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金匱玉函經(jīng)二注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 上課筆記
    

金匱玉函經(jīng)二注教程: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論一首脈證六條方九首) 師曰: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惭a注〕痹者痞 而不通也。經(jīng)云。通則不痛,故惟痛為痹,而所以為痹者,邪入之。其所以為邪入…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論一首脈證六條方九首)

師曰: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

〔補注〕痹者痞 而不通也。經(jīng)云。通則不痛,故惟痛為痹,而所以為痹者,邪入之。其所以為邪入者,正先虛也,故曰:脈取太過不及。不及為陽微。太過即陰弦。陽虛故邪痹于胸。陰盛故心痛。仲景已自申說甚明。乃知此證?傄蜿柼摚赎幍靡猿酥。設或不弦,則陽雖虛而陰不上干可知也。然胸痹有微甚之不同,則為治因亦異。微者但通上焦不足之陽。甚者且驅(qū)其下焦厥逆之陰。通陽者,以薤 白、白酒、半夏桂枝、人參、杏仁之屬。不但苦寒不入。即清涼盡屏。蓋以陽通陽。陰分之藥不得預也。甚者用附子烏頭、蜀椒大辛熱。以驅(qū)下焦之陰。惟陰退而陽可以漸復耳?刹涣粢夂酢

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

〔補注〕陽不足,則陰上入而為寒。陰不足,則陽下陷而為熱。陰陽未嘗偏勝,故無寒熱如平人。然短氣不足以息者,是邪痹于中,而滯其升降之氣。不可信其中 虛而輒補之。以蹈實實之戒也。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shù)。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

栝蔞薤白白酒湯方
栝蔞實(一枚搗) 薤白(半升) 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補注〕寒濁之邪。滯于上焦,則阻其上下往來之氣。塞其前后陰陽之位。遂令為喘息。為咳唾。為痛。為短氣也。陰寒凝泣。陽氣不復自舒,故沉遲見于寸口。理自 然也。乃小緊數(shù)復顯于關上者何耶。邪之所聚。自見小緊,而陰寒所積。正足以 遏抑陽氣,故反形數(shù)。然陽遏則從而通之。栝蔞實最足開結(jié)豁痰。得薤白、白酒 佐之。既辛散而復下達,則所痹之陽自通矣。

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栝蔞薤白半夏湯方

栝蔞實(一枚搗) 薤白(三兩) 半夏(半升) 白酒(一斗)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一服。

〔補注〕胸痹痹在氣。氣在上焦,故即不言脈,而與上條無異。即證亦不甚相異也。 所異者,止不得臥耳。經(jīng)云。晝行于陽則寤。夜行于陰則寐。然則不得臥。以氣之 行于陽而不行于陰故也。經(jīng)以小半夏湯覆杯即臥。非半夏為得寐藥也。特以 草生于夏。夏半為一陰初生。由陽入陰。使氣歸于肝,而血亦入焉,故于本湯增 此一味,而能事畢矣?刹恢^神乎。

胸痹。心中痞氣。氣結(jié)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枳實薤白桂枝湯
枳實(四枚) 濃樸(四兩) 薤白(半升) 桂枝(一兩) 栝蔞(一枚搗)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濃樸。取二升。去滓。內(nèi)諸藥。煮數(shù)沸。分溫三服。

人參湯方
人參 白術 甘草(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補注〕同一病也。一用通痞去滿之藥。一用辛散補中之味。全不相謀。謂治一證。 豈仲景自為矛盾耶。不知證有久暫。病有虛實也。假如氣果有滯。上焦痞滿。下氣亦上逆。不得不于通痹藥中加降氣消滿。調(diào)和榮衛(wèi)之藥也。若夫病久而中 氣大虛。宗氣不利。時時滿;驈拿{下?lián)屝。不用甘溫,必不足以益中州之氣。不用辛散,且不足以破凝滯之陰。氣足而清者自升。濁者自降。將結(jié)去而搶消矣。又何痹之有焉。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姜湯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湯方
茯苓(三兩) 杏仁(五十粒) 甘草(一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不瘥再服。

橘枳姜湯方
橘皮(一斤) 枳實(三兩) 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補注〕胸痹既有虛實。又有輕重,故痹之重者,必徹背徹心者也。輕者不然。然而何以亦言痹。以其氣塞而不舒。短而弗暢也。然一屬手太陰肺。肺有飲,則氣每壅而不利,故以茯苓逐水。杏仁散結(jié)。用之當矣。又何取于甘草。蓋以短氣則中土不足也。土為金之母也。一屬足陽明胃。胃中實,故君橘皮以理氣。枳實以消滿,且使積滯去而機竅通。更加生姜之辛。無處不宣。靡有遏抑。庶邪去而正自快。此同一實證中,而又有臟腑之別也。

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仁(十五兩) 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補注〕胸痹緩急者,痹之急證也。寒飲上聚心膈。使陽氣不達。危急為何如乎,故取薏苡逐水為君。附子之辛熱為佐。驅(qū)除寒結(jié)。席卷而下。又烏能不勝任而愉快耶。

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姜枳實湯主之。

桂枝生姜枳實湯方
桂枝(三兩) 生姜(三兩) 枳實(五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補注〕枳實、生姜。原以治氣塞。況于痞乎,故較前條稍減輕分兩。使痞者下其氣 以開之。懸痛屬飲者,得生姜以散之。既足建功矣。乃去橘皮而用桂枝者,以所逆非一;蚰I氣上沖。正未可知。桂伐腎邪。正其能事。不但調(diào)www.med126.com和榮衛(wèi)。為去痞臣也。

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

烏頭赤石脂丸方
烏頭(一分炮) 赤石脂(一兩) 蜀椒(一兩) 附子(半兩炮) 干姜(一兩)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補注〕心痛徹背。背痛徹心。乃陰寒之氣厥逆而上干者,橫格于胸背經(jīng)脈之間。牽連痛楚。亂其氣血。紊其疆界。此而用氣分諸藥,則轉(zhuǎn)益其痛。勢必危殆。仲景用蜀椒烏頭。一派辛辣。以溫散其陰邪。然恐胸背既亂之氣難安,而即于溫藥隊中。取用干姜之泥。赤石脂之澀。以填塞厥氣所橫沖之新隊。俾胸之氣自行于胸。背之氣自行于背。各不相犯,醫(yī)學招聘網(wǎng)其患乃除。此煉石補天之精義也。今人知有溫氣、補氣、行氣、散氣諸法矣。亦知有堵塞邪氣攻沖之竇。令胸背陰陽二氣并行不悖者哉。

九痛丸 治九種心痛。(非仲景方)
附子(二兩炮) 生野狼牙(一兩炙香) 巴豆(一兩去皮心熬研如脂)人參 干姜 吳茱萸(各一兩)
上六味末之。煉蜜丸如梧子大。酒下。強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

〔補注〕丸以九名。能治九種心痛。吾不知其治何者為九也,且兼治卒中惡腹脹痛?诓荒苎。又治連年積冷。流注胸痛。并冷沖上氣。落馬墮車血疾等。皆主之。由此言之,則知熱以去冷。辛以開郁。降以治逆。香以散結(jié)。甘以補正。毒以攻毒。萃群力于一方。合諸毒而罔顧。用力少而成功多者,正以君主之地。無使竊發(fā),故無禮于側(cè)。鷹 逐之。況于胞絡受害。不啻震驚輦轂者乎。此寧速無寧緩者也。然則火痛亦可治歟。曰可,何也?此從治之法也。觀落馬墮車以及血疾,則皆因傷而滯。或素有瘀。所痛即不關于心者,無不可治也明矣。


點擊查看:<<金匱玉函經(jīng)二注>>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