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桂枝五物湯方
黃耆(三兩) 芍藥(三兩) 桂枝(三兩) 生姜(六兩) 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參)。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方
(《短劇》云:虛弱浮熱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龍骨湯。) 桂枝 芍藥 生姜(各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龍骨 牡蠣(各三兩)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天雄散方
天雄(三兩,炮) 白術(shù)(八兩) 桂枝(六兩) 龍骨(三兩)
上四味,杵為散,酒服半錢(qián)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三兩,炙) 大棗(十二枚) 芍藥(六兩) 生姜(三兩) 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 以甜故也。) (《千金》療男女因積冷氣滯,或大病后不復(fù)常,若四肢沉重,骨肉酸疼,吸吸少氣,行動(dòng)喘乏,胸滿氣急,腰背強(qiáng)痛,心中虛悸,咽干唇燥,面體少色,或飲食無(wú)味,脅肋腹脹,頭重不舉,多臥少起,甚者積年,輕者百 日,漸致瘦弱,五臟氣竭,則難可復(fù)常,六脈俱不足,虛寒乏氣,少腹拘急,羸瘠百病,名曰黃耆建中湯,又有 人參二兩。)
薯蕷丸方會(huì)計(jì)資格
薯蕷(三十分) 當(dāng)歸 桂枝 曲 干地黃 豆黃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人參(七分) 川芎 芍藥 白術(shù) 麥門(mén)冬 杏仁(各六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膠(七分) 干姜(三分) 白蘞 (二分) 防風(fēng)(六分) 大棗(百枚,為膏)
上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
酸棗湯方
酸棗仁(二升) 甘草(一兩) 知母(二兩) 茯苓(二兩) 川芎(二兩) (深師有生姜二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大黃 蟲(chóng)丸方
大黃(十分,蒸) 黃芩(二兩) 甘草(三兩)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藥(四兩) 干地黃 (十兩) 干漆(一兩) 虻蟲(chóng)(一升) 水蛭(百枚) 蠐螬(一升) 蟲(chóng)(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
《千金翼》炙甘草湯(一云復(fù)脈湯)
治虛勞不足,汗出而悶,脈結(jié)悸,行動(dòng)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 一日死。
甘草(四兩,炙) 桂枝 生姜(各三兩) 麥門(mén)冬(半升) 麻仁(半升) 人參 阿膠(各二兩) 大棗(三十枚) 生地黃(一斤)
上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納膠,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肘后》獺肝散 治冷勞,又主鬼疰一門(mén)相染。
獺肝一具,炙干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