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傷寒雜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一、自汗
   岳美中醫(yī)案:李某某,男,40歲,1972年6月11日就診;柬棽孔院,競?cè)樟芾觳恢,頻頻作拭,頗感苦惱,要求中藥治療。診其脈浮緩無力,汗自出。分析病情:項部是太陽經(jīng)脈所過,長期汗出,系經(jīng)氣向上沖逆,持久不愈,必致虛弱。因投以仲景之桂枝草龍牡蠣湯,和陽降逆,協(xié)調(diào)營衛(wèi),收斂浮越之氣。先服4劑,自汗止。
再服4劑,以鞏固療效。
   (《岳美中醫(yī)案集》1978:148)
   按語:《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陰在內(nèi),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本案項汗淋漓,心陽虛弱,陽不外固,故以桂枝甘草湯溫補心陽治本,加龍骨、牡蠣固澀止汗以治標。

   二、心悸
   劉渡舟醫(yī)案:宋先生與余同住一院,時常交談中醫(yī)學術(shù)。一日,宋忽病心悸,悸甚而神不寧,坐立不安,乃邀余診。其脈弦緩,按之無力。其舌淡而苔白。余曰:病因夜作耗神,心氣虛而神不斂之所致。乃書:
   桂枝9克,炙甘草9克,龍骨12克,牡蠣12克
   凡3劑而病愈。
   (《新編傷寒論類方肥984:29)
   按語:舌談苔白,脈弦而緩,按之無力,陽氣虛象端露!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罚骸瓣枤庹,精則養(yǎng)神”,離宮火衰,失于潛養(yǎng),神氣浮越,故病心悸而神不安寧。方以桂枝、甘草溫振心陽,龍骨、牡蠣潛鎮(zhèn)心神,標本同治,三投而愈。
三、眼肌痙攣郝文軒醫(yī)案:李某,女,30歲,1986年2月15日診。左眼瞼跳動,三月不愈,西醫(yī)診為眼肌痙攣,治而乏效。舌質(zhì)正常,無苔,脈細而數(shù),神情煩躁,唇淡口和,溲清便潤。自云病后服螞蟻、全蝎等藥反益劇,此虛風妄動也。宜靜以制動,施以龍牡,今反以蟲類搜之,其氣益張,無怪其投而弗效也。余予仲景桂甘龍牡湯,復陽寧風,并
附子引入頭面,2劑而愈!秲(nèi)經(jīng)》云;“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神安筋柔,肌不再動矣。
   (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1988;(1):30)
   按語:本案眼肌痙攣見煩躁、脈細數(shù)等癥,為虛陽內(nèi)擾生風之象,“風勝則動”,故用桂甘龍牡湯溫復潛鎮(zhèn),陽立風息而動自止。
-----------不寐(神經(jīng)衰弱)
  周某某,男性 .48歲,1982年 9月 11日初診。因解決單位干部糾紛被恐嚇.以致終日神疲頭昏、心悸整夜不寐已2個月余,曾經(jīng)心電圈檢查未發(fā)現(xiàn)異常。目前納少,困倦.乏力、兩便尚可。檢查:精神不振、面色無華,舌淡紅、苔薄,脈稍數(shù)(83次/min)無力。
治以桂枝10 g、甘草 10 g、龍骨 40 g、牡蠣 40 g、茯神 10g、棗仁 1 0 g。囑進 3劑。次診:藥后癥狀改善,心悸已少, 每夜可睡 4h以上,由于夜能入眠,故精神較振,納亦較有味。舌正紅.苔薄,脈和緩(77次/min),藥 已對證,再進前方 5劑 三診 .藥后癥已消失,仍按上方取藥 5劑收功 。

癲癥(精神分裂癥)
  劉某某,男性.21歲,大學生,1979年 5月 18日初診 。1978年入大學后 因功課緊張致夜不能眠,繼之終 日若有所思,神疲癡呆.時有單獨發(fā)笑、動作重復,怕見人,畏上街,好照鏡子,幻聽幻想,默默不語,已4周余,學院校醫(yī)診斷為精神分裂癥,經(jīng)治罔效,動員休學治療。目前納少眠差,兩便尚可。檢查:神志癡呆,低頭不語,舌正紅、苔薄白.脈弦無力。擬診為憂思太過 ,導致心氣不足 ,心神浮越 ,故時有驚恐幻聽幻想、神呆等現(xiàn)象.治當助心神,鎮(zhèn)驚安神.藥用桂枝 10 g、甘草 6 g、龍骨 40g、牡蠣 40 g、紫石英 60 g、生白芍 10g。囑進 7劑。
  次診 藥進 3劑,癥狀初感好轉(zhuǎn)。7劑盡后夜眠漸安 ,動作重 復顯少,幻聽幻想亦減,納食尚可,兩便如平,神志較前明顯好轉(zhuǎn),問診可以對答,但不流利舌正紅、苔薄白,脈弦而無力。仍蹈前方.再進 7劑。
  三診 ;藥后癥狀次第消失,眠食俱佳 ,基本如平人,遂囑在家安心休養(yǎng),繼續(xù)治療,守上方連進 60余劑,癥狀未發(fā)。
  按:癲癥痛者 ,多為痰火.治當化痰瀉火平肝為主本例癡呆默默不語,舌正紅、苔薄白.脈弦無力.無熱證現(xiàn)象,故擬為心氣不足,神不守舍.治當溫心陽,益心氣取桂枝入心助陽,以正其主,甘草補養(yǎng)心氣.龍骨、牡蠣安神鎮(zhèn)驚。近幾年來國外報道,日本用本方治療此類病人,收效甚佳 。

遺精
  王某,男性 ,干部,束婚,1987年 9月 31日初診。神疲體倦,常有心悸,胃納不振,睡眠淺.多夢 ,每隔3~5 d遺精1次,歷時已年余,因婚期臨近,十分著急。
  檢查:形體消瘦,面色無華,形寒 ,舌正紅 、苔薄白.脈弦無力。治擬桂枝 10 g、甘草 6 g、龍骨 30 g、牡蠣 30 g、太子參 l5 g、五味子 10 g、金櫻子 30 g。7劑。并囑靜養(yǎng)。次診:自述因路途遙遠,即按方服用 3周 ,藥進 20余劑 .癥狀已見好轉(zhuǎn),3周來只遺精 3次,精神較振,納較前有味,舌正紅、苔薄白,脈弦緩。仍用前方 3周 ,前后診治5次,藥用 70余劑,癥狀全部消失,年底結(jié)婚.翌年生一女 。

(收稿日期 :1997-04-08)
江西中醫(yī)藥 1998年第2卷第 1期 P35
-----------夜 啼
  患 兒 ,男 ,9歲。 因 “反 復 夜 間 啼 哭 半 年 余 ,再 發(fā) 1 周 ”于 2001年 12月 前 來 就診 ; 兒 既 往 有 “高 熱 驚 厥 ”病 史 ,近 半 年多 來 經(jīng) 常 夜 間 啼哭 ,且 多 發(fā) 生 在 后 半 夜 ,哭 聲 低 微 ,喚 醒后不 能說 明 原 由。平 時睡 喜倦 曲,偶 有心 慌 ,神煩 易 怒 ,納少便 略 溏 ,夏 天進 食 冷 飲 較 多 ,冬 天畏 寒 ,睡 時 要 熱 水
袋 溫腹 與 腳。 就診 1周 前 因氣候 突 然變 寒 ,患兒 每 晚 后半 夜 低聲 啼哭 。查 體 :患 兒 型體 偏 瘦 ,面 色 欠 華 ,唇 淡 紅 ,四肢 欠 溫 ,舌淡 苔 薄 ,脈 細滑 ? 慮 患 兒 心 脾 有 寒 ,心 神 浮越 ,遂 擬 辛 溫散 寒 、斂 神 安眠 。 用桂 枝 甘 草龍 骨 牡 蠣 湯 加 味 。處 方 : 桂 枝 4.5 g、炙 甘 草 9 g、龍骨 15 g、牡蠣 30 g、烏藥 6 g、淮 小 麥 30 g、茯 苓 9 g、蟬衣 6 g、大 棗 9 g。服 7劑 。家屬 述 患 兒前 癥 明顯 改善 .啼哭 只 有 1次 ,再予 前方 7劑 鞏 固而愈 。

  按 :小 兒 夜 啼 大 多 由 脾 寒 、心 熱 、陰 血 虧 虛 、驚 恐 所 致 。 然 本例 不 但有 脾 寒 ,而且 還有 心 陽虛 ,心 神 浮越 。<諸病 源 候 論 •夜啼 候》云 :“小 兒夜 啼者 ,臟冷 故 也 !<醫(yī)學入 門》云 :“上夜驚啼 多 痰熱 ……下 夜 曲腰 必 虛 寒 !惫 枝 甘 草 龍 骨 牡 蠣 湯中桂 枝 、甘 草辛 溫散 寒 ,溫 補心 陽 ,龍 骨 、牡蠣 平 肝潛 陽 、鎮(zhèn) 靜 安神 。方 中每 味藥 都 緊 扣 病 機 ,再 結(jié) 合 臨 床 辨 證 .合 理 加 入
烏藥 以助 桂枝 、甘草 溫 中散寒 ,大棗 和 中 ,淮小 麥 、茯 苓 、蟬 衣 養(yǎng)心 寧神 ,則 取 效 當然 。

尿頻
  患 兒 ,男 ,5歲 。因“尿 頻半 個 月 ,加重 3 d”于 2001年 3月前 來就 診 ;純 半 月來 小便 次 數(shù)明 顯增 多 ,以 白天為 主 ,近 3 d加 重 ,每 小 時 3~5次 ,每 次 量少 ,色 清 ,無 尿 痛 。 有 夜 間遺 尿史 。平時畏 寒 ,懶 動 少 言 ,動 輒 汗 出氣 短 ,納呆 , 大 便 略溏 。查 體 :患 兒體 瘦 ,面 色不 華 ,口唇淡 紅 ,四肢欠 溫 ,
舌 質(zhì) 淡 ,脈沉 細 、尺脈 尤 甚 。尿 常 規(guī) 檢 查 陰性 ? 慮患 兒 腎 陽不 足 ,肺 脾氣 虛 ,陽性不 得 溫煦 ,膀 胱 失于統(tǒng) 攝 。遂 擬 溫 陽 補 腎 ,固攝 下元 為 主 ,佐 以 健 脾益 肺 。用桂 枝 甘草 龍 骨 牡 蠣 湯加 味 治療 。處方 :桂 枝 5 g、炙 甘 草 9 g、龍 骨 15 g、牡蠣 30 g、菟絲 子 6 g、炙 黃芪 9 g、太 子 參 9 g、五味子 9 g、桑 螵 蛸 9 g、仙靈脾 6 g、白術(shù) 5 g、陳皮 5 g。服 7劑。復診時家屬述患 兒前癥 已緩 ,因 喂藥 困難 ,遂予 縮 泉丸 鞏 固治療 。

  按 :小 兒 尿頻 多 由下元 虛 寒 、肺 脾氣 虛和 肝經(jīng) 郁 熱所 致 。 屬 “遺 溺”范 疇 。<靈 樞 •本 輸 篇》說 :“三 焦 者……入 絡 膀 胱 , 約 下焦 ,實 則 閉癃 ,虛則 遺溺 。遺 溺則 補 之 ,閉癃 則 瀉 之 !北 例 屬典 型下 元虛 寒 為主 ,兼 有 肺脾 氣虛 。 明•張介 賓<景 岳 全 書•遺溺》云:“凡 治不便不禁者 ,古方多用 固澀,此 固宜然 , ……而非 塞源之 道 也 ,……若 肺 氣無權(quán) ,則 腎水終 不 能攝 ,治腎者必 須治 肺 。宜 以參 芪 歸 術(shù) 桂 附 干 之屬 為主 !弊 者 正 是 根據(jù)這 一 原則 立 法選 藥 。桂 枝 甘 草龍骨 牡蠣 湯 中桂 枝 、甘 草 溫陽散 寒 ,龍 骨 、牡 蠣 受 斂 固澀 ,全 方緊扣 病 機 ,再 選 菟 絲 子 、仙 靈脾 助 以 溫 補 腎 陽 ,五 味 子 、桑螵 蛸 固澀 ,太 子 參 、黃 芪 、白術(shù) 、陳 皮益 氣健 脾補 肺 ,諸 藥合 用 ,病 除不 難 。


546 •  中 國基層醫(yī)藥 2003年 6月第 10卷第 6期

[ Last edited by 長安 on 2007/1/25 at 14:29 ]
-----------甲亢
      袁某,女,35歲,工人,1 989年 3月 16日就診。因多食易饑.形體逐漸消瘦,心悸氣短 ,煩躁易怒 .汗出乏力 ,頸 項腫 大 .手足震顫 目珠突出 1年半。檢查:體重 45kg,心率每分鐘 120次, 心尖區(qū)可聞及 Ⅱ級收 縮期雜音,甲狀腺 I。腫大, 雙眼球 突出 ,手顫 ,脈 沉無力 ,T3 T4明顯 高于正常范圍。曾服他巴唑,心得安等西藥治療 2 1個月,未見明顯好轉(zhuǎn),近 3月來上癥加重,故邀余診治,要求服中藥治療 。處以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加參須 10g.夏枯草 10g,石菖蒲 10g。連服 30劑,癥狀體征均減輕。隨癥稍作調(diào)整再進 15劑后諸癥悉除,體重增加 4kg,心率維持在 75~82次/分 ,后調(diào)理 治療 1月而告愈 。隨訪 3年 .復 查T3、T4(每年 1次)2次均正常,至 今未見復發(fā)。

體會
      甲亢是 慢性 消耗性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 病 ,由于自身免疫反應等因素使甲亢腺泡分泌過多的相應激 素而引起的病變 。一般 歸屬于祖國醫(yī)學的 “虛勞”、“癭病”范疇筆者認為,病始雖多由于情志失調(diào),痰濕凝結(jié).但其病程亢長,癥狀反復,且甲狀腺素屬中醫(yī)的有形之物 ,與“陰精”概念相同.因甲狀腺素分泌過多,機體代謝旺盛 .從中醫(yī)而淪為“陰盛”的病理 陰盛則勢必陽虛,故陽虛乃本病的潛在病理因素 。心為君主之官 ,虛則心失所養(yǎng) ,不能藏神,故心 陽先 虛 ,心神浮越 。按《內(nèi)經(jīng)》“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的理論 ,重 建陰陽平衡乃關(guān)鍵 所在 。抓住 甲亢是 以陰盛陽虛為本,肝郁痰 濁為標的關(guān)系,確立溫通心陽,潛鎮(zhèn)浮越為治法,而擬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方中桂枝、甘草溫通心陽,調(diào)和營衛(wèi),促進機體功能達 到陰陽平衡 。有報道治甲亢 ,無論虛證 、實證 ,桂枝一味是 必備之品 。因為桂枝除 能溫通血脈,調(diào)正陰陽外 ,還具有入肝膽,散郁結(jié)、安驚悸的作用,故以桂枝為君。龍骨、牡蠣湯鎮(zhèn)浮越、安心神 、止驚悸 、互相配伍 ,不獨陽固陰守 .且能甘溫補虛 ,適應本癥特點 。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1996年3期
-----------呃逆【例一 】
  黃 ×,男.64歲 。素體虛弱.患 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1 余載未愈。于1970年11月. 因與鄰里爭吵.是夜 自覺胸脘脹 悶,似有氣從胃脘上沖 .繼之呃逆聲低. 持續(xù)不斷。用圓形木托頂于胃脘,才使呃聲稍緩或暫停。 飲食難進 . 夜不安寐.頭暈腦脹,煩躁難耐. 大便溏。”闵 白量少。舌淡苔白膩,脈弦細微數(shù)。經(jīng)地區(qū)醫(yī)院診 斷為神經(jīng)性矚肌痙攣.服中西藥對癥治療 7日,諸證未減。
  遂會診,投本方方 2劑.藥用桂 枝 15克. 炙甘 草l0克,生龍 牡各 15克  先煎龍.牡20分鐘,再放入桂、甘同煎 。 每劑水煎 3次.合汁200毫升. 6小時服1次.每次50毫升。服藥5次,呃逆明顯減輕 ,也拿掉木托,雖還發(fā)作,但瞬時即過,精神轉(zhuǎn) 佳.三餐均能進食少許, 夜可睡 3~ 4小時  唯仍覺胸中煩悶.脘脹嘈雜。繼用上方,服法同
前。 又服 6劑 而愈。

【例二 】
   于x. 女 .66歲。 素體健康。 于1973年秋 .因故與 人口角后.一 日未食,一夜 未眠。 翌晨 自覺 頭昏欲仆.煩悶脘脹 .不欲食.強食即吐。遂求醫(yī)以柴胡等疏肝藥冶之.服藥 3次.原疾未愈. 反增 呃逆.時發(fā)時止。呃時時伴面部肌 肉抽動,雙上肘揮舞 ,時捶胸嘆息 ,舌淡苔白.脈沉弦  . 投本方 2劑.藥用桂技l5克. 炙甘草 5克.生龍牡各3O克。煎服  法同例一。 2劑服盡.呃逆大減. 發(fā)作時間縮短.面部肌 肉抽動及上肢揮舞癥狀消失,故食增進 ,食后不吐 .但脘脹未除  繼服上 方.改炙甘草為生甘草  又服 4劑告愈。

【例三】
  譚 ×,女,27歲。 素體健康。因婚姻不順而憂思焦慮 .常感心煩悸,暖氣食少。于1985年 5月. 因故 與 人爭 吵 ,在吵鬧中突發(fā)呃逆,連續(xù)不斷 ,即送某醫(yī)院,診斷為神經(jīng)性膈肌痙 攣。經(jīng)中西藥治療月余.仍時發(fā)時止 ,反復不愈, 6月病情加重,呃聲響亮. 猶如吼鳴.呃時彎腰扭背.甚則奔走、光呼不吸.氣憋難忍.痛苦異常.伴頭脹目眩.心煩不寐,胸脅脹滿.月經(jīng)衍期。 舌淡苔白、脈弦數(shù)。 投本方3劑.藥用桂 枝20克、生甘草10克、生龍牡各40克  煎服法同例一 。服藥后即效,呃聲漸緩,間歇時間延長,心煩脅脹好轉(zhuǎn),夜能痊愈,隨訪至今未復發(fā)。


討論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原方用桂枝 3克、炙甘草 6克,龍骨煅牡蠣各 6克  意即取桂、甘合化以溫 通心陽 ,取龍、牡潛鎮(zhèn)安神以翕收 浮陽.共奏溫心陽.鎮(zhèn)心神之功依此宗旨,觀臨床多用治風心。 神經(jīng)官能癥 等見心悸怔忡.煩躁、 自汗等屬心陽虛之心經(jīng)病變,但根據(jù)四藥諸多性能及 “心藏神” 、“肝舍魂” 、“后天脾胃難離肝”等臟腑生理.病理的相互關(guān)聯(lián)與影響可知. 本方證在心經(jīng)病變的同時,肝睥功能亦必失常;鸾倨冉颍畡t陰血虛而肝 陽易 亢: 復下致瀉 .則睥胃損而中陽不振陽亢心神被擾.脾虛心神失養(yǎng) . 無疑加重心 經(jīng)主證。方中,桂、甘恰能資助 中陽,龍.牡兼善平肝潛陽 .故治心陽虛證.其 義尤深。同時桂枝辛散溫通、尚寓宣達 通郁之 用:牡蠣咸、微寒.又有陰柔肝之能。足見,四藥相伍, 調(diào)肝理脾作用亦甚為重要。
  筆者所治之證,.正取其調(diào)順肝脾.升降氣機之效 。綜上 3例.雖素體有別.癥狀有異.但肝氣逆亂. 中焦失和機理則一,故皆 以頑固呃逆為主癥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頭目眩暈 .煩躁不安甚或肌肉肢體抽動等。因肝體陰用陽.性質(zhì)剛勁,主動主升.每惱怒憂 郁,易暗耗肝陰, 以致肝氣逆急,肝陽偏亢!臼柰 ’ 肝逆挾胃. 則胃失和降而呃逆;肝逆陽亢,則魂不收藏而煩躁:風陽升動.則上擾清陽而眩暈 . 甚則引動肝風而肌肉肢體抽動。 應抓住肝胃逆亂,氣機升降失于斡旋之實質(zhì),遵循古訓。《臨證指南》云:“凡肝陽有余,必須介類以潛之,柔靜以攝之,味取酸收,或主咸降 .務清其營絡之熱,則升者伏矣”!对鲅a珍珠囊藥性賦》云:“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方中,龍.牡鎮(zhèn)肝逆兼斂陰,桂枝振奮脾陽兼散郁甘草和胃調(diào)中兼緩急。四藥相合. 平肝疏肝和中降逆之功顯著,故對
  綜上三例病證可奏標本同治之效……….(注:未完,手酸了,改天補上)


體 會
  臨床上肝胃失和所致之呃逆證頗多。一般習以降 胃疏肝法冶之,但療效往往不夠理想,尤屬頑固性病例獲效更微。經(jīng)多年臨床實踐筆者認為,前人“諸證上逆 .皆屬于
肝”之說雖不甚確切.但本病之上逆確以肝為本、以胃為標.肝氣郁滯并非其實質(zhì) .肝逆氣急、肝陽上亢則是其關(guān)鍵.故以鎮(zhèn)肝降肝和中立法。選藥上應避免用柴胡、青皮、半夏等香燥易劫肝陰之品,務遵“忌剛用柔”這原則,縱觀本方組成,最能體現(xiàn)上述旨意,
故對證用之效如桴鼓,實為此法應用之良方。

•28 •(總 1 7 2)  中 醫(yī) 函 授 通 訊

[ Last edited by 長安 on 2007/1/26 at 10:49 ]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