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
嘈雜一證,或作或止,其為病也,則腹中空空,若無(wú)一物,似饑非饑,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而胸膈懊 ,莫可名狀,或得食而暫止,或食已而復(fù)嘈,或兼惡心,而漸見胃脘作痛。此證有火嘈,有痰嘈,有酸水浸心而嘈。大抵食已即饑,或雖食不飽者,火嘈也,quanxiangyun.cn/yaoshi/宜兼清火。痰多氣滯,似饑非饑,不喜食者,痰嘈也,宜兼化痰。酸水浸心而嘈者,戚戚膨膨,食少無(wú)味,此以脾氣虛寒,水谷不化也,宜溫胃健脾。又有誤用消伐等藥,以致脾胃虧損,血少嘈雜,中虛則煩雜不饑,脾弱則食不運(yùn)化,此宜專養(yǎng)脾胃?傊须s一證,多由脾氣不和,或受傷脾虛而然,所以治此者,不可不先顧脾氣。然古人于此,悉以痰火論治,予恐專用寒涼,則胃氣虛寒不健者,反以日甚,而漸至惡心、噯氣、反胃、噎膈之類,將由此而起矣。
論治(共二條)
一、痰火嘈雜等證,如脾虛微火多痰而嘈雜quanxiangyun.cn/Article/者,宜和中湯,或三圣丸,或術(shù)連丸。若中焦火盛兼痰而嘈雜者,宜軟石膏丸。若宿食留飲,痰滯不清而嘈雜者,宜曲術(shù)丸。若三焦火盛,濕痰氣滯而嘈雜者,宜三補(bǔ)丸加半夏、蒼術(shù)、香附之類。
脾胃虛寒嘈雜者,必多吞酸,或兼惡心,此皆脾虛不能運(yùn)化滯濁而然,勿得認(rèn)為火證,妄用寒涼等藥。若多痰飲,或兼嘔惡而嘈雜者,宜二陳湯,或二術(shù)二陳湯。若寒痰停蓄胸膈,或?yàn)槊洕M少食而為嘈雜者,宜和胃二陳煎,或和胃飲。若脾胃虛寒,停飲作酸嘈雜者,宜溫胃飲,或六君子湯。若脾腎陰分虛寒,水泛為飲,作酸嘈雜者,宜理陰煎,或金水六君煎。
嘈雜論列方
二陳湯(和一) 和胃飲(新和五) 六君子湯(補(bǔ)五) 理陰煎(新熱三) 和中湯(寒五八)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溫胃飲(新熱五) 三圣丸(寒一七一) 和胃二陳煎(新和三) 曲術(shù)丸(和百十) 術(shù)連丸(寒一七二) 二術(shù)二陳湯(和四) 三補(bǔ)丸(寒一六二) 軟石膏丸(寒一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