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酸藤子
|
漢語拼音 |
niu pi cao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Spire Medinilla,Assam Medinilla
|
藥材基原 |
為野牡丹科植物頂花酸腳桿的芭、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灌木或攀援灌木,有時呈藤本狀,高1-4m。小枝印四棱,無毛。葉對生;葉柄極短或無;葉片堅紙質(zhì),卵形,披針狀卵形或橢圓形,長10-21cm,寬3.8-11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偏斜,稀鈍,全緣或具細淺鋸齒,兩面密布小突起,或前面被疏粗伏毛及糧秕;基出脈3-5條。由聚傘花序組成圓錐花序,頂生;花梗長約0.5mm;花萼杯形,長約4mm,密布小突起,邊緣微波狀,裂片不明顯;花瓣4,粉紅色,廣卵形,先端鈍或近急尖,長4.5mm,寬3.5mm;雄蕊8,等長,花絲長約3mm,花藥基部小瘤與藥隔連接成距;子房下位,4室,扁球形,先端平截,全緣,具隔片。漿果球形,長4-5mm,直徑的4mm,先端平截,盤形,種子橋楔形,具小突起;4-6月,果期約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200-1250m的山谷,山坡的疏、密林中,溪邊、路旁濕潤的地方。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辛;微苦;性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疏風清熱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
|
主治 |
感冒發(fā)熱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葉、莖:有退熱作用,用于小兒發(fā)燒。
|
考證 |
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Medinillae spire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Medinilla assamica (C. B. Clarke) C. Chen.[Anplectrum assamica C. B. Clarke; Medinilla spirei Guill.]
|
科屬分類 |
野牡丹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