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3樓zure于2008-01-13 01:00發(fā)表的 :
非常希望看到《
傷寒論新解》一書!
趙先生此文頗有新意,但在下以為說得尚不夠透徹。比如《傷寒論》這條”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
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
五苓散主之!摆w先生認為”莫非下之后復攻痞,渴而口燥,而太陽、陽明有停飲?“,但是,如果不是因為有停飲,那這種”心下痞“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下后津虧胃虛致痞,何以用瀉心湯不效?如果五苓散的作用在這里僅僅是”補津血“,那為何又不加
粳米,
人參等物,渴欲飲水,口干舌燥,為何又不用
白虎加人參湯呢?請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