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某,男,70歲。患再障3年余。屢進溫補,療效欠quanxiangyun.cn/shouyi/佳。
1993年3月初診。自述齒縫出血經常發(fā)生,近日加重,每日必作。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心煩急躁液寐夢多。舌淡胖,苔膩垢厚,脈象弦滑細數。血色素5克%,白細胞2900/mm3,紅細胞260萬/mm3,血小板6萬/mm3。
脈證合參,辨為肝經郁熱quanxiangyun.cn/wsj/兼濕熱中阻,治宜清泄肝膽,疏調三焦。
方用升降散加味,蟬衣、柴胡、片姜黃各6克,大黃1克,僵蠶、黃芩、川楝子、焦六曲、焦麥芽、焦山楂、水紅花子各10克。
7劑后復診,藥后牙齒出血顯著減少,患者自覺體力增加,血常規(guī)化驗,血色素升至9克“,紅白細胞及血小板數均有所提高,遂依上方加減治療2月余,齒血完全消失,血色素穩(wěn)定在11克左右,自覺癥狀大減,面色漸現紅潤,精神體力大增。
【按】:再生障礙性貧血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礙所致的一種綜合征,其特征是全血細胞減少,臨床表現為嚴重貧血、反復出血,和抵抗力低下所致的繼發(fā)感染。由于本證的貧血貌表現明顯,如面色無華或萎黃,口唇、爪甲色淡無華,并常伴見神疲乏力、心悸氣短等虛弱癥狀。故本病常常被辨為血虛而用補法治療。然而,無論補氣、補血、補脾、補腎均鮮有效果。趙師認為本病之血虛僅是表面現象,病之本質乃是肝經郁熱灼傷營血,血傷則虛,血熱則溢。因肝主藏血,又主疏泄,肝經郁熱不得宣泄,則見心煩急躁、夜寐夢多等癥;疏泄失職,三焦不暢,則舌苔牯膩垢厚;郁熱傷血動血,則脈來弦細動數。因此,雖見血虛,亦不可溫補。且熱不去則血難復,故治宜疏泄肝膽郁熱,可用升降散加清肝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