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liu lan ye feng mao ju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Willowweedleaf Saussurea
|
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柳葉菜風(fēng)毛菊的全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柳葉菜風(fēng)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具短的根狀莖;地上莖無毛。葉互生;條狀長圓形,稀條狀披針形,長3-10cm,寬1-2cm,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成深心形的耳,半抱莖,邊緣具長尖頭的細(xì)密齒,上面被糙短毛,下面具腺體;上部葉較小,基部無明顯的耳;全部葉均無葉柄。頭狀花序,多數(shù),梗短,在莖端密集成傘房狀;總苞片形,長約10mm,外面被蝗絲狀毛,總苞片上部及邊緣黑色,除最內(nèi)層外,全面在先端有長鉆狀的附片;管狀小花粉紫色,長10-11mm。瘦果長3-4mm,冠毛污白色,外層糙毛狀,內(nèi)服層羽毛狀;ㄆ8-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寧夏、甘肅、青海、四川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2600-4000m的高山草坡。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夏、秋間采收,洗凈,洗凈,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全草含鎂(Mg)、鉻(Cr)、硅(Si)、磷(P)、鈣(Ca)、鐵(Fe)、鍶(Sr)、砷(As)、等21種微量元素。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cè)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消腫止痛;散瘀止血
|
功效分類 |
消腫藥
|
主治 |
惡露不止;少腹作痛;尿血;便血;跌打損傷;刀傷出血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5-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中草藥》:全草:有鎮(zhèn)痛、止血、解毒的功能。用于刀傷、產(chǎn)后流血不止。
|
考證 |
始載于《中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Saussureae epilobioidis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Saussurea epilobioides Maxim.
|
科屬分類 |
菊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