shù) l ---液層厚度 c---溶液濃度 吸收度濃度與厚度的關(guān)系。是吸收光度法的基本定律,重要前提是單色光。 摩爾吸收系數(shù):指在一定波長下,溶液濃度為1mol/L , 厚度為1cm時的吸收度,用 表示。 百分吸收系數(shù):指在一定波長下,溶液濃度為1%(W/V) , 厚度為1cm時的吸收度,用 表示。 影響B(tài)eer定律因素:化學(xué)因素,光學(xué)因素 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主要部件: 1、 光源:要求光譜的光源,2、 氫燈和鎢燈(350nm) 3、 單色器:進口狹縫、準(zhǔn)直鏡、色散元件(棱鏡和光柵)、聚焦透鏡和出口狹縫組成。 4、 吸收池:用光學(xué)玻璃制成的吸收池,5、 只能用于可見光區(qū)。用熔融石英(氧化硅),6、 可見紫外光區(qū)。 7、 檢測器:光電池:(硒光電池:用于可見光;硅光電池:紫外可見光) 內(nèi)阻小,8、 易疲勞。 光電管:內(nèi)阻高,電流易放大 。 9、 訊號處理和顯示器 三、定性與定量方法: (一)、定性鑒別:是多數(shù)有機化合物具有吸收光譜特征。一般用對比法。 1、對比吸收光譜特征數(shù)據(jù) 2、對比吸收度(或吸收系數(shù))比值 3、對比吸收光譜的一致性 (二)、純度檢查:雜質(zhì)檢查與雜質(zhì)限量檢測 (三)、含量測定: 1、吸收系數(shù)法 2、標(biāo)準(zhǔn)曲線法 3、對照法 第二節(jié) 熒光分析法 熒光分析法:利用熒光的物理特性而進行定性與定量測定的方法。熒光法比紫外可見靈敏。 熒光光度計:激發(fā)光源、樣品池、檢測器、濾光片和單色器。 第三節(jié) 紅外分光光度計 紅外線:波長大于0.76um,小于500um的電磁波。 Hooke定律來描述分子的伸縮振動。 當(dāng)分子的振動頻率與入射的紅外頻率相同時,分子對紅外產(chǎn)生吸收。伸縮振動和彎曲振動。 基頻峰:分子吸收一定頻率的紅外線,振動能級由基態(tài)(V=0)躍遷至第一激發(fā)態(tài)時產(chǎn)生的吸收峰。 倍頻峰:振動能級由基態(tài)躍至第二、三激發(fā)態(tài)。統(tǒng)稱泛頻峰。 吸收峰:用于鑒別官能團存在的吸收峰稱特征吸收峰。 指紋區(qū):1250-400cm (8.0-25um)的低頻區(qū)稱為指紋區(qū)。 紅外分光光度計主要部件:光源、吸收池、單色器(棱鏡和光柵)和檢測器(真空熱電偶)及記錄裝置。
第七章 色譜法 第一節(jié) 概述 色譜法:是一種物理或物理化學(xué)分離方法。用于定性鑒別、純度檢查、含量測定。 分配系數(shù):組分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的分配平衡時的濃度之比。 K= 容量因子:又稱質(zhì)量分配系數(shù),即達到分配平衡后,組分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中的質(zhì)量之比。 第二節(jié) 薄層分析法 一般指吸附薄層色譜法,固定相為吸附劑的薄層吸附法。K值越大隨展開劑移動的速度越慢。 比移徝:在薄層色譜法中,組分的遷移距離( )與展開劑的遷移距離( )之比稱為比移值( ) 。 R 最佳范圍是0.3-0.5 ,可用范圍是0.2-0.8 。 吸附劑:吸附薄層色譜法的固定相。常用吸附劑有:硅膠、氧化鋁、硅藻土、纖維素和聚酰胺。 硅膠:在105-110 C加熱30分,使硅膠吸附力增加,稱為活化。具微酸性,適分離酸性中性物質(zhì)。 氧化鋁:堿性、中性、酸性。中性用得多。 醫(yī).學(xué)全.在.線quanxiangyun.cn 制備薄層板:要求吸附劑涂布均勻表面光滑,使用前檢查均勻度。2000版用機械涂布法。活化。 吸附劑與展開劑的選擇:分離極性較強的組分時,宜選用活性低(活度級別高)的薄層板,以極性強的展開劑展開。反之 點樣:體積宜在20ul 以下,樣徑不超過2-3mm ,點間距離為1.5-2.0cm,距底2.0cm 。 顯色方法:直接噴霧法、浸漬法、壓板法。 定性分析方法、純度檢查、定量分析方法(洗脫測定法和直接測定法)。
[1] [2] [3] 下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