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資源號 | 1311C0001000000703 |
種質資源名稱 | 陜南水牛 |
種質外文名 | Shannan Buffalo |
所屬類型 | 沼澤型 |
科名 | Bovidae ? |
屬名 | Bubalus 水牛屬 |
種質原產地 | 陜西漢中、www.med126.com安康盆地的西鄉(xiāng)、勉縣、漢中、城固、洋縣、寧強、南鄭、安康。 |
主產區(qū)與分布 | 陜西漢中、安康盆地和鎮(zhèn)巴、寧陜、鎮(zhèn)坪、留壩 |
形成歷史 | |
種質分類編碼 | |
種質類型 | 地方 |
經度 | 107°00"~109°00" |
緯度 | 32°35"~33°00" |
最高海拔 | 1000 |
最低海拔 | |
地型地勢 | 產區(qū)地處沖積平原,【養(yǎng)羊疾病問答】丘陵,中、低山 |
年最高氣溫 | |
年最低氣溫 | |
年平均氣溫 | 15 |
年平均濕度 | |
無霜期 | |
降雨量 | 835 |
雨季 | |
風力 | |
氣候類型 | 屬亞熱帶氣候 |
水源與土質 | |
草場情況 | |
農作物類型 | |
種質生活習性 | 放牧,春冬以舍飼為主 |
種質適應性及 | 適應長期喂稻草和較少補飼的條件,抗病力較強,很少發(fā)生焦蟲病,但易引起蹄腿腫爛病 |
功能特性 | 抗病蟲 |
種質用途 | 役用 |
種質瀕危程度 | 非危機 |
核心群數(shù)量 | |
群體總數(shù) | 2.7萬頭(1988) |
公水牛數(shù)量 | |
配種公水牛數(shù)量 | |
母水牛數(shù)量 | |
繁殖母水牛數(shù)量 | 0.6萬頭(1988) |
公水牛初配年齡 | 3歲 |
母水牛初配年齡 | 2.5~3歲 |
是否用于人工授精 | 是 |
保存單位 | |
單位編號 | |
選育單位 | |
種質保存類型 | 活體 |
種質保存方式 | 保護區(qū) |
共享方式 | 有償公享、合作研究 |
觀測地點 | |
被毛顏色 | 皮膚瓦灰色,被毛分為黑、灰色,少有全白毛,頸下喉部有一白帶,頸下胸前有一條月牙狀白帶,自胸骨后端至乳骨及四肢內側,皮膚肉紅,毛色灰白,毛稍密而細 |
體型特征 | 體軀粗重,矮壯寬短,骨骼結實,關節(jié)顯露,胸寬深,背腰寬而短,腹圓大,尻寬稍斜,四肢粗壯而短 |
頭部特征 | 頭長額窄,顴骨發(fā)達,眼眶突出,眼圓大,耳短寬,嘴方寬,鼻鏡黑。 |
角型特征 | 多為大盤角,呈平四棱形,平行伸展向后彎或籮筐狀 |
頸部特征 | 頸細長,有垂皮 |
肩部特征 | 鬐甲明顯 |
胸部特征 | 胸寬深 |
腹部特征 | 腹圓大 |
背腰特征 | 背腰寬而短 |
尻部特征 | 尻寬稍斜,公牛陰囊小,母牛乳房小。尾短小附著高,無尾稍,長不過飛節(jié)。 |
四肢特征 | 四肢粗壯而短 |
蹄部特征 | 蹄色黑而墩圓 |
獨特體貌特征 | |
其它特征 | |
公水牛體高 | 127 |
母水牛體高 | 125 |
公水牛體長 | 132 |
母水牛體長 | 130 |
公水牛胸圍 | 191 |
母水牛胸圍 | 184 |
公水牛體重 | 443.0 |
母水牛體重 | 398.0 |
公水牛初情期 | 2~2.5歲 |
公水牛適配年齡 | 3歲 |
公水牛繁殖年限 | |
公水牛適配比例 | |
公水牛生命周期 | |
母水牛初情期 | 2歲 |
母水牛適配年齡 | 2.5-3歲 |
母水牛發(fā)情季節(jié) | 3~9月份 |
母水牛繁殖年限 | |
母水牛發(fā)情周期 | 22天 |
母水牛發(fā)情持續(xù)期 | |
母水牛妊娠期 | 330天 |
母水牛繁殖率 | |
母水牛生命周期 | |
公幼水牛出生重 | |
母幼水牛出生重 | |
幼水牛斷奶重 | |
幼水牛成活率 | |
日均產乳量 | |
泌乳期產乳量 | |
泌乳期 | |
乳脂率 | |
平均挽力 | |
最大挽力 | 公301kg; 母250kg; 閹310kg |
日均耕地 | |
呼吸頻率 | |
心跳頻率 | |
紅細胞平均體積 | |
血紅蛋白含量 | |
血球比容量 | |
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 | |
紅細胞計數(shù) | |
白細胞計數(shù) | |
血清總蛋白含量 | |
血液蛋白型分析 | 是否進行相關分析 否 |
QTL分析 | 是否進行相關分析 否 |
遺傳多樣性分析 | 是否進行相關分析 否 |
遺傳特點 | |
種質優(yōu)缺點 | |
研究開發(fā)及 | 每頭牛負擔耕地多,使役重,因此需增加數(shù)量,提高質量;引用摩拉和尼里瑞非水牛進行輪回雜交改良,向役肉乳兼用方向發(fā)展,提高其經濟性能,改善飼養(yǎng)管理,加強犢牛培育,保證改良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