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淡婆婆、山漆、地骨皮、假青根、臭根、野地骨、土地骨皮、路邊青、羊咪青、大葉地骨皮、臭婆根、土骨皮
|
漢語拼音 |
da qing gen
|
英文名 |
Root of Manyflower Glorybower
|
藥材基原 |
為雙子葉植物藥馬鞭草科植物路邊青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路邊青,落葉小灌木。枝條黃褐色,幼時有毛。單葉對生;葉柄被白色短軟毛,上面溝狀;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6-14cm,寬2.5-5.5cm,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圓形至漸尖,全緣,罕有鋸齒。傘房狀圓錐花序頂生;總花梗長5-7cm;苞片線形,對生;花萼鐘狀,外被黃褐色細(xì)毛,裂片5,三角形,花冠管狀,白色,外面有毛,裂片5,長圓形;雄蕊4,著生于花管喉部,花藥背著生,花絲細(xì)長;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細(xì)長,柱頭兩裂。漿果,球形或倒卵圓形,基部具宿存萼。花期6-8月。果期7-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南、貴州、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荒地、低丘陵地的草叢中或疏林下。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砟、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寒
|
歸經(jīng) |
心;肝經(jīng)
|
功效 |
清熱;解毒;涼血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祛風(fēng)藥
|
主治 |
乙腦;流腦;感冒高熱;流腦;腮腺炎;血熱發(fā)班;麻疹肺炎;黃疸型肚炎;熱瀉熱;風(fēng)濕熱痹;頭痛;咽喉腫痛;風(fēng)火牙痛;睪丸炎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植物名實(shí)圖考》:大青,葉長四、五寸,開五瓣圓紫花,結(jié)實(shí)生青熟黑。唯成實(shí)時,花瓣尚在,宛似托盤,土人皆識之,暑月為飲以解渴。湘人有《三指禪》一書,以淡婆婆根治偏頭風(fēng)有奇效。余詢而采之,則大青也,鄉(xiāng)音轉(zhuǎn)訛耳。......治偏頭風(fēng)。2.《廣西野生資源植物》:洗爛瘡。3.《福建民間草藥》:消炎鎮(zhèn)痛,除濕祛風(fēng)。4.《陸川本草》:涼血退熱,解皮膚熱毒。治斑疹,血瘙,蜈蚣咬傷。5.《衡山民間草藥》:治痢疾,麻疹后之口腔炎,熱病頭痛。6.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散瘀止血。治腸炎,茵痢,咽喉炎,扁桃腺炎,腮腺炎,感冒發(fā)熱,齒齦出血。
|
考證 |
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dix Clerodenri Cyrtophyll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Clerodendron cyrtophyllum Turcz.
|
科屬分類 |
馬鞭草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