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切骨 用撬骨板扳開并保護軟組織后,沿股骨前面伸入手指,于股骨內(nèi)后側觸及小轉子,在與小轉子同一平面的股骨外側面上,用鑿刻一標記,從此斜向小轉子上緣的一條線即是切骨線[圖1 ⑶]。沿切骨線,用手搖鉆鉆一排孔,以防鑿骨時骨骼劈裂。再沿此線用銳利骨刀(骨刀寬度應與股骨前后徑相仿)輕輕鑿斷股骨,將遠側端推向內(nèi)側2cm左右(約占遠端斷面的1/2),并外展肢體約15°。止血后,逐層縫合。手術完畢,不移動病人,行髖人字石膏固定患肢于功能位。
⑶轉子間直線形切骨 | ⑷切骨后內(nèi)固定 |
圖1 右側股骨轉子間切骨術 |
4.內(nèi)固定 如病人年老,有心、肺疾患,難以忍受長期石膏外固定,則于切骨后,用轉子鋼板或成角尖形鋼板及螺釘內(nèi)固定[圖1 ⑷]。然后沖洗縫合;贾髌つw牽引。
[術中注意事項]
1.切骨時注意保護軟組織,選擇與股骨等寬的骨刀,必須在直視下并以手指指引下進行切骨,以免損傷重要血管、神經(jīng)。醫(yī).學 全在.線,提供www.med126.com
2.骨質(zhì)的劈裂多因用鈍的骨刀猛烈鑿劈所致。一旦骨被劈裂就不能按計劃切骨,難獲滿意效果。為防止此可以避免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一定要用銳利骨刀,鑿前先沿切骨線鉆孔,或在小轉子上緣切骨線終點鑿一裂口,然后輕輕鑿進。
3.嚴重髖內(nèi)收畸形常有內(nèi)收肌攣縮,切骨前應先予切斷松解,以免影響肢體外展。
[術后處理]
1.多數(shù)病人年齡較大,術后應經(jīng)常鼓勵咳嗽及早期活動,以預防發(fā)生肺炎、血栓性靜脈炎等并發(fā)癥。術后2周拆線;6~7周后去除皮牽引;8周左右病人可扶拐離床,X線片證實切骨愈合后逐漸負重行走。
2.如用石膏外固定,更應鼓勵咳嗽與活動肢體。如病人體力佳,應鼓勵早期帶石膏離床活動。術后固定時間的長短,應根據(jù)X線片顯示的愈合情況決定。一般8~10周后可拆除石膏,進行功能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