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塊在中為痰飲,在右為食(一云痰)。積在左為血塊。氣不能作塊成聚,塊有形之物也,痰與quanxiangyun.cn食積死血而成也。用醋煮海石、醋煮三棱、蓬術(shù)、桃仁、紅花、五靈脂香附之類為丸,石堿白術(shù)湯吞下。瓦楞子能消血塊,次消痰。石堿一物,有痰積有塊可用洗滌垢膩,又能消食積。治塊,當(dāng)降火消食積,食積即痰也。行死血塊,塊去須大補(bǔ)。凡積病不可用下藥,徒損真氣,病亦不去,當(dāng)用消積藥使之融化,則根除矣。凡婦人有塊,多是血塊。
戴云∶積聚 瘕,有積聚成塊,不能移動(dòng)者是 ;或有或無(wú),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者是瘕。
積聚 瘕,朱先生醫(yī)臺(tái)州潭浦陳家,用蜀葵根煎湯,去渣,再入人參、白術(shù)、青皮、陳皮、甘草梢、牛膝煎成湯,入細(xì)研桃仁、玄明粉各少許,熱飲之,二服當(dāng)見塊下。如病重者,須補(bǔ)接之,后加減再行。
【入方】
消塊丸 即《千金方》硝石大黃丸,止可磨塊,不令人困,須量度虛實(shí)。
硝石(六兩)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 大黃(八兩)
上為末,以三年苦酒三升(又云三斗),置瓷器中,以竹片作準(zhǔn),每入一升,作一刻,柱中,先納大黃,不住手?jǐn)嚕刮⒎。盡一刻,乃下余藥。又盡一刻,微火熬,使可丸,則丸如雞子中黃大。每一丸,米飲下。如不能大丸,作小丸如桐子大。每三十丸,服后當(dāng)下如雞肝,如米泔,赤黑等色。下后避風(fēng)冷,啖軟粥將息之。
三圣膏
未化鍛石半斤為末,瓦器中炒令淡紅色,提出火,候熱稍減。次下大黃末一兩,就爐外炒,候熱減。下桂心末半兩,略炒,入米醋熬攪成黑膏,濃紙攤貼患處。
痞塊在皮里膜外,須用補(bǔ)氣藥香附開之,兼二陳湯加補(bǔ)氣藥,先須斷濃味。
又方 琥珀膏
大黃 樸硝(各一兩)
上為末,大蒜搗膏和貼。
又方 治茶癖。
又方 一人愛吃茶。
白術(shù) 軟石膏 片芩 白芍 牛膽星 薄荷(圓葉大者)
上為末,砂糖調(diào)作膏。食后津液化下。
又方 治脅下有塊。
上為末,蜜丸服。
又方∶龍薈丸和鵓鴿糞,能大消食積;蛉保和丸治塊,看在何部分。
治血塊丸 瓦楞子能消血塊。
海粉(醋煮) 三棱 莪術(shù)(醋煮) 紅花 五靈脂 香附 石堿
上為丸。白術(shù)湯吞下。
又方 治婦人血塊如盤,有孕難服峻利。
香附(醋煮,四兩) 桃仁(去皮) 白術(shù)(各一兩) 海粉(醋煮,二兩)
上為末,神曲糊丸。
又方 治婦人食塊,死血痰積成塊,在兩脅動(dòng)作,腹鳴嘈雜,眩暈身熱,時(shí)作時(shí)止。男
黃連(一兩半,一半用吳茱萸炒,去茱萸;一半用益智炒,去益智) 山梔(炒) 川芎 三莪術(shù)(醋煮) 神曲 桃仁(去皮,各半兩) 香附(童便浸,一兩) 蘿卜子(炒,一兩半) 山楂(一兩上為末,蒸餅丸服。
又方∶有青皮半兩,白芥子一兩半炒。
保和丸 治一切食積。
山楂(六兩) 神曲(二兩) 半夏 茯苓(各三兩) 陳皮 連翹 蘿卜子(各一兩)
上為末,炊餅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遠(yuǎn)白湯下。
又方
山楂(四兩) 白術(shù)(四兩) 神曲(二兩)
上為末,蒸餅丸如梧子大。服七十丸,白湯下。
又方
山楂(三兩) 白術(shù)(二兩) 陳皮 茯苓 半夏(各一兩) 連翹 黃芩 神曲 蘿卜子(各半兩)
上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姜湯下。
阿魏丸 治肉積。諸阿魏丸,脾虛者,須以補(bǔ)脾藥佐之,切不可獨(dú)用。虛虛之禍,疾如連翹(一兩) 山楂(二兩) 黃連(一兩三錢) 阿魏(二兩,醋煮作糊)
上為末,醋煮阿魏作糊丸。服三十丸,白湯下。
小阿魏丸
山楂(三兩) 石堿(三錢) 半夏(一兩,皂角水浸透曬干)
上為末,粥糊丸。每服三十丸,白湯下。
又方 治飽食停滯,胃壯者宜此,脾虛勿服。
山楂 蘿卜子 神曲 麥芽 陳皮 青皮 香附(各二兩) 阿魏(一兩,醋浸軟另研)
上為末,炊餅丸。
又阿魏丸 去諸積聚。
山楂 南星(皂角水浸) 半夏(皂角水浸) 麥芽(炒) 神曲(炒) 黃連(各一兩) 連翹阿
上為末,姜汁浸蒸餅丸。一方加香附、蛤粉,治嗽。
佐脾丸
山楂(三兩) 半夏 茯苓(各一兩) quanxiangyun.cn/zhuyuan/連翹 陳皮 蘿卜子(各半兩)
上為末,粥丸服。
青皮(一兩) 香附(四兩,便浸) 蒼術(shù)(二兩) 半夏(二兩) 白術(shù)(半兩) 陳皮(一兩) 苦參(半兩)黃連(一兩,姜汁炒) 針砂(二兩,醋炒)
上為末,曲糊為丸。
又方
針砂(醋煮三次) 香附(童便浸,四兩) 山楂(二兩) 神曲(炒,二兩) 黃連(姜汁炒,一兩半 山梔(炒) 濃樸(姜汁炒) 蒼術(shù)(一兩) 半夏(一兩) 臺(tái)芎(半兩)
一方加人參、炒白術(shù)一兩半,有苦參用白術(shù),用苦參不用黃連。
白術(shù)(二兩) 枳實(shí) 半夏 神曲 麥芽(各一兩) 姜黃 陳皮(各半兩) 木香(一錢半) 山楂(一上為末,荷葉蒸飯為丸,梧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后姜湯下。
大溫中丸 又名大消痞丸。
黃連(炒) 黃芩(六錢) 姜黃 白術(shù)(一兩) 人參 陳皮 澤瀉(二錢) 炙甘草 砂仁 干生姜 炒曲(二錢) 枳實(shí)(炒,半兩) 半夏(四錢) 川樸(三錢) 豬苓(一錢半)
上為末,炊餅丸。
【附錄】五臟之積曰五積,六腑之積曰六聚。積有定形,聚無(wú)定處。不問何經(jīng),并宜服十味大七氣湯,吞下尊貴紅丸子。凡木香、檳榔,去氣積;神曲、麥芽,去酒積;虻蟲、水蛭去血積;礞石、巴豆,去食積;牽牛、甘遂,去水積;雄黃、膩粉,去涎積; 砂、水銀去肉積。各從其類也。肝積曰肥氣,肺積曰息賁,心積曰伏梁,脾積曰痞氣,腎積曰奔豚。其如積聚之脈,實(shí)強(qiáng)者生,沉小者死。
【附方】
烏梅丸 治酒毒,消食化痰。
烏梅(一斤) 半夏(八兩) 白礬(八兩) 生姜(一斤)
上件石臼搗細(xì)末,新瓦兩片夾定,火上焙,三日三夜為度。次入神曲、麥芽、陳皮、青皮、莪術(shù)、枳殼、丁皮、大腹子各四兩,用酒糊為丸。每服四五十丸,姜湯下。
備急丸 大治心腹厥痛,食積胸膈,下咽氣,便速行。
大黃(一錢) 巴豆(去油膜心) 干姜(半錢)
上用蜜丸。白湯下。
治吐蟲有積。
上以黑錫灰、檳榔末,米飲調(diào)下。
大七氣湯
三棱 莪術(shù)(各一兩半) 青皮(七錢半) 陳皮(一兩半) 藿香 桔梗 肉桂(各七錢半) 益智(一兩半) 香附(一兩半) 甘草(炙,七錢半)
上銼。水煎服。
散聚湯
半夏 檳榔 當(dāng)歸(各七錢半) 陳皮 杏仁(炒) 桂心(各二兩) 茯苓 甘草(炙) 附子(炮) 川芎 枳殼(炒) 濃樸 吳茱萸(各一兩)
上銼。水煎,姜三片。大便不利,加大黃。
香棱丸 治五積六聚氣塊。
三棱(六兩,醋炒) 青皮 陳皮 莪術(shù)(炮或醋炒) 枳殼(炒) 枳實(shí)(炒) 蘿卜子(炒)香附 砂仁 歸梢 木香 甘草(炙,各一兩) 檳榔(六兩) 山楂(四兩)
上為末,醋糊丸。每服三五十丸,白湯下。
龍薈丸 見脅痛類。
紅丸子 見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