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古(最近發(fā)現(xiàn)人類用火已經(jīng)79萬年了)就有的中醫(yī)療法,在我國各地分布著許多部落,每個部落自然都有對疾病的治療方法。各個部落之間雖然通過貿易會交流一些藥物和治病技術,這是可能的。但仍保持著自己治病的獨特性。如某個部落有能人由針灸推出經(jīng)絡學說。這樣一直到了戰(zhàn)國時代或漢代初年,人類對陰陽、五行、天干地支、季節(jié)時令有了認識才將經(jīng)絡學說寫成了古代的軒轅氏黃帝與大臣岐伯的問答,即《
黃帝內經(jīng)》(其中只有6首藥方)。又如某個部落也有能人用中藥煎煮的湯液治療疾病,將當時治病經(jīng)驗并結合陰陽、內外、表里等概念,寫成一本最早的《
傷寒論》。在上古時代,以狩獵野獸、采摘果實、扒食草根等以保持人的生命。當時扒到
甘草草根因味甜大家喜歡吃。后來日子一長自然會知道這種草根能治咽痛,在那個時代人們用口傳,后來又用文字記錄下來,直到現(xiàn)在《傷寒論》中仍保留著這一條文。
在
桂枝湯中還有桂枝、
芍藥這兩味。在那種原始社會里,自然會出現(xiàn)像后代煉丹那樣的聰明人,以好奇的心理,竟把芍藥和甘草一起在鍋里煎煮,時間長了以后,人們知道這種熬成的湯液有緩和腳攣急(下肢肌肉抽筋)的作用。今天人們又用于平滑肌
腹痛、跟骨刺等,都是百發(fā)百中的藥物。同樣桂枝與甘草一起煎煮,名叫桂枝甘草湯,可治
自汗型
心悸強烈亢進,F(xiàn)在的《傷寒論》仍保存著這兩首方劑。當還沒有
桂枝湯時,人們必有自汗型心悸與下肢抽筋癥的患者,服用兩方合在一起煎煮后所有癥狀全被治愈了。這時如想開開胃口和改變口味就加了生
姜、
大棗,結果療效更佳,各種痛苦皆被排出,后經(jīng)多次使用,無不見效。由于對此方經(jīng)驗的積累,后知在自汗型的條件下,不是腹痛,而是
頭痛,甚至
感冒都有良效,以后傳留下來的就是桂枝芍藥甘草
生姜大棗湯了。后來出了能人把自古以來積累下來的條文,編成了第一部只有50首藥方、65條的《康治本傷寒論》。上述藥方就是《傷寒論》中的桂枝湯了。直到東漢末年,經(jīng)過張仲景的補充,又經(jīng)西晉王叔和的編次,那時缺乏印刷,經(jīng)過許多傳抄、戰(zhàn)亂,自然非原文之處作偽者較多,一般認為就是現(xiàn)在的《宋版?zhèn)摗妨。此外,尚有《注解傷寒論》、《傷寒雜病論》、《古本康平傷寒論》和最古的《康治本傷寒論》。
《黃帝內經(jīng)》因是托言黃帝與大臣岐伯的問答,古時人并不去考證,人們就作為中醫(yī)的鼻祖了,可是知道張仲景著述《傷寒論》的出世在東漢末年,論資排輩自然就是小老弟了,實際上《黃帝內經(jīng)》和《傷寒論》并無關聯(lián)之處和出世的前后之分。后世的《內經(jīng)》學家,把《傷寒論》內增加了不少《內經(jīng)》概念的語言,相同的不過都是用遠古時代就有的陰陽(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概念罷了。如果說張仲景是學習《黃帝內經(jīng)》而成的《傷寒論》,在《傷寒論》的陰陽六經(jīng),為什么經(jīng)過他一人的學習就變成迥然不同了呢?一般我國的知識分子學習先賢的著作或向老師學習,只有在某些小觀點上有些不同,萬萬不會只有空殼“太陽、陽明、少陽等”相同,而在實質方面卻毫不相同了呢?如果張仲景只學《內經(jīng)》的理論成為醫(yī)圣,這是令人難以理解的。另外《傷寒論》中的經(jīng)方(排除后人的偽作)的療效,陸淵雷先生贊其療效為“古今無二”,這又說明了什么?
陳修園氏在其《長沙(仲景)方歌括·小引》中云:“《漢(書)·藝文志》云:‘《湯液經(jīng)》出商(代)伊尹’,皇甫謐謂仲景(廣)論伊尹湯液為十數(shù)卷?芍秱摗、《金匱要略》諸方除崔氏腎氣八味丸、侯氏黑散外皆伊尹之遺方也。伊尹因《內經(jīng)》上(只)有十二方(實為6方),詳于針灸。而略于藥,遂宗神農(nóng)經(jīng)旨,專以湯液治病,補《內經(jīng)》所未及,長沙得其真?zhèn),所謂大而化化而不可知矣!”
在這里需要說明我國現(xiàn)有的兩大醫(yī)學體系,一是以《黃帝內經(jīng)》、《難經(jīng)》為一體系,一是以《傷寒論》、《金匱要略》為一體系。前者簡稱為內經(jīng)體系,后者稱為傷寒體系。不論它們產(chǎn)生的前后,先說各自具有的特點:在內經(jīng)體系成書時正是大倡陰陽、五行、季節(jié)時令、天干地支等,推出這些一定依附人類的存在,并得出生老病死的非科學理論。至于傷寒體系而不采用非科學概念,有也是后人加上的。這本是兩種不同的學問,自然有許多不同和相互矛盾的地方,可嘆我們的醫(yī)中賢者,在許多不能貫通統(tǒng)一之處,以強通之為最有“學問”,最能受到知識分子的信仰和尊敬。使注解《傷寒論》的書中,都雜以《內經(jīng)》概念,使《傷寒論》愈來愈不能與現(xiàn)代醫(yī)學(西醫(yī))接軌。這正如章太炎先生評論成氏的《注解傷寒論》所云:“依據(jù)古經(jīng),言必有則,而不能通仲景之意,成無已是也!碧紫壬u論成氏的《注解傷寒論》為三謬之一。但現(xiàn)在高等學校仍以成氏的注解為最正確。筆者的看法,自然和當代學者的認識不能相提并論。如西醫(yī)的用藥不管藥物的寒熱溫涼,《傷寒論》中許多寒熱相配,并不像現(xiàn)在某些中醫(yī)的看法,后者的看法大概來自啟蒙讀物《藥性賦》或《中藥學》了。
維生素A、B、C、……能用我們的性味歸經(jīng)、五運六氣來解釋嗎?可見想用《內經(jīng)》中的非科學理論與科學理論結合起來,是如何之難了。可見中醫(yī)中藥能治多靶點的疾病,這主要是治療疾病的《傷寒論》或傷寒體系了。
-----------支持的頂一下
-----------可悲,可嘆,竟無一知音?太炎、淵雷老先生具已仙逝,吾與誰說,吾與誰歸?
-----------胡希恕馮世綸等寫過中國湯液經(jīng)方ㄧ書, 也是持此觀點! 只是他們對六經(jīng)的詮釋個人不是很贊同!
-----------受教,先謝了。
“不論它們產(chǎn)生的前后,先說各自具有的特點:在內經(jīng)體系成書時正是大倡陰陽、五行、季節(jié)時令、天干地支等,推出這些一定依附人類的存在,并得出生老病死的
非科學理論。至于傷寒體系而不采用
非科學概念,有也是后人加上的!
“非科學理論”、“非科學概念”,是什么意思?據(jù)我所知,目前僅“心”、“fo”、“上帝”之類的自包含或全包含概念不能用于目前的科學論述。換言之,“陰陽、五行、季節(jié)時令、天干地支”都是所謂的科學概念。事實上,除了政治棍子,嚴謹?shù)目茖W家是不會使用“科學”這個概念來甄別“非本專業(yè)的理論”的。
[
本帖最后由 康皮 于 2007/4/20 22:37 編輯 quanxiangyun.cn/hushi/]
-----------,“陰陽、五行、季節(jié)時令、天干地支”都是所謂的科學概念。但愿你能從中建立起能推動醫(yī)學乃至人類發(fā)展的科學成果。如果已經(jīng)有啦,不妨拿出來讓大家看看。事實上,除了政治棍子,嚴謹?shù)目茖W家是不會使用“科學”這個概念來甄別“非本專業(yè)的理論”的。這一句是對的,而我恰恰討論的是本專業(yè)的問題,而你的專業(yè)是什么?
-----------雖然不明就里,但感覺得出來,樓主滿腔悲憤,和歌白尼時期“日心撞地心說”的心理相似。。。是
真理,總有一天會為世人接受的。
-----------熱情可嘉,觀點先不茍同。
內經(jīng)其實在當時來說,是非?茖W的,至于后來補訂的一些東西,
其實不必理他科不科學。本來就是補丁,未必是原著。這些多有
共識。
-----------對于中醫(yī)的經(jīng)典著作,用科學不科學來評說,是極不妥當?shù)模@一點,學過醫(yī)學史的人可以理解這一點。但不幸的是,此提法恰恰來自中醫(yī)人本身說出來的。(中基喜愛此說)才至于當今反中醫(yī)人士借此偷梁換柱,移花接木。而又恰好,中醫(yī)的理論研究和哲學的理論研究近年來一塌糊涂的大好形勢下,以至研究哲學的張功耀無事生非反起中醫(yī)來。而整個中醫(yī)界讓一個中學都沒上完整的教授胡亂一棒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整個中醫(yī)界讓一個中學都沒上完整的教授胡亂一棒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究其原因就是大家都用內經(jīng),陰陽五行等哲學概念來解釋中醫(yī)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