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派在劉力紅前輩的力挺下,現(xiàn)在算是越來越火熱起來了。期間雖有如杏李園主人一類有識之士挺身撲火,可惜怎奈劉力紅前輩之紅火力量強大?須知劉前輩乃火神傳人,力挺恩師自然理所當然。
所謂存在就是道理,火神派能夠存在并火熱起來自然有其道理。再者“聞道有先后,學術有專攻”,作為中藥研究者,我在這里要跟大家談的,并不是一般“火”道,而是火神派的法寶——
附子的藥理;蛟S你會問,火神派確實在很多時候能夠救人于危難啊,很多頑疾雜證也常獲奇效,事實明證在此,奈何知霖你在此潑水?答曰:其中功勞,主在附子而次在醫(yī)者;內(nèi)在禍害,主在醫(yī)者而次在附子。
首先肯定的是,附子雖是有毒之品,但如是運用得當,則往往能獲偉效。自仲景以來,靈活駕御附子者大有人在,明代著名醫(yī)家
張介賓十分推崇附子,《景岳全書》有語指出附子與
大黃為藥中之良將,
人參、熱地為藥中之良相,F(xiàn)代更是名流屢出,且用量也常令人驚詫。按理陽藥氣易升騰,自當少用為宜,兼且本品有毒,豈能多用?殊不知中藥味厚者屬陰而入臟,味薄者屬陽而入腑。附子大辛大熱去大寒,炮制后若非大量斷不能入臟以散寒。兼且附子治病關鍵在于配伍,一般配以生
姜、
甘草等物,尤能增效減毒也!
只是此物確實有毒,只可護陽救危以治病,萬不可久服以傷陰。誠如徐靈胎所說:“凡有毒之藥,性寒者少,性熱者多。寒性和緩,熱性峻速,入于血氣之中,剛暴駁烈,性發(fā)不支。臟腑嬌柔之物,豈能無害?故須審慎用之!
或問,大用附子可護陽散寒其理已明,然其為大熱之品,大用則火聚,難道就不怕附子會爍干津液于頃刻,且引陽離越于陰而致病家于死地么?蓋病家如原屬火熱實證,自當不合情理,但如果屬陽虛之疾,則附子不但不會引陽離越于陰而致病家于死地,反而能引火就下以使其生還。其中道理,且看鄒氏論說。
鄒潤安說:“凡物之性陽者上浮,而附子獨能使火就下者,其義何居?蓋譬之熱燭兩條,使上下參相直,先熄下燭之火,則必有濃煙一縷自燭心直沖,而比抵上燭,則上燭分火隨煙倏下,下燭復燒,附子味辛烈而氣雄健,又偏以氣為用,確與火后濃煙略無殊異,能引火下歸,固其宜矣。惟恐在下膏澤已竭,火無所鐘,反能引在上之火升騰飛越耳。故夫膏饒則火聚,火聚則蒸騰變化莫不由是而始矣!
十八反中曾名言
半夏反
烏頭,這確實是前人寶貴的經(jīng)驗總結。但是,有不少人卻認為附子、烏頭乃同出一物,既然半夏反烏頭,則想必半夏與附子斷是相反無疑。其實這真是想當然的結論,毫無根據(jù)可言。古往今來,半夏與附子同用者舉不勝舉,事實明證于眼前,竟還是有人執(zhí)迷不悟,只怪其想象力太豐富而沒有深究藥理罷了。其實,半夏之性先收斂而后大為發(fā)散,與附子不但不是相反,而且可以說是絕配!附子所用,含陰苞陽,初時確呈辛熱發(fā)散之象,如單用之則不如與半夏同用而使半夏先收斂之性對其得以擬制,至下焦病所二物方顯發(fā)散熱力,則藥力盡達而散寒護陽更速。至于半夏反烏頭,那是因為烏頭乃老陰之生育已竟者,其陰用事以盡而中空以氣為用,故主上焦宣通而以治風,不能使下以助陽。倘若使半夏斂之,則必致病家下焦本已陽虛之體速加宣通而更危矣,故前人謂之反而警戒后人,本是功德無量,竟遭后人恥罵,可悲。
關于附子的藥性,上面已經(jīng)說了大概,從中大家可知附子一物,乃如關羽猛將一類,無論身在曹操大營還是握在劉備手中,只須派上戰(zhàn)場,必有一番斬獲,只要其不傷及無辜百姓,自然軍功卓越;鹕褚慌,怎能獨占其功也!
并且,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借火神之名濫用附子而居功,其程度可比抗生素的濫用情況。且其間冒用者更是大有人在,如
三七生一類,似乎每用藥如不派附子上場就心感不安,須知用藥如用兵,三七生一類卻將望問聞切全拋腦后,只肖網(wǎng)上問話兩句就信手開方,似乎技比華佗,術超扁
鵲,真視醫(yī)療為兒戲,手握性命開玩笑!不管你是三七生一類,還是自稱火神傳人,凡濫用附子者,雖見效于一時,卻必給患者留下后遺無窮!此等有違用藥原則之行徑,作為中藥的研究者,我輩豈能坐視不管!否則坐等天下大亂,醫(yī)管局出臺政策禁用附子的時候,則后悔已晚,大惜關羽良將遭其埋沒亦無用矣!
知霖在這里并非言重而借此驚詫四方,而是基于對附子藥理的深刻認識。要知道,作為中藥研究者,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自己幾乎達到了可以和植物進行心靈交通的地步。但試問現(xiàn)在濫用附子者,有幾個對附子的藥理有真正的理解?當然,知霖更非在此嘩眾取寵,自取辱罵。畢竟先師教誨:人非圣賢,誰能無錯?火神一派,剛立門戶,有點錯誤自然理所當然,F(xiàn)在我卻在這里開罪江湖一派,還望大家少點辱罵,最好就來個不打不相識,彼此交個天涯朋友。繼續(xù)下來,大家靜心,關于附子的藥理,且聽我慢慢道來。
先引陳士鐸幾句。天地之道,有一毒,必生一物以相救。如
檳榔感天地至正之氣,即生于兩粵之間,原所以救兩粵之人也,此兩粵之人所以長服而無傷。至身離粵地,即不宜長服,無邪可散,自必損傷正氣矣。
同樣的道理,傳統(tǒng)的附子種植地主要集中在四川江油一帶,這里的人拿附子當菜送飯自然沒有關系,因為四川地方潮濕異常,時刻迷霧籠罩,不經(jīng)常吃點附子
辣椒,怎能抵擋外來彌漫濕氣?然而,不幸的是,火神派就在四川這個地方產(chǎn)生了,基于對附子可以當菜送飯的認識,他們在使用附子時自然量大驚人,這在四川本來就沒什么,但如今卻在全國范圍內(nèi)推廣,“無邪可散,自必損傷正氣”,實在害人無數(shù)也!
附子一物,重用必入之于腎,非護陽也,實質(zhì)是點火之品。腎中真陽,先天帶來,猶如海底火山,地心熱核,非一般火可比,非一般水可滅,附子一味豈能說補就補,說護就護!它只不過充當點火角色,將如海底石油之左腎真陰點燃催旺而已。危急病患,大用之確實情不得已。至于非四川地區(qū)特別是江南一帶的平常病候,倘若屢屢用之,大舉動用病患家底精兵,收效自比一般藥物快速數(shù)倍,然每次殺敵皆派關羽上場,最終后果,自是折損病家真陰,非解救之,實慢性謀殺之!看似積德,實則害人,即便無心無意,也難逃冥冥罪過。蓋附子乃屬植物,全在醫(yī)者駕御是否得法,實當審慎應用,仲景圣人猶是如此,更何況我們平凡醫(yī)輩!還請火神派掌門糾正方針,清理門戶,以免重責難負!
是文至此,火神一派,經(jīng)知霖此水一漂,是否該稍為清醒乎?倘若能從新認識,陋習改過,則是中華醫(yī)藥一大幸事。畢竟,為人為己為后代,總是要積點陰德的。知霖晚輩所論,是非對錯,功過與否,自有后人評說,不敢在此再加話題,唯本人并非作家,文字駕御能力一般,如某處冒犯火神一派,還請多多包涵,本文完畢。
(聲明:本文關于附子的所有論證均摘自作者學術專著《發(fā)現(xiàn)中藥》一書中的“本草篇”,該書目前由作者第一導師——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施旭光教授作最后修正。轉載時請尊重作者說明出處,并不得用于商業(yè)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