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如何與孩子溝通錢的問題?
    

醫(yī)家薈萃:如何與孩子溝通錢的問題?

  作者: 羅大倫
在我們?nèi)祟惿鐣,太多的人因為金錢的得失而焦慮,因為焦慮而患病,清代人李寶嘉在《官場現(xiàn)行記》里面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話后來成為了人人皆知的俗語,成了這個問題的極致表現(xiàn)。可見思財與健康關系密切。我們?nèi)巳硕枷M⒆有腋,希望孩子有一個客觀的財富觀,這樣孩子才能正確看待金錢,也才能不至于因此而不健康。那么,如何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財富觀呢?大家可以多多探討,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可是,目前在中國基本是空白,我們多數(shù)人只是告訴孩子錢很重要,要多多賺錢,其實這里面問題多多。下面繼續(xù)貼出我妹妹羅玲寫的她的思考,供大家參考,大家可以提出更多的思路,為了孩子!韵乱昧_玲文章:財富觀與付出理財教育現(xiàn)在的家長們都很重視對孩子的理財教育,我們開始聽說到一個新的詞:財商。重視理財教育,是因為我們都深切地感受到了金錢的重要性,我們希望孩子能過上衣食無憂的、富足的一生。我非常支持教孩子去理財。我的小孩很小就知道去商店買東西。姥姥常常批評我:“看你把孩子教的,不去花點錢就難受!蔽液俸傩χf:“知道花錢,以后才好教理財呀!睂嶋H也的確如此。在她熟悉了花錢這件事以后,我就常常跟她做交易:我們省下買什么的錢,才能去做另一件什么事。雖然兩件事的花費其實根本不等價,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方便的約束她的方法。她每次都能很好地接受,她自己還常常提出類似的建議,比如省下坐公共汽車的錢去打車!在我看來,教孩子理財,其意義并不僅僅關乎錢。跟學會掙錢和管理錢相比,理財教育的更大意義是教給孩子學到自律、延遲滿足,以及獨立去規(guī)劃、選擇、判斷等能力。教理財跟教孩子穿衣疊被一樣,目的是讓孩子學會管理好自己的事情,長大能過上獨立的、有條理的生活。而在理財教育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不是開賬戶、計劃零花錢,而是幫助孩子去認識錢的本質(zhì),教給孩子正確的對待錢的態(tài)度,也就是健康的金錢觀。金錢觀——為錢而工作?我們家長自己是否具有健康的金錢觀?我想很多家長不能給出比較自信的回答。比如說,我們看看自己有多大程度上是為了錢而工作。大人在單位加班,回來晚了。孩子鬧,大人煩。這時家長會怎樣做呢?有的家長情不自禁地要教育孩子:“鬧什么?我加班還不就是為了給你多掙點錢?我這么累為了誰?……”然后氣呼呼地去做家務。孩子可能沒話了,但是顯然不會痛快。我們仔細分析,在這樣的情節(jié)里,家長給孩子傳達了這樣幾個信息:工作是痛苦的;工作就是為了錢;孩子要為大人的痛苦負責。如果家長能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跟孩子講自己雖然很辛苦,但是在工作上接受了挑戰(zhàn)、完成了任務,很有成就感。就是說跟孩子分享工作中的樂趣。然后再請孩子給自己倒點水喝。喝了水,家長表示感謝,夸孩子真懂事。如此一來,不僅大家都很開心,教育的目的也達到了。很多家長會說,天哪,真的筋疲力盡、被工作榨干了的時候,誰能做得到啊!我們覺得難以做到,就是因為平時我們并非真的熱愛自己的工作,我們更多的是為了掙錢謀生而去工作。設想一下,假如我們省略掉錢的環(huán)節(jié)。假如你上班掙到的都是小紅花。每月你定期領取固定數(shù)額小紅花,搞定客戶、談成項目還有更多的小紅花提成。然后你可以去福利機構(gòu)領取剛好夠用的生活物資。那么,你還有多大的動力去努力工作?這個回答很重要。這不僅關系到你個人,更關系到你的孩子對待學習和未來對待工作將抱有怎樣的態(tài)度。一方面,如果我們大人為錢而努力工作,那么我們就是在期望孩子為了錢而努力學習。我們實際上不也常常這樣教育孩子嗎:好好學習,才能考上好學校,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拿高薪……很多家長甚至并不覺得這有什么問題。這當然很有問題,因為這是扭曲的價值觀。況且,學習動機不對,學習效果也注定不會好。另一方面,我們是孩子的榜樣,我們的工作態(tài)度和對錢的態(tài)度,都會被孩子學去。孩子時刻都在偷聽大人的談話。大人間談論的是對工作報酬的計較、還是對工作本身的熱情,孩子一聽便知。如果你剛剛抱怨一通獎金不合理,然后扭頭教育孩子好好學習,這恐怕不太會奏效,或者說,如果奏效那就壞了。因為對于孩子來說,學習就是他的工作。大人為錢而工作,就好比孩子為了成績而學習。大人計較報酬,孩子就學到了計較成績,并因此而徹底忘了學習的真正目的和意義。大人怎樣對待工作,孩子就學到了該怎樣去對待學習。孩子學到的是一種積極樂觀的、自主的、負責的態(tài)度,還是一種功利的態(tài)度,這完全取決于我們做出了怎樣的樣板。家長們會說,應試教育環(huán)境里,不看成績怎么能行。實際上,因為熱愛事業(yè)而工作的人,通常在金錢上也會是成功的。同理,一個能夠勇敢地不為了分數(shù)而學習,具有了真正的學習興趣和內(nèi)在動機的孩子,通常他的成績也一定會不錯。如果從長遠來看,我們對待錢和工作的態(tài)度,會給孩子無比深刻的印象,幾乎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如果孩子有個為了錢而拼命痛苦工作的爸爸,那么孩子長大后幾乎必然要重復爸爸的這個模式,因為他恐怕從來都沒有想到過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快樂地工作?那怎么可能?我們家長當然可以想出各種方法,在孩子面前少談錢和工作。但是我們裝得了一時裝不了一世。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我們老老實實地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認真地去正心、修身,給孩子做個好的榜樣。金錢觀——用錢來表達愛?我們是多么習慣于用錢來表達愛呀!我們甚至用錢來證明愛:我樂于把多少錢花在你身上,這幾乎等同于我有多愛你。當了媽媽,我發(fā)現(xiàn)用錢來愛孩子,這是多么便捷省事的做法!很多時候,我甚至沒等孩子提出要求,我有種主動要為孩子花錢買東西的強烈沖動——只因為太愛她,而其他方式似乎都不足以表達這種愛。那天,我的小孩翻出了一個空的彩虹糖的盒,有了想法。她舉著盒子,鄭重其事地說:“媽媽,家里沒有彩虹糖了(就像說家里沒有油了一樣),我們需要買新的彩虹糖。等哪天,我們真的去小超市買一個新的彩虹糖!”她已經(jīng)盡可能說得很策略、很客觀了。我一臉慈祥地笑著看她,然后無比真誠地說:“媽媽愛你!”再看她那表情——有點想白我一眼,可惜還沒學會。對于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我通常不做過多的討論和解釋。因為一旦搭腔,那就上了她的當,難以收場了。所以,她基本上已經(jīng)知道了這是一種拒絕的方式。其實,我的回答也并非完全的不相干——“雖然媽媽不會給你買,但是媽媽仍然愛你!”我真的非常不希望讓錢去扮演愛的載體的角色。很多時候,我仍然情不自禁地想給她買東西,但是我真的是在努力尋找不通過錢來表達愛的方法。我想,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要讓錢退位,不要擋在我們和孩子之間。我們要把錢還原成工具的角色,就像文具之于學生、炒勺之于主婦、電腦之于孩子爸。如果我們家長能做到盡量不用錢去愛孩子,那么孩子不僅能學會正確地表達愛的方式,更能在未來的一生里更清晰地辨認出他人的愛,能更真切地感受到真愛。當孩子學會了不用錢去愛自己、愛他人時,他會少了無數(shù)煩惱,會體驗到更幸福的人生。花錢與節(jié)儉我的小孩在兩歲半時曾迷戀一陣《賽車總動員》。一次,在超市里看到一種路霸車的車模,60多元,當時她也沒決定買。晚上臨睡前,忽然想起來,說要買路霸。我說太貴了。她一聽有點急了,情急之下順口推理出一句名言:“我認為貴的好!”聽得我嚇一跳,心里直冒冷汗!不僅是她這么認為,我們多數(shù)人也都這么想。認為貴的好,就是說我們相信錢能完全代表價值。而實際上,這是多么不符合真相!記得前一陣翻看過一位最有人氣的年輕作家的新小說,發(fā)現(xiàn)里面除了一如既往的自戀情結(jié)以外,多出了許多價簽。毫不夸張地說,幾乎每個人物每次出場,都是渾身掛滿價簽:某某挎著個3000元的某某牌包包走過來;某某吃了一口在某某店買的300元一盒的進口水果;……我想作者是有些夸張了,或許他是在嘲諷,或者是因為他生活在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中——那個群體不僅人人富有,而且他們觀察人的眼光跟正常人都不太一樣。總之,我相信現(xiàn)在的年輕人還不至于這樣病態(tài)。但是,他的這本小說跟他過去的作品一樣銷量超好,這就意味著我們有很多孩子是看著這些價簽長大的,并且孩子們會認為書里的場景是電視廣告般理想而美好的生活樣板,是他們應該去效法、去追求的。這讓我很擔心。在這種拜金主義濃郁的氛圍里,我們家長真是任重而道遠。我們罵社會沒有任何意義,我們需要反省自己,因為社會就是由我們組成的。其實,家長們都懂得讓孩子不追求物質(zhì)享受、不迷戀奢侈品的道理,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學會節(jié)約,能簡樸地生活。我知道物質(zhì)追求永無止境。我們明白,在物質(zhì)享受方面,先苦后甜比較好——向上走是滿足和快樂,向下走是遭罪。至少,即便只是為了減少點養(yǎng)育成本,我們也要想辦法控制孩子的物欲。但是為什么我們在這方面常常不太成功?孩子們似乎并沒有越來越簡樸。很多孩子反倒越是大了,越會高消費了。如果說家長的身教有問題,我想很多家長會不同意:我們自己是多么節(jié)省!我們省吃儉用,省下錢來給孩子攢著。家長省吃儉用地給孩子攢錢,這跟教孩子節(jié)儉沒什么關系,這等于是由于資源太有限,我們家長寧愿自己委屈,也要讓孩子去享受。這種做法本身就有問題——家長和孩子應該同樣去消費,平均共享有限的生活費用。但是這還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家長是否在內(nèi)心里真的明白了為什么要節(jié)儉,我們是否真的認為自己和孩子應該少花錢,少一些物質(zhì)享受——即便我們有那些錢、負擔得起那些享受。我們是不是在心里仍然認為“有福不享是傻子”、“有錢不花,死了白搭”。節(jié)儉,是否只是因為資金緊張?是否只是基于一種未雨綢繆的危機意識?是否只是一種理財手段,為的是能攢下更多的錢?節(jié)儉的真正意義是什么?有一次在小區(qū)里碰到一個三歲多的小女孩。我夸她的衣服漂亮,誰知她姥姥說:“這一套兩千多元吶!”我聽了,一下子覺得這個可愛的小女孩有點可憐。我的小孩的衣服基本都是四、五十元一件。我自己身上還有很多一百元以下的穿了好幾年的衣服。在我看來,千元以上的衣服,不論多好看,都是荒謬的。小女孩的姥姥看我的表情,有點不好意思地解釋:“我也跟他們說不要買這么貴的。小孩子穿一年就不能穿了,太浪費!逼鋵嵨矣X得不該給孩子買太貴的東西,不僅僅是因為性價比,也不僅僅因為檔次上去了就不好下來,而是因為我有一種看似不怎么科學的想法:我覺得孩子小小的生命消受不起這么多錢。兩千元錢在這個世界上能做多少事情。∧芙o這個社會帶來多少好的變化!在我看來,這些潛在的可能性就是一種壓力、一種負擔,別說放在孩子身上,就是放在我身上,我都覺得過重,承受不了。不論我做出多大的貢獻,成為多了不起的人物,我都不愿意去承受這些負擔。有時,在一些被動的場合,當我不得不享受我認為是過分的奢侈享受時,我心里都會隱隱地感到不安,很不自在。現(xiàn)在仔細想想,我才明白是這個原因。并且我相信我不是特例,我相信多數(shù)人都會有同感。因此我想,節(jié)儉的真正動機來自平等心和責任感。如果我們能看到人們是怎樣以無數(shù)種形式在體現(xiàn)著不平等,并且我們明了自己也置身其中,也有一份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那么,我們就能積極主動地、心情愉快地安于簡樸的生活。多年前,在國外時曾看到一則專訪報道:美國有一位大學教授,查出了權威的全世界平均消費水準,然后多年堅持按照這個標準去消費。就是說,他每月嚴格限制自己的消費,只留下平均消費水準那個錢數(shù)給自己,這些錢或者花掉或者存儲,其余的統(tǒng)統(tǒng)捐給慈善機構(gòu)。他覺得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讓他晚上能睡好覺。巴菲特的兒子在去非洲等地做慈善的過程中,看到當?shù)厝嗣竦纳顮顩r后,他說“作為一個西方人,我感到慚愧!庇痔岬桨头铺兀@讓我忽然有點莫名的傷感。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那么重視節(jié)儉的美德,那么推崇簡樸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們現(xiàn)在卻要跟資本主義的最大的資本投資者去學習節(jié)儉的美德!當然跟誰學都沒關系,只要能學到就好。巴菲特也真的值得我們學習。如果我們?nèi)タ纯窗头铺氐膫饔,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的節(jié)儉程度可能超過我們大多數(shù)讀者。很多時候,我們和我們的孩子花錢的樣子就好像我們比巴菲特更富有!前些年國外開始流行簡約生活方式,就是放慢節(jié)奏,少掙錢,同時不去追求物質(zhì)生活的奢華,少買名牌,少開好車甚至不開車。總之,就是從拼命掙錢再拼命花錢的怪圈里跳出來,去感受簡單的、屬于自己心靈的生活。我個人比較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有人會說這是社會倒退。在我看來,對于現(xiàn)在的社會來說,這是一種進步。前面說過,花錢是理財教育的開端,F(xiàn)在要說,花錢是理財教育的終結(jié)。錢的多少是相對的。錢的價值完全取決于它是以怎樣的方式被花掉的。2000元很多,但是如果只買一副太陽鏡,那它就變得很少。50元錢,如果給一個農(nóng)村孩子,那它就變成很多錢。同樣多的錢,其價值可以重于泰山,也可以輕如鴻毛。因此,我們的孩子是否富有,并不完全在于他掙到了多少錢,更在于他怎樣去花他的錢。如果我們能培養(yǎng)出孩子高高興興地過簡樸生活的能力,能教給孩子更明智地花錢的智慧,那么孩子就會變得更富有。那么,什么是比較好的花錢的方法呢?方法有很多種,下面推薦一種。在理財意識較強的人看來,大概這也算是一種投資吧。佛教的布施與吸引力法則佛教里把付出、給予、做慈善叫布施。佛教講了三種布施,以及各自將得到哪些回報。最初,我以為這樣講就是佛陀為了讓我們這些過于關注自我利益的世人去行善,特意編了一些具體的獎勵機制。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些回報其實說的很可能是事實,不是佛在忽悠我們。有兩種布施的回報比較好理解,即使用常識也能講得通。第一種布施:法布施得智慧,就是說,當你無私無償?shù)貍魇谥R時,你會得到更多的智慧。這是自然。一個能無償?shù)亍o私地去傳授知識的人,一定是個熱愛知識、渴求真理的人,因而也必然更有智慧。況且教學相長么,當過老師的人都有切身體會,F(xiàn)在是競爭社會,很多人覺得“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自己這點東西就是自己的競爭力,給了別人,自己靠什么混飯吃。這樣想的人自然不會得到真正的智慧。當然實際的道理可能更復雜。第二種布施: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就是說,給患難中的、病痛中的人付出、救助,這可以讓我們更健康長壽。這也比較好理解。首先,關心病痛的人、受難的人,這會使得我們更重視健康,更珍視自己的生活。其次,看到自己能夠緩解他人的痛苦,這可以給我們的內(nèi)心帶來滿足感,我們的身心將因此更和諧,因而也更健康長壽。這一點已經(jīng)得到了科學的證明。有研究者通過調(diào)查得出結(jié)論,在兩個以上志愿者機構(gòu)工作過的人,比那些從未做過志愿者工作的人,在55歲以后死亡率低44%!這個數(shù)字相當有說服力。做志愿者對人的健康和壽命的影響,僅次于戒煙(49%)的影響,遠遠大于鍛煉身體等其他因素(為了長壽,拿出點鍛煉身體的時間去幫助別人吧)——這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學者對2000人所做的研究的結(jié)果——羅大倫注。第三種布施:財布施得錢財——施舍錢財可以得到更多錢財方面的回報。這個似乎我們不太容易從直觀上看出來。我們通常講理財,首先是要存錢,少花錢;其次是要投資,讓錢去干活,去掙更多的錢。雖然我們也聽說過“舍得”的說法,有舍才能有得,但是究竟為什么會如此呢?這背后有什么道理呢?說到這,想停下來,談談現(xiàn)在很流行的吸引力法則。我對吸引力法則的研究不多,但我很早就聽說過類似的意思。十多年前,在國外時看成功學書,就曾看到過這樣的說法:這位導師教我們,要想富足有錢,首先要把自己當作有錢人去生活。我們要像有錢人一樣花錢(這也不太好辦到,是吧),要寫下“我很有錢”這樣的口號貼在家里四處,并且每天要大聲說出來:“我很有錢!”。記得當時看到這些我很不理解,自然也不相信。我還開玩笑說:我也很想這樣做,就怕被賊聽到。現(xiàn)在很流行吸引力法則。我們常常能聽到“心想事成”、“向宇宙下訂單”等說法。吸引力法則的理論依據(jù)大致是:世間萬物都是能量的振動,而振動有同頻相吸的特點,因此具有相同振動頻率的事物就互相吸引。當我們專注去想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時,宇宙中的這類東西就會感受到我們思想的頻率,從而自動被吸引過來,我們就得以心想事成,我們向宇宙下訂單就是有效的。這個理論,或者說這個假說究竟有怎樣的可信度,我當然說不清楚。即便你問最前沿的世界知名科學家,你是支持平行宇宙論還是支持哥本哈根說法,科學家們也是各有各的說法,并且每個人在一生的不同階段,所相信的理論也不同。所以這里說的一切都只是當作假說來討論。以我個人的理解,吸引力法則是有的,只是很多人對它的理解有偏差,因此得出的做法就有出入。人們照著去做,不見得總能心想事成。問題在哪?首先,人的意識對外部世界的確有影響。雖然具體的影響方式我們并不是很清楚,但是根據(jù)量子物理理論、根據(jù)對DNA的研究、根據(jù)對人體的生物能場的研究,我們真的可以說人的情緒和意識是有能力改變周圍世界的。那么,影響的方式是怎樣的呢?許多人根據(jù)對人類各流派古老智慧的挖掘和整理、對眾多人生經(jīng)歷的總結(jié),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宇宙中的事物會對你的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特別是情緒產(chǎn)生反應,受到吸引,也就是所謂的吸引力法則。宇宙究竟會被你的什么所吸引,在我看來,很多人對此有誤解。我曾看到有個別的靈性導師說,我們在祈禱時,總是祈求得到什么,這是錯誤的祈禱方式,因為這種祈求背后真實的心態(tài)就是匱乏,宇宙會對此做出反應,給你更多的匱乏。正確的祈禱方式是感激,因為感激反應的是富足的心態(tài),因此會吸引來富足。這個說法我比較贊同。這也能說明為什么很多時候祈禱的效果不大,為什么有的人拼命向宇宙下訂單卻得不到回應。對此我可以給出一個具有媽媽風格的解釋:當媽媽的都知道,最好的哄孩子睡覺的方法就是跟他一起睡著。如果我們以為意識有作用,在腦子里拼命地念叨:“快睡!快睡!”,那將適得其反,因為那傳達出的是一種焦躁的情緒,只能讓孩子更焦躁。我們只能用睡意來吸引睡意。美國人格雷格.布雷登曾是航空計算機系統(tǒng)專家,后來專門去研究量子物理等新科學和各民族古老智慧之間的聯(lián)系。他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收集最新的科研成果,采訪科學家、西藏寺廟的住持,研究考古發(fā)現(xiàn)的未經(jīng)刪改的《圣經(jīng)》等等。他得出的結(jié)論是:我們可以通過情緒、感覺跟宇宙對話。正確的祈禱方式是,要感覺到你正生活在你祈禱的目標之中,感覺你的祈禱已經(jīng)得到回應。同時,他還有補充——并不是任何感受都可以,我們的祈禱最好是出自一個不基于自我的欲望。我覺得他的這些結(jié)論很有道理。不過遺憾的是,他并沒有繼續(xù)深入去探討這個結(jié)論的應用。他后來的研究又轉(zhuǎn)向其他方面。根據(jù)這個結(jié)論,我覺得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流行的吸引力法則的做法有哪些問題。比如,是不是大喊“我要有錢”就能吸引來錢?當然不是,因為這種做法體現(xiàn)的是對錢的渴望,在根本上是貧窮的心態(tài),那只會吸引來貧窮;ㄥX能不能吸引來更多的錢?那要看錢是怎樣花的,以及花錢時是怎樣的心態(tài)。如果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奢侈生活而花錢,那么,這背后的心態(tài)是不安全感,它只能吸引來更多的不安全。如果是想“有錢不花,死了白搭”,那這是什么心態(tài),大家可以自己去猜。所以,我們要以一種內(nèi)心真正富足的心態(tài)去花錢,那么什么樣的狀態(tài)才是內(nèi)心富足的狀態(tài)呢?我覺得回答是做慈善。我們很多人都想象過一旦自己中彩票會做什么,大概做慈善就是其中一個重要事情吧。如果你將有保障地、無止境地富有,那么你可能會很安心地做慈善。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就是:做慈善,做布施,才是真正體現(xiàn)著無限富足的、純粹善良的心態(tài),這種心態(tài)才會吸引來更多財富。不過做慈善、做布施就一定能保證富足嗎?也未見得,因為那完全取決于你的心態(tài),用佛教的詞,叫“起心動念”。如果你做慈善是為了出名、為了吸引錢財、為了贖罪、為了炫耀優(yōu)越感,總之,為了幫助他人以外的任何目的,那么你的動機不純,起心動念有問題,當然是吸引不來任何錢財?shù)摹0凑辗鸾痰恼f法,區(qū)分善惡看的就是起心動念。以惡的心做善事,那也是惡,也將得到惡的回報。這也就是吸引力法則中所說的,宇宙是對你的心態(tài)和情緒做的回應。至此,我們大概推理出了財布施得錢財?shù)牡览。而且,在我看來,佛教的布施是比祈禱更強有力的向宇宙下訂單的方式。當然宇宙的設計很合理,要訂單得到回應并不容易,因為要時刻管好我們的念頭絕非易事。仔細想想整個這件事,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合理、很有趣的怪圈:私欲很重、拼命祈禱錢財?shù)娜,是得不到宇宙的饋贈的。而當你不為私欲所累、一心為他人時,宇宙反倒會給你無盡的財富。有人可能會說,為什么那么多心壞的人都發(fā)財了。別急呀,那是大家還沒有看到真正的結(jié)果,我們不能把一段時間的狀態(tài)當做結(jié)果,如果我們能夠看到更長的時間,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真正的結(jié)局。由此,我想到了沃倫.巴菲特的做法。他只給孩子少量錢財作為事業(yè)的啟動資金,但是他卻給三個孩子每人分了十億美元的慈善資金,讓孩子們?nèi)ソ?jīng)營。這是一個多么明智的富爸爸呀!他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幫助他人的機會,這恐怕是一個父親所能給孩子的最好的財富了。我覺得巴菲特真的很了解錢這個東西。他不僅會掙錢,更明白應該怎樣去花錢。他沒有讓錢財毀掉孩子的獨立性和自尊,沒有用錢給孩子帶來奢侈、傲慢和無盡的煩惱,而是把錢變成了讓孩子去行善的工具。他或許知道,當孩子們把生命中很大一部分精力投身于慈善事業(yè)時,孩子們自然會擁有幸福且富足的一生。其實,做好事不分大小。我們每個家長也都可以學習巴菲特,在自己的力量范圍之內(nèi)給孩子提供這樣的機會。只要孩子有了這樣利他的想法,有了好的起心動念,他就將因此得到好的回報。上面講這些,并不是讓大家都去信佛或者相信吸引力法則。佛法和吸引力法則究竟是不是真理,我們可以仁者見仁。這都不是關鍵。我們也可以完全不相信這些。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們可以不圖任何回報,只是憑著內(nèi)心的良知去簡簡單單地做個好人,這就很好了。但是,如果講的這些能夠促使我們淡化自己的私欲,更樂于去幫助他人,有了更強的利他的內(nèi)在動機,那豈不也是一件好事!陨狭_玲文章。應該說,我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是以金錢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羅玲文章中的那個穿兩千元的裙子的小女孩的例子非常的好,這樣的教育結(jié)果,會讓孩子習慣以外在的金錢來裝飾自己,而忘記了自己本身的價值。有的人確實是這樣,當她沒有名牌包、名牌服裝、名牌車的時候,她會一點都不自信,因為她自己什么都沒有。這與健康相關嗎?非常相關,我們太多的人都是因為無法得到這些外在的東西而痛苦,或者是因為曾經(jīng)得到,后來失去而痛苦,時間長了,就導致了疾病!黃帝內(nèi)經(jīng)》里面,就曾經(jīng)論述到:“嘗富后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并”......其實,在現(xiàn)代社會里,壓力是導致健康的重大殺手,但是很多壓力的背后,都有兩個字的影子,那就是名和利,如何正確對待它們,實在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有的時候,想得通,未必做的到。關于這個話題,可談論的內(nèi)容非常的多,大家多多思考,多多交流吧!
-----------有些道理,可是總還覺得缺點說服力,不過羅老師的文章還是看到必讀的。
-----------吸引力法則的理論依據(jù)大致是:世間萬物都是能量的振動,而振動有同頻相吸的特點,因此具有相同振動頻率的事物就互相吸引。當我們專注去想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時,宇宙中的這類東西就會感受到我們思想的頻率,從而自動被吸引過來,我們就得以心想事成,我們向宇宙下訂單就是有效的。
這個對我來說很真實,我想什么一般能實現(xiàn),不過我的要求是合乎自己的能力的,要是我心情不好想到糟糕的事情同樣會發(fā)生,因此我就盡量讓自己往好處想。
-----------什么事情都用金錢來衡量那是生活的進步,文明的倒退。孩子成為家長的工具,我想把他培養(yǎng)成什么樣就設法達成目的,不顧孩子的天性。孩子就是孩子不要把孩子過早的培養(yǎng)成小大人,那跟孩子吃激素沒什么區(qū)別。
-----------錢,這個金錢行走的時代,賦予其頗多話題,饗以筆者嘉言,感悟道理一二。
-----------完全沒有必要與小孩子溝通錢的問題!與小孩子溝通錢的問題是無事生非,于事無補。小孩子怎樣認識錢?是與身俱來的。
----------- 本帖最后由 野醫(yī) 于 2011/7/7 13:35 編輯 quanxiangyun.cn/job/

"摳門兒",敗家子都是天生的,后天的溝通效果微乎其微。因為,兒女是宿債,討債還債,有債方來。
-----------辯證地看,錢可多可少,就在于心中欲望的轉(zhuǎn)移!
-----------對錢教育,我主張勿助勿忘,自然而然,言傳身教!叭绾位ㄥX”屬于智力方面的教育。其實,小孩的教育主要側(cè)重于德育。
-----------贊一個!確實,現(xiàn)代社會里,壓力是導致健康的重大殺手,但是很多壓力的背后,都有兩個字的影子,那就是名和利,如何正確對待它們,實在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有的時候,想得通,未必做的到。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