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合并慢性蝶竇炎,必要時可以用蝶竇咬骨鉗擴大蝶竇開口(圖5),以利引流;如見蝶竇內存在病變組織,則予以清除。
圖5 擴大蝶竇開口
6.術腔用金霉素油膏紗條或碘仿紗條堵塞,以防術后出血;但對切除較徹底、術中出血不多,且手術結束時術腔光滑、未見活動性出血者,也可不加堵塞,或僅填以明膠海綿,一般也不會發(fā)生出血,而病人術后感覺要舒服得多。
[注意事項]
⑴熟諳解剖。對篩竇的“危險區(qū)”、手術保持范圍以及從前鼻孔到篩竇各部位的測量數(shù)據(jù)等都要牢記在心,陫注意咬鉗或刮匙伸入的深度,尤其對多次接受手術的患者,往往中鼻甲已被切除,鼻腔外側壁結構欠清,此時注意器械深度、頭位、篩竇外部定位標志等更顯得重要,鉗子不得貿然深入。但是對測量數(shù)據(jù)也不能看得太死,還須按照個體差異及實際情況靈活掌握,使手術既安全又徹底。
、魄屑擅つ俊U麄手術應在充足的光線下明視操作,術野不清、結構不明時,不要任意進行刮、咬。當術中因出血較多影響視野時,可用吸引器隨時將血液吸去,也可用浸有外用腎上腺素的棉片或紗條置留片刻,待出血止后繼續(xù)手術。為節(jié)省時間,可雙側交替進行操作。
⑶注意手法。無論是用篩竇咬鉗還是刮匙,動作都要輕巧,宜順勢而行,不可用力過猛。鉗咬時鉗子頭部勿用力頂壓,而是采取像刮匙取樣的動作。當刮匙刮到篩竇紙板時,細心體會能感到器械壓在一片有彈性的硬薄板上的感覺,這時若用力過度,紙板就會被捅破。鉗子或刮匙放入的方向應和中鼻甲保持平行,刮匙用力的方向應向下、向前、向內,避免向上、向外。擴大鼻額管時,刮匙或銼的用力方向只能向前、下方,切勿向后、上方。處理蝶竇前外上角時,要特別小心。
⑷觀察反應。當器械伸入已有相當深度,而操作時病人主訴術側眼球有輕微疼痛或頭前部疼痛,這往往是手術接近紙板或篩板的信號;若影響到視力、眼球活動,或鉗取出脂肪組織時,更須立刻中止手術,作眼部檢查,進一步確定原因,及時采取必要措施。醫(yī).學.全.在線.網(wǎng).站.提供
⑸適可而止。當打開篩房,見竇內粘膜光滑,無明顯水腫、息肉或積膿,則沒有必要將篩竇全部徹底切除;如遇因出血難以控制,術野不清楚,一時不能確定是篩房,或病人合作差等情況,寧可分次手術,而不要勉強冒進。
2.術中盡量保留中鼻甲,作為手術時的標志,又可起到保護篩板的作用。如不影響引流,則完成篩竇切除后,也不必將其切除;如息肉肥大明顯,妨礙引流,可放在最后作部分切除,但一般仍宜保留其附著部約0.5cm寬度,以作再次手術時的標志。去除中鼻甲可用中甲剪刀、圈套器,殘留的粘膜或骨片用篩竇咬鉗或咬骨鉗,不要用息肉鉗強行撕下。
[術后處理]
1.鼻腔堵塞紗條者,術后第2d開始鼻內滴石蠟油,24~28h抽紗條,如較易出血者,可分次抽除。未填紗條者,鼻孔口塞以消毒干棉球,如棉球被滲血污染,應隨時更換;以呋喃西林麻黃素滴鼻,并注意出血情況,如出血量較多,應及時處理。
2.禁止用力擤鼻,注意有無并發(fā)癥產(chǎn)生的征象。
3.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3~5d。
4.去凈堵塞物后,1~2周內每日清理術腔,可用浸有地塞米松、林可霉素、新福林混合液的棉片貼敷、收斂,如有水腫樣肉芽或血塊、干痂凝結,隨時去除之。出院后仍應門診隨訪,予以清理,并配合中、西藥物積極控制鼻竇炎,可減少復發(fā)。
5.如鼻腔干燥、多干痂,可用復方薄荷油滴鼻,或用抗生素藥物、溶菌酶等噴霧或蒸汽吸入。
二、鼻外篩竇切除術
[適應證]
1.慢性篩竇炎急性發(fā)作,引起眶內或顱內并發(fā)癥,或向外潰破形成瘺管。
3.篩竇異物。
[術前準備]
同鼻內篩竇切除術。
[麻醉]
局部以1%普魯卡因加適量腎上腺素作切口、皮下及骨膜下浸潤麻醉,針頭沿骨壁適當向眶內深入。鼻粘膜表面麻醉同鼻內篩竇切除術,并輔以基礎麻醉;亦可采用全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