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喻氏春溫論辨
    

醫(yī)學讀書記:喻氏春溫論辨

喻氏論春溫,以冬傷于寒,春必病溫,為一例;以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為一例;以既傷于寒,又不藏精,為一例。愚按《金匱》云∶大邪中表,小邪中里。大邪漫風,雖大而力微;小邪戶牖隙風,雖小而氣銳。以其銳也,故深入在里;以其小也,故藏而不覺quanxiangyun.cn。冬傷于…

喻氏論春溫,以冬傷于寒,春必病溫,為一例;以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為一例;以既傷于寒,又不藏精,為一例。愚按《金匱》云∶大邪中表,小邪中里。大邪漫風,雖大而力微;小邪戶牖隙風,雖小而氣銳。以其銳也,故深入在里;以其小也,故藏而不覺www.med126.com。冬傷于寒者,冬時所受之寒,本自小而不大,而又以不能蟄藏之故,邪氣得以深伏于里;伏之既久,寒變?yōu)闊,至春人氣升浮,邪氣與之俱出,則發(fā)熱而渴。是以冬傷于寒者,春月溫病之由;而冬不藏精者,又冬時受寒之源耳!嘉言所分三例,其實不過一端,而強為區(qū)畫,辭愈煩而理愈晦矣。

寒毒藏于肌膚,此叔和之謬說也。喻氏亦云冬傷于寒,藏于肌膚,感春月之溫氣而始發(fā)。肌膚,陽明胃之所主也。愚意肌膚非能藏之地,陽明亦無受寒不發(fā)之理,惟少陰為陰,寒邪亦為陰,以陰遇陰,故得藏而不發(fā)。是以傷寒之邪,自太陽遞入三陰;溫病之邪,自少陰傳出三陽。豈肌膚與胃之云乎quanxiangyun.cn/kuaiji/哉?

喻氏云∶仲景治溫癥,凡用表藥,皆以桂枝湯,以示微發(fā)于不發(fā)之意。又云∶溫病二三日間,當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深入腎中,領出外邪,則重者愈矣。此喻氏之臆說,非仲景之舊章也。蓋溫邪非發(fā)散可愈,即有表癥,亦豈辛溫可發(fā)?且桂枝湯為傷寒表病而里和者設,溫癥邪從里發(fā),而表且未病,若用桂枝,適足以助溫邪而留病氣。又溫病伏寒變熱,少陰之精已被劫奪,更用辛、附,是絕其本而資之脫也。即曰少陰本寒標熱,邪入其界,非溫不散,然而溫病之發(fā),寒已變熱,其欲出之勢,有不待引之而自甚者。其不能出者,必皆陰精已涸者也,不然寧有不出者耶?喻氏強引經文,傅會己意,自誤誤人,不容不辨!

喻氏云∶冬傷于寒者,太陽膀胱主之;冬不藏精者,少陰腎經主之。與兩感傷癥中,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干、煩渴而滿之例,纖毫不差。愚謂溫病有新舊合邪,而無表里兩感。蓋溫病是伏氣所發(fā),少陰有伏氣,太陽而亦能伏氣者,未必然也。不能伏,則感而即發(fā),乃是傷寒,而終非溫病矣。

喻氏云∶少陰為陰臟而少血,所以強逼少陰汗者,重則血從耳、目、口、鼻出,而厥竭可虞;輕亦小便不利,而枯涸可待。余每用桂枝,必加生地,以匡芍藥之不逮,功效歷歷可紀。

此論最善,可以稍補前言之失。蓋溫病之發(fā),陰氣先傷,設有當行解散者,必兼滋陰清熱之品參其間,昔賢于蔥豉湯加童便,梔豉湯中加生地、麥冬,亦此意也。

又曰∶今人見熱勝煩枯之癥。而不敢用附子者,惡其以熱助熱也。孰知不藏精之人,腎中陽氣不鼓,津液不得上升,故枯燥外見。才用附子助陽,則陰精上交于陽位,如釜底加薪,則釜中之氣水上騰,而潤澤有立至者。數語亦有至理,惟于溫病不能無弊。蓋陰凝之枯燥,與陰竭之枯燥,霄壤懸殊,萬一誤投,死生立判,不可不細審也!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