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茶匙黃、光匍伏堇 |
漢語拼音 | jiu zhou jin ca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堇菜科植物光蔓莖堇菜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無地上莖。根莖長達8cm,垂直,綠色。匍匐枝纖細,延伸,頂端有蓮狀葉叢。葉基生,常呈蓮座狀或互生于匍匐枝上;葉柄無毛,具翅,長1-3.5cm;托葉大部分離生,僅基部與葉柄合生,先端長漸尖,邊緣疏生流蘇狀齒,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1.5-2.5cm,先端鈍或稍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沿葉柄下延,邊緣具細圓齒,兩面無毛;ㄝ^小,淡紫色,具細長的花梗,花梗自葉腋抽出,長3-8cm,中部稍上處有2枚對生的線形小苞片;萼片披針形,具白色膜質邊緣,基部附屬物呈截形,具疏齒;花瓣基部有明顯的爪,下方花瓣距短呈淺囊狀;下方雄蕊的距較短,稍短于花藥;子房無毛,花柱基部稍膝曲,柱頭2淺裂,喙端具細的柱頭孔。蒴果長圓形,長6-7mm,較宿存的萼片稍長,先端尖,無毛。花、果期3-5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浙江、臺灣、四川、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坡草地。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止咳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止咳藥 |
主治 | 瘡瘍腫毒;咳嗽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Viola diffusoides C.J.Wang[V.diffusa Ging. Var. glabella H.de Boiss.] |
科屬分類 | 堇菜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