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陰自少陽傳來原無寒證,乃有其臟本素有寒積,經(jīng)外感傳入而觸發(fā)之,致太陰外感之證不顯,而惟顯其內quanxiangyun.cn/sanji/蓄之寒涼以為病者,是則不當治外感,惟宜治內傷矣。
《傷寒淪》原文∶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
陳修園曰∶自利者,不因下而利也。凡利則津液下注,多見口渴,惟太陰濕土之為病不渴,至于下利者當溫之,而渾言四逆輩,所包括之方原甚廣。
王和安謂∶溫其中兼溫其下宜四逆,但溫其中宜理中、吳茱萸,寒結宜大建中湯。濕宜真武湯,渴者宜五苓散,不渴而滑宜赤石脂禹余糧湯。而愚則謂甘草干姜湯、干姜附子湯、茯苓四逆湯諸方,皆可因證選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