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載,神醫(yī)扁
鵲曾到潞城行醫(yī)治病,深得民眾擁戴。人民為紀念他,便將盧山改名盧醫(yī)山,并在山上用石頭砌筑了一座盧醫(yī)廟,廟中還塑有扁鵲像。受神醫(yī)扁鵲的影響,潞城歷代名醫(yī)輩出,祖?zhèn)髅胤、民間驗方等良方名藥頗多,現(xiàn)在的盧醫(yī)山
大風丸,就是具有400多年悠久歷史專治腰腿疼痛和各種風癥的特效名藥。
明代中葉,潞城一帶氣候潮濕,患腰腿疼痛的人甚多,(大風丸始祖)郭泰恒的母親久病在床,痛苦不已,望著老母病懨懨的身體,聽著老母的聲聲呻吟,急在眉梢,疼在心頭。為此,他暗下決心,不攻克此病,決不罷休。
起初在自己身上做試驗,吃藥、針灸、按摩……一年年過去了也沒見有多大療效。他孝母心切,不甘失敗,決計走訪名醫(yī),從春到秋、從夏到冬。冒嚴寒、戰(zhàn)酷暑,足跡遍及大江南北。
他整日冥思苦想,食不甘味,夜不成眠, “衣帶漸寬終不悔”,公元1448年,在遍讀醫(yī)書,遍尋醫(yī)術后,研制出湯劑藥方。
他按此方讓其母服用三劑,病情即有減輕。又酌情加減劑量,服藥一個月便能扶杖走動。后來,他將此藥讓母親連服百余天,奇跡出現(xiàn)了,老母完全康復。于是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傳開了!按蟑倻庇纱硕妹。
明朝晚期,中醫(y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問世,丸散膏丹制劑盛行。經第七代傳人郭忠鎰在湯藥的基礎上改為丸劑。公元1559年,正式成立了專制大風丸的堂號——萬鎰堂(潞城縣志記載中最早的藥號)。
據(jù)現(xiàn)存“萬鎰堂”印票介紹:大風丸系祖?zhèn)髅胤,傳統(tǒng)名藥。具有舒筋活血、開竅祛風、補虛養(yǎng)壯,加速血液循環(huán)等功能,主治男女老幼腰腿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筋骨酸困、遍身腫痛,尤其適用于婦女產后風,效果更佳。
從此,慕名前來治病的患者日漸增多,絡繹不絕。郭家視患者為上賓,熱情招待。萬鎰堂還立有:“寧缺毋濫,絕不敷衍”的制藥家訓,代代相傳,正如該堂印票所記載:“本堂精致之品,藥料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庇捎诖箫L丸系祖?zhèn)髅胤,選料獨特,炮煉精細,全國獨此一家,到萬鎰堂第七代時,已盛銷于全國,在人們心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從郭泰恒創(chuàng)制大瘋湯到郭忠鎰前已有六世,這中間有五代人名字無家譜供考證。但從第七代傳人郭忠鎰起便有家譜記載。即郭忠鎰、郭從先、郭建勤、郭庭芳、郭金升(生于1918年)共十一代人,目前已傳至第十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