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真陰論
    

類經(jīng)圖翼:真陰論

凡物之死生,本由陽氣;顧今人之病陰虛者十常八九,又何謂哉?不知此一陰字,正陽氣之根也。蓋陰不可以無陽,非氣無以生形也;陽不可以無陰,非形無以載氣也。故物之生也生于陽,物之成也成于陰,此所謂元陰元陽,亦曰真精真氣也。前篇言陰陽之生殺者,以寒熱言其性用也…

凡物之死生,本由陽氣;顧今人之病陰虛者十常八九,又何謂哉?不知此一陰字,正陽氣之根也。蓋陰不可以無陽,非氣無以生形也;陽不可以無陰,非形無以載氣也。故物之生也生于陽,物之成也成于陰,此所謂元陰元陽,亦曰真精真氣也。前篇言陰陽之生殺者,以寒熱言其性用也;此篇言陰陽之生成者,以氣質言其形體也。性用操消長之權,形體系存亡之本。欲知所以死生者,須察乎陽,察陽者,察其衰與不衰;欲知所以存亡者,須察乎陰,察陰者,察其壞與不壞,此保生之要法也;拜叄庥姓`者,不識真陰面目,每多矯強立言。自河間主火之說行,而丹溪以寒苦為補陰,舉世宗之,莫能禁止。揆厥所由,蓋以熱證明顯,人多易見,寒證隱微,人多不知,而且于虛火實火之間,尤為難辨。亦孰知實熱為病者,十中不過三四;虛火為病者,十中嘗見六七。夫實熱者,凡火也,凡火之盛,元氣本無所傷,故可以苦寒折之,信手任心,何難之有?然當熱去即止,不可過用,過則必傷元氣,況可誤從為火乎?虛火者,真陰之虧也,真陰不足,又豈苦劣難堪之物,所能填補?矧沉寒之性,絕無生意,非惟不能補陰,抑且善敗真火,若屢用之,多令人精寒無子,且未有不暗損壽元者;第陰性柔緩,而因循玩用,弗之覺耳。嘗見多壽之人,無不慎節(jié)生冷,所以得全陽氣;即有老人,亦喜涼者,正以元陽本足,故能受寒,非寒涼之壽之也。由此觀之,足征余言之非謬矣。蓋自余有知以來,目睹苦寒之害人者,已不可勝紀。此非時醫(yī)之誤,實二子傳之而然,先王仁受之德,遭敝于此,使劉朱之言不息,則軒岐之澤不彰,是誠斯道之大魔,亦生民之厄運也。夫成德掩瑕,豈非君子,余獨何心,敢議先輩。蓋恐爭之不力,終使后人猶豫,長夢不醒,貽害彌深。顧余之念,但知有軒岐,而不知有諸子;但知有好生,而不知有避諱,此言之不容已也。然言之不明,孰若無言,余請詳言真陰之象、真陰之臟、真陰之用、真陰之病、真陰之治,以悉其義。所謂真陰之象者,猶家宅也,猶器具也,猶妻外家也。所貴乎家宅者,所以蓄財也,無家宅則財必散矣;所貴乎器具者,所以保物也,無器具則物必毀矣;所貴乎妻外家者,所以助夫也,無妻外家則夫必蕩矣。此陰以陽為主,陽以陰為根也。經(jīng)曰∶五臟者,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非以精為真陰乎?又曰∶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非以形為真陰乎?觀形質之壞與不壞,即真陰之傷與不傷,此真陰之象,不可不察也。所謂真陰之臟者,凡五臟五液,各有所主,是五臟本皆屬陰也;然經(jīng)曰∶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液皆歸乎精,而五精皆統(tǒng)乎腎,腎有精室,是曰命門,為天一所居,即真陰之腑。精藏于此,精即陰中之水也;氣化于此,氣即陰中之火也。命門居兩腎之中,即人身之太極,由太極以生兩儀,而水火具焉,消長系焉,故為受生之初www.med126.com,為性命之本。欲治真陰而舍命門,非其治也,此真陰之臟,不可不察也。

所謂真陰之用者,凡水火之功,缺一不可。命門之火,謂之元氣;命門之水,謂之元精。五液充,則形體賴而強壯;五氣治,則營衛(wèi)賴以和調。此命門之水火,即十二臟之化源。故心賴之,則君主以明;肺賴之,則治節(jié)以行;脾胃賴之,濟倉廩之富;肝膽賴之,資謀慮之本;膀胱賴之,則三焦氣化;大小腸賴之,則傳導自分。此雖云腎臟之伎巧,而實皆真陰之用,不可不察也。所謂真陰之病者,凡陰氣本無有余,陰病惟皆不足。即如陰勝于下者,原非陰盛,以命門之火衰也;陽勝于標者,原非陽盛,以命門之水虧也。水虧其源,則陰虛之病疊出;火衰其本,則陽虛之證迭生。如戴陽者,面赤如朱;格陽者,外熱如火;蚩诳恃式,每引水以自救;或躁擾狂越,每欲臥于泥中;蛭逍臒岫D骨蒸,或二便秘結而溺漿如汁;驗吐血衄血,或為咳嗽遺精;虬唿S無汗者,由津液之枯涸;或中風螈 者,以精血之敗傷。凡此之類,有屬無根之焰,有因火不歸原,是皆陰不足以配陽,病在陰中之水也。

又如火虧于下,則陽衰于上,或為神氣之昏沉,或為動履之困倦,其有頭目眩暈而七竅偏廢者,有咽喉哽咽而嘔惡氣短者,皆上焦之陽虛也;有飲食不化而吞酸反胃者,有痞滿隔塞而水泛為痰者,皆中焦之陽虛也;有清濁不分而腸鳴滑泄者,有陽痿精寒而臍腹多痛者,皆下焦之陽虛也。又或畏寒灑灑者,以火臟之陽虛,不能御寒也;或肌肉臌脹者,以土臟之陽虛,不能制水也;或拘攣痛痹者,以木臟之陽虛,不能營筋也;或寒嗽虛喘,身涼自汗者,以金臟之陽虛,不能保肺也;或精遺血泄,二便失禁,腰脊如折,骨痛之極者,以水臟之陽虛,精髓內竭也。凡此之類,或以陰強之反克,或由元氣之被傷,皆陽不足以勝陰,病在陰中之火也。王太仆曰∶寒之不寒,責其無水;熱之不熱,責其無火。無火無水,皆在命門,總曰陰虛之病,不可不察也。所謂真陰之治者,凡亂有所由起,病有所由生,故治病必當求本。蓋五臟之本,本在命門,神氣之本,本在元精,此即真陰之謂也。王太仆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正此謂也。許學士曰∶補脾不如補腎。亦此謂也。近惟我明薛立齋,獨得其妙,而常用仲景八味丸,即益火之劑也;錢氏六味丸,即壯水之劑也。每以濟人,多收奇效,誠然善矣;第真陰既虛,則不宜再泄,二方俱用茯苓澤瀉,滲利太過,即仲景金匱,亦為利水而設,雖曰于大補之www.med126.com中,加此何害,然未免減去補力,而奏功為難矣。使或陰氣雖弱,未至大傷,或臟氣微滯,而兼痰濕水邪者,則正宜用此;若精氣大損,年力俱衰,真陰內乏,虛痰假火等證,即從純補,猶嫌不足,若加滲利,如實漏卮矣。故當察微甚緩急,而用隨其人,斯為盡善。余及中年,方悟補陰之理,因推展其義,用六味之意,而不用六味之方,活人應手之效,真有不能盡述者。夫病變非一,何獨重陰?有弗達者,必哂為謬,姑再陳之,以見其略。如寒邪中人,本為表證,而汗液之化,必由乎陰也;中風為病,身多偏枯,而筋脈之敗,必由乎陰也。虛勞生火,非壯水何以救其燎原?瀉泄正陰,非補腎何以固其門戶?臌脹由乎水邪,主水者須求水臟;關格本乎陰虛,欲強陰舍陰不可。此數(shù)者,乃疾病中最大之綱領,明者覺之,可因斯而三反矣。故治水治火,皆從腎氣,此正重在命門,而陽以陰為基也。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夫雄動而作,雌靜而守,然動必歸靜,雄必歸雌,此雄之不可不知,雌之不可不守也。邵子曰∶三月春光留不住,春歸春意難分付。凡言歸者必歸家,為問春家在何處?夫陽春有腳,能去能來,識其所歸,則可藏可留,而長春在我矣。此二子之教我,真我之大宗師也。人能知雄之有雌,春之有家,則知真陰之為義矣。

余因制二歸丸方,愿與知本知音者共之。

左歸丸 治真陰腎水不足,不能滋溉營衛(wèi),漸至衰羸,或虛熱往來,自汗盜汗,或神不守舍,血不歸原,或勞損傷陰,或遺淋不禁,或氣虛昏運,或眼花耳聾,或口燥舌干,或腰酸腿軟。凡精髓內竭,津液枯涸等證,俱速宜壯水之主,以培左腎之元陰,此方主之。

大杯熟地(八兩。) 山藥(炒,四兩。) 山茱萸肉(四兩。) 膠(切碎炒珠,四兩。)

牛膝(酒洗蒸熟,三兩。) 鹿角膠(敲碎炒珠,二兩。) 菟絲子(制熟,三兩。) 枸杞子(三兩。)

上先將熟地杵膏,加煉蜜和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滾白湯送下百余丸。

如真陰失守,虛火炎上者,宜用純陰至靜之荊,于本方去枸杞、鹿膠,加女貞子三兩,麥門冬三兩。若火爍肺金,干枯多嗽者,仍加百合三兩。如夜熱骨蒸,加地骨皮三兩。小水不利,加茯苓三兩。

如大便燥澀,去菟絲,加蓯蓉酒洗三兩。

如血虛有滯者,于本方加當歸四兩。

凡五液皆主于腎,故凡屬陰分之藥,亦無不皆能走腎,有謂必須引導者,皆見之不明耳。

右歸丸 治元陽不足,或先天稟衰,或勞傷過度,以致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而為脾胃虛寒,飲食少進,或嘔惡膨脹,或反胃隔塞,或怯寒畏冷,或臍腹多痛,或大便不實,瀉利頻作,或小水自遺,虛淋寒疝,或以寒侵溪谷,而為肢節(jié)痹痛,或以寒在下焦,而為水邪浮腫。

總之真陽不足者,必神疲氣怯,或心跳不寧,或四體不收,或眼見邪魔,或陽衰無子等證,俱速宜益火之源,以培右腎之元陽,此方主之。

大懷熟地(八兩。) 山藥(炒,四兩。) 山茱萸(微炒,三兩。) 枸杞(微炒,四兩。)

鹿角膠(炒珠,四兩。) 菟絲子(制熟,四兩。) 杜仲(淡湯炒,四兩。) 當歸(三兩,便溏者勿用之。) 大附子(自二兩漸可加至六兩,因人而用。) 肉桂(自二兩漸可加至四兩,因人而用。)

上丸法如前,或丸如彈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則效速更妙。

如陽衰氣虛,必加人參以為之主,或二三兩,或五六兩,隨人虛實以為增減。蓋人參之功,隨陽藥則入陽分,隨陰藥則入陰分。故欲補命門之陽,非此不能速效。

如陽虛精滑,或帶濁便溏,加補骨脂酒炒三兩。或飧泄、腎泄不止,仍加肉豆蔻,用面炒去油三兩。

如嘔惡吞酸,可加干姜三兩。

腹痛不止,可加吳茱萸二兩,湯泡三次炒用。

制附子法,擇大附子重兩許者,半斤可得制凈附子六兩,先用大甘草四兩,煎濃湯,浸附子至二三日,剝去薄皮,切四塊,又浸一日,俟其極透,取起少涼即切為片,用微火徐炒,至七分熟意,即可用矣;若炒至太過,恐全失其性。

左歸飲 此壯水之劑也,凡命門之陰衰陽勝者,宜用此飲加減主之。

熟地(自二三錢可加至一二兩,隨輕重用之。) 山藥(二錢。) 山茱萸(一二錢,畏酸者少用之。) 炙甘草(一錢,妙在此味。) 枸杞(二錢,相火盛者去之。) 茯苓(一錢五分。)

水二鐘,煎七八分,食遠溫服。

如肺熱而煩者,可加麥門冬二錢。

如肺熱多嗽者,可加百合二錢。

如血少者,可加當歸二錢。血滯而熱者,可加丹皮二錢。陰虛不寧者,加女貞子二錢。

如血熱妄動者,可加生地二三錢。

如脾熱易饑者,及多汗傷陰者,可加芍藥二錢。

如心熱多躁者,可加玄參二錢。

如腎熱骨蒸者,可加地骨皮二錢。

如津枯熱渴者,可加天花粉二錢。

如上實下虛者,可加牛膝二錢以導之。

右歸飲 此益火之劑也,凡命門之陽衰陰勝者,宜用此飲加減主之。

大懷熟地(用法如前。) 山藥(炒,二錢。) 山茱萸肉(一錢五分,凡吞酸畏酸者,當少用之。) 炙甘草(一錢。) 枸杞(二錢。) 杜仲(姜湯炒,二錢。) 肉桂(自一錢用至二錢。) 制附子(隨宜用之,至三錢止。)

水二鐘,煎七八分,食遠溫服。

如氣虛血脫,或厥或昏,或汗或運,或虛狂,或短氣者,可加人參,自一二錢以至一二兩。

如火衰不能生土,而或為嘔惡,或為吞酸者,可加炮姜一二三錢。

如陽衰中寒而泄瀉不止,腹痛無休,所用制附子,自一錢以至二三錢,亦須人參兼用,或再加肉豆蔻二錢。

如小腹疼痛,加至桂附仍不止者,再加吳茱萸一錢許以佐之。

如淋遺白帶,臍腹疼痛者,加補骨脂一二錢炒熟搗碎用。

如血凝血少者,可加當歸二三錢。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